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陈平和周勃为什么扶刘恒上位除了刘恒还有刘邦还有其他儿子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6 10:06:25

陈平和周勃为什么扶刘恒上位除了刘恒还有刘邦还有其他儿子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平和周勃为什么扶刘恒上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其中汉惠帝刘盈是刘邦的次子,但是因为他是吕后所生的嫡子,所以他继承了刘邦的皇位。

而刘恒是汉高帝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是薄姬夫人所生。因为他们母子俩都比较低调,所以躲过一劫,没有被吕后追杀。

至于刘邦的其他几个儿子,其实运气就没那么好了:

长子刘肥在吕后之前就死了,三子刘如意被吕后毒死了。五子刘恢成为吕产的女婿以后殉情自杀了。六子刘友被吕后给活活饿死了。八子刘建也是在吕后活着的时候死的,他儿子也被吕后给杀死了。

所以刘邦这一脉在吕后死后,只剩下了四子刘恒和七子刘长。刘长是一个喜欢举大鼎的大高个,可见武力出众,却没听说他的脑子有多好。而刘恒隐忍善良,文质彬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谁呢?

01吕后去世以后,陈平和周勃铲平吕家后,需要善后。

吕后当政的时候,说老实话,对大汉朝那还是可以的,至少没有到昏庸无道的地步。她只是对吕家的人比较好,再把个人的私仇给报了,仅此而已。

可以说吕后也是一位明君,这点手段在历代雄心壮志的君王那儿,根本就不算个事儿。像李世民、朱元璋、朱棣这些人手段才叫残忍,不也成了千古明君了么?所以说吕后不应该被后世所诟病。

吕后当政期间,陈平和周勃这些老臣老实巴交的跟个鹌鹑一样,因为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没有谁当政会比吕后更加英明的了。不过可惜的是,吕后终究还是去世了。

吕后去世以后,情况就发生转变了。吕后在的时候吕家的人好歹有人压着,可是吕后去世以后,吕家的人居然打算夺取皇权,这是不可能的。

为了大汉的未来,也为了他们这一帮开国将领的子孙后代,陈平和周勃发动了铲平诸吕的战役。最终吕氏一党全部被诛杀,包括汉惠帝留下来的后少帝,都被陈平他们给拉下了台,毕竟他也是有吕家血脉的,他们也害怕被报复啊。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彊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适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适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史记》

处理完这一切以后,那就必须要从刘家的诸侯王里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这个人肯定要是刘邦的后人,至于其他刘家的人当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所以就剩下刘恒和刘长这两个诸侯王了。刘长是个嚣张跋扈的赳赳武夫,这不是陈平和周勃想要的,而刘恒则文质彬彬,况且又是刘邦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大的一个,所以陈平和周波便选择了刘恒继位。

02刘恒继位,对陈平和周勃是有好处的。

刘恒之所以能够继位,其实跟他自身有更大关系。因为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诸侯王,平日里也没有结交什么门客,一门心思在家过小日子。

刘恒的母亲薄姬夫人,那就更不用说了,是一个清心寡欲的女人。他们薄家也没有什么强大的外戚力量可以依靠,所以刘恒上位以后,不会再次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

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代王使人辞谢。再反,然後乘六乘传。后九月晦日己酉,至长安,舍代邸。大臣皆往谒,奉天子玺上代王,共尊立为天子。代王数让,群臣固请,然後听。---《史记》

这是陈平和周勃最希望看到的,找一个实力最弱小的人来做皇帝,随后他们可以非常顺手地操控朝政。刘恒就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选。

可是谁也想不到,刘恒本人却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主,他有自己的一套主张。不管是治国还是私生活,刘恒都是比较有主见的一个人。

他虽然没什么势力,可是却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皇帝。陈平和周勃的计划落空以后,却也没有太多失望,因为刘恒的确是一个仁慈的皇帝。

相比较于吕后来说,刘恒那就太仁慈了,他不会对功臣下杀手。可是相比较于汉惠帝刘盈来说,刘恒又十分刚强,他不会屈服于大臣们的意志,有自己的主张。

这样一位明君成为大汉之主,陈平和周勃也只好表示服气。而且也不能说陈平和周勃完全为了自己,他们之所以诛杀所有吕家的人,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子孙后代被报复。他们未必就有篡权的想法,只是想要效法周公辅成王罢了。

03刘恒继位,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稳定人心。

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王当然是齐王刘襄,那是刘邦的孙子,前齐王刘肥的儿子。吕后死后,陈平和周勃一度怂恿刘襄带兵诛灭诸吕,在暗地里默许让他继承皇位。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後,疾外家吕氏彊,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史记》

刘襄信誓旦旦地带着人马进攻诸吕,结果大臣们却把刘恒立为了皇帝。刘襄只好很扫兴地带兵回去了。

那么为什么大臣们没有选择齐王刘襄继位呢?

首先,刘襄是刘邦的孙子,按照辈分来排的话,还轮不到的。因为陈平和周勃否定了前少帝和后少帝的身份,断定他们不是汉惠帝刘盈的亲儿子。所以也就是说刘邦的孙子辈里,目前还没有人做过皇帝。

其次,刘盈的皇帝身份,陈平和周勃是不敢否定的,但是他们也想弱化刘盈的存在感。比如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其实就没有给刘盈写本纪,压根就瞧不起他。陈平和周勃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那么就必须要从刘邦的儿子里选一位才能淡化刘盈和吕后的存在感。

再者,齐王刘襄兵强马壮,自己又是非常有主见的一个人。将来是非常难控制的。而且他在齐国本身就有一套功臣班子,等到他继位以后,哪里还有陈平周勃这帮人什么事儿呢?

所以说刘襄是 不可能进入陈平和周勃的选择圈子内的。而刘长说到底是吕后养大的孩子,以后到底是什么脾性,陈平和周勃摸不准。

只有刘恒,不管是性格,还是年纪,都比较适合成为大汉天子。而且最可贵的是,刘恒有一个不喜欢争抢的母亲薄姬,这是大汉之福。

总结:夫唯不争,则天下莫敢与之争。

薄姬是个非常传奇的女人,她一生都没有争抢过什么。早年她是魏王豹的女人,后来刘邦灭了魏国,看薄姬长得不错,就把薄姬给收了。

可薄姬在刘邦的女人里,压根就是个不起眼的角色,所以一直都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后来薄姬的好姐妹受到刘邦的宠幸后,向刘邦推荐了薄姬。

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其後薄姬希见高祖。---《史记》

薄姬这才跟刘邦好了一次,不得不说刘邦的本事不小,就这一次,薄姬便怀上了刘恒。此后刘邦再也没有宠幸过薄姬。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当吕后开始屠杀刘家子嗣的时候,对薄姬母子却格外宽容,甚至将薄姬送到了他儿子刘恒的封地代国去养老。

因为薄姬没有争抢,最后却帮助儿子夺取了皇位。由此可见,做人的层次决定做人的高度,薄姬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汉惠帝明明有六个儿子,为何没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给了弟弟刘恒呢?

汉惠帝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刘邦驾崩之后,就把皇位传给了他。刘邦总共有八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

按理说刘邦的皇位,传给了汉惠帝刘盈,皇位就应该在他这一支传承下去,可是,为何汉惠帝之后,不是他的儿子当皇帝,而是传给了弟弟刘恒了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吕后了。


吕后是汉惠帝的母亲,由于吕后比较强势,汉惠帝这个皇帝当得也是很窝囊的,尤其是在吕后杀了戚夫人之后,让汉惠帝来看。

因为吕后把戚夫人制成了人彘,戚夫人死得很惨。汉惠帝看到戚夫人的凄惨,他就吓病了,这一病就是将近一年的时间。

等汉惠帝的病好了,他再也不理朝政了。这个时候的他似乎看透了人生,觉得人活着就应该及时行乐。

所以,他整天纵情歌酒,天天和美女厮混在一起。最终,在他24岁的时候,就早早地驾崩了。

汉惠帝死之前,他已经有六个儿子了。


这个时候他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的,当然了即便是传给自己的儿子,也是当傀儡皇帝。

毕竟他的儿子很小,最大的也只有五、六岁的样子。

汉惠帝死后,是他的大儿子刘恭当了皇帝。

不过,这个刘恭在当皇帝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母亲被吕后给处死了。然后,他就说吕后为何要处死我的母亲,等我长大了之后,我要把姓吕的都给杀了。

这件事传到了吕后耳朵里,吕后觉得这个刘恭是不能留了,不能养虎为患呀。然后,吕后就把刘恭给杀了,她杀了刘恭之后告诉大臣这个孩子生病了,要重新立一个皇帝。

大臣们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不敢得罪吕后,也就什么都没有说。


被杀的刘恭,就是历史上的前少帝。

前少帝死了之后,他的弟弟继承皇位,这个继位的也就是历史上的后少帝。后少帝还是比较老实的, 吕后至少没有杀他。

可是,在他当皇帝的时候,吕后对姓刘的皇室子孙进行了打压。刘邦的八个儿子,可以说有五个人的死亡,都是和吕后有关系的。

到了吕后临死之前,刘邦的儿子就剩下皇四子刘恒和刘长两个人了。吕后死之后,刘邦的孙子们就不干了。

吕后在的时候,他们不敢说任何话,因为吕后的威望在这里摆着呢?吕后死了,刘邦的孙子们就没有顾及了。


这个时候齐王刘襄就要在齐国起兵了,他要杀到都城,把姓吕的都给杀了,然后好让他们刘家的人掌管大汉的江山。

齐王刘襄是一个猛人,他肯定是可以说到做到的。

当功臣们看到刘襄要攻打到都城来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考虑站队了。是帮助姓吕的?还是帮助刘襄?

最终,他们觉得姓吕的斗不过刘邦的孙子。所以,就选择了和刘襄联合,一起把姓吕的给杀了。

最终是宰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为首的功臣们,他们把吕家的代表人物吕禄和吕产给杀了,然后灭了吕家的族。

平定诸吕后,刘恒能够继位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刘襄是汉初起兵联合周勃平定诸吕之乱的功臣,同时他又是刘邦的长孙,虽然身份要低微一些,但是在平定动乱之后,他在长安可是有兵的,要说他没想过当皇帝是不可能的,当时他距离皇位是很近的,但是最终朝中重臣,周勃陈平还是将刘恒扶上皇位,刘襄只能离开长安回到封地,之后病死了。

刘恒能够登上帝位只能说运气太好,要说刘襄的父亲刘肥还是长子,而刘恒排第4,没有什么突出能力基本就是酱油角色,所以被刘邦封到比较偏僻的地方去了。但这也成为了他的优势,躲过了吕后的清算, 汉文帝刘恒母亲薄姬地位低下,为人低调,逃过吕后第一劫,刘垣封在代地偏僻之地,不引人注目,逃过诸吕第二劫。刘恒老婆娘家无势力,为人低调,再三推辞,使周勃陈平放心。

刘恒的母亲和妻子背后的势力都不大,这两个女人反倒无形间帮了刘恒大忙。当然也不是薄姬母子有多大的能耐,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当上皇帝,当时的低调纯粹是为了保命而已,对于刘桓母子来说,能够远离吕雉,有这么一份荣华富贵已经是非常幸运了,如果不是刘邦的其他儿子都死了,怎么也论不上他们的。

当时的刘恒在周勃陈平眼中就是个文弱之人,没有外戚外援,就是最弱,所以老臣才不怕秋后算账,事实证明他确实仁义君主,但城府一点不比其父亲刘邦浅,比如他入长安后虽然册封了功臣集团,但是他直接令张武接管了北军,这样一来整个京师的戍卫禁军就是自己人了,不会做个傀儡皇帝,睡不着安稳觉。

相对来说,刘襄要是当了皇帝,周勃陈平他们恐怕胆战心惊的过日子了,齐王刘肥儿子众多,势必会照成诸侯势力过大,威胁朝廷,后来景帝的的七国之乱就是最好的印证,还有刘襄的弟弟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诛吕有功,刘襄母家势力过大,高祖的儿子在世的只有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而刘长飞扬跋扈,多行不法,代王母家势力单薄,本人低调,沉默冷静,有长者之风,历史证明,选择文帝是正确的。而且刘襄跟吕氏还算是有关系的,他的弟弟朱虚候刘章还是吕家的女婿,他也确实想当皇帝,铲除诸吕的行动开始后他也带兵向长安进发,毫不犹豫,这样的人当皇帝,保不齐会清洗老臣。

再者刘襄拥戴有自己一套班底,并且有声望的刘襄,周、陈等不得不靠边站,那他们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政变岂不啥都得不到?做不了权臣发不了财,他们又不是傻。刘恒一无所有,当了皇帝也便于被控制,所以啊其实与东汉和唐后期宦官立皇帝及明朝立嘉靖是一个道理。

总的来说,他继承皇位不符合当时功臣集团的利益,刘襄做拥齐国七十多座城,有自己的嫡系,势力庞大,不容易控制,功臣集团立他为帝的话怕以后控制不了被清算,而且刘襄犯了一个很幼稚的错误,在他起兵之前因为害怕失败,扣留了刘邦的一个远房兄弟,是当时的琅琊王刘泽,诛灭诸吕后,这个琅琊王假意表示要拥立刘襄为帝,于是刘襄把他放回了长安,但是他回到长安后出尔反尔,转而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极力反对刘襄为帝,刘襄也是太自信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也说明刘襄政治上不成熟,他怎么可以放虎归山呢?本来你软禁了刘泽,他就对你不满,还指望他为你说好话,说明刘襄太幼稚了。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能继承自己哥哥的皇位?他哥哥难道没有孩子吗?

? 汉文帝刘恒继承了自己的哥哥汉惠帝的皇位,早知道在古代,通常情况下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刘恒对于哥哥来说,自然非嫡非长,那么他为什么可以继承哥哥汉惠帝的皇位呢?汉惠帝没有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汉惠帝英年早逝,留下的儿子年纪太小,难当大任,让小孩子做皇帝势必会增加吕后的气焰,如果吕后摄政,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大臣们一致支持让汉惠帝的弟弟刘恒登基

? 汉惠帝是吕雉和刘邦的儿子,在汉惠帝即位后,吕雉就把朝政大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权势气盛,吕雉的性格强悍,而且生性要强,对汉惠帝的控制欲也是很强的,在刘邦去世后,吕雉还害死了刘邦生前的宠妃戚夫人,因此汉惠帝对于母亲的做法,并不认同,郁郁而终。而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是薄姬,在刘邦生前,她不受宠,所以才保存性命,在大臣的一致支持下,刘恒登基。

第二,汉惠帝的突然离世让吕雉措手不及,她更在意的是手中的实权,因此她将汉惠帝年幼的儿子立为皇帝,而自己做了太皇太后,但是吕雉迫害了很多刘氏大臣,这遭到了大家的反对

? 看起来这是荒唐的,但是这也是真实发生的,在吕雉去世后,大臣们没有再任由汉惠帝的儿子做皇帝,他们认为从刘邦的儿子中挑选一个才是明智之举,但是吕雉生前已经迫害了很多刘氏子孙,刘邦所剩下的儿子也不多,而汉文帝刘恒一直在封地保存实力,没有被吕雉迫害,所以这时候大臣的目光纷纷向刘恒投来,他也成为了可以登基的最佳人选。

?

刘恒把江山治理的很好,对自己很节俭,当之无愧的一代明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3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