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乾隆之后的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乾隆一生中,曾六次下江南巡视,每一次下江南的时候,都搞得声势浩大,举国皆知。当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时,还让宫廷画师徐扬画了一幅《乾隆南巡图》。仅是从画作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年乾隆下江南时的辉煌场面。
每次南巡的时候,乾隆都要做很多事情。吃喝玩乐自然不可避免,江南富庶,人间烟火缭绕。在游玩之余,乾隆也需要考察民情,处理江南事务,抚慰江南士绅。南巡并未完全无益,可是在乾隆以后,由嘉庆到宣统,再也没有一位清朝皇帝真正到过江南。
这并非是江南已经破败,不再吸引清朝皇帝前往。相反,在乾隆以后,嘉庆皇帝曾打算到江南巡游。
东巡回来后,嘉庆跟群臣闲聊时曾言路途风景不错。对于那些皇帝来说,如果没有出巡的机会,就是常年宅在深宫,日子十分无趣。有钱人的日子,就是这么平淡无华,且枯燥。
嘉庆本是试探,大臣吴熊光回道:‘皇帝这次出去是看祖先当年创业的艰难,让子孙效法,风景有什么值得谈的。“嘉庆又说:”你是苏州人,我年轻时候去过,风景很好。“
吴熊光顶了一句:’苏州只有虎丘还算不错,实际也就是个坟堆,城中河道逼仄,粪船拥挤,谈不上风景。”嘉庆抬出乾隆逼问:“那我爹乾隆怎么去了六次。”
吴熊光坦然答道:“皇上你是个孝顺的人,我过去跟你见太上皇的时候,太上皇说”我在位六十年,没有失德的地方,就是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没什么益处。将来如果皇帝要南巡,你们要是不阻止,死后就没脸见朕“太上皇说的话,大家都还记得。”
扛着乾隆反乾隆。这是吴熊光的高明处。
事实上,乾隆六次南巡,确实给江南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仅是盐商为报效给乾隆下江南花费的银子就有927万两白银。其余开支,更是不可胜数。乾隆下江南,确实可以更好考察江南风俗人情,有利于治国。
可是,雍正一辈子没有到江南,照样能治理好国家。说到底,皇帝的首要任务在于用人和制定规则,这两项做好了,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况且,乾隆在江南如此奢靡的生活,对官风、政风都有很大影响。这种奢靡的风气,让清朝像熟透的桃子,很快就烂了。清朝官吏腐败,仅在雍正时有所收敛,乾隆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种种问题下,乾隆才会说,下江南实际是没有益处的事情。不过,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嘉庆起了一个好头。乾隆毕竟已经死了。嘉庆如果强行要到江南去,大臣虽然可以劝谏,但也不能完全阻挡。而且,清朝从乾隆后期开始,整体就开始呈现颓败的迹象,国力已经走向衰落。
乾隆晚期的时候,各地开始陆续爆发叛乱。一些叛乱甚至蔓延到北京皇宫中。嘉庆在位的时候,仅是处理乾隆留下的烂摊子,都让他忙活了很长时间,到处都要平叛,调兵遣将,还需处理内部很多弊病。
虽然不时有机会可以外出巡游,或者搬到避暑山庄休闲一段时间,但总体来说,嘉庆还是要面临很多难题。嘉庆以后,道光面对的局面更不乐观。不仅官吏腐败等内部问题无法解决,国门外列强凭着坚船利炮,强迫清朝打开通商口岸,割据土地,勒索赔款。
不过,道光君臣并未就此振奋觉醒,认为只是花钱了事。所以到了咸丰继位后,面对列强军队,只能把北京交出,拱手让人。咸丰更没机会到江南巡游,因为整个江南都拱手让给太平天国,南京也成了别人的国都。
咸丰以后的同治、光绪、宣统三位皇帝,不仅面对的局面更糟糕,而且,作为垂帘听政下长大的皇帝,他们看似高高在上,实际处在别人牢牢掌控中,半点不得自由。别说到江南,出皇宫都没那么容易,大小随从一起拦,皇帝也得做宅男。
而且,对于乾隆以后的皇帝来说,只要有人搬出乾隆不能去江南的话,就相当于搬出祖宗法度,皇帝也无可奈何。
清乾隆皇帝(即高宗弘历)在位六十年,不但曾于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二)、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六次南巡,到过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徽州、江宁等江南许多地方,而且还将他的“南巡”视作其平生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之一。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为什么乾隆皇帝要如此兴师动众地南往北返、一连六下江南呢?有说是乾隆皇帝“艳羡江南,乘兴南游”的,有说是“搞清自己的出身真相”的,有说是“希望南巡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最新的一种说法,就是我们在此绍介的“徽菜说”,即:乾隆皇帝一下江南之后的多次江南之行,实在是为了能再次亲临扬州等地、再来品尝江春为他提供的接驾徽菜等盛宴佳肴而来。那一席又一席的“江春徽菜接驾宴”上的“徽菜”等江南美味佳肴,不但是他平生所从来没有品尝过的,甚至于连听也没有听说过、见也没有见到过,因此好奇心大获满足,并且一尝而不可收、不能忘。回京后,好几次都回想起、回味起那江南巨富江春的徽菜佳肴,几次旨令御厨烹制,却始终难以如愿,总是做不出那个味。于是,只得一次又一次地再下江南、再见江春,才能尝到那个味、一解那个馋,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吃”,才是天下最大的大事儿。
乾隆六次下江南,原因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1、饱览山川美景。他六次南巡每次都带画师随行,将喜爱的江南景色摹绘成图,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仿建。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和苏州的狮子林,这江南的四大名园后来都在圆明园中一一重新造了一座。杭州的雷锋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西湖十景,更是实景仿制,连景点的名称都原样照搬。其中州的狮子林乾隆特别喜爱,于是又在避暑山庄仿建一所。搬进避暑山庄的,还有镇江的金山寺、嘉兴的烟雨楼和仿宁波天一阁而建的文津阁、仿无锡的双湖夹镜等多处江南名胜。
2、视察水利。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
3、乾隆皇帝性格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治国方略等,均效仿其祖康熙。康熙1684年—1707年间曾经六次南巡,但康熙六次南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其往返供仪,悉发内帑,还曾要求“预饬官吏,勿累闾阎”,比较节俭。乾隆则不然,他坐享其成,崇尚浮华,好大喜功,为游遍江南锦山绣水耗用了大量民脂民膏,其目的与作用皆不可与其祖父同日而语。
4、阅兵。满族历来有重视骑射、崇尚勇武的传统,历代帝王也都熟练掌握骑马射箭。乾隆历次南巡,都在杭州、南京等地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乾隆本想通过阅兵,训练士兵,扭转颓败的风气,并向江南人民显示大清朝的力量。但没想到,阅兵反而闹了许多笑话。乾隆最后一次南巡阅兵是在杭州,嘉庆皇帝后来回忆那次阅兵时的情形说: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一时传为笑谈。
5、笼络人心。一来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二来乾隆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三者在南巡途中乾隆在各地的孔庙行礼,对前来拜见的文人士子,他亲自命题考试。他出的不少考题,摆脱了科举考试的八股陋习而注重实际应用。由于江南一带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给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官办学府增加名额。《四库全书》告成后,他个人掏腰包让人抄录了三份,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并命令地方官吏允许学子们拿出来抄录传看。这些举措,对江浙一带的文化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四者当年清兵入关,在江南杀掠太重,“嘉定十日”、“扬州三屠”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康熙、乾隆等均将笼络当地士民人心作为重要事件处理,如重修史可法庙等措施。 总体来说,乾隆六巡江南,过大于功。“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写下的诗句,他连做梦都在回味下江南时的情景,充满了无限眷恋。但是,这六次南巡,排场一次比一次大,耗费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国库的枯竭,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乾隆在其晚年才完全认识到南巡的错误,《清史稿·吴熊光传》载,乾隆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乾隆南巡耗资巨大,以后的清朝皇帝再也没人仿效过。因为后来的清朝国库已经承担不起了。六次南巡,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康乾盛世”的奢华美景,此后,大清王朝开始一步步地走向衰落。
六下江南游逸挥霍,耗尽国力民财。
乾隆皇帝和七世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杨广有一个同样的爱好:那就是喜好去繁华似锦的江南游玩。
乾隆的南巡集团声势浩大,每次都在万人以上,所到之处极尽奢侈糜费,地方供给极尽华丽壮观,百姓的财富经历巨大的浩劫。江苏学政(教育厅长)尹会一曾上奏章说南巡造成“民间疾苦,怨声载道”,乾隆大为光火:“民间疾苦,你指出什么地方疾苦?怨声载道,你指出什么人载道?”被乾隆封为“满清第一才子”的皇家教师纪晓岚曾趁便透露江南人民的财产已经枯竭,乾隆怒不可遏:“我看你文学上还有一点根基,才给你一个官做,其实不过当作娼妓豢养罢了,你怎么敢议论国家大事?”看看今天的影视剧《铁龄铜牙纪晓岚》,和真实的历史相差究竟有多大?乾隆南巡的花费超过康熙百倍以上。如今天的影视剧津津乐道乾隆下江南时“微服私访”的“美政”,何其可笑,将观众们愚弄于股掌之间。乾隆从不“微服私访”,即使有也是出于“猎奇”和“瓢妓”的用心,绝不是因为了解民生疾苦。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就因为“微服出巡”,去秦淮河上瓢妓彻夜不归,皇后在伤透了心的情况下把万缕青丝一刀剪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截发皇后。
乾隆除了下江南游荡猎奇外,还花费巨资在北京西郊营造繁华盖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东造琳宫,西增复殿,南筑崇台,北构杰阁,说不尽的巍峨华丽。又经文人学士,良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这里凿池,那里叠石,此处栽林,彼处莳花,繁丽之中,点缀景致,不论春秋冬夏,都觉相宜。又责成各省地方官,搜罗珍禽异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作为皇帝家常的供玩。从前秦二世胡亥筑阿房宫,陈后主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隋炀帝营显仁宫芳华苑,华丽也不过如此,所不同的是前两位是著名的亡国君王。
乾隆的挥金如土,使康熙、雍正辛苦搜刮的的“家当”很快被消耗殆尽。
乾隆帝名叫弘历,是雍正皇帝第四子,25岁即位,89岁辞世,做皇帝做了60年。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野史上说乾隆下江南,是为了寻找自己的 *** 生母,因乾隆是雍正与一名汉族女子所生,因当时清 *** 执行的是满汉不能通婚,所以当生下乾隆后,乾隆被抱回宫中抚养,而他的生母则遗落民间,所以乾隆就六次下江南寻访生母!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乾隆下江南,首要原因是江南风景秀丽,苏州杭州天下独绝。乾隆帝下江南当然有饱览江南秀美山川之意,其实还有以下原因:
其一、视察水利。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
其二,要和祖父比比。乾隆皇帝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均效仿其祖康熙。康熙曾六次南巡,乾隆帝也想在江南巡上和乃祖一决高下。
其三,找美女。有人说苏杭多美女。民间传说乾隆喜欢江南美女,每次南巡时少不了寻花问柳。所以皇后天天和他吵闹,乾隆一气之下,将皇后遣送回京。乾隆第四次南巡时,将皇后遣送回京确有其事,这在乾隆三十年《春季档》中就有记载。琼瑶小说《还珠格格》里面的夏雨荷不就是江南美女吗?
其四,乾隆皇帝一生以诗人自居,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这些诗歌自然不能光在颐和园皇宫里写吧。乾隆要出去走走,自然要选择山川秀美的江南,反正车旅费实报实销。既有美女相陪,又能产生灵感,何乐而不为?
其五、阅兵。满族历来有重视骑射、崇尚勇武的传统,历代帝王也都熟练掌握骑马射箭。乾隆历次南巡,都在杭州、南京等地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乾隆本想通过阅兵,训练士兵,扭转颓败的风气,并向江南人民显示大清朝的力量。
其六、笼络人心。首先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其次来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再次南巡途中乾隆在各地的孔庙行礼,对前来拜见的文人士子,他亲自命题考试。他出的不少考题,摆脱了科举考试的八股陋习而注重实际应用。由于江南一带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给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官办学府增加名额。《四库全书》告成后,他个人掏腰包让人抄录了三份,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并命令地方官吏允许学子们拿出来抄录传看。这些举措,对江浙一带的文化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当年清兵入关,在江南杀掠太重,“嘉定十日”、“扬州三屠”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康熙、乾隆等均将笼络当地士民人心作为重要事件处理,如重修史可法庙等措施。
总体来说,乾隆六巡江南,排场一次比一次大,耗费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国库的枯竭,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乾隆在其晚年才完全认识到南巡的错误,《清史稿?吴熊光传》载,乾隆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是呀,后人在演绎小说时,也把乾隆下江南当成去寻找美女,看来还真有点冤枉的味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7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朱元璋北伐受挫后为什么就再也不进攻了
下一篇: 明末四公子分别是谁他们有何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