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郜国公主是谁她为何会被侄子囚禁而死

众妙之门 2023-06-16 06:54:18

郜国公主是谁她为何会被侄子囚禁而死

你真的了解郜国公主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郜国公主,唐肃宗之女。在《旧唐书》中提到了唐朝郜国公主的生平纪事。公主最先被封为延光公主,长大后嫁给了杨贵妃三姐虢国夫人之子裴徽为妻。

天宝十五年(756年),马嵬坡之变爆发,裴徽死于这场政变中。延光公主改嫁唐玄宗之女新昌公主和萧衡的儿子、太仆卿萧升。贞元元年(785年),延光公主被侄儿唐德宗改封郜国公主。她的女儿萧氏则是唐德宗太子李诵的太子妃。

萧升去世后,郜国公主与彭州司马李万、蜀州别驾萧鼎、澧阳县令韦恽、太子詹事李昪等人淫乱。公主常年出入宫廷,借机和他们私通。后来,这件事被张延赏的官吏知道了,他将郜国公主私通一事告知了唐德宗。当时,张延赏和太子詹事李昪本来就有矛盾,他想借此事告发李昇。

唐德宗不相信年轻的李昇会和容颜驰衰的郜国公主发生关系。不久后,唐德宗确认了此事,便杖杀了李万,将李昇等人进行流放,郜国公主也被软禁在宫廷。

公元788年,郜国公主在宫中大兴巫蛊之术,唐德宗大怒,废掉了郜国公主封号。郜国公主的儿子和女儿也因巫蛊之案牵涉其中,最倒霉的便是唐朝郜国公主的女儿萧氏,随后被唐德宗杀死。

风流成性的郜国公主,她一生究竟私通过多少位男人?

主要清楚地有四个,还有两任丈夫。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当时嫁给了一个国戚的一个人,她当时主要与四个人一起,其他不知名的也有有很多,就这样被别人知道了,当时的皇帝特别的生气就把她关了禁闭,后来他就去世了。她当时嫁给一个人是当世杨贵妃的姐姐的儿子,他当时也是一个差不多的官员,最后他死在了一次事变中,后来她又嫁给了别人,后来,她又嫁给了公主的儿子,而他也死在了她的前面,当时的德宗是她的侄子刚开始对她是特别的尊重,他进宫可以不用走着的可以坐在轿子上,但是到后来这种行为就会让别的亲戚们嫉妒。而她自己也有很多不好的行为,她在自己的丈夫死后又与别的人在一起而且是多个,时间长了就有其他人知道了而且他还和他们其中一个人有过节,就马上把这个事情告诉了皇上,当时的太子本来也不是很得皇上喜爱,皇上就想办法把他废掉了,所以他的事情一发生的总就认为这个不是简单的案情,最后给了她罪名把他软禁了,但是后来他还是不安生,最后他就搞起了当时的禁术,最后德宗特别生气,把她的封号废了,把有关的人都流放了,他的儿子也受到了牵连被囚禁,当时的太子妃是他的女儿,之后太子就和他离婚了,但是皇上怕他产生报复,等郜国死了之后也把她杀了。当时她的权利还是挺大的,当时的皇帝都是他的侄子,其他人更是对他更加尊敬,后来他就一直沉迷在男人中,当时的民风比较开放很多女人都为了抢一个男人发生好多战争,他当时就仗着自己权利大不把别送放在眼里,和一些男人经常来往后来就有官员知道了这就调查了起来,最后她也是一直在宫中。

太子妃为什么会因为公主的一个错误送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公主最幸福的时代就是唐朝,唐朝的公主不守礼法,又任性又自由,过得十分潇洒。很多公主都不肯当贤妻良母,不守妇道,婚外恋之事层出不穷,比如说最著名的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

唐朝的公主有婚外恋并不算什么,可是唐朝有一位公主因为丧夫后有了几段恋情导致了自己被软禁,而她的女儿太子妃被杀。这位公主就是郜国公主。

郜国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七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的女儿。她的生母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估计是一位地位低下的宫人吧。

郜国公主和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大有渊源,可是说是亲戚,准确地说,郜国公主是杨贵妃的外甥媳妇。

这是怎么回事?郜国公主初封延光公主,被她爷爷唐玄宗嫁给了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的儿子殿中丞裴徽。杨贵妃宠冠六宫之后,她的娘家人也显贵起来,和皇室中人联姻。

可惜这段婚姻并不长久,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在马嵬坡之变中,杨家的外甥裴徽被杀。延光公主就成了寡妇,随后她改嫁给太仆卿萧升。萧升是唐玄宗的女儿新昌公主和驸马萧衡的儿子。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延光公主被侄儿唐德宗改封郜国公主。而郜国公主(延光公主)给第二任丈夫萧升生了一个女儿萧氏,嫁给了唐德宗的太子李诵为正妻,被封为太子妃。


公主的女儿当太子妃,可谓门当户对,虽然辈数不对,可是唐朝皇帝有鲜卑血统,不像正规汉人讲究那么多。

萧升病逝,郜国公主第二次成为寡妇,她年纪已大,没有再嫁,却不甘寂寞,结交了大臣,这几个大臣就是彭州司马李万、蜀州别驾萧鼎、澧阳县令韦恽、太子詹事李昪,他们几个经常来到郜国公主的公主府,结果传出了不好的流言。

这流言蜚语是什么?无非说这几个大臣成为郜国公主的入幕之宾,发生了恋情。

这种事在唐朝公主之中并不算什么,都是很普通的事,大家都这样做,谁也不说谁。可是李昪有个死对头张延赏,张延赏听说了这件事,就兴冲冲地跑到唐德宗面前告发了李昪和郜国公主,说郜国公主以私情为名,为太子结交大臣。

老丈母娘用黄昏恋为太子女婿结交大臣,这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难以置信,可是唐德宗偏偏相信。

唐德宗勃然大怒,当皇帝的就怕太子提前接班,玄武门事变把皇帝吓怕了。于是唐德宗把姑姑郜国公主软禁在宫中,将大臣李万杖杀,流放萧鼎、韦恽、李升到岭南。

而郜国公主的女儿太子妃萧氏也跟着倒了霉,唐德宗不但让太子李诵废掉太子妃萧氏,还想杀掉太子妃萧氏。可是太子李诵念在夫妻情深,一直劝阻父皇,请求与太子妃萧氏离婚,但绝不肯杀了她。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郜国公主又因为使用厌胜蛊道邪术被废。这一点很可疑,一个已经被软禁的公主天天有人看管,如何使用厌胜蛊道邪术?

贞元六年(公元790年),郜国公主在软禁中离世,而这时太子李诵生病了,唐德宗就下令处死太子妃萧氏,谥号惠。

郜国公主只因守寡后不甘寂寞,就害得女儿太子妃丧了命,她是不幸的,而太子妃萧氏更不幸。

历史上最不幸的皇帝有谁呢?

中国历史上不幸的皇帝很多,大多会提到宋朝的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清朝的光绪、同治等。今天我写的是唐顺宗李诵,唐朝的第十位皇帝,他本人慈孝仁爱,胸有大志,面对屈辱:爷爷唐代宗的才人给他当了妃子;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父亲,父子变兄弟;父皇的猜忌;儿子李纯的逼宫等,他都能从容面对,唯一遗憾的是不能施展自己一腔热血抱负,抱恨而死,实在是唐顺宗李诵的不幸。

(太子李诵剧照图片)

李诵出生于761年,此时唐朝皇室正处于安史之乱末期的动荡乱局,父亲李适随唐玄宗逃亡四川。李诵出生的第二年,父亲李适才被封为鲁王。之后李诵跟随父亲颠沛流离的到处去打仗。所以,有关他幼时的记载很少。少年李诵时常为躲避战祸而东奔西走,没有锦衣玉食,没有书香雅乐,比起唐朝盛期的太爷爷们,李诵似乎是有些生不逢时。

779年,父亲李适继位称唐德宗的同年,已经19岁的李诵被册立为太子。此时他初为人父。长子李纯(唐宪宗李纯)还不满两岁。

李诵自小到大,经历了此起彼伏的藩镇割据叛乱,耳闻目睹了朝臣要员的相互倾轧与攻击。他的政治主张随之日趋成熟。他向往的是大唐国土的宁静,人民的安居乐业,厌倦的是明争,愤恨的暗斗。他虽内向文弱,但有勇有谋,在危机关头,李诵敢于冲锋陷阵。在建中四年(783)的“泾原兵之变”随皇帝出逃避乱时,面对朱泚叛军的进逼,李诵执剑殿后,带领将士奋勇杀敌,取得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确保了父亲德宗的安全。

所以,在太子李诵的周围,渐渐地聚拢起一批具有共同政治理想:以图恢复大唐王朝兴盛的维新派人士。其中最为人所熟悉的是他的围棋老师王叔文,书法老师王伾,同为监察御史的柳宗元和刘禹锡。

他们在一起讨论时政利弊,寻求新的改革策略。对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对宦官掌权的反对等等,都有深入探讨交流。有一次,李诵听完众人的话说:“我会把此项弊政向父皇直言进谏,以求改观。”众人都对此举表示称赞,只有王叔文一言不发。李诵此后单独留下王叔文,问他:“刚才您不认同我的观点吗?是不是有什么深意?”王叔文道:“太子的职责乃在于侍膳问安,向皇上尽忠尽孝,不适宜对其他的事品头论足。如果怀疑太子是在收买人心,那殿下将如何为自己辩解?”李诵闻言,恍然大悟,紧张之余也很感激认同王叔文的提醒。

东宫事无大小,李诵在此后政治意图日渐明朗的同时,言行更趋谨慎。可是糟糕的是:李诵的岳母郜国公主与多人有染。暗地压(ya)胜巫蛊。有好事之人据此告发郜国公主以通奸为名,实为太子结交党羽。别的还好说,压胜巫蛊冒犯皇威。唐德宗听后大怒,囚禁了姑姑郜国公主,杀死了郜国公主的女儿即太子妃。碰上这种烂事,李诵百口莫辩,父皇狠狠地教训了李诵,此后,在德宗的心里便有了废储的念头。

还好,德宗听了老臣李泌的规劝,李诵算是保住了太子之位。一场血腥的狂风骤雨,使本身就小心翼翼的李诵更加谨小慎微,在很多事情上三缄其口,绝不轻举妄动,面对着父皇与其亲信,李诵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深深的隐藏,然而在自己的东宫集团会议上,李诵能主持大局。他等待着时机来临,再一展抱负。

这个机会来得太慢太慢,804年,已经当了25年太子的李诵,突然中风失语。805年正月二十三,唐德宗在忧虑太子中驾崩,太子李诵继位称唐顺宗。顺宗执政后,立即重用东宫集团培养的势力参与改革维新。维新运动主张中央集权,损害了藩镇、宦官和部分贵族的利益,很快遭到这些势力的联合反扑。顺宗此时垂帘问政,不能说话,不能动,且身旁是一群宦官服侍,俨然是废人一个,与外界几乎无法沟通联系,还谈什么改革维新,理想中复兴辉煌的大唐显然已成海市蜃楼。

(宦官当权)

805年的八月,宦官们幽禁了顺宗,拥立太子李纯继位称唐宪宗。顺宗退位称太上皇。中风后的李诵当了七个多月的皇帝,就被宦官逼迫退位 ,他多年经营的维新运动只持续了一百多天,就此宣告失败。“二王”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八司马”被贬。

806年正月十九,唐顺宗李诵去世。他死的前一天,唐宪宗李纯对外宣布太上皇顺宗病重,一天后顺宗就驾崩了。这不免引人猜忌顺宗李诵的死是否有人做了手脚。

一心治国的好皇帝李诵,苦苦等待了二十多年,就在他要施展一腔报国才能之季,一场大病涂黑了所有美好理想画卷。命运总是喜欢和他开玩笑。与自取其辱的宋朝靖康二帝相比,唐顺宗李诵才是真正的不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9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