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备面对黄权投降曹操,为什么不是责怪而是内疚

众妙之门 2023-06-15 07:56:54

刘备面对黄权投降曹操,为什么不是责怪而是内疚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黄权投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从古至今,忠义一直都是我们最为赞赏的品德之一,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以“忠义”著称的名将,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武圣关羽了,在中国人眼里关羽就是忠义的代表。因此君主对于臣子最为看重的便是忠义了,一般轻易变节的臣子都不会有什么好名声,君主也不会喜欢这种人物。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三国中原本蜀汉的重臣黄权就投降了曹魏,但是刘备非但没有怪罪与他,反而感到内疚,这是为何呢?

刘备称帝之后,为了替关羽复仇,并且夺回荆州之地,不顾曹魏的虎视眈眈和诸位谋士的劝谏,一意孤行亲率大军伐吴。开始的时候蜀军一路畅通无阻,攻入吴境后占领了许多地方,形势一片大好。只可惜蜀军没有占据天时地利,当时江南正值酷暑,而刘备的大军扎营又在树林之中,后来被东吴名将陆逊火烧连营,最终刘备于夷陵之战大败。蜀军死伤无数,几位将领更是战死沙场,蜀汉元气大伤,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夷陵大败之后,蜀军开始撤退,正是这个时候,蜀汉名臣黄权率部投降了曹魏,但是后来知道此消息的刘备非但没有恼怒,反而非常愧疚,这其中有何隐情呢?

当时夷陵之战之前,为了提防曹魏乘乱偷袭蜀军,刘备交给了镇北将军黄权一个特殊的任务,让他在长江北岸驻扎,时刻提防着曹魏的异动,又派遣侍中马良前去武陵地区,和当地的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共同帮助蜀军作战。后来蜀军大败,刘备下令撤退,但此时的黄权已经被东吴截断了归路,北方的曹魏还在虎视眈眈,而返回成都的归路却被截断了。百般无奈之下,黄权最终选择投降于曹魏。

其实早在作战之前,黄权就建议刘备派他当先锋,刘备镇守后方,这样起码可以保证蜀军的退路。但是刘备此时已经被前几场胜利冲昏了头脑,觉得胜利在望,根本听不进去黄权的建议,最终落得夷陵大败的下场。

因此小编认为,刘备正是知道自己战略的失误才导致黄权无路可归,不得不归降曹魏,悔不听当时黄权所言,因此并没有怪罪黄权投降的行为,反而还有点内疚和自责。只能说夷陵之战的大败,都是刘备作为统帅的责任。

历史人物故事之黄权......

公元220年,夷陵之战刘备惨遭失败,蜀将黄权走投无路,投降魏国。消息传来,蜀国的官员群情激愤,要求处死黄权的老婆孩子。刘备却说道:“是朕先对不起黄权,黄权的家人无罪。”

刘备为何说对不起黄权呢?这里先埋个伏笔,故事要从头讲起。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年轻时在州郡为官,被刘璋征召为主簿,相当于文职官员。

后来,刘璋受到张松、法正的蛊惑,打算迎接刘备入蜀对付张鲁。黄权一眼便识破了张松与法正的计谋,劝刘璋说:“刘备乃天下枭雄,一山不容二虎,他若在益州立稳脚跟,主公必将危如累卵。不如关闭边境,以待其变。”

可是,刘璋暗弱,听不进黄权的劝告,反而将他贬官外调,“出权为广汉长”。后来,情况果如黄权所料,刘备入蜀后,采取连哄带骗的手段,抢了刘璋的地盘。

刘璋兵败后,益州其他郡县望风而降,只有黄权所在的广汉郡依然依城坚守,直到刘璋投降后,他才奉命投降。

黄权为刘璋效命,已算是仁至义尽,对此,裴松之给予他极高评价,把他的忠义之举上升到商朝的比干和商容的高度。

黄权投降后,刘备待其不薄,封他做了偏将军,很快,黄权在汉中之战中为刘备立了大功。面对曹操强大的压力,黄权向刘备献计说:“若失去汉中,则巴蜀之地将受到威胁,如同失去左膀右臂。”

经黄权提醒,刘备也立刻意识到汉中的重要性,当即任命黄权为护军,迎战张鲁,争夺汉中。张鲁望风而逃,向北投降了曹操。黄权一股作气,连番击败杜濩、朴胡等人,又斩杀曹操的手下名将夏侯渊。

黄权屡立大功,刘备却仅仅提拔他当了治中从事,对此,黄权毫无怨言,依然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但很快,考验黄权的时候又来了。

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部下擒获斩杀。消息传来,刘备悲不自胜,欲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发誓为关羽报仇。

对于刘备的不理智行为,蜀国的大臣们都默不作声,只求明哲保身。这时,黄权勇敢地站出来劝谏说:“吴军勇猛善战,而我军顺江而下,易进难退。臣愿作前锋试探敌军虚实,主公坐镇后方指挥。”

黄权此语,是希望刘备能够知难而退,放弃伐吴。如果非要伐吴,也应该做一些战术上的调整。

可是,刘备一意孤行,没听从黄权的建议,反而任他为镇北将军,率领江北军防备曹军偷袭,以稳固后方。

果不出黄权所料,夷陵之战以刘备的惨败而告终,刘备退守永安,而黄权则因为“在江北,道绝,不得还”,走投无路之际投降了魏军。

消息传来,蜀国大臣们群情激愤,要求处死黄权的家人,以示惩戒。刘备深感自责,后悔当初没有听取黄权之谋,以致今日惨败。于是,他赦免了黄权的家人,便有了前文开头的一幕。

黄权投降魏国后,受到曹丕的热情款待,还为其接风洗尘。随即,曹丕拜黄权为侍中镇南将军,赏赐给他金帛、车马、衣裘、妻妾甚众。

吃饱喝足之后,曹丕得意地问黄权:“君弃暗投明,是想效仿陈平、韩信脱离项羽,投奔汉高祖刘邦吗?”

按理说,曹丕如此厚待黄权,他本应该感激涕零,极尽讨好才对。可是,黄权的表现令人吃惊,他回道:“臣受刘备恩惠,降吴不可,回蜀无路,不得已才投降陛下。何况,臣乃败军之将,安敢与古人相提并论!”

此话一出,魏国的朝臣们面面相觑,不禁为黄权捏一把汗。哪知,曹丕却笑了笑说:“这也是肺腑之言啊。”从这以后,曹丕对黄权越发敬重,并封他为列侯。

后来,有消息传来,说黄权的家人被刘备杀害,曹丕听说后十分难过,打算为黄权的家人发丧。

而黄权则说道:“臣与刘备、诸葛亮推诚置腹,他们必然不会这么做,如果不信,请过一段时间再看。”后来,消息传来,他的家人果然安然无恙。

刘备驾崩后,魏国的大臣们纷纷向魏文帝表示道贺,唯独黄权面有戚容。曹丕得知这一消息后,故意下旨召见黄权,想开个玩笑捉弄他。使者一个接一个地来催促,黄权的侍从们吓得魂飞魄散,而黄权却举止自若。

就这样,黄权一直留在了魏国,活过了文帝、明帝二朝,官至车骑将军,直到公元240年才寿终正寝。

黄权三易其主,却不被人认为不忠,这是为何呢?他追随刘璋,却所托非人,刘璋暗弱无能,他并没有跟风投降,而是坚守到最后一刻,其忠可鉴;他追随刘备,为其攻城拔寨,正当他建功立业之时,却归路断绝;他虽得志于魏,却心系蜀汉旧人,其志不改。

命运一次次把黄权推到无奈的境地,让他在生死与忠义之间作出抉择。可贵的是,他身负背主之名,却赢得了刘备的信赖,挽救了家人性命;面对曹丕的疑问,他不失气节,反而赢得更大的尊重。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做人的操守不能丢。虽身处逆境不改其志,坚守本性,方能赢得他人尊重,此乃安身立命之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