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医术为什么又叫仁术

华里士 2023-12-31 07:00:51

春暖花开季,英雄归乡时。

新冠病毒肆虐华夏大地已有数月,深处重灾区的湖北也终于呈现出了好转的迹象,大批先前由各个省市派出的医疗救援队伍纷纷踏上了归途,迎接他们的除了数不尽的鲜花、掌声与荣誉,还有家人们久违了的温情,仿佛才忽然让人们记起,其实这些“英雄”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是如你我一般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可能是医学院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是七岁孩子的母亲,也可能是家有娇妻的新婚丈夫,又或者是本该颐养天年的八旬老翁,可是一旦穿上那一身洁白的战袍,就瞬间“切换”成了让病魔与死神退避三舍的英雄。这,就是古人所称道的“医者仁心”。医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场生命的修行。

在中国古代,医术又被称为“仁术”。“仁术”一词,最早出自战国时的《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原本在孟子那里,是用来指称施行仁爱之道的方法和路径。孟子说,君子对待禽兽,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让它们死去,听见它们的惨叫就不忍吃它们的肉。孟子的意思是:对待禽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古人就是从这里发展出了传统医学的“仁术”思想。

医生这个职业不同于其他,是要救死扶伤的。试想一下,一个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辛劳一生却身染重疾,辗转千里来求医问药,谁不是以性命相托?《兰亭集序》说:“死生亦大矣。”这世上没有什么比“生”与“死”更大的命题了。明代医学家张介宾说:“夫生者, 天地之大德也。医者, 赞天地之生者也。”生命是天地赋予的莫大恩德, 而医生是赞助天地使人生存的人。正是医生职业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从医者道德水准的高要求。医生掌握着特殊的知识与技能,对他人的生死负有重大的责任,因此不可不慎。

晋代哲学家杨泉说: “医生这个职业, 没有仁爱的心怀不可以托付,没有聪明的头脑不可以担当,没有廉洁的品行不可以信任。”清代名医王清任也指出,从医者首要的必须具备两条特质,就是“活人之心”与“济世之手”,没有“活人之心”便会不把人命当一回事,这种人断不能从医;但是光凭一颗仁心而没有妙手回春之术,即使从医也不过是庸医,因此二者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古人用“仁术”一词来指称医术,是极为恰当的,既要有仁者之心,又要有救人之术,而仁心始终在前,正是道出了这一特殊职业的道德性。

明代张浩写了一本《仁术便览》,清代王士雄也写了一本《仁术志》,这些都是古代的医书,直接就以“仁术”为名了。在杭州西子湖畔,秀丽的吴山北麓,坐落着一家与北京同仁堂齐名的大药房——胡庆余堂,在它的门楼上至今还保留着创始人胡雪岩所立的“是乃仁术”四个大字,仿佛在无声地告诉进进出出的病患与医者,这是一场没有终止的仁爱的修行。 #抗疫#

作者:谭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08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