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末的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皇亲贵族地主豪绅不断压榨农民,加上陕西多年干旱,农民早就破产,阶级矛盾愈加尖锐,因此农民纷纷起义。李自成起义就是其中重要一支,打着均田免赋的口号,迅速扩大势力。在1644年1月,李自成挥师东征,一路气势汹汹,一鼓作气,攻下汾州、太原、大同等地,最后直捣京城。
李自成攻克京城,当然要进去抢银子,可是搜刮了整个皇宫也没搜到什么银子。关于崇祯没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崇祯小气,抠门,有几千万两的私房钱根本不愿意拿出来,反而要大臣捐军饷。另一种说法就是他确实没钱了,只好向大臣们求助。不管怎么样,李自成还是没在皇宫搜出银子,只好把爪牙伸向大臣们。
李自成农民出身,没有什么文化,大臣们只是表面上臣服于他,自然不肯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李自成便杀了几个典型,然后对其他大臣严刑逼供,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李自成到手的银子竟达七千多万两白银,可见这些大臣们真是富得流油,由此可见明朝是有多么腐败。 这是明朝末年缺银子的其中一个原因,可并不是主要原因。
这就不得不说明朝的财政和税收制度。明朝朝廷规定的货币是宝钞和铜钱。在永乐年间铜钱在市场上流通较为普遍,可是随着铜矿的枯竭,生产的铜钱越来越来少了,金银便开始成为铜钱的替代物,官府不承认金银的货币地位,但又无法控制它的流通。明朝中期,许多日本人来访华,他们带来的白银便流到了地主贵族手中,白银是国际上普遍流通的货币,因此许多富人收藏白银增值。国家更是无法控制外来货币的进入中国市场。
另外,明朝通常以收取实物税为主来作为税收,白银税收次之。这对江南富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处在富庶的江南地区,土壤肥沃,风调雨顺,农田收成颇丰,江南的纺织业也是较为发达,丝绸产量也不错,再加上水运交通便利,他们更喜欢交实物税。可是,这对偏远地区的农民来说,连年的灾荒,自己生产的粮食都不够吃,哪来多余的粮食交税,他们只好用白银来交税。他们只能从富人手中兑换白银,可是这些富人当然坐地起价,百姓苦不堪言,只好揭竿起义。
确实,在崇祯时期,进出口贸易赚了非常多的白银,但其实这些白银在明朝的时候并没有流入到国库当中,而是大量的在民间流通。虽然说当时白银很多,但其实就是一些资本家的阴谋,他们利用当时的汇率,用自己的银子拿到中国来换黄金。这样一来,明朝的白银就会越来越多,但其实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真正有高价值的黄金已经被他们换走了。这就是一种套利的形式,然后逐渐的在明朝的经济上体现出来。
崇祯亡国,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崇祯登基时,明朝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而且官场上的官员贪污腐败,没有能够尽职尽责辅佐他的人。在朝廷上,崇祯也没有可以信任的人。所以他就装作一点都不关心政治。然后这样的话,就算有一些官员有抱负,也没有信心去辅助崇祯。这样的局面对于崇祯执政来说非常的不好。因为当时的商业税非常的低,所以很多官员都私自经商,而且他们贪污了大量的金钱。
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政治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经济也面临着危机。当时全国大范围的旱情还有蝗灾,导致了很多原本盛产粮食的地方都绝收了。这个时候,当地的农民也会出逃,然后就导致了各个地方都是一片混乱。而且有一场突发的瘟疫爆发在崇祯十三年。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又有外族入侵,那么这个时候崇祯皇帝的国库当中没有多少军费,他只能向百姓征收税收,这个时候又导致了农民起义,总之就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套一环,然后最终导致了亡国。
中国封建王朝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君主专制,皇帝就是天,皇帝就是一切,如果你想游刃于历史浪尖,你就必须适应这种不平等的模式。毕竟有时候皇帝一句话就能让一个人拜疆封侯,皇帝一不高兴也能让一个人人头落地。
古语曰:"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都是皇帝的,那么全天下的财产也都算是皇帝的了。可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悲催的皇帝,他身为天子,守着一国之库,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拿不出银子发军饷,导致灭国!
很多人猜到了,这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是大明末帝,也是一个励精图治、鞠躬尽瘁的工作狂,他为了挽救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不惜以心血为代价交换土地,甚至抛下天子尊严去向大臣们借钱打仗。
那时候的大明是真正意义的内忧外患:辽东腹地已成努尔哈赤巢穴,女真虎视眈眈盯着山海盘口;李自成的闯军活跃在中国北方且实力强大,眼看就要触碰到城门;雄踞于川渝一带的张献忠正在养精蓄锐,企图再起风云;还有一些力量稍小的地方势力,也在加紧蚕食大明江山。
崇祯面对空瘪的国库已经无能为力,前线依然坚持抗敌的将士也好久没领到军饷,他只能撇下面子去向满朝百官索求银两,因为他知道国库的空虚与明廷的腐败关系甚大。
古代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税,可水深火热下的百姓哪有什么钱啊?而那些真正有钱的地主阶级都和官员相互勾结,不仅自己不纳税,还贪污征缴上来的税款。况且明朝还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商业收入很小,所以农业税逐年减少,国库就逐年空虚,直到崇祯时,国库已经完全光了。
明廷的腐败崇祯看在眼里却无法根除,因为那正是他需要人手的时候,所以无可奈何的崇祯只能放下脸面去和这些榨干国库的臣子们"借钱",实际上就是捐。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大臣都心照不宣,宁肯亡国也不愿借!
起初,崇祯见大家都装傻,便让自己的岳父先捐十万,然而老岳父哭穷哭得死去活来,崇祯只好将数额降到两万,但岳父只肯捐一万。这时皇后看不过去了,她私底下给了她爹五千两一并捐上,谁知崇祯岳父又私吞了两千两,最后到崇祯手里的只有一万三千两。
大臣们见国丈都如此,便都不肯多捐。崇祯本意是一人拿出个几万两,先救国家危难之急,可收到的银子却都是几十两几百两!一国之君,愣是没让一朝的铁公鸡们拔毛,倒是有一个无名老汉,将倾家的四百两捐国,让崇祯大受感动。
没钱就没权,崇祯四处筹不到款,明朝的战事每况愈下,最终1644年,李自成攻破,崇祯自缢煤山,明朝灭亡。可是回想起大明全盛之日,曾是世界第一经济体,GDP占据全球29%,何其辉煌,何其霸气!然而到了崇祯一朝,这个世界第一竟然被"穷死了",实在令人诧异啊。
明朝的钱,有两种,一种是国库,这是政府的钱,大臣管理,给国家用也给皇帝用,但一直都是空的,另一种是内库,也叫内帑,这是皇帝的私房钱,太监管理,不给国家用,所以明末国库真没钱,但太监管理的内库是有的。只是万历死后持续朝政混乱,皇帝也搞不清自己有多少私房钱,于是崇祯后期真是拿不出钱来——唐增肉被分了!
明朝的钱都在官员劣绅皇亲国戚手中,崇祯是位穷皇上,打东虏都让官员捐军响,抠门的周国丈才捐了几百俩银子,大顺军进城刘宗敏在他家抄出了数百万俩银子!那个八百两银子,上千的没有,结果城一破,崇祯皇帝上吊,其他大臣也没有好果子吃,钱全被搜走,老婆女儿全被抓去充军给农民军将士,那个老国丈家破人亡。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时,曾经下诏“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朱元璋统治的末期,曾进行过一次全国耕地调查,得到的数字大约为850多万顷。其实是少得可怜,其实绝大部门还是落入到了贪官污吏手中。所以就有在明朝灭亡的时候国库只有二十万两银子,大臣家中却抄出了七千万两的段子在民间流传。
且旧饷缺至十四个月。可不为之设法补足乎。四城遗民尚六十余万。崇祯在北京城破时绝望的感慨:”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看来皇帝老儿临时时才懂事,但是为时已晚,落得个上吊自杀的下场。丁壮亦十五六万。可尽弃以资敌乎。止言百万尚是勉强之语。尚不知费臣子几何筹划也。上伫思良久深然其语。
收在多次也收不到多少钱了,所以明朝末期的时候,国家确实没多少钱,钱都掌握在了少数的权贵手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3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