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卡皮查
1984年4月8日,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超流的发现者之一彼得卡皮查去世。卡皮查1894年诞生于俄国的喀琅施塔得,1918年在彼得堡工学院毕业后留校当讲师。1921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在欧内斯特卢瑟福领导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在那里进行强磁场方面的研究,1930年成为专门研究强磁场的蒙德实验室的第1任主任。1929年卡皮查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34年,卡皮查回国探望母亲,从此留在了苏联,被任命为物理问题研究所的所长,所需要的实验仪器由苏联政府在卢瑟福的协助下从蒙德实验室购得。1938年,卡皮查和约翰艾伦等人发现了液态氦Ⅱ在低温下的超流体。1939年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
1946年8月,卡皮查因违背贝利亚的指令,谢绝参加苏联的核武器研制计划而被革去了研究所主任的职务,被囚禁在家。这期间他研究了球状闪电。斯大林去世后,卡皮查恢复了原来的职务,重新担负研究所主任,1956年后任低温物理研究所所长。1957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直到1984年去世。
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和丹麦、印度、波兰、瑞典、荷兰、芬兰、南斯拉夫等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物理学会、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1945年和1974年两次获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两个儿子谢尔盖卡皮查和安德烈卡皮查也都是科学家。
卡皮察主要从事核物理学、电磁学和低温物理学研究。1920年,和索梅诺夫(H.H.Cоменов)共同提出测定原子束中原子磁矩的方法。1923年,首先把威耳孙云室置于强磁场中,并视察粒子径迹。1924年提出取得高能磁场的脉冲方法,并制成到达5万高斯磁场的装置。1928年,在强磁场中发现一系列金属电阻与磁场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被称为卡皮察定律。1950-1955年,研制成新型的特高频发机电,功率达300千瓦。同时还发现,在稠密气体中的高频放电时构成稳定的等离子带,该带区的电子温度估计为10-10K。这一工作在实现可控热核反应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卡皮察于1934年用绝热方法研制成一种液化氦装置。1939年又提出液化空气的新方法。1938年,发现液氦的超活动性,并指出从固体向液氦传热时,在分界处产生温度的骤增现象,被称为卡皮察温度骤增。
卡皮察因低温物理学和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1978年与美国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共同取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还获2次苏联国家奖金,6枚列宁勋章,和玻尔奖章、卢瑟福奖章、亥姆霍兹奖章等。
卡皮察主要著作有:《大功率电子学》(1962)、《为科学而生活》(1965)、《理论、实验和实践》(1966)、《物理学的任务》(1972)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13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陈国达逝世
下一篇: 广东客家博物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