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出殡排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1908年11月15日未时三刻,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慈禧恋恋不舍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嘴巴却没闭上,似乎还有话没说完。这位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女人,终于走完了她74年的人生路程。这个女人她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淡妆浓抹十分臭美,同时也是一位误国殃民的天才选手。她的一生只能用奢侈二字来形容,吃穿用度非豪即奢,就算死后也恨不得把天下宝物,都葬入她的墓里。她凭借一己之力搞垮大清,她的奢侈,让整个大清都为她做了陪葬。"生前穷讲究,死后瞎折腾"是对她最好的形容。
慈禧(剧照)
慈禧可以说是一个风光无限,说一不二的女强人。她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她的地位自然是无比尊贵。可从风水玄学角度来看,慈禧显然有着一副"克夫克子"的面相,他嫁给咸丰皇帝以后,咸丰皇帝的身子每况愈下,唯一的儿子同治也是体弱多病,全然不似慈禧本人。正因为自己过人的身体素质,慈禧后来独揽国家大事,真正接触到了政治。
慈禧
但她的野心可不止这些,后来她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奕訢等发动辛酉政变,夺取了国家统治大权。直到儿子死后,慈禧竟然没有过多的悲伤,而是马上找了一个三岁的光绪,扶植他做傀儡皇帝。慈禧的一生都在玩弄权力,从妃子到太后,她的野心从来没有消停。她不仅迷恋生前的享受,就连死后也要显摆排场,所以她早早地就为自己修建好了陵寝。
慈禧当年死后,内务大臣们前前后后忙了整整一年,就是为了治理她的行头。慈禧全身都被涂满了各种名贵香料,身上带着数不尽的奇珍异宝,连嘴里都含着一颗价值不菲的夜明珠。同时,她的陪葬品数量也是十分惊人,价值最低的都在5000万两白银。在其棺椁内,仅珍珠就装有两万颗,宝石,玉石数不尽数,其余地方,更是用丝绸,宝物填充,仅棺椁内的宝物价值,就达到了七千三百万两白银。
陪葬品
1909年11月9日,慈禧风光大葬,出殡当天,街上人山人海,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送葬的队伍中有军机大臣,有王爷贝勒,有朝廷侍卫,甚至还有外国人。由于陪葬品数量过于庞大,竟然动用了千百人抬棺,从紫禁城到清东陵,仅仅百十余路程,就走了足足五天。
慈禧从来都不是个省油的灯,连葬礼都要搞得如此轰轰烈烈,世人皆知,生怕别人记不住的她的臭名。她自认为自己功德堪比"武则天",成就更胜"康熙",死前奢侈无度,死后更要风光无限。可是她仅仅是个皇后名分,安葬规格却以皇帝置办,就算是康熙皇帝,也相形见绌。
真正让人疑惑的是,大清早已摇摇欲坠,内忧外患了,为何慈禧的葬礼还要如此隆重?这么大张旗鼓的葬礼,是要告诉世人,大清即将灭亡吗?慈禧生前就崇尚奢靡,特别讲究排场,一顿饭不管能不能吃得下,必须准备108道菜,才肯动筷子。过个60岁生日,就要花费1000万两白银,当时正值甲午中日战争,她根本不考虑国家安危,就只顾得自己贪图安逸,私自挪用军费。
她就是个货真价实的败家女,掌管了四十多年大清,国库早已空虚无比,经常入不敷出,再加上内忧外患,大清灭亡是迟早的事。真正令人讽刺的是,慈禧死后不过20年,她的万千陪葬品就引来了盗匪的贪欲。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借口,炸开了慈禧陵墓,花费七天七夜时间,将陵墓里的宝贝洗劫一空,装了整整30辆大车。强盗们看见这么多宝贝,两眼放光,连身上的她衣服都扒光了,从头到脚只剩了一双袜子。慈禧的遗体被抛出棺外,残躯破碎不堪,肢体扭曲地趴在棺盖上。
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老佛爷,让王公贵臣敬畏万分的人物,最终竟是这般下场。虽然我们很反感这种毁坏文物的强盗,但是看到败家女慈禧的下场,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她的一生折磨了无数人,害了无数人,死后却让强盗毁了她所有的骄傲,只能说她咎由自取,谁让她活该呢?
慈禧17岁的时候,就被送入皇宫了。刚开始的时候,她通过用手绢折老鼠等小手段吸引了咸丰帝的目光。但是后宫才貌出众的女子有很多,所以咸丰帝很快就将她遗忘了。但是慈禧非常不甘心,在争强好胜性格的驱动下,慈禧不断给自己制造各种机会去接近咸丰帝。
之后趁着皇上和大臣在《圆明园》游玩的时候,亲自谱写一曲,再次吸引了咸丰帝的注意。不久后,慈禧生下了一位皇子,从此母凭子贵。慈禧的野心开始不断壮大,不仅手握后宫大权,更是开始涉及朝中事务。很快咸丰帝就察觉到了,慈禧不一般的见识和处事手腕。于是多次试探慈禧是否打算效仿武则天,干预朝政。然而慈禧非常聪明,略施一个苦肉计,就让咸丰帝放下了戒备之心。
然而事实难料,咸丰帝青年早逝,虽然他在去世前把朝中的权力移交到自己非常信赖的大臣手中,但是慈禧的手段也是非常强硬。凭借着皇太后的身份,她联合朝中其他大臣开展了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在咸丰皇帝仅仅去世十三天的时候,慈禧就通过发动了“辛酉政变”把大清的权力揽入了自己手中。
慈禧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女子,她知人善用,做事果断。但是最终却因为太过热衷于权力而不过天下百姓的生命,在政治斗争中迷失了自己,成为阻碍大清革新进步的罪魁祸首之一,遭到后人的耻笑。
1900年,慈禧太后裹挟光绪皇帝化妆成汉族老百姓仓惶出逃,一路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史书上称这段故事叫“庚子西狩”。多年以后,据第一个迎接圣驾的地方官吴永回忆,当他见到慈禧的时候,老佛爷最大的心愿是吃上一个鸡蛋。然而在此之前,太后一顿饭的花销是全国五十户中产家庭一年的收入。
庚子西狩是慈禧一生最晦气的时候,她曾向身边的人诉苦,年轻时陪文宗皇帝逃到热河,没想到,临老了还要再逃一次。
慈禧初进宫时,是咸丰刚登基的时候,那年咸丰皇帝奕詝刚满21岁。慈禧比咸丰小4岁,正是17岁的花季少女。慈禧的父亲惠征,是满洲镶蓝旗人,曾任徽宁池广太道,官职不高,属于满洲“下五旗”中没落的一支。由于出身低微,母家背景不硬,慈禧参选“秀女”时,被充为宫女子,属于后宫食物链最底层的一环。与她同一批进宫的秀女,至少也封了常在、答应。按照清朝制度,皇后之外,皇帝之妾分七等,最高是皇贵妃,最低是答应,分居东西十二宫。而慈禧,比皇帝的七等妾还低一级,被发配到圆明园众多景观之一的“桐荫深处”服役,打扫卫生、干干杂活。
圆明园里的“懿贵人”
按常理说慈禧这一辈子是翻不了身了。咸丰皇帝属于清朝皇帝中性格最为放荡的一位,他年少轻狂,好色成性。登基以后封了多少个贵人、常在、答应,他自己都闹不清楚。咸丰多次要求大选秀女,收揽天下美色,甚至还招妓入宫,与臣子争风吃醋。慈禧身处美女成群的后宫的最底层,不出意外的话,将来的结局就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但是,历史偏偏出了意外,命运似乎特别垂青于这位宫女子,让她居然如坐火箭一般蹿升而上,由贵人而晋封懿嫔,进而懿妃,进而成了懿贵妃。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管理学中有一种“差异化竞争战略”,意思是商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应当标新立异,形成与全行业其他竞争者与众不同的特征。慈禧深处美女如云的后宫,拼姿色,比她漂亮的女人有的是;拼母家背景,她更是毫无优势可言。那么,她必须寻找自己的特别优势,以此引起客户的注意,而她唯一的客户就是皇帝。慈禧独特的个人“卖点”在哪里呢?
第一,文艺女青年。早年流露江南的生活经历使得慈禧沾染了南方浓郁的文艺气息。她通汉文,爱读书,擅长绘画,尤其会唱江南地区的流行歌曲。这使得她在众多呆板、保守的后宫佳丽中显得与众不同。据野史记载,慈禧贿赂皇帝身边的太监,预先将她安排在皇帝上下班的必经之地,然后由慈禧演唱南曲,引得皇上注意。咸丰皇帝没有想到,后宫之中居然隐藏了一位南方民谣女歌手,乍见之下,充满新奇,当晚即召进宫中,承恩雨露,慈禧的肚子也十分争气,一击即中,为咸丰皇帝诞下龙子。
第二,女秘书和政治顾问的双重身份。和只读过《列女传》《女德》甚至标榜“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女性不同,慈禧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女青年。她酷爱读书,甚至爱读历史。读者们都知道,读史是古今中外所有政治家的必备素质,治国理政、整人夺权、阴谋阳谋,都需要从史书中汲取经验教训。慈禧呢,她十分注意学习,“每日必读书数小时,从历史、古典小说、戏剧乃至绘画等书无一不读”。因为有文化,咸丰皇帝有时与她谈论政事,慈禧也充当了政策女顾问的角色。咸丰生病以后,便让慈禧帮忙阅看奏章、批点日常工作,慈禧不仅因此从众多妃嫔中脱颖而出,而且“培养了干预政事的才能和野心”。
慈禧被咸丰召幸以后,获封懿贵人。贵人在清制中并无定数,还算不上皇帝的正式老婆,慈禧得宠后,晋封懿嫔;生下龙子后,再晋封为懿妃。按照清制,妃只有四位,贵妃只有两位,慈禧一直晋升到贵妃,皇宫之中,除了皇帝的正妻——后来的慈安皇太后,慈禧已经是全天下第二号女人了。实际上,慈安比慈禧要小两岁,遇事缺乏主见,对慈禧有较强的依赖心理,慈禧才是后宫真正的“话事人”。到了最后,连咸丰皇帝都感觉自己的权力被慈禧侵染,已经有些忌惮这位二十出头的女人。
据说咸丰病危之时,担忧自己死后没人压得住慈禧,因此有心仿效汉武帝杀母立储的旧事,想要除掉慈禧。但咸丰毕竟不是汉武帝,慈禧也非钩弋夫人,这事便没能实现。不过,咸丰还是留下一道密诏,说如果那拉氏“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不仅如此,咸丰又留下遗诏,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始终对慈禧留了一手。(关于咸丰的死因,学者们有两种判断:第一,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咸丰彻底失去做皇帝的信心,意志消沉,纵情酒色,最终自己把自己作死了。第二,死于肺结核。咸丰死时仅有31岁。)
皇太子载淳即位后,九年前还是宫女的叶赫那拉晋封为“圣母皇太后”,后加徽号“慈禧”。因她住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故又称之为“西太后”。(为适应读者习惯,本文对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均称为慈禧)发展到了这个位置上,野心勃勃的慈禧自然不甘愿做一个无权的皇太后。她内联慈安,外联恭亲王奕?、手握兵权的胜保,伺机发动宫廷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慈禧夺权的第一步是要求有资格阅看“内参”、旁听“会议”。依据满清祖制,太后不许干政。慈禧要求看奏折、听政事,这在“本朝故事”中找不到“成例可循”,所以赞襄政务八大臣坚决反对,一定要把慈禧排挤在核心权力圈子以外。其中,反对声音最坚决的是肃顺。肃顺这个人,行事飞扬跋扈,曾经用各种手段逼死过许多政治对手,大学士耆英、柏葰都是死在他的手上。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百官之中就没人敢惹肃顺。
肃顺是镶蓝旗人,其八世祖济尔哈朗在顺治初年曾与多尔衮共同执政,封为“叔和硕郑亲王”。肃顺与慈禧同属一旗,在慈禧已经晋封为懿贵妃后,肃顺仍然敢对她藐视不恭,既知慈禧母家在镶蓝旗内地位远低于肃顺家,又可见肃顺为人嚣张十足。在一开始,他就没把慈禧放在眼里。但是,肃顺显然低估了他这位年轻的竞争对手。
慈禧晚年酷爱拍照
第一次让肃顺见识到慈禧的厉害,是两人之间第一次正面交锋——“廷争”。在夺权大战展开之前,所有的政治参与者同属局中之人,每个人都要“站队”。究竟站哪边呢?这无异于一场赌博,赌的是锦绣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对于政治投机者而言,这种站队无疑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站对了,前途必然是一片光明;站错了,就是万丈深渊。当时的监察御史董元醇,就是一个极有眼光、又敢豪赌的人。在以一敌八的形势下,他赌慈禧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8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