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皇太极继位后,他的几个兄弟最后结局如何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5 05:01:49

皇太极继位后,他的几个兄弟最后结局如何

皇太极继位后,他的几个兄弟下场如何?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多尔衮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时期最宠爱的王妃,在她生下的三个儿子中,其中一个就包含多尔衮。多尔衮于明万历四十年出生,即一六一二年。多尔衮生性聪明,从小善武,精骑射。都说,子凭母贵,由于阿巴亥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所以多尔衮从小到大都被父汗捧在手心里,而且努尔哈赤也对多尔衮寄予厚望。一六二零年九月,努尔哈赤让九位贝勒共同商议政治事务,九位贝勒中就包含多尔衮,可那时候的多尔衮只有八岁,对于多尔衮的年纪,努尔哈赤并没有介意,依旧让多尔衮参与政治事务以便让他熟悉政务。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对多尔衮的喜欢不止一点点。多尔衮之所以会讨努尔哈赤的喜欢,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聪慧,更因为他很会做人做事,以至于皇太极在继位之后,也对多尔衮委以重用。

天聪二年,即一六二八年,(天聪属皇太极在位时期的年号)这时候的多尔衮只有17岁,17岁的他便随从皇太极征讨蒙古最著名的部落——察哈尔部。多尔衮破关斩将,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因此而成为了正白旗的旗主。而后,皇太极在完善官制之时,积极采纳多尔衮的意见,并让多尔衮担任吏部之首,朝中文武百官的升迁降职都必须要经他之手,多尔衮掌控了政治方面的许多权力,也汇集了许多势力,此外,皇太极还任用多尔衮举荐的人才,并公开宣告自己对多尔衮的喜爱:“朕爱尔过于诸子弟,赉尔独厚。”——(出自《实录》)可见,皇太极是非常重视多尔衮的,而多尔衮的政治生涯在皇太极在位期间也是非常辉煌的。

二、代善

代善乃努尔哈赤的大福晋佟佳氏之次子。后金这个江山能够打下来,少不了佟佳氏的功劳。所以佟佳氏也会因此而受到朝中许多同努尔哈赤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的重视和拥戴。在努尔哈赤在位期间,代善因显赫战功和声望而被立为太子,但这个太子之位却被代善亲手毁掉了。代善爱财,在生活方面比较讲究,竟然可以不顾努尔哈赤的地位而公然地与努尔哈赤争夺府邸。对于此事,努尔哈赤虽没有公然与代善计较,但是他却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此外,后宫中竟还有传闻称阿巴亥与代善有染,这种传闻虽然没有根据,但是努尔哈赤心里始终有个疑影,而后,代善因为听信爱妾的话,要杀掉自己前妻的儿子,种种事情堆积在一起,彻底惹怒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带着怒气废了代善的太子之名。代善为了不步大哥褚英的后尘,保住自己的性命,杀掉了怂恿自己的人,然后向努尔哈赤忏悔。努尔哈赤看在过往军功和大福晋的份上而原谅了他。在此之后,代善便对皇位没有了任何念想。

在努尔哈赤蹦天之后,朝中大臣就在议论谁会成为下一个皇帝,此时,一向和皇太极走得近的代善极力推举皇太极登上皇位,称:“国不可一日无君,应该尽早选拔出君主,以吾之见,四贝勒才貌双全,具品有德,颇得先帝的喜爱,应速让皇太极继大位。”代善虽然被废了太子之位,但是在朝中的人缘依然很好,有了代善的拥护,皇太极登上皇位就顺利一些。此后,代善因对皇太极唯命是从且其本身就有军功而被封为和硕礼亲王。

史书中记载,代善是一个聪慧过人的人,在皇太极欲废旧制以加强中央集权之时,朝中有一半的人反对立新制,偏偏代善站了出来,这对皇太极皇权的巩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委曲求全,看清形势,这就是他明哲保身的方式,正因如此,代善才成为努尔哈赤的诸多位皇子中活得最久的一位皇子。

三、阿敏

阿敏乃舒尔哈齐的次子,自幼随舒尔哈齐征战沙场,立下了许多的汗马战功,在军事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所以阿敏在军务方面的治理能力非常的突出。在努尔哈赤在位时期,阿敏作为四大贝勒之一处理朝中政务,有权有势。在努尔哈赤之后,阿敏随代善共同拥戴皇太极,可以说,皇太极的皇位是少不了阿敏功劳的,所以阿敏在皇太极在位前期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在《爱新觉罗家族史》中有记载,因阿敏和代善等人推举而登上皇位的皇太极地位并不稳固,必须要遵循父汗留下的旧政治制度和礼制——尊敬兄长,爱护自己的兄弟。

所以皇太极在继位前期不得不遵循旧的制度,让以代善为首的、包含阿敏在列的三大贝勒命列皇太极左右,不管何地何背景,均令与皇太极列坐,不得坐于汗王之下。但是,“并坐”就代表着诸位贝勒爷与皇太极的地位是同等的,这让皇太极觉得非常不安,于是皇太极便扩大了八旗八大臣的权力来限制三大贝勒的政治权力,而且还让小贝勒来分忧三大贝勒的政治事务,而这些小贝勒最终都必须要听从于皇太极的命令,这样就削弱了阿敏等三大贝勒的权力。

一六二九年十月,为了逼近京城,皇太极亲自带兵攻打明军,攻克了永平和滦州等地,事后,皇太极便派亲信来驻守滦州等地,而阿敏就被皇太极任命为众军之帅,但是,翌年五月,明军反击攻打滦州,身经百战的阿敏却顿时惊慌失措,弃城逃跑。阿敏此举激怒了朝中的各大臣和皇太极,而朝中看不惯阿敏的人更是借此机会来打击阿敏,并且罗列了阿敏的十六条罪状,阿敏因此被囚禁十年,戎马生涯结束,熬至快出狱之时却不幸在狱中病逝。

四、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的生母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位妻子富察氏。莽古尔泰虽然不及皇太极和多尔衮一般有谋略,但是从小就生长在战乱环境中的他在军务方面也颇有经验,凭着这些经验,莽古尔泰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拿下了不少军功,但是莽古尔泰生性冲动,做事说话容易得罪人。在处理了阿敏之后,皇太极便盯上了莽古尔泰。在皇太极决定攻打内地之时,莽古尔泰就战术上给出了和皇太极相反的意见,两人激烈争论,最终皇太极沉默不语,面露不悦,这也就证明了皇太极心里已经产生了对莽古尔泰的不满之意。

在这件事后,皇太极因莽古尔泰争夺他人之物的小事而对莽古尔泰进行斥责,在政治方面重重地打击莽古尔泰。一六三一年八月,就大凌河城的战事,莽古尔泰再一次和皇太极争论,并且还对皇太极针锋相对,虽然莽古尔泰事后对皇太极道歉,但是皇太极却揪着这个事情不放,还给莽古尔泰治罪,称他大不敬,革去了他大贝勒的名义。翌年十二月,莽古尔泰因气恼而心情郁闷,最终疾亡。皇太极趁着各贝勒势力薄弱之时,便借莽古尔泰之事废除了旧制,形成“一王独坐”的格局,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皇太极在位时期,凡对皇太极极力拥护或做事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之人皆有大成之机,而但凡有让皇太极认为对自己皇位有所威胁的人,皇太极都会极力地去剪除其羽翼,所以,面对国家未来,面对自己的皇权,古代的帝王有诸多不得已的时候。

努尔哈赤去世之时,皇太极没有杀了多尔衮两兄弟?

原因是有多个方面组成的,既有皇太极的原因,又有多尔衮的原因,我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殉葬之时,曾把多尔衮兄弟托付于皇太极,并且立下誓言。

并且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消灭其他三个贝勒的势力,让自己的权力不再受他人限制,巩固自己统治,如此一来,皇太极也就把多尔衮的事情放到了后面。

另外,努尔哈赤在世时,晚年将八旗中由自己统领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大部分都交给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并明确表示自己死后将由阿济格担任镶黄旗旗主,多铎担任正黄旗旗主,另赐一旗给多尔衮。这样的安排让这同母三兄弟在军事实力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其他贝勒旗主无法与其抗衡。努尔哈赤去世后,多尔衮三兄弟所领的正黄、镶黄两旗并没有被夺走(后被皇太极改名为正白旗和镶白旗,但还是原班人马),仍拥有很强的实力。

多尔衮兄弟后期发展成为出色的将领,能力提升,并且臣服于皇太极的统治,并且得到皇太极的重用,

皇太极之后的皇位顺序,皇太极之后的皇帝都有谁?

皇太极之后的皇位顺序,皇太极之后的皇帝都有谁?
清朝从第一代到最后一代皇帝的顺序是什么1、努尔哈赤(后金天命汗);
2、皇太极(后金天聪汗,改元为清后年号崇德);
3、福临(顺治);
4、玄烨(康熙);
5、胤禛(雍正);
6、弘历(乾隆);
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
9、奕詝(咸丰);
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
12、溥仪(宣统)。
扩展资料: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至1659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清朝皇帝排列顺序清朝皇帝按时间排列为: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共12帝。
一,努尔哈赤(太祖),年号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
二,皇太极(太宗),年号天聪,1627年登基,在位10年。
三,福临(世祖),年号顺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
四,玄烨(圣祖),年号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
五,胤祯(世宗),年号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
六,弘历(高宗),年号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
七,永琰(仁宗),年号嘉庆,1796年登基,在位25年。
八,绵宁(宣宗),年号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
九,奕宁(文宗),年号咸丰,1851年登基,在位11年。
十,载淳(穆宗),年号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
十一,载恬(德宗),年号光绪,1875年登基,在位34年。
十二,溥仪,年号宣统,1909年登基,在位3年。
扩展资料:
最后的王朝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女真族,但都被击败。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世祖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下,于同年五月攻占北京,四个月后清朝将都城迁至北京,开始了它在关内的统治。
世祖顺治皇帝在位的十几年里,清朝的统治者一直忙于消灭李自成的部队及一些明朝的残余力量。到顺治十八年,吴三桂率军入缅,消灭了明朝最后一支力量,清朝才彻底征服了中国。
公元1662年,顺治帝薨,其子玄晔在辅政大臣敖拜、索尼、苏克萨哈等人的辅佐下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
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嘉庆皇帝不如康熙帝与乾隆帝一样有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在统治上一直延续其父的政治方针,清朝进入了缓慢发展的阶段。道光帝在位期间,西方各国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的经济市场,他们以鸦片来敲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人们深受鸦片毒害。
其后中国的大门便被洞开,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清朝的实力几近崩溃。咸丰帝死后,皇太子载淳(同治帝)即位,其母慈禧太后在大臣奕欣的协助下处死肃顺等辅政大臣,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近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统治,不断的割地赔款。
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益衰落,一些爱国的进步人士在各地组织反清团体,其中,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国父孙中山先生早在1894年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革命历程。1905年,孙先生团结世界各地的革命力量,成立了"同盟会"为中国国民党的前身。
1911年,武昌发生起义,仅仅两个月,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支持革命而独立,清政府的统治迅速解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同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最后的王朝清朝简史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清朝皇帝世系
从清朝开国皇帝开始排序,后面的皇帝是什么?_?排到最后一个为止1、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在位10年)
2、清太宗:皇太极,1626年~1643年(在位10年)
3、清世祖:福临即顺治帝,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
4、清圣祖:玄烨即康熙帝,1661年~1722年(在位61年,在位最长)
5、清世宗:胤禛,1722年~1735年(在位13年)
6、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1736年~1796年(在位60年,实际执政63年)
7、清仁宗:永琰即嘉庆帝,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
8、清宣宗:旻宁即道光帝,1820年~1850年(在位30年)
9、清文宗:奕詝即咸丰帝,1850年~1861年(在位11年)
10、清穆宗:载淳即同治帝,1861年~1875年(在位13年)
11、清德宗:载湉即光绪帝,1875年~1908年(在位34年)
12、清宪宗/清恭宗:溥仪,1909年~1912年,1917年(复辟)(在位3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清朝君主
皇太极是怎么继承皇位?皇太极是大清朝第一位皇帝,也就是开国皇帝,他的皇位是自封的。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按照汉制,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是为清太宗,建国号大清。
国号之所以选择清,是因为部族原本叫女真,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扩展资料:
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父汗努尔哈赤对外扩张的政策。他命令军队建造具杀伤威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的骑兵兵种,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不仅通过考试儒生,网罗了两百余名汉族文人,而且此后又多次举行考试,分别优劣,量才录用。对大批降将赐以庄田、奴仆、马匹,并委以官职。
对明朝,皇太极全力以赴发动战争。1635年(崇德元年),他命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畜十八万。1638年(崇德三年),又命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
为了从正面打开山海关,自崇德五年三月起,发动了锦州战役。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排列顺序清朝十二个皇帝分别是:
1、努尔哈赤(天命);2、皇太极(天聪);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禛(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9、奕詝(咸丰);10、载淳(同治);11、载湉(光绪);12、溥仪(宣统)。
清朝君主是指清代的皇帝,清代从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这里包括后金大汗、清朝皇帝和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
清成宗义皇帝多尔衮为清太祖第十四子,和硕睿亲王,死后顺治帝追尊其为皇帝,旋因罪追夺其本人及其妻子敬孝义皇后、生母孝烈武皇后的尊号,开除宗籍,开棺戮尸,捣毁陵墓。后,乾隆皇帝为其平反,追复为睿忠亲王,恢复宗籍,修缮陵墓,封其后人为王,世袭罔替。
扩展资料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参考资料:清朝-百度百科
太极(166)有谁(38)

康熙皇帝成功继位后,他的兄弟们下场如何?

由于康熙继位时,他的兄弟们都还小,所以没有闹出兄弟相互残杀的事件,等到大家都长大后,康熙爷已经稳稳的做了皇帝,并机智除掉了四大辅臣,夺回皇权,他的能力大家都看得到,其他皇子根本没有能力再争权夺位!

由于几个兄弟都非常安分,所以康熙爷也对他们非常放心,虽不重用,但都被封了亲王,日子过得很舒坦!

康熙皇帝的童年并不是十分顺利,由于6岁时出了水痘,被人送出宫外抚养,他的母亲佟佳氏只是一个小妃子,对小康熙的来去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而那时的顺治皇帝深爱着董鄂妃,根本没有闲暇管这些小事!

幸运的是,祖母孝庄非常关爱小康熙,等他病好了以后,接他回宫并悉心照顾;不止如此,孝庄在教育康熙方面付出了很多辛苦,也可能是觉得没有把顺治教导好的缘故吧,她决心一定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在康熙身上!

康熙不负孝庄所望,功课出奇的好,在各方面都体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他都能学的出神入化,这一点让孝庄欣慰!

顺治皇帝因为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压迫下,早已厌倦了朝廷的生活,所以他有意问皇子的志向,老二福全的母亲,知道宫中王爷的明争暗斗,所以教导福全只要保全性命,做一方亲王即可,而福全也听了母亲的话,如实向顺治回话:我要做个贤王!

当问到康熙的时候,小康熙说:待长而效法父皇,黾勉尽力!意思是说,他愿意效仿父皇,尽自己的力量治理国家,最终他们两兄弟都梦想成真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4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