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范蠡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除了胡雪岩之外,历史上出现的经商奇才是数不胜数的。可是在历史上,能够称之为政商全才的人,就是屈指可数的了。那么范蠡肯定当时政商全才的代表人物。两千多年之前,范蠡就创造了商业上的神话,在当时来说,范蠡绝对是经商的奇才。
在范蠡的一生中,曾经三聚财三散财,最早的范蠡不是经商的,而是为官的。范蠡是楚国人,出身不高,但是范蠡结交了许多学术大家,学识渊博,在这样的情况下,范蠡投奔了越国。在当时的楚国,只有贵族的后代才能够为官。
于是范蠡只能够前往越国为官,也就是在越国,范蠡遇到了越王勾践。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是一个多事之地,在这个地方,常年的战争接连不断。此时的范蠡结交了越王勾践,从此之后,范蠡开始在越国称臣。自此之后开始了辉煌的人生。
越国与吴国有很深的仇怨,原因就是次战争中吴王阖闾兵败被杀,因此吴国对越国有非常深的仇恨,一直到吴王夫差即位,仇恨也没有丝毫减退。夫差继承王位后,日夜操练兵马,为的就是能够报仇。后来越国与吴国在会稽展开大战,越军一路溃败。
此时的越国面临亡国,越王勾践本想拼死搏杀,在关键时刻,范蠡给了越王勾践一条明路,就是需要勾践忍辱投降。在此之后,越王勾践进入了吴国为人质,同时范蠡一同前往。当时的吴王夫差劝范蠡为自己所用。可是范蠡选择了拒绝。
范蠡给出了这样的回复:“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后来的范蠡辅佐了越王勾践复国,帮助了勾践复国之后,范蠡已经年过花甲,此时的范蠡已经63岁了。对于勾践来说,范蠡肯定是功臣。功成名就之后,范蠡带着西施不告而别。
马上就要荣华富贵的范蠡,选择了隐退。离开了勾践,在当时,范蠡对文种说了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范蠡离开勾践之后选择了经商。可是文种的结局就不好了,被勾践赐死了。两人的结局可谓是天壤之别。
范蠡选择了离开勾践,不仅如此,范蠡还带走了自己心爱的西施。离开了越国之后,范蠡选择了经商。范蠡在陶地定居了下来,陶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四方往来的交通要道。于是范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商业头脑,范蠡的理念包括“薄利多销,贵出贱取”等。
这些理念时至今日仍然适用。由于"薄利多销",很快范蠡就成为了首富一样的人物。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敬佩。范蠡成了巨富,对钱财却坚持"财聚而不守"的理念。在范蠡的一生中,曾经三聚财三散财,这让范蠡有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由于范蠡一生三聚财三散财,在范蠡死后,他被后世供奉为“财神”,时至今日,上千年已经过去了,大部分人在今日供奉的财神仍然是范蠡。"商圣"范蠡,一生淡泊名利,一生头脑睿智,一生清醒而又简单地活着。可以说,范蠡的超前意识铸就了他的成功!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随着年代的久远和故事的传奇性,范蠡被后世奉为财神。在财神之中以范蠡和财富的关系最密切,生前即为富人的财神代表。进退得宜,不执着于名利的态度,以及出神入化的经营手法是其被奉为财神的重要因素。
陶朱公的经营智慧历来为汉族民间所敬仰,于是有许多经营致富术托与陶朱公名下。如《经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懒惰;价格要订明,切忌含糊;用度要节俭,切忌奢华;赊账要认人,切忌滥出;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优劣要细分,切忌混淆;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买卖要适时,切忌拖误;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临事要尽责,切忌妄托;账目要稽查,切忌懒怠;接纳要谦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静,切忌粗糙;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为商家经验之谈,托名陶朱公,由此可见,他作为财神在汉族民间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数万;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也..就理所当然了。
说到范蠡,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而他的经商之道更是被后人视若珍宝,许多做生意的人都供奉他的雕像,称他为财神,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先简单了解一下范蠡的生平。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范蠡虽出身贫寒,但博学多才,他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于是投奔越国,他辅佐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后退隐。期间,他三次经商称为巨富,三散家财,为后人敬仰。
范蠡的这一生充满了传奇,这与他自己的处世之道是分不开的,那么,这个经商才能独具一格的“商圣”,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财富呢?
范蠡的名言警句:
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出处,这里的走狗是跑的很快的狗,在古汉语里面走是跑的意思,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2.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有机会得到的时候不要懈怠,有赶紧抓住机会,时机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了。老天给你你如果不要,说不定反倒成了祸害。
3.柔而不屈,强而不刚。
柔顺而不屈服,坚强而不僵硬。
4.务完物、无息币。
买卖人的资金一定要流动如水,买卖的人商品一点要讲究质量。
5.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商人夏季购入皮货,冬季购入丝绸,旱天够买舟船,天涝购买车辆,等待缺乏(等待货有所缺,伺机卖出)。大意:商贾之人以渔利为根本,善于囤积居奇,伺机获利。
6.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有身份的人不能死在公共场所,但现今引伸为拿钱买命,以利行贿之意。
7.贵极反贱,贱极反贵。
贵的商品要向粪土一样快快抛出,贱的商品要向珍宝一样快快买进。
8.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粮食价格平稳了,可以带动其他货物的平等交换,市场交易的关税才能兴旺不乏,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正确方法.
9.劝农桑,务积谷。
前一句道出了对农业发展的里利开展,发展了农业就稳定了农民生活的保障。后一句是在前一句的基础之上,发展农业后务必保持粮食的积累,粮库的积累一定程度上又保障了万一发生战乱,粮食就能做到持久的抗战。
10.后则用阴,先则用阳,尽敌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此兵家阴阳之妙也。
讲的是战争中“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的关系。“先则用阳”讲的是在实力明显处于强势的的局面下,讲究先发制人,让对方没有翻身的机会。而在实力相当或者自己一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真正的高手都是后发制人,因为先动必带形,带形必不赢。这两个战略要灵活运用,才能在关键时刻取胜。
范蠡的经商十八则:
一、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二、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三、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四、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五、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
六、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七、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八、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九、货物要修整,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十、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
十一、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十二、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多。
十三、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
十四、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十五、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十六、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十七、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十八、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0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