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服饰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兴旺、社会生活富裕,民族交融,中外贸易与文化往来频繁。反映在服饰上也丰富多彩,盛况空前,不仅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还大量吸收外来服饰形式。
我们先来看看一张唐朝女子的服饰
处于中国鼎盛时期的唐朝,服饰空前繁荣,成为中国服饰史上最最精彩的篇章,其服饰色彩之华丽,装饰之纷呈,款式造型之开放,做工之考究。服饰图案之精美是现代人所为之感叹的。
有服饰专家认为:“唐代是中国文化登峰造极的时候,制度具备,文化璨然”。
范冰冰曾出演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对于范冰冰在举重的扮相可以说是非常漂亮,华美。
但是当时曾因为服饰原因停播。据说是因为片中女子身着的“坦胸露乳”的服饰引发了争议。
但是唐朝的衣服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此开放?
一古代服饰研究者告诉早报记者:“唐代女装的基本穿着是三件套:裙、衫、帔。而《武媚娘传奇》剧中主角的衣服和唐朝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有宫女之类的服饰,稍许有些唐朝服饰的影子在。此外,初唐服饰较为紧致,形象也以清瘦为主,中晚唐开始往丰满宽大的风格发展”。
但是也有人也这样说: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唐代妇女服饰。在妇女中间,出现了坦胸露乳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其实唐代服饰,特别是女子装束,不光为当时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人们观赏唐代服饰,亦觉兴奋异常。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也没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的服饰。其色彩也非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颜色争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其装饰图案,无不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真可谓一派大唐盛景。
其实唐朝服饰分为几个阶段是和唐朝早期,到中期,以及盛唐时期的发展有关的,唐朝服饰越华丽,证明当时的朝代越兴隆昌盛。
淡粉色的薄衣轻轻的裹上身,外面再披上一层透白的陇烟纱,锁骨清晰可见,裙幅褶褶如雪,步态雍容柔美,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雪。
对于唐朝女性服饰的美,用在华丽的辞藻都不为过,唐朝本就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时代,各种民族的文化都可以在唐朝交融,而且李姓王朝本身就有一半的胡人血统,众多的文化交织在一起使得唐朝的服饰又凭空多添加了几分异域的美。
初唐女子的服饰“纯色小衫配竖裙”款款摇曳步生姿
在唐朝女子的日常服饰中,“衫”和“裙”是最常见的搭配,唐诗中有云“夏衫短袖交斜红”,且唐初衣服的颜色多是简单的纯色,衣领的款式比较常见的有圆领、方领、翻领等。人们喜欢在衣领、袖口等位置添加一些刺绣,而这样的小细节处的美才是最让人“心醉”的地方,透过领口的刺绣,可以想到闺阁女子,倚栏而靠,手中绣着“鸳鸯戏水”,心中念着“翩翩君子”。
“裙”者,群也,连接群幅也。
裙是由数幅布帛连接拼制,唐朝女子多喜间色裙(用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相间隔而缝制成的衣服)每两幅布帛之间的拼接处称为破,五六破较多,七破裙较少,且多是贵族女子所穿,布帛拼接之间破形成的自然的竖纹,在视觉上给人以高挑美丽的感觉。
微风和煦,迎面一女子走来,上杉的蚕丝在日光的照下波光粼粼,下裙伴随着步伐款款摇曳生姿。看唐朝女走路是视觉和精神的双重享受。若有人在裙子上印花、画画甚至缝上珠宝等饰品,那更是美丽异常。唐朝女子出门,从衣裙就可以看出家境是否殷实,其父从事士农工商的何种职业,其女是豪门贵女,还是大家闺秀,又或是普通的女子而已。
早期由于受到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间色裙的布帛条纹较宽,衣服也较紧身,被称为“尚危侧”、“笑宽缓”,“唐胡”杂融,这是初唐女子服饰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盛唐时期经济繁,女子服饰奢侈风
盛唐时期的女子服饰多由窄袖紧衣与衣着宽大两种服饰风格并行,色系也由初唐的纯色浅淡,转变为盛唐的浓艳多彩。史书中有载:“杨国忠姐妹五家各穿一种颜色的衣服,组合成一个队伍,为唐玄宗表演助兴。其场景就像百花盛开一般美丽”,也这是由于这次的懈构才促成一段佳话。
盛唐时经济发展繁荣,中外交往增多,社会风气开放,女性服饰比前代更为大胆、多样。衫、襦领式增加了较为坦露的低胸领,有的还作半露胸的款式。欧阳询《南乡子》中有言: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
二八之岁,豆蔻年华,年轻女孩穿低领露胸款式衣裙,互相追逐嬉戏,恰是中秋佳节(古代闺阁女子很少出门,只有在重大节日里才能随父兄母亲出门)华灯高照,使得夜晚如同白昼一般美丽,年轻女子穿戴华美出门散步,走在路上自成一景,引得行人驻足,路人忘却前行的路,都停下来静静地欣赏女子的美。正所谓:
我在桥头看风景,你在桥下视我为你眼中最美的风景。
其父其母盈盈笑意,遇到熟人,含笑点头,打着招呼叙着家常,年轻男女互相不敢直眼相望,简单叙说着“今日的花灯好美”,心中所想却是“今晚的你——好美”。
相对于襦和衫,裙的变化更多,间色裙也逐渐改为八破、九破裙,款式变的更加宽松和复杂。裙子长度也比初唐时期要长一些。孟浩然曾言“行即裙裾扫落梅”形容此景。
并且,浑色裙更为流行,这类裙子的材质通常为绸、纱、罗等织成,款式多为高腰束,裙下呈圆弧状散开,尽显女子窄腰羸弱之美。而这些改变的发生,正是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富足所致,而由于社会上层人士欣赏高端精致的着装,于是女性服饰逐渐变得华丽奢侈以迎合男性审美。
史书记载:唐安乐公主喜好装饰,有很多华丽精致的裙子。其中百鸟毛裙最为有名。其裙做工复杂,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能看到裙子上不同的景色,仿佛有数百只鸟住在裙中,生动美丽。宫廷中的穿着打扮向来是官员家眷、平民女子效仿追逐的式样。
稍后之杨贵妃也喜精美的服饰,《旧唐书?五行志》中载:
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
为了满足杨贵妃对珍宝衣服的追求,各级官员纷纷 寻求制作美衣华服的原料、工匠,以求制出佳品哄贵妃高兴, 甚至以此开辟升迁的捷径。
安乐公主和杨贵妃等人在唐朝社会地位尊崇,他们的爱好对社会风气有很大影响,甚至引领唐朝女性服饰的流行趋势。使得贵族女子对华衣美服争相追求,慢慢的社会上弥漫奢侈成风。奢侈成性必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居安思危,简朴朴素才对于国家来讲才是正道,这样的奢侈会造成贫富差距加大,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不利于社会的稳固。
而女着男装是唐朝女子穿衣的另一个流行趋势。初唐和盛唐时期经常有女子在生活中穿男装。史书中记载唐朝太平公主穿男装参加宴会并表演歌舞,高宗与其皇后觉得很有意思。在此之后,士人之妻常常穿丈夫衣服,成为一种潮流。
而且,唐朝有不少流传后世的艺术作品中表现了穿男装的女子形象。尤其在武后统治时期,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女子也可以参政,女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让女性开始解放天性,追求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再加上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让女性服饰男性化色彩也越来越常见。
中晚唐时期女性服饰表现出来的是时尚的轮回
唐朝后期爆发安史之乱,使得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反对窄袖紧衣的胡族服饰的风潮。此时人们排斥胡服,更加强调中华宽衣博带之传统。此时的衫、襦形制相比盛唐愈加宽大,盛唐女子的低胸装也逐渐转向为宽大的女服。
但是安史之乱时,肃宗借兵回纥平定叛军,使得大量的回纥人留居在唐朝。此时的唐朝女子服饰又渐渐流行回纥装。
后来唐和回纥之间战乱纷起。唐朝统治者公开带头反对回纥装唐文宗就曾传旨贵族女子不准穿短衣服,衣服格式追求宽大。中晚唐时期女子裙装突显出异于常态的宽大肥胖,同时社会上开始崇尚肥硕之服,从宫廷到民间都认为这是一种时尚,对此争相模仿、追求。
但是宽衣长服的过度发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奢靡之风,很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于是文宗即位后,下诏对规定。民间不能随意使用华丽的布帛,女子的裙装不能太宽太长等,上行下效,自古以来,唐朝宫廷的服饰风格都是民间模仿的对象。
当时延安公主因为穿着华贵宽大的裙子被文宗看见,文宗下令斥责她并对驸马实施了罚俸惩罚,而汉阳公主却为人节俭,自唐德宗贞元年间下嫁后,没有再增添服饰,所穿皆贞元年间的衣服。文宗以汉阳公主贞元年间衣服广狭为蓝本,倡导其他公主效仿,以达到禁断浮靡风气的社会效果。民间也逐渐改变了服装的搭配方式。
结语
笔者认为:一定时期的社会风尚,民间服饰很能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导向和经济特点,唐朝时期的服饰在初唐时期重“薄衫,六破裙”,反映出当时刚刚建国,政治不稳,而百姓刚刚过战争也比较穷,所以在民间在宫廷,整体上都是一种含蓄的服饰美,同时统治者也颁布相关的政策倡导民间的简朴生活,经济上也不追求骄奢之风,更多的是致力于农耕发展生产,同时建国出带有一些异域的色彩。
唐朝服饰与日本和服不一样,其实“唐装”,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着装,“唐装”说法的由来,也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外国人称“华人街”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装叫做“唐装”了。
“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各国因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言:“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亦因而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自称唐人,正由于自古以来唐朝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为惯称,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人的称号。在20世纪初,在当时“中西服装并行不悖”的社会大背景下,粤、港、澳一带同胞就是以“唐装”、“西装”来区别中西打扮的。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之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这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而且是流行规律的必然,更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地位与风度的体现。
唐装的源起时间离我们很近,因此比较容易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说穿着唐装上衣,还可配以西裤、皮鞋,外面能罩风衣,里面衬高领衫……这种特质是唐装风云再起的文化层面以外的实用因素,但这个因素在流行中同样不可或缺。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真正唐代人穿的长袍大袖,甚或离我们更近的明代袍服,才基本上不太可能重回流行。它们的回归可能通过另一种形式,就是元素。
据APEC会议各国元首所穿唐装的主要设计者余莺女士说,唐装应当是中式服装的通称,当初他们设计好服装后,大家一起讨论给这套服装起名,最后决定把这种服装命名为"唐装。这主要是因为国外都称华人居住的地方为"唐人街",那"唐人"穿的衣服自然就应该叫"唐装"了。另外,国外的一些华人也有称中式服装为"唐装"的说法,所以唐装的取名也颇有国际化的味道。
在如今唐装遍地都是的情况下,到底哪种服装才能称得上是唐装呢?其实,唐装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份组成。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
今天的唐装并不是唐代的服装。"幞头纱帽"和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最主要的服饰。"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唐代是 "撰头"盛行的时代,"幞头"的样式也富于变化,尤其是在唐武德初年至开元年间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幞头"的形制经历过几次较大的变化。唐代的男子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传统的冠冕衣裳,只是在隆重的场合,如祭祖天地、宗庙等时偶尔用之,其他则以"幞头袍衫"为尚。袍服的用途非常广泛,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礼见宴会均可穿着,甚至将其用作朝服。袍服的款式,各个时期不尽相同,早期的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但大袖对域外的民族来说,则不太适宜。因北地寒冷,不便采用大袖,而采取紧裹双臂的窄袖。随着南北风俗习惯的相互渗透,这种紧身、窄袖的袍服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而且成为唐代袍服款式的代表。
具体查看 /view/37326.htm?fr=ala0_1_1,/question/8192638.html,谢谢观看,
准确的说,应该比电视上更加华丽。但是由于审美不同,华丽的定义就不一样。
秦汉时期呢,服饰看上去虽然简洁古朴,但是配色和形制上透露出大气和古雅。
到了唐宋,绚丽和精美的几何图案大团花,这种纹样现在是基本找不到了,兴许日本会有,但也会加入大和的审美。你可以看一下古画,唐朝的图案配色大胆但相当和谐,色彩艳丽图案精致,不像是现在的整块布上密密麻麻,但每块花都做得非常好看。
不要忘记以前富贵人家的服饰上的刺绣,电视剧能做到那样?机绣几块大花堆满全身就差不多了,哪儿能做那么细致。
另外用的布料,现在很多布料工艺已经失传了,相信唐朝官员身上穿6层纱还看得见痣的故事大家都听过,现在早没那工艺了,更别说什么轻薄如纱但却不透的工艺。还有鞋子,你可以查查唐朝贵妇的履,前面的翘头花样多不胜数,镶嵌珠宝。
不过电视剧朝服什么的纹样是对的,只是布料不一样罢了。
以前也有贫富差距,平穷的人犹如电视里演的,全身补丁,衣服破烂不堪,终于富贵的…………电视剧不可能表现得出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4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