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陆逊,东吴的常胜将军,最后被小人害死

众妙之门 2023-06-16 07:45:12

陆逊,东吴的常胜将军,最后被小人害死

在历史长河中,陆逊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东吴在三国时期的存在感很低,在三国演义中,蜀汉和曹魏才是主角。作战罗贯中是以蜀汉为主线进行描写的,那么这样一来,东吴和曹魏就成为了”附属品“。东吴与曹魏相比,东吴的存在感更是很低。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中东吴出现很少。

可问题是这不影响东吴的人才辈出。无论是魏蜀吴三国中的哪一个,都是人才辈出的。没有这些人才的辅佐,恐怕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不能够建立。东吴出现了很多人才,只不过与曹魏相比,差了一些。当时的孙权只想偏安一隅。

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想法,其次在东吴的所在地,是一些豪门大族的”老家“。孙策能够在这里建立东吴,已经是非常不易的。现如今看来,东吴的人才不在少数,只不过相比较来说,人才不如蜀汉和曹魏。无论是蜀汉还是曹魏,谋士和武将都是数不胜数的。

可问题是,东吴的武将和谋士不多,拿得出手的有周瑜、甘宁、陆逊等,这些人不等于是谋士,有的有谋,但不能够称之为谋士。现如今公认的看法有东吴五大谋士,这些人分别是张昭、张纮、鲁肃、诸葛瑾、陆逊。

不可否认的是,这五人每一位都是为东吴建功立业的。赤壁之战的时候,张昭提出了投降论,这就是为了避免东吴的百姓受到伤害。可是孙权根本不可能选择投降,张昭得罪了孙权,于是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选择了辞官回乡。

除了东吴五大谋士之外,还有东吴十二虎臣之说,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这十二人为东吴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只不过这十二人中,缺少一位陆逊。不可否认的是,陆逊同样是东吴的重要谋士、武将。

陆逊的功绩主要在东吴的后期,在这时候,陆逊为东吴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来说,陆逊的家族是江东的大族,在这样的情况下,陆逊在东吴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陆氏家族作为江东有名的豪门大族,能够出陆逊这样的人才并不奇怪。

可是陆逊一生追随孙权四十余年,主掌东吴朝政达到了二十余年,在这样的情况下,陆逊却惨死于小人之手。现如今看来,陆氏家族作为庐江城有名的士族,算是被孙家坑得不轻。孙策领袁术命令,征讨庐江,在这时候,问题出现了。

陆氏家族开始奋起反击,结果整个家族被杀的仅仅剩下两百人,陆逊就是得以存活下来的一位。刘备伐吴之时,孙权实在是没有人可用,于是想到了陆逊。更让孙权没有想到的是,陆逊竟然打赢了。从此之后,陆逊开始在东吴崭露头角。

陆逊守城御敌,出将入相,几十年镇守边境从未出现过纰漏。陆逊21岁的时候出山为仕,当时的陆逊建议孙权“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通过这个方法,让东吴的人口得到了很大的增长。

黄武七年,曹魏大司马曹休进攻东吴。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路进军,双方决战于石亭。陆逊大败曹休,一举击溃魏国十万兵马,斩获万余,获车乘万辆,魏军军资器械略尽。从此之后,孙权登基为帝。

就是这样一位为东吴建功立业的大臣,竟然被小人给害死了。这个小人就是校事吕壹。孙权晚年时期,为人阴狠毒辣,手段残忍。吕壹诬陷陆逊联合东宫造反。当时的陆逊上书“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

结果被吕壹看到后,开始诬陷陆逊。自此陆逊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在立嫡这件大事上始终摇摆不定,这一点被吕壹抓住,于是陆逊就受到了孙权的责备,更为重要的是,孙权多次谴责陆逊,结果在赤乌八年,陆逊去世,终年62岁。

东吴守护神陆逊,连破关羽刘备,晚年却因哪件事不得善终?

陆逊的原名叫陆议,他生于公元183年,于公元245年去世,享年62岁,是见天的上海市松江人。他的家庭背景比一般人优越,家族在江南称得上士族,但是不幸的是,在陆逊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便过世了,他只能跟着自己的祖父陆康生活。

祖父陆康当时在庐江当太守,孙策攻打庐江,城池失守后,陆康也在没多久之后病逝,在病逝之前,陆康把陆逊送到了吴县读书。一直到公元203年时,陆逊已经20岁,这是孙策已经世,孙权招纳青年才俊做自己的幕僚,而陆逊一直在读书很用功,能力也很出色,于是成功做了孙权的幕僚。

他一开始做文职的工作,因为业绩十分优秀,很受孙权看重。于是孙权开始提拔他,他还曾经担任过县令。因为陆逊的军事才能,他一路被提拔至很高的官职,但是真正让他成功的是几次战事,比如他主动请命在会稽平定了很多年称王称霸的山贼,和吕蒙一起打败了蜀汉名将关羽,在石亭打败了曹休,甚至有人称他为东吴的保护神。正是因为这样的功劳,使孙权对他另眼相看。

孙权为了表示自己对他的器重,把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而此时陆逊已经成为了大将军。孙当了皇帝后,将陆逊封为丞相,并且对太子进行辅佐。但是,孙权变老以后也犯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毛病,那就是疑心很重。他进入老年后很喜欢自己的四皇子,甚至有点想让四皇子立为太子的想法,但是他本有太子,因此朝廷中对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开始了激烈的斗争。

陆逊为人十分清廉耿直,太子的门下有次不小心藏到孙权的屋子里听到孙权纠结立谁为太子之事,他告知孙权,应该以早已立好的太子为重,不然朝廷动荡不安。孙权觉得他的话被泄露出去了,很是生气,再加上陆逊的对敌雪上加霜趁机进言,于是孙权便一直训斥陆逊,最后陆逊郁郁寡欢而死。

东吴一代名臣陆逊,他为什么会被气死呢?

三国时期,每一个君主手下都有着无数的能人异士,每个人都有着自己追随的君主,而每一个人都在三国时期留了属于自己的篇章。但这些能人异士的结局却不相同,有战死的、有病死的、有被杀的,甚至还有被气死的。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位被气死的陆逊,他是孙权手下的人才。陆逊在历史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既能出谋划策,又能冲锋陷阵。为东吴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在三国局面形成之后,这一代的将领都已经老了的时候,陆逊的生活开始难过了,甚至被气死。

在孙权晚年的时候,他最看好的能够接替他的儿子去世了,他又重新立了太子,但是他又不专心培养太子,而是经常称赞他的另一个儿子。使得朝中的人对他的心思有了猜测,认为他会废太子,所以都选择了自己。而陆逊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并极力劝说孙权要坚定意志,不要让自己的儿子产生矛盾。甚至想要觐见孙权,但被孙权认为他在参与党争,而不让他觐见,陆逊就这样被气死了。

陆逊出身世家,在东吴有一定的势力,所以与朝中的官员交情密切,孙权自己都十分忌惮着陆逊的实力,他也担心自己的子孙不能够压制陆逊,所以对陆逊大多采取压制的手段。而且孙权从始至终都是防备着陆逊的,因为陆逊的祖父就是因为输给了孙策,才去世的。他一直担心陆逊对孙家有恨,这一点不仅仅孙权自己知道,就连他的大将吕蒙也看出来了。所以吕蒙在重病的时候,没有举荐曾经举荐过的陆逊,而是举荐了他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

陆逊与孙权的哥哥孙策有着亲戚关系,他是孙策的女婿,孙权对于他哥哥的旧臣一直是很防备的。而且皇家向来没有亲情,孙权连自己的儿子都防备,何况是与自己哥哥有关系的臣子。有陆逊在,孙策留下的势力就会不断的发展,孙权担心他们会危及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他迟早会处理了陆逊。而陆逊被气死或许只是孙权找对了时机,除掉了自己一直防备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0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