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是谁杀了杨广结束了隋朝政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已是改朝换代。当然,在王世充的扶持下,杨广子孙杨侗又做了一年傀儡皇帝,但很多史料认为,从杨广驾崩后,正统意义上的隋朝已经结束。唐朝取代隋而立,那杀害杨广之人,则间接地成为了唐朝的“大功臣”。这个人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嫡次子,生母为独孤皇后。公元581年二月,天下大变,杨坚接受北周景帝宇文阐的“主动”禅让,登基为帝,建立隋朝。同年,杨坚大赦天下,大封功臣,封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这一年,杨广只有13岁,担任并州总管,总领五十二州县的兵马,授左武卫大将军。
杨广年纪轻轻,身兼重任,为了保护杨广的人身安全,隋文帝特地选了一位身强力壮、身手敏捷的人来保护杨广,充当杨广的贴身护卫,此人名叫裴虔通。不曾想,多年之后,正是裴虔通截断了隋朝的命脉,让杨广魂断江都。
杨广为晋王时,裴虔通身为杨广的护卫兼亲信,裴虔通深得杨广宠信,杨广出手大方,时常赏赐裴虔通美女和钱财。后来,又升任裴虔通为监门校尉,总领晋王府护卫。在杨广扳倒太子杨勇,成为新太子的过程中,裴虔通都立下汗马功劳。杨广登基后,裴虔通仍然担任他的贴身护卫,并且兼任通议大夫。隋炀帝被突厥围困雁门关时,裴虔通还曾参与救驾。
俗话说:功高不过救主,罪极不过谋反。裴虔通却把这两样都占全了。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陆续爆发,大隋江山风雨飘摇,隋炀帝龙困江都,此时,裴虔通却带人反戈一击,直接断送了杨广的帝王生涯。
当时长安失陷,洛阳垂危,隋炀帝在江都(扬州)醉生梦死,天下大乱之时,隋炀帝不思抗敌,甚至有些沮丧,他对着镜子说“朕这么好的头颅,不知道会被谁砍去。”
当时江都的粮食快用尽了,坐困江都已经不是长久之计。大臣们纷纷建议隋炀帝发兵西北,收复失地,但隋炀帝却想着迁都南方。而隋炀帝的士兵大多来自西北关内,他们的父母兄弟都在西北,看到皇帝无意西归,将士们生了反叛之心,包括祖籍在山西的裴虔通。
中郎将窦贤是第一个带兵西逃的将领,杨广听闻后大怒,派兵追赶,并且杀了窦贤。但此举并没有让叛逃终止,却激起了更多人叛逃。不仅普通的士兵窜逃,就连隋炀帝的骁果军(御林军)也有大量的人在逃,骁果军的首领司马德戡和裴虔通坐立不安,二人商量:
“现在骁果军人人都想逃跑,形势已经不可控制,你我作为骁果军的首领,最终肯定会被牵连,说不定还会被灭族,不如我们一起逃跑吧。”
于是二人打算携手西逃。正在此时,宇文士及阻拦了他们。
宇文士及是谁?此人是隋炀帝的女婿,他还有著名的哥哥,名叫宇文化及。宇文士及说:
“主上虽无道,威令尚行,卿等亡去,正如窦贤取死耳。今天实丧隋,英雄并起,同心叛者已数万人,因行大事,此帝王之业也。”——《资治通鉴》
宇文士及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要逃跑,最终会和窦贤一样被杀。大隋朝已经危在旦夕,与其逃跑,不如反戈一击,成就属于自己的帝王之业。宇文士及的话打动了裴虔通和司马德戡,二人答应,率领骁果军一起谋反。
于是,众人推举宇文士及的大哥宇文化及为首领,宇文化及听闻后虽然不情愿,但事已至此,没有其他选择,便答应了。针对宇文化及当时的表现,史曰:
“闻之,变色流汗,既而从之。”
从这里看,宇文化及虽然是隋末枭雄,但其胆色还是稍逊一筹。
不久,司马德戡率领骁果军入城,裴虔通在城内接应。隋末大将独孤盛大惊失色,连忙组织兵力护驾。只可惜,事发突然,裴虔通已经杀到。独孤盛因为没有来得及穿盔甲,短兵相接时吃了大亏,纵然拼死抵抗,最终竟死于裴虔通的刀下。
裴虔通进入内室,寻找杨广的下落。终于在窗户后面找到了躲起来的杨广。杨广战战兢兢说:“你作为朕的亲信旧部,朕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杀朕?”
当大局已定,宇文化及和司马德戡等人到来,裴虔通则手持利刃,站在杨广身旁,杨广知道命将绝矣,仰天叹息:“我何罪至此?”
裴虔通当着杨广的面,亲手杀了杨广年仅12岁的爱子杨杲,鲜血溅了杨广一身。杨广泣不成声,他希望自己有尊严地失去,要求用毒酒来了结此生。可惜,这个要求被拒绝,最终,杨广被黄绫活活勒死。
隋炀帝杨广,不管他是否伟大了,不管他是否昏庸,大运河也罢,洛阳城也罢,他最终死在了江都。而杀他之人,就包括他曾信任的裴虔通。
一年后,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所俘虏,裴虔通则投奔了唐朝。李渊为了招揽人才,便封裴虔通为徐州总管,转辰州刺史,又封长蛇男。但裴虔通担任辰州刺史后,却十分不低调,总认为自己杀了隋炀帝,对开启大唐江山有拥立之功。因此,引来杀身之祸。
唐朝建立七年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为帝。贞观元年,天下已定,李世民为了安抚前朝百姓之心,便想杀了“隋朝逆臣”裴虔通。有人认为:“裴虔通虽然有罪,但他诛杀杨广,对开启大唐江山有功。”李世民遂免了裴虔通的官职和爵位,流放欢州(越南地名)。
裴虔通,隋炀帝故人,特蒙宠任,而身为弑逆,虽时移事变,屡更赦令,幸免族夷,不可犹使牧民,乃下诏除名,流欢州。
裴虔通诛杀杨广,最终却落个举家流放,内心十分不服。在岭南期间,裴虔通大放厥词,认为自己对大唐有功,李世民则是卸磨杀驴。李世民听闻后多有隐忍。贞观九年,裴虔通再次叫嚣,李世民隐忍了9年,终于下令诛杀裴虔通,灭其三族。理由是:弑杀旧主,不仁不义。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想弑杀杨广之人何其多?所谓“弑杀旧主,不仁不义”并非裴虔通一人,就连唐高祖李渊当年起兵反隋,不也是反叛旧主吗?再如宇文士及,不仅是宇文化及的弟弟,还是诛杀杨广的参与者,投奔唐朝后,还成了唐朝的宰相(中书令),死后还得到了陪葬昭陵的荣誉。那为何宇文士及这样的人物没有被杀,而唯独裴虔通被诛三族呢?
李世民要杀裴虔通,归根结底,不是他“弑杀旧主”,而是另有深意。《资治通鉴》有句话说得很到位:
虔通常言“身除隋室以启大唐”,自以为功,颇有觖望之色。——《资治通鉴》
裴虔通妄自尊大,认为大唐江山的开启和他有莫大的关系,因此犯了李世民的忌讳而已。
题主说的应该是宇文化及为什么非要杀杨广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司马德戡和虎贲郎将元礼、直合裴虔通扥人密谋,推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于江都发动兵变,缢杀隋炀帝杨广,史称?江都兵变?。那么,宇文化及为何要杀死杨广,而不让其作为傀儡呢??
实力问题:宇文化及实力有限,隋炀帝杨广难以掌控
权臣立傀儡,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那便是?主弱臣强?,只有如此,权臣才可以将皇帝牢牢掌控在手中。而宇文化及和杨广,恰恰不满足这个条件。
先来说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虽然出身名门,进入官场较早,最后也做到了右屯卫将军,也算的上是位高权重。然而,宇文化及却根本谈不上权倾朝野,甚至连江都兵变的主使者都并非是他宇文化及,而是禁卫骁果军统率司马德戡和宇文智及等人,宇文化及不过是众人商议妥当之后,决定推选出的首领罢了。
再说隋炀帝杨广,此时的杨广固然已是人心尽失,面对风起云涌的起义局面已是心灰意冷,但他却并非是个懦弱君主,又岂肯长期作为傀儡?再加上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皇帝,要说没几个心腹重臣,恐怕也没人会相信。
如上所述,由于宇文化及手中实力有限,而隋炀帝杨广又并非容易控制之帝王,因此想要将隋炀帝杨广立为傀儡,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都太高。
成效问题:天下已是四分五裂,杨广号召能力有限
扶立傀儡皇帝的用意,无疑就是利用皇帝的号召力,从而在道义上占据先机,达到争取民心的目的,进而名正言顺的夺取天下,这点在汉末天下大乱时,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然而,到了隋朝末年,这点却已经很难再起作用。
一方面,历经了两晋南北朝以来的乱世,由于野心家称帝者比比皆是,导致自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以来形成的?君权神授?概念,已经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皇帝一旦失去民心,具有的正统性和号召力,将会迅速下降至冰点。此外,隋炀帝杨广也已经失去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关陇集团本是杨家的坚强后盾,但由于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对关陇豪强的持续打压,双方矛盾已是极为尖锐,这也是杨广坚决不肯返回长安和洛阳的主要原因,李唐宗室实际已经取代杨家成为关陇集团代理人。
另一方面,由于隋炀帝的胡作非为,此时的天下已经是四分五裂,在隋炀帝杨广被杀之前。先是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逼近东都,公布炀帝十大罪状。而李渊也随后攻破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与此同时,各地义军纷纷崛起,且实力越来越大,隋朝所能控制的区域,已经越来越小。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由于?江都兵变?时隋炀帝杨广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已经下降到了极点,此时如果以杨广为傀儡皇帝,非但不会给自己带来优势,恐怕还会立即成为各路义军首先攻打的目标。
形势需要:稳定军心的需要,为示改朝换代的决心
?江都兵变?爆发之时,隋朝的统治已经是岌岌可危,不仅天下已经四分五裂,隋朝不仅已经丧失了对北方的控制,而且瓦岗军也切断了隋炀帝西归之路,江都城可以说是已经岌岌可危。与此同时,江都城已经粮食已经即将耗尽,而杜伏威和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又在向江都城步步逼近。
要知道,跟随隋炀帝南下,负责扈从帝驾的骁果禁卫军大多是西北关中人,在得知隋炀帝并无返回北方之意后,士兵已经开始出现逃散,例如郎将窦贤便带领部下西逃,虽然隋炀帝最终派兵追赶并杀死了他,但军中仍然不断有人逃跑。
事实上,?江都兵变?就是由于骁果禁卫军士兵意图逃跑而引发的。虎贲郎将扶风人司马德戡在和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商议后,本来也想与士兵们一同逃回西北,并且已经联络了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侍杨士览等人,最终因宇文化及弟弟宇文智及的劝说这才发动了政变。
正是由于隋炀帝杨广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下降到了极点,立其为傀儡已经很难发挥作用,反倒极可能起到反效果,因此倒不如杀死他,以示改朝换代的决心,这样不仅可以稳定军心,甚至反而可以一定程度挽回民心。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做了很多实际工作的黄帝。他整顿官员晋升渠道,建立科举制度。整顿国内交通,开凿大运河。他富于对外军事德行,震慑土耳其人,让土耳其人不敢入侵。但由于他步子迈得太大,科举制度动了家底,大运河的修建又让百姓怨声载道,而对外战争更是白白造成了无数的伤亡。最终,隋朝陷入动荡,杨广本人也被宇文邕杀死。但杀了杨广其实并不符合宇文化及的利益,他为什么不收留杨广,等待机会登基?
其实,也未必是他不想,主要是宇文化及没有这个能力。首先,宇文化及无力压制乡绅和普通百姓的怨恨。杨广推行的科举制度动摇了精英阶层的根基,精英阶层对杨广痛恨不已。而杨广发动的战争杀戮了无数平民百姓,而隋朝的经济制度也在平民百姓身上吸血,平民百姓在这种制度下落得惨遭蹂躏。
可见,杨广的种种举措几乎让士大夫和百姓的怨恨到了极点,这样的怨恨宇文化及一个武夫是无法解决的,如果他真的企图篡位,恐怕死的比杨广还快。所以,宇文护没有企图篡位,一方面是因为他无法压制士绅和平民的怨恨。其次,宇文化及缺乏能力,无法超越杨广。604年,杨广修建了隋朝的大运河,按古法改制度量衡,西侵吐谷浑,三侵高句丽。
可见,杨广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政绩很高,而且办事果断。杨广怎么可能压得过他呢?因此,宇文护未能篡位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没有能力压倒杨广。从宇文化及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道理,那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无论我们想做什么,都要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否则当机会摆在面前时,只能因为能力不足而错过,到时后悔就晚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64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