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应余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曹操会为其叹息

众妙之门 2023-06-16 07:39:43

应余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曹操会为其叹息

很多人都不了解应余是个怎么样的人?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这次准备跟大家介绍一位三国历史上比较冷门的人物,虽然《三国志》中对他的描述不多,但他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忠义之士,这个人就是应余。应余是南阳人,官职南阳郡功曹。东汉末年,天下被各个诸侯割据,当时宛城守将侯音发动叛乱,准备投靠蜀汉。期间应余舍身户主,帮太守挡了七箭,最后战死于这场叛乱中。等曹操得知应余的义行事迹后也是频频叹息。应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想了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馀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忠贞之士历来为人称道,人们在援引例子的时候就经常提到他们,以鼓舞后人们以他们为榜样。本篇就来聊聊应余,字子正。

应余是荆州南阳人,他和汝南人应劭不是同宗。汉末时期南阳郡人才辈出,可以在各个阵营中看到南阳人的身影,比如许攸、何进、黄忠、文聘等人都是出身于南阳郡。在汉末三国时期一共有4人的表字是“子正”,应余就是其中之一,还有沈友、陈端、唐固三人表字与他相同,也是很巧了。

不过应余的出场时间比较晚,应余天资过人,而且为人仁义,他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还在担任南阳郡功曹,这是很多名族子弟初入仕途担任的官职,当然也有可能是某些人仕途的终点。“功曹”有时候在史书中被称为“右曹”,也就是郡右职,属于郡中较为重要的职务。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南阳郡山贼在宛城守将侯音的煽动下叛乱,他们试图劫持当时的南阳太守东里衮gǔn,应余护着东里衮趁乱逃离南阳,但是侯音敏锐地察觉到了他们的踪迹,随即派出骑兵追击。应余和东里衮在距离城池十里处就被骑兵追上了,射向他们的箭矢极多。

不过应余极其英勇,他用身躯挡住了射向东里衮的箭矢,足足中了七箭后,开始劝身后的追兵“侯音这人很狡诈,等他的大军一到,一定会清理附近的贼寇,你们本来没有作恶的心思,为什么要听他的指挥呢?我用身躯挡箭遭受重创,如果我的死能换来府君的安全,那就死无遗憾了。”

“侯音狂狡,造为凶逆,大军寻至,诛夷在近。谓卿曹本是善人,素无恶心,当思反善,何为受其指挥?我以身代君,以被重创,若身死君全,陨没无恨。”——《三国志·高贵乡公纪》注解

应余说这些话也是出于无奈,他拖着重伤之躯应该已经无力反抗了,他仰天痛哭,血泪俱下,贼人们被他的忠义所感动,最终放过了东里衮。贼寇们虽然离去了,但也没救应余,所以应余还是命丧当场。而且东里衮还是被侯音抓了回去,靠着新任南阳郡功曹宗子卿的计策才救回了东里衮。

曹仁平定侯音叛乱后,特地祭奠了应余,并且上书向曹操说明情况。曹操听闻应余的事迹后感慨不已,下令修缮应余的府邸,并且赐给他家人一千斛谷。甘露三年(258年),一直到曹髦时期依然记着应余的事迹,他下令让司徒征辟应余的孙子应伦,以此来嘉奖应余当年的功绩。

顺便,东里衮还是把这帮贼寇都抓回来了,依东里衮的意见是要把他们都处死,但新任南阳太守田豫决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此后南阳郡内贼寇绝迹,还了一郡清平。

“豫悉见诸系囚,慰喻,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三国志·田豫传》

忠贞之士,壮烈可嘉。

从褒曹贬刘的角度评论曹操和刘备。

都说褒曹了,就不能用自己的观点随便说说了,呵,历史上的问题本来就是很难说清楚的,所谓正确正义都是后人评出来的不管谁评都是加上自己的观点,专家的意见都不一样,所以也就没有谁对谁错的一说.
从当时来看,曹操确实比较阴险,但是当时的乱世很难说谁是正义的,群雄割据,必然是要互相批判,保皇的说别人是造反,而造反的说皇帝被小人控制,要为民处害,而当时曹操是汉朝天子的丞相,镇压"反动派"名正言顺,要说他图谋不轨,但是他始终没有篡位,从道理上来说还是终与汉朝皇帝,虽然权大势大但终称不上乱臣贼子,后来他儿子是他儿子的事了.
而刘备趁天下大乱,打着皇叔的名号起兵叛乱,汉献帝年龄幼小昏庸无能,民不聊生,但这并不是他造反的理由,一开始还说是要恢复汉室,但是后来自己的称帝又如何解释呢,尤其是现在人读古代书的是时候,里面的正义人物总有一种假仁义的感觉,像刘备宋江之类,总是打着仁义的名号,但是具体也没看出来哪替天行道,他们当头的三大法宝就是伤心的时候会哭,用别人的钱来打自己仗义梳财的名号,年龄比较大,别的再没看出来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曹操凭自己的本事打出了一片天下,而刘备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请出了诸葛亮,从此便一切可放心,自己不出一策不做一计不出一战.便可坐享其成,而孔明先生就因为他的三顾而为其累死,最终也是出师未捷.这也是一切自有天意吧,逆天而行必使其果,一个旧的时代过去了就要有一个新的时代,然后违背发展的事都是要灭亡的,所以最终还是司马姓同意天下,建立新的国家晋,所以可见当时不管是保皇平反的还是驱逐汉贼的最终都要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没有打破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再用旧的规律已经不能从新建立,所以当时也很难说谁对谁错,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他们的作用都是推动,恐怕没有哪一个人,后来的历史都不是这样的~~~
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0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