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北伐受挫后为什么就再也不进攻了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6 05:11:02

朱元璋北伐受挫后为什么就再也不进攻了

你们知道朱元璋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了避免重蹈元朝灭亡的覆辙,在位期间努力恢复国内生产,严惩贪官污吏,正确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得其统治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大盛世,史称“洪武之治”。在这一背景之下,朱元璋与北方蒙古各部落的民族关系思想一共经过了三个过程,分别为战、守、战。最终与蒙古各族形成了兵戈对立之局面。

我们知道,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对前元势力采取的是乘胜追击的思想,当然了,这一思想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一来元顺帝虽然败退,但是其残余势力依然很强大,关于这一点在《明史纪事本末》中就有明确的记载:

“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旧附么部落,不下数千里。资装销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

所以如果朱元璋不乘胜追击的话,一旦元顺帝纠结兵马对明军实行反扑,那么朱元璋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帝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此外,蒙古各部落对于新建立起来的明朝充满着仇恨,经常南下袭扰明朝边境,一直希望重新夺回政权,对明帝国造成了较大程度上的威胁。于是朱元璋认为应该要趁着明朝建立之初,明军将帅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强烈的进取之心,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前元残余力量,从而实现“定天下于一”的梦想。用战争的方式来实现全国的统一,所以朱元璋便对蒙古发动了一系列的军事进攻。

比如在洪武二年六月,朱元璋就命令常遇春和李文忠率领着一万骑兵和八万步兵,直捣元顺帝的老巢开平,战事仅仅进行了两个月便大败元军,击碎了元顺帝企图复国的梦想。

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又派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兵分两路进攻,同年五月的时候攻克应昌。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再次派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与李文忠、冯胜、汤和、蓝玉等人兵分三路北伐,为稳重起见,朱元璋拨大军十五万,在临行前一再告诫徐达等人不可轻敌。

但是由于粮饷运输困难,加上对敌人过于轻视,结果在岭北之战中战败,明军损失惨重。虽然朱元璋在临行前明确说到不可轻敌,但事已至此,朱元璋只能想其他办法来弥补此战的损失。不过这也使朱元璋明确的意识到,在草原地区作战,明军在蒙古骑兵面前是占不到任何优势的。这个时候,朱元璋开始对蒙古各部的思想发生转变,即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

朱元璋暂时先放弃统一蒙古的打算,开始采取防守策略。但是这里我们注意了,朱元璋的这种“固守”的思想,并非是消极状态下的防御或者是被动的等待而已,而是“来则御之,去则勿追”(选自《明太祖实录》)。

所谓的“来则御之”,其实就是在蒙古人南下袭扰明朝边境的时候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伺机打击。为此,朱元璋一方面下令让将领们“严为之各”、“众至边上,常存戒也,虽不见敌,常若临敌,则不至有失矣”。另一方面,则是做好坚壁清野工作,不要让这些蒙古贵族有机可乘。而所谓“去则勿追”,则是认为,当敌军撤退以后,我们应该不要去追,只要守住相应关隘即可。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朱元璋之所以采取固守的方式,并不是出于国力情况下的考虑,而是出于战略意义上的考虑。因为即便是到了洪武二十一年明朝国力更加强大之后,朱元璋仍然再三重申坚守备御的策略,同时还提出了因制防守的八点意见:

“一曰守边之将抚军以恩;二曰边境城隍务宜高深;三曰修筑城池茸理以渐;四曰操练军士习于闲暇;五曰军士顿舍勤于点视;六曰体念军士毋得加害;七曰事机之会同僚尽心;八曰沿海卫所严于保障;凡八条颁之,将士永为遵守”(选自《明太祖实录》)

所以由此可见,朱元璋的防御方式确实是积极的,并不是所谓的消极防御,这种以退为进的政策主要还是为了争取到更大的主动权。

当然了,对于朱元璋的这种固守思想的形成,我们一般认为是基于对当时明朝初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国情认真分析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退居到草原上的蒙古贵族仍然有恢复中原统治的野心和强烈的愿望。此外,在明朝建立之初,天下人心并未全部都归附新朝,全国也尚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所以此时集中精力来处理内政才是朱元璋最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经济角度来看,明朝建立伊始,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这是导致朱元璋采取固守思想的外部原因。元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的爆发以及后来长期的战乱,对社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遭遇了连年的战火,使得国内经济一时难以恢复;此外,朱元璋也意识到将士们这些年疲于征战,百姓生活十分困难,所以朱元璋便开始准备休养生息。

从军事角度来看,岭北之战的失败实际上是刺激朱元璋做出临时性决定的主要原因。因为元朝的统治者在退居到草原之后,元顺帝和扩廓帖木儿等又开始组织起来,他们虽然从中原战败,但是草原上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全部消亡,相反,他们的骑兵还非常的骁勇善战,所以明军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战胜它们。朱元璋为此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说:

“我朝自迂东至于甘肃,东西六千余里,可战之马仅得十万,京师、河南、山东王处马虽有之,若欲赴战,择难收集。苟事势警急,北平外马悉数不过二万,若逢十万之骑,虽古之将亦难于野战。所以必欲知己,算我马数,如是纵有步军,但可夹马助声势,若欲追北擒寇,则不能矣。……音用兵一世,指挥诸将未尝败北,致伤军去。正欲养锐"观胡变,夫何诸将日请深入沙漠,不免疲兵于和林,此盖轻信无谋,从致伤生数万”。

所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是在意识到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选择扬长避短,实行战略性防御的。那朱元璋具体是怎样做的呢?

为了实现固守的思想,朱元璋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第一,设险固守。朱元璋在“修武备,谨边防”的思想指导下,强调“古者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在北部边防地区建立了卫所等军事据点,由军政统一的八大都司领导。这样一来,明朝初期的北部边防便形成了“数千里声势联络”的犄角相依的之势,卫所和堡寨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第二,实施“移民屯田”。朱元璋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争才建立了大明帝国,他深知一套完整的后勤保障系统对于边防建设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想要戍好边,吃饱饭才是首要的。然而明朝初期的后勤物资的最大弊端,粮饷物资得从内地转运之后才能到达,劳民伤财,必定不是长久之计。朱元璋认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其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开展屯田戍边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兵得所养,而民力不劳”。因此朱元璋也常说他不花一分钱就养了百万兵!但如果你熟悉明朝的兵役制度的话,你就会知道,朱元璋此举实际上和明朝时期的“府兵制度”是如出一辙的。在洪武二十年以后,在北部边防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运动。

第三,实行诸王守边。朱元璋在吸取了宋元两国灭亡的经验教训时,认为他们之所以灭亡是由于边防地区缺少宗室的拱卫,在敌军来犯之时,孤立无援,所以便最终走向了灭亡。

在朱元璋看来,如果不是自己的亲族子弟就不能够去镇守边关,所以他便沿着长城内外,选择其中险要之地封给了自己的几个儿子,授予他们亲王的头衔和相应的藩地,试图让他们为大明帝国永久镇守边关。

实事求是的说,这种以诸王来镇守边关的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北部边防,抵御了蒙古贵族的南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权力“外漏”。正如《明太祖实录》中说的那样:“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可以说,朱元璋所构建的这一套边防体系,对于他的后继者来说可谓是意义深远。不过这种方式,也将在他的第四子朱棣时期得到进一步改变。但这是后话了!

综上所述,朱元璋作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一方面要立足于国家现实,在对明蒙双方实力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固守”的指导思想,果断的采取防御的方式。当然了,这种方式其实是在培植自己的实力,静观其变,伺机而动,这实际上是朱元璋的明智之举。

另外一方面,朱元璋提出“守备为本”的思想,是在预先对明朝的综合国力以及边防实力进行综合考量之后才给出的结果,并非是心血来潮。而这也成为了明朝的历代统治者和大臣们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朱棣?称帝后的第一次北伐,10万精锐部队为何全军覆没?

公元1409年,称帝之后,开始了第一次北伐。由于手下的大将十分匮乏,当时,能用的大将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丘福率领10余万军队北上。朱棣对这次北伐的期望非常高,但是几个月之后,北伐大军战败的消息传来。10万北伐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惨败。那么,10万精锐部队为何会全军覆没呢?

在捕鱼儿海大战之后,北元政权土崩瓦解。曾经强大的北元分裂成了瓦剌、鞑靼等多个部落,但这些部落仍旧与明朝为敌。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部落南下,朱元璋在北方边境上册封了好几位藩王,朱棣就是其中之一。燕王朱棣坐镇北平,可以指挥7万军队。在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孙继承了皇位。燕王朱棣非常的不服气,随后发动了叛乱,也就是著名的难之役。经过3年的战争,朱棣攻入了南京城,自己成为了。

在靖

难之役中,、和是的三大名将。其中,张玉擅长出谋划策,但张玉英年早逝。朱能善于冲锋陷阵,但是智谋不足。至于丘福,则是两个特点都有,但都不出色。在朱棣率领军队南下之后,北方的游牧部落又开始蠢蠢欲动,不断的进攻北部州县。但是由于刚刚打了3年的战争,明朝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北伐。因此直到朱棣称帝的第9年,才命令丘福率领10余万大军北伐。其实,丘福适合做将领,但根本不是帅才。

由于朱棣是造反成为了皇帝,对朝中官员并不信任。他只相信自己的老部下,而当时老部下中就剩下丘福。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只能派遣丘福率兵出征。在明朝建立的前期,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北方游牧部落根本不敢也没有能力与明军进行大决战,但草原部落也有高人,一个大坑等着丘福。俘虏交代了蒙古军队的具 *** 置,丘福认为机不可失,在自己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条件下,率领10余万军队上路了。

在北上的过程中,曾经遭遇了两次蒙古军队的阻击,但是都被明朝军队轻松击败。这是标准的诱敌深入,与此同时,蒙古军服切断了明军的后勤补给线。在长途奔波了4天之后,10余万疲惫不堪的明朝军队遭到了蒙古军队的伏击。这是一次以逸待劳的战役,明朝军队疲惫不堪,而且根本没有机

会展开战斗阵型。结果10余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逃回境内的败兵还不到2000人。这是称帝之后的第一次惨败,也是明朝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惨败。

这次战役说明了很多问题,首先是用人不当,朱棣任用为统帅是一个错误。在时期,、等名将就算战败撤退,也能够与打成平手。第二就是明朝军队的战斗力问题,进入朱棣时期,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明显不如朱元璋时期。由于朝中实在没有能够使用的大将,朱棣决定御驾亲征。为了进行北伐,朱棣率领了50余万军队。认真的说,完全没有必要动用这么多的军队。当年,徐达率领5万军队就敢北上,朱棣的行为明显是好大喜功。

?揭秘:诸葛亮前后六次北伐为何全都无功而返?

   六次北伐为何全都无功而返呢?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 六出祁山北伐未果,常使英雄扼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北伐不能成功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南征易、北伐难的现象。从古至今,南征成功的案例无数,但北伐成功大约只有两次:一次是朱元璋对蒙元势力的北伐,一次是国民 *** 的北伐。>   的北伐之所以不成功,从《三国演义》上看,各次有各次的具体原因。第一次是因为马谡失街亭,被司马懿抄了后路;第二次是因为军粮接济不上;第三次是因为听到张苞去世,诸葛亮因伤悲而生病,不得已撤军;第四次是魏国使用反间计,苟安散布谣言,后主刘禅下诏回兵;第五次是李严因运粮出现问题,矫诏班师。第六次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由杨仪代理统帅,撤回西川。>  《三国演义》写得很精彩,每次北伐失败的原因都各不相同,但事实上,蜀汉每次北伐面临的困难几乎都是相同的。蜀军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运粮问题。蜀道艰险,运输困难,蜀军因此打不起持久战,且容易被对方截断粮道。打到最后,战争基本上就演变成了劫粮战。另一个是敌军坚守不战。开始魏军还存在一定的主动出击和盲目追击行为,到后来司马懿坚守不战,蜀军几乎没有机会在野战中歼敌,因而无计可施。>>  第一个困难,诸葛亮实际上已经基本解决了。他采取了三个办法:一是发明了木牛流马,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运输效率,缓解了运力不足的问题;二是采取取之于敌的办法,赴陇西割麦,补充粮草;三是在长期对垒中,实行军队屯田,进一步减少了运粮压力。但对魏军坚守不战的问题似乎一直没有解决,以至于蜀军长期驻屯于魏蜀边界地区,直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把一场北伐打成了持久战。>  陈寿把北伐不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诸葛亮的能力,认为安邦治国是诸葛亮的长处,而用兵打仗的军事才能不足。并且指出,诸葛亮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统一天下,所以用兵不止,不客气地说叫穷兵黩武。而后人对六出祁山乃至诸葛亮的评价方面大约都没有超出陈寿的窠臼。>  如果诸葛亮真像陈寿所说那样,那么当年刘备的「三顾茅庐」又怎样解释呢?>  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所谓的人才首先就是军事人才,其类型可能各不相同,或野战型,或参谋型,但其价值是一样的。诸葛亮与关张赵黄马相对照,肯定是参谋型军事人才。对于当年胸有大志却没有地盘的刘备来说,诸葛亮不但给他提交了一份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西距荆益的远景规划,而且也是这个规划的具体实施者,所以诸葛亮必定畅晓军事。并且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诸葛亮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可,被拜为军师将军,刘备曾对关羽、张飞说,我的诸葛亮,如鱼得水。>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应该与小说和民间传说基本相符。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诸葛亮也把司马懿打得焦头烂额。五丈原退兵后,司马懿见到诸葛亮一路上的营垒,也称赞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那么为什么蜀汉拥有优秀的军事人才,但却不能战胜曹魏呢?>  当然,曹魏占据中原,拥有政治、文化、人口方面的优势,从综合国力上讲魏国强于蜀国。但战争的胜负往往并不取决于综合国力,影响战争的因素其实很多。>   诸葛亮北伐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第一,最佳的北伐机遇期已经错过。 >  三国这段历史是分为两个时期的,前期是汉末,后期是三国。>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十常侍、董卓、李傕、郭汜、曹操轮流把持朝政。在汉武帝推行的儒家孝义思想的影响下,刘氏家族还有着相当社会影响力,篡权者承担著天下人共诛之的道德风险。>>  就连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曹操,虽然都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程度,但到死也只不过落了个大汉丞相称号,而不敢公然篡位。即使这样,曹操还要面对着「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社会舆论的指责,随时提防各种相声讨和暗杀。>  改变正统的代价着实不小。那时,确切地说,是说从董卓入朝到赤壁大战前后这段时期,应该说是兴复汉室的最佳机遇期。可惜,当时刘备没有这个能力。>  等刘备占据了西蜀,有了人马,有了地盘,平定了南方孟获,可以抽身北伐的时候,魏国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安定。「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新上台的统治者也在不停地对民众进行这样的思想灌输,人们对曹氏集团政权的合法性也在逐渐认可。这时,兴复汉室的口号虽然挂在北伐者的嘴边,但这个曾经让很多英雄豪杰热血沸腾的理想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渐渐淡化了。>  北伐最终甚至沦为类似春秋时期的不义之战。无怪乎我们常说机遇稍纵即逝,挑战不请自来。>   第二,后主刘禅对北伐持消极态度。 >  从《出师表》中诸葛亮「临表涕零」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刘禅是并不积极支持北伐。而且从《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南征,还是北伐刘禅都持消极态度。诸葛亮南征时,后主说「东有孙权、北有曹丕,今相父弃朕而去,倘吴、魏攻来攻,如之奈何?」诸葛亮北伐时,后主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刘禅面对诸葛亮的出兵,总提出些很幼稚的问题,让不明真相的人真以为刘阿斗是扶不起来的人。其实,与其说刘禅不愿证诸葛亮出兵,不如说他不愿意让诸葛亮带兵。>  在当年那个毫无政治文明的年代里,兵权决定一切。特别是蜀汉后期有,臣强主弱,诸葛亮总揽国家大事,刘禅随时面临被废的可能。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一口一个相父的背后是对诸葛亮深深的恐惧。>  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帮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其实等于是在告诉刘禅,这个身穿鹤氅,手摇羽扇的人,随时可以罢黜自己,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刘禅也应该知道,当年曹丕趁刘备新丧,自己即位不久的时机,纠集孙权五路伐蜀。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诸葛亮已于自己的相府中退去了四路人马。可以说诸葛亮的个人行为已经凌驾于国家之上了。>  因此,刘禅终日担心的并不是魏国的进攻,而是诸葛亮对军队的控制,他唯一能做的只有韬光养晦,装傻充愣。蜀国的群臣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谯周在刘禅的支持下,每次出征,总以天象为依据劝诸葛亮罢兵,后主的消极态度对北伐起到了重要的牵制作用。>   第三,诸葛亮出于自保心理,把北伐当成避祸手段。 >  在臣强主弱的政治格局下,诸葛亮的日子也不好过。当年刘备曾就立储问题征求过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以「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作答,采取了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虽然巧妙地避开了当时的政治斗争,但在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并没有站出来支持刘禅,这点刘禅明白,诸葛亮当然也明白。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实际上相当被动。永安托孤时,刘备的话语,刘禅会做怎样的理解,诸葛亮当然也清楚。>  如果刘禅一旦把自己当成威胁,那自己随时也有可能面临杀身之祸。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最安全的办法无疑是手握重兵,当然还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诸葛亮不想或不去篡权。这点我们应该相信,因为世界上总应该有些美好的东西存在的,即使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当中。>  诸葛亮或为报当年刘备的三顾之恩,或根本不耻于干些王莽、曹操之流的勾当,所以他没有废掉刘禅,而是采取了避祸军中的办法自保。当年,他也是这样教公子刘琦远走夏口逃避后母迫害的。而在诸葛亮死后,深得诸葛亮真传的姜维接着采取这个办法进行九伐中原和屯田沓中的。>  当完全可派一位将军南征时,诸葛亮要亲征,南征过后,就是接连不断的北伐。而且总是一遍一遍地复出祁山。兵贵速,不贵久,对于熟读兵书的诸葛亮来说不会不知道,而且总是在一个方向用兵,也不符合「奇正用兵」的军事原则。是诸葛亮不懂吗?>  显然不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得很好,「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路夹攻,以取天下。颇有点当年东北野战军「一点两面」的作战味道。>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在北伐中还要一点进攻呢?固然,由于关羽丢失荆州,东面失去了伐魏的跳板,但房陵、上庸仍可以成为威胁曹魏的犄角,可诸葛亮却没有这样做。甚至魏延多次明确提出循秦岭,出子午谷方案时,诸葛亮也以冒险轻进为由,予以否定。>  因为诸葛亮知道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下,君臣已经开始相互提防了。如果真的夺取中原,君臣关系将更难维系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宝弓藏」的道理诸葛亮不会不懂。所以,他宁可在陕甘一带的山地里和司马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也不愿全力北伐。>  我们没有理由鄙视刘禅和诸葛亮以一已之私而废天下大业。因为从结局上看,无论是刘禅的韬晦之计,还是诸葛亮的避祸北伐,与同一时期魏、吴君臣之间的兵戎相见都要高尚许多。>  诸葛亮病死军中,也许对谁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在陈寿看来,刘禅政治上是「软弱」的,诸葛亮军事上是「无能」的,其实在刘禅「软弱」、诸葛亮「无能」的背后是他们各自的无奈和被逼迫出来的变通与睿智。>  他们的行为蒙蔽了陈寿,迷惑蒙蔽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们,但幸而没有蒙蔽住我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