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民国陈冠希收藏仇英名画本人的作品却令人难以忍受

历史典故 2024-01-01 11:34:35

每天了解古玩知识

1953年12月,一名身着西装、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拿着几只画轴来到文物管理委员会。他刚一推门,工作人员就出来迎接,并随口问道:“先生,您今天是来捐赠书画的吗?”中年男子淡然一笑,回答:“是的,这些都是我珍藏多年的珍品。”

仇英绘画作品 网络图片

等他们走到桌子旁边,中年男子取出其中一只画轴,在桌上徐徐展开。整幅画卷以青绿颜料绘制着山间栈道的图景,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行人和马匹沿着山腰上陡峭的山道行进,而在近处的山水溪石旁,几位行人或骑马站立,或回首观望。整体画面色彩浓艳,人物形象生动,的确是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作。

仇英《剑阁图》 上海博物馆藏

这名中年男子名叫丁惠康,他捐赠的画作是仇英的《剑阁图》。仇英是明朝画家,他和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他绘制的这幅《剑阁图》,是根据唐朝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诗意所作,从唐朝时期开始,很多画家都曾以此为题进行创作,仇英的这幅画作就胜在构图严谨,技艺娴熟老到,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意。

丁惠康 网络图片

仇英《剑阁图》局部1 上海博物馆藏

仇英的这幅《剑阁图》自出世以来,就历经了无数波折。清康熙年间,康熙的第十三个儿子——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曾珍藏过这幅画作,此后怡亲王就在夺嫡中获罪,并被囚禁在王府中,直到雍正皇帝即位才将他放出来,但此时他已经身染重疾,雍正七年(1729年)秋冬就因病去世,仇英的《剑阁图》也被其他藏家收购。

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

数十年后,嘉庆年间的大臣完颜麟庆十分仰慕康熙年间修筑栈道的名臣贾汉复,于是就收藏了仇英的这幅《剑阁图》,并将它带到自己的府上。他收藏此画后,就在江南地区疏通河道,解决当地的水患问题,此后又在鸦片战争中保护河道安全。他死后,《剑阁图》又被女婿爱新觉罗延煦以800两银子的价格卖到琉璃厂的寄观阁。

仇英《剑阁图》局部2 上海博物馆藏

爱新觉罗延煦 书法扇面 网络图片

此后又经过了将近两百年,仇英的《剑阁图》又经过数位名家之手,并在民国年间传到丁惠康手中。丁惠康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影响专心攻读医学,并开始喜欢收藏各类书画、陶瓷等,因此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更是一位收藏家。他在民间看到这幅《剑阁图》后,就花重金将其收入囊中。

仇英《剑阁图》局部3 上海博物馆藏

陈梦家批注丁惠康藏品目录一册 网络图片

丁惠康虽然是一位收藏大家,却有一个缺点——好色。他娶了大慈善家黄涵之的女儿为妻,妻子每日为他管理医院,他自己却在舞场中每日和舞女鬼混,因此经常与妻子发生争吵,最后他将格罗疗养院送给了妻子,自己则选择净身出户。他经常借着摄影的名头,为女性拍摄了照片,其中大多为裸体照片,内容不堪入目。在这一点上,他与陈冠希有不少相似之处。

张澜与丁惠康夫妇的合照 网络图片

丁惠康拍摄的女性照片 网络图片

丁惠康收藏了仇英的《剑阁图》之后,与时任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及其他收藏家,一共在上海出版了《中国历代名画大观》专集,以此宣传中国的古老历史,提升民族自尊心。此后他更是将自己的藏品尽数捐给了国家。如今,仇英的《剑阁图》已经被上海博物馆珍藏,这幅创作于明朝的画作,穿越了数百年的时光,它不仅亲身经历了清朝的历史,也成了丁惠康这位收藏家风流情史的见证者,最终在和平年代被人们悉心珍藏。当我们凝视这幅画作时,我们看到的已不仅仅是画作本身的价值,更是历史的兴衰和人情冷暖,以及背后深刻的人性,这不正是我们欣赏文物、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吗?

(图文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请另取标题,以免读者误会。如使用本刊标题,必须注明“转自公众号:四海博缘收藏平台”。谢谢合作!)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44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