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废太子胤礽死后,他的儿子女儿们过得怎么样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5 05:29:29

废太子胤礽死后,他的儿子女儿们过得怎么样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胤礽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九龙夺嫡”初启序幕,康熙就被太子胤礽伤透了心。

作为自己的发妻,拼死留下来的唯一子嗣,康熙对胤礽这个儿子可是很宝贵的,自小就将他带在身边养,刚满周岁就把他确立为皇太子。

而胤礽也没有辜负康熙的教导,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

当然,如果到这里就能结束,康熙和胤礽父子俩,就不会有后面的心伤了。

刚开始,胤礽是很安心的做着他的皇太子的,但随着时间越久,眼看着自己都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了,康熙还是老当益壮,眼瞅着还能再做很多年的皇帝,加上自己的其他兄弟,一个个异军突起,都显示了不俗的才干,这不由的让胤礽开始担心了,自己真的能等到父皇驾崩,自己继位的那天吗?

对此,胤礽是不确信的。随着时间越久,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胤礽越发烦心,行为处事也失去了往日的风范。而在康熙眼里,却是自己这个儿子越来越不像话,所作所为越来越不符合一国之君的要求。

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巡幸塞外的时候,期间发生了几件事,让康熙和太子胤礽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首先,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报告了太子的许多不良表现。比如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种种不仁的表现,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满。

其次,在这次行程中,刚满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病死,在康熙为了十八阿哥伤心不已的时候,胤礽却毫无悲伤之态,这让康熙觉得很韩寒心,觉得他无兄弟情义;

而让康熙最终决定废太子的,却是太子胤礽窥伺康熙的帐营,这让康熙极为震怒,当场宣布废掉太子。到此时,胤礽一直以来害怕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

但这并不是结局。太子的被废,让其他皇子看到了希望,众皇子间蠢蠢欲动,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贯穿了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的序幕已经缓缓拉开。康熙感受到了众皇子之间的暗流汹涌,加上三阿哥告发说是大阿哥以用魇术,暗地里伤害废皇太子,说正是因为这魇术,废太子才会神智失常,做出大逆之举。

于是,康熙决定复立太子胤礽。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复立胤礽为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但是,俗话说的好,有一就有二,有了一次的废弃,在康熙的心里,太子已经是不适合的人选了的。在康熙五十一年,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废,并且将他幽禁起来。至此,胤礽彻底退出了九龙夺嫡的舞台。

但是,到底是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儿子,他是赫舍里皇后拼死给自己生下的儿子,康熙始终也不忍心真正处置胤礽,虽然剥夺了他的储君之位,却希望他能平安终老。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危之时,在遗诏立立胤禛为嗣皇帝,弘皙为亲王,要胤禛善待废太子和他的长子弘晳。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雍正登基以后,对和他竞争过皇位的兄弟都实行了打击报复,但是对废太子胤礽一家,却采取的是怀柔政策。

胤礽在雍正二年去世,雍正按照亲王的礼仪,厚葬胤礽于黄花山。胤礽死后,还留下十五位妻妾,二十六个子女,活到雍正年间的有十二个子女,活到雍正年间的这些儿女,都得以善终,胤礽的五个女儿全部被封为郡主、县主,胤礽的儿子全被封为王爵,其中有公爵,也有郡王。

对于胤礽的长子弘皙,雍正也十分优待,这从弘晳上呈的奏折中对雍正的称呼就可以看出。弘晳不称雍正帝“叔父”,而直接称“皇父”。不过,雍正始终是个精明的帝王,该优待的优待,该忌惮的也要忌惮,弘晳虽然地位尊贵,堂堂亲王,但是却没有被指派重要事务,参与的也多是些礼节性的活动。

如果弘晳安于现状,未必不能按照康熙所期望的那样,平安终老。只是,弘晳心里始终是不服的。在他心里始终觉得,如果他爹没有被废的话,皇位就该是他的。所以始终不曾放弃野心。乾隆四年,弘晳被乾隆帝以"心怀异志"等罪名,革去爵位,除籍,改名“四十六”幽禁景山。乾隆七年,弘晳去世,享年49岁。乾隆终究是没能完成康熙的遗愿。

皇权泯灭了亲情:康熙皇帝和废太子胤礽之间的父子温情往事

康熙皇帝和废太子胤礽是一对相爱相杀的父子。虽然康熙皇帝废太子时对胤礽无比失望,说他“是非不辨,秉性凶残,暴戾僭越”。恨不得处死他。但是,这都是后期的事情。在他们父子相处的前期,感情是非常的好,两人之间父慈子孝,相得益彰,非常的温情。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御驾亲征葛尔丹,一路上非常的想念儿子,黄河时,令人将鲜美的黄河鲤鱼快马送给皇太子胤礽尝鲜,行军到山区时,令人把射到的孢子快马送回北京给胤礽吃。类似的东西还有花马池盐,喇嘛香。最夸张的是,康熙皇帝由于十分四年胤礽,特地去信告诫胤礽,给他寄几件胤礽平日穿的旧衣服,自己思念胤礽的时候可以穿上胤礽的旧衣服。

甚至康熙皇帝也有对撒娇的时候,康熙皇帝就像一个絮絮叨叨的老人,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给胤礽写信,详细介绍当地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和民众的衣着。结果太子胤礽很少回他的信。康熙在御批里赌气的说道,“朕将这边的情况反复缮写遣之,为何与朕无一复信,以后朕不再多写矣。”你看,对儿子完全是一副撒娇的语气,我这么心心念你,给你写信,你都不给我写信。

而胤礽也是立刻改正,不断写信给康熙,给他汇报京城的情况,黄雀什么时候飞过皇宫,京城的桃花和杏花都盛开的非常美丽,什么时候又打雷下雨,自己的孩子又调皮了。充满了父子之间的喁喁私语,非常的温馨。

当然,在这温情之下,太子胤礽的能力远远不足的缺点已经显露出来。只不过康熙皇帝当时非常宠爱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宽慰他。比如,他给康熙皇帝送鸡蛋,想了很多办法,装在柔软的柳条筐里,鸡蛋之间填满谷糠,结果运到的时候全都碎了。这是因为他没有考虑到柔软的柳条筐被一压就扁了。康熙皇帝收到这些碎鸡蛋后还宽慰了胤礽。

比如康熙皇帝要求他送黄宝石来,结果他乱找一通,只要是黄色的东西,都送了过来。

后来他还给康熙皇帝送杨梅和枇杷,其实送到的时候早就坏了,但是康熙皇帝觉得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心中其实是非常欣喜的。

然而,多年之后,康熙皇帝对胤礽的看法大变,认为他狂悖无礼,性情暴虐,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再回想他们父子当年的温情交往,真是令人唏嘘。

康熙帝15个皇子的真实命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康熙崩逝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入大内。箭在弦上,形势紧张。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胤、二哥胤、三哥胤祉、五弟胤祺、七弟胤佑、八弟胤、九弟胤、十弟胤、十二弟胤、十三弟胤祥、十四弟胤(祯)、十五胤、十六弟胤禄和十七胤礼。

大阿哥胤,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贝子礼殡葬。

二阿哥即废太子胤,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死去。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胤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废也,胤谋继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继位后,视胤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胤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继位,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胤为亲王--其福晋对来祝贺者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命将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后命削胤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解释有所不同,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胤又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九弟胤,因同胤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胤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将出家离世!”雍正哪能容许胤出家!他借故命将胤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名为“塞思黑”。不久给胤定 28条罪状,送往保定,加以械锁,命直隶总督李绂幽禁之。胤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因党附胤,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京病故,送灵龛还喀尔喀(今蒙古共和国),命胤赍印册赐奠。胤称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张家口。同年借故将其夺爵,逮回京师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开释,后死。

十二弟胤,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胤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胤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十四弟胤,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胤,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党篡改为“胤”,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胤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继位后,将其开释。

十五弟胤,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胤祥、十六弟胤禄和十七弟胤礼。胤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详。雍正继位,即封胤祥为怡亲王,格外信用。胤禄,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后,袭封庄亲王。胤礼,雍正继位封为果郡王,再晋为亲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继任宗人府宗令、管户部。胤祥和胤礼显然早加入“胤党”,只是康熙在世时,十分隐秘,没有暴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5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