还不知道:高俅为什么敢惹林冲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位好汉,曾做过八十万禁军教头,没错他就是林冲。林冲在江湖上跟人动手,每次报上他的职位,很多人都卖他面子,但是有一个人一直看不起林冲,这个人是高俅的儿子高衙内。高衙内毕竟不是官,为什么敢惹林冲,到了最后高俅略施小计就把林冲整的发配外地。林冲好歹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高俅惹他难道不怕对方造反?
禁军可以理解为宋朝的正规军,还有厢军等别的兵种。到了宋朝后期禁军的数量不仅仅是八十万,百万之众也是有的。八十万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么八十万禁军教头好像听起来很霸气,但事实上这只是个很唬人的职位。林冲虽然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枪棒教头。
为什么说高俅敢惹林冲?在之前高俅已经撸掉了一个禁军教头,这个人还是总教头,他叫王进。所谓的总教头当然也不是管理整整八十万,教头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教官。宋朝的八十万禁军不是小数目,事实上分散在全国各地。不管王进这个总教头,还是林冲这样的枪棒教头,所管辖的人数最多也就两三百。宋朝像教头这样的官职有很多,据说打到了五六千。这样的一个大众化的武职有怎么会得到高俅的重视。
高俅官拜太尉,在秦朝的时候太尉是正一品,被列为三公,掌管军事。到了宋朝太尉虽然只是名誉上的一个职位,但也不是林冲这个小小的枪棒教头能够惹得起的。在教头上面还有都教头、虞侯、指挥使等职位,这些最高也不过五品,高俅的殿帅府太尉是一品官,区区一个林冲高俅平时可能都不会用正眼看他。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高俅刚刚开始陷害林冲的时候,把他发配沧州都不敢反抗,甚至还想跪舔,如果不是风雪山神庙那回已经完全走到了对立面,林冲都未必有勇气对抗高俅。武将在宋朝的地位很低,宋朝军队的实权部门枢密院正牌管事的是文官,岳飞、韩世忠等最多也只是做到枢密副使。正是由于宋朝军队地位低下,这也导致宋朝的武将习惯了逆来顺受。
林冲在被高俅陷害的时候,没有想着报复,只知道喊冤,甚至希望高俅能够宽恕他,这几乎是整个宋朝武官的一个状态,宋朝军官缺乏骨气,或许也是在多次对外战争中很少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说起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官衔大不大,看数字毕竟是八十万,不是八万,所以对于林冲而言,首先这是一份值得骄傲的荣耀,也算是人生炫耀的资本,一个字“牛”。但是这个官衔的含金量有多高,性价比怎么样,我们从宋朝对外战争以战败为主基本可以预想的到。
先探讨一下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含金量,再看林冲矛盾的人物形象。
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含金量众所周知,自打宋太祖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戏码后,宋朝的统治政策便定性了,总的基本原则就是“抑武崇文”,对于武将宋太祖一向秉持“厚其禄而薄其礼”,意思就是工资待遇给高点,但身份地位就只能将就一下了。
所以,在宋朝国防部长枢密使是由文官担任的,文尊武卑就是宋廷的朝廷风气,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武将可能感觉自己像个备胎,要想建功立业,得先把卑微咽下,才能拿出几分豪气去战斗。
在宋朝想当武将并不容易。宋朝的科举远远把唐朝甩在了身后,但那是文举,对于武举,并不是靠一场擂台赛就能搞定的。参加武举也得先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宋朝的武学规模不大,但很全面,诸家兵法,经典战役、军队思想建设都有,但武学老师都是由没有实战经验的文官担任的。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做得最多的就是思想教育,至于实战得看个人悟性了。
武举的录取率很低,考不进前三甲基本可以下线了。但即使考进前三甲,武艺不高也同样得走人。那么小说中的林冲是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吗?99%不是。因为在宋朝进入公务员系统,除了科举,还有其它门道。
这个门道就是荫补制度,原本是科举选拔文官的补充,却成为选拔武将的主要渠道,但也是有门槛的,必须是在体制内。意思就是必须是武官、宗室、外戚和技术官的亲属,看来家庭背景在任何朝代都是迈向成功的第一门槛。
林冲出生于武将世家,完全符合荫补制度。他之所以能进入公务员队伍,最大可能就是受益于荫补制度。而且荫补制度对于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没有讲究,即使是一个品质卑劣的无能之辈也能混进去,比如林冲交往多年的陆虞候,这样没有立场的小人也能混入其中,可见,荫补制度招募的武将多半是层次不齐的。
由此,可以想象,宋朝在对外的历次战争中不占优势,其中一条原因可以归结为没有优质武将,武将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差,那么整个军队的素质和能力也好不到哪里去了,这也使得宋朝的武将更加没有地位。
在宋朝当兵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募兵制下对于参军人员没有什么要求,有盗贼有罪犯,鱼龙混杂,但是军队的数量庞大,因为宋朝几乎没有哪一天是不面临外敌威胁的,只能加强防范,不断征兵,随时准备开战。
因此,林冲常念叨自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八十万”这个数字并不虚,但是鉴于宋朝的现实原因,武将在宋朝地位不高,身份尴尬,口碑和名声都一般,含金量和性价比肯定不能与唐朝相提并论。
林冲之所以挂在嘴上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自己当这个禁军教头并不容易 ,也是通过激烈竞争上岗的。禁军教头也是一个小官,并不是谁都能当上。其二,习武之人,又身为国家栋梁,对自己的职业还是充满敬畏感的,别人看不起武将,自己总不能也看不起自己吧。或者说,对于自己尴尬的身份有点不甘,对社会轻视武将发出一种悲叹。
林冲扭曲的人物性格了解了宋朝崇文抑武的政策所带来的后果,再去理解林冲,似乎豁然了很多。未上梁山之前,林冲给人的印象就是两极化,一面懦弱,对于官府一味的求和求饶备受质疑,好歹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面对上级的欺压忍气吞声,一步步将一手好牌打烂。另一面,习武之人,而且武艺精湛,性格好又广交朋友,这样的人怎么也与懦弱联系不到一块儿。
有人说林冲是一被体制化的人,这话一点不假。老婆被调戏,一看是领导义子,思索着要给领导面子,不能动粗啊,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不是他的性格。对自己不利的局面,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几次差点被高俅弄死,老婆自缢身亡,老丈人郁郁而终,他孑然一身败走梁山,最后与高俅在梁山狭路相逢,难道不应该手刃老贼吗?
可笑的是,他只能“怒目而视”,有发作之色,却又敢怒不敢言,让高俅胆战片刻便没了下文。未上梁山前忌惮朝廷,上了梁山又忌惮大哥宋江,招安之后,又为朝廷和大哥两肋插刀,最后还把自己搞成了半身不遂,这样的人生怎一个“惨”字了得!
对于林冲而言,生存的法则只在于一个字“忍”,能忍一天是一天,能忍一年是一年,能忍一生就忍一生吧。他的一生就在忍耐中度过了,太符合古典女性的性格了。
林冲口中说“不怕官就怕管”,按他的意思,其实他不怕高俅,他怕的是失去那份高额的薪水吗?按照常人的理解,讨好上司,无非就是为了晋升和好处,不然是为了“伟大的友谊”吗?
可以说,不管是教头林冲,还是梁山林冲,他的一生都活得很主流,令人敬佩之余,不免哀其不幸,为其忿忿不平,世态炎凉何以至此!
但在宋朝武将的下场甚至比林冲还要惨,比如那位智勇双全的名将狄青,出身寒门,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登堂入室,最后那个朝堂还是容不下他,甚至连宋仁宗也难救他,最后被谣言整得惶惶不可终日,暴病而亡。
作为一名武将本该保家卫国,驰骋于沙场,浴血奋战,死而后已。然而宋朝把武将的地位压得很低,握着兵权,没有战将,不打败仗也挺难的,甚至打了胜仗的岳飞,也难逃冤死的人生境遇,这就是宋朝武将的悲哀之处。
水浒小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本身带有历史性,作者试图从人物身上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现实,同时输出自己的个人价值观。我们看到林冲从脱离体制,再回归体制,并且也的确走上了属于他的地盘--战场,凭借自己的能力,剿灭乱匪,也算是人生的另外一种圆满。
因此,林冲这个人物在设置上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似乎总是畏首畏尾,没有鲁智深、李逵那种快意恩仇的痛快。一方面受制于历史因素,上面已述。另一方面受制于家庭成长因素,他的身世还是不错的,出生于武将世家,娶的也是武将世家的女儿,他的成长基本没受过什么挫折。而且他人缘好,性格好,为人低调,连藏在身边多年的发小陆谦是什么样的人,都没有品出来,身上基本没有被生活施虐过的痕迹。
他的背景与才华,注定他只要简单行事就可以过得很好,没有必要与人相争。所以,在人际交往上,他很少谈起家事,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上。如果他活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和平年代,这样的生活方式无可挑剔,但他身处的是一个乱世,你不生事,还有事亲自上门来找你的,你又如何应对呢?
当一重又一重的事找上林冲时,他是无力招架的,他的那套处世哲学不管用了,人生一步步陷入泥潭,将自己逼向了深渊。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董薛二人由于害怕鲁智深,所以对林冲毕恭毕敬,不敢再怠慢他。鲁智深见二人有所悔改就与林冲告别,离开了。
林冲在路上结识了小旋风柴进,柴进他广交天下豪杰,仗义疏财,见林冲非一般的好汉,请林冲到他的庄上做客,给予他厚待。
然而在柴进的庄上有一个洪教头,他狂傲至极,见林冲是个刺配的犯人,就满口狂言的否认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低估他的武艺,要跟林冲比武。
林冲不想在柴进这里惹麻烦,也不想得罪洪教头,婉言谢绝,但洪教头坚持要比。于是林冲就与洪教头比武。
林冲轻而易举打赢了洪教头,更使柴进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还给了林冲几两银子。告别了柴进后,林冲来到沧州,用银两买通差拨管营,又得柴大官人遗书信照看,免挨一百杀威棒,还开了枷。
扩展资料
该回主要角色简介:
1、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万夫不当之勇,因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人称豹子头。
林冲妻子张氏(又称林娘子)去东岳庙上香时,被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调戏,幸得使女锦儿告知林冲,将其喝止。但高衙内淫心不死,又使高俅的心腹虞候、林冲好友陆谦,骗林冲外出饮酒,其乘机对张氏施暴,幸为林冲赶回得免。
高太尉为设计陷害林教头,事先暗中命人将自己的宝刀卖与林冲,过了几日后再让下人以看刀为名将林冲带入太尉府,欺负林冲不认识路把他带入了白虎堂。
白虎堂为军机重地,林冲这等下级军官是没资格进的,更不许带刀进入。等林冲惊觉时已晚,高俅突然出现,指控林冲携刀私入白虎堂,欲行刺自己。林冲百口莫辩。高俅本想制其于死地,但在开封府尹的周旋下,林冲被判携刀私入白虎堂,刺配沧州。
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
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位,上应天雄星,位列马军五虎将,把守正西旱寨。抗击来围剿梁山军的官军、侵略北宋的辽国和剿灭国内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势力时屡立战功。征方腊后病逝于杭州六和寺,追封忠武郎。
2、柴进是沧州人氏,后周世宗柴荣嫡派子孙,家中有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他仗义疏财,喜好结纳四方豪杰,被誉为当世孟尝君,绰号小旋风。
林冲刺配沧州时,路经柴进庄上,便去拜访柴进。柴进久闻林冲之名,不但对他厚礼款待,还写信给沧州大尹、牢城管营,让他们照看林冲。林冲因此被免了一百杀威棒,还得到看守天王堂的差使。?
林冲风雪山神庙后,碰巧到了柴进的东庄,再次遇到柴进。柴进又修书一封,推荐林冲到梁山泊入伙,还亲自将他送出沧州。
宋江杀死阎婆惜后,也到沧州投奔柴进。柴进让宋江安心在庄中住下,还称就算“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自己也敢藏在庄里。 此外,白衣秀士王伦、摸着天杜迁、行者武松、石将军石勇都曾得到柴进的帮助。
后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锡,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终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入伙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位,上应“天贵星”,掌管钱粮。征方腊时曾化名柯引,潜入方腊军中卧底。征方腊后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后辞官回乡,得以善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6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