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郑和被称三宝太监,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

以史为鉴 2023-06-15 05:01:24

郑和被称三宝太监,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郑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明史》里面,几乎称呼郑和都是“三保太监”。这很大程度是在于郑和原名叫“马三保”,其实作为一个色目人(现在民族成分认定为回族),这可能也不是他的真名。

因为郑和信仰兰教,是一个正宗的穆斯林。所以一般姓马的,可能都跟默罕默德有关。而且三保还带着典型的蒙古人取了汉名,比如王保保。

其实这里面由于郑和早年资料的相关缺失,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他应该是洪武17年(1384年)明收复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傅友德和蓝玉带回南京的那批战俘幼童,入宫服役,然后分给燕王朱棣的。

其实在元朝,色目人将兰教带进中原,包括大量的突厥化的蒙古人也信兰教。到了明朝才逐步改变了这个局面,盘踞云南的赛典赤赡思丁原本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但是到了后来逐步公开支持、提倡佛教,在云南曾修建了大量佛寺。因为毕竟佛教从汉朝就进入中国,与国人共存的相对较早,更能被中原王朝所接受。

郑和又被搞研究的人称为“三宝太监”。这里的三宝其实就是佛教讲的“佛、法、僧”三宝。但是很可能,也只是很多研究人员的一厢情愿。

因为郑和也曾经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名义出现,包括他曾经的法号“福善”、“福吉祥”。郑和第3次下南洋的时候,姚广孝同行,就是为了去迎回佛牙舍利。

1956年7月14日,南京的弘觉寺塔地宫发掘出一个叫“李福善”的骨灰。因此很多专家认为那很有可能就和郑和有关;而牛首山郑和墓实际上就是一个衣冠冢。

至于郑和的尸体究竟站在哪里,当年明月在《明朝的那些事儿》里面,做过相应的猜测。

那就是宣德年间,最后一次下西洋,他刻意要绕道去麦加朝圣,至于去得到,没去得到,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设想,有一种可能他并没有能够去得到那边,而是使得了印度的古里。

郑和在永乐19年最终失宠于朱棣,原因至今是个谜团。一说和三大殿失火有关,这预示着是上天的某种惩罚。这或许就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

郑和为什么叫三保太监

上海科技出版社的《航海史话》说:“明代航海家郑和的名字叫三宝(亦作“三保”)。”并说明:郑和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三个妹妹,他自己排行第三,所以叫三宝。《航海探险》中却说:“郑和信佛教,受过菩萨戒……所以人们称他三宝太监。”
什么是“三宝”?据《辞源》解释,三宝:“佛家语,以佛法僧为三宝,佛说法而僧保守之,得永以济渡世人,故皆为宝也“。于是有的学者认为,郑和的初名不可能叫“三宝”,因为郑和出身于一个回教巨族的家庭,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虔诚的回教徒,曾行险涉远去麦加觐见教主,并被尊称为“哈只”。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是不大可能给孩子取个佛家语“三宝”作名字的。永乐元年(1403),郑和三十三岁时,他接受了菩萨戒,成为佛门弟子,才有可能被称为“三宝太监”。郑和自己也曾说过,他下西洋成功,与佛教的庇护是分不开的:“凡奉命于四方,经涉海洋,常叨恩于三宝”。如是,郑和被称“三宝太监”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佛教的三宝是指佛法僧三者而言。佛指大知大觉的人;法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是宣扬和继承教义的人。郑和虽信佛,有“福吉祥”等法名,还出钱刻过《摩利支天经》等佛经,但并不等于说就可以把佛、法、僧“三宝”集于郑和一身。有明一代,皈依佛教的人很多,在佛教方面的功劳超过郑和的也大有人在,“三宝”这一尊号自然轮不上由回教徒皈依佛教的郑和。
不是“三宝”那就是“三保”了?事情又不是那么简单,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来历,“三保”说就是在来历问题上众说纷纭。
今人柳丛先生在《郑和与三不老胡同》一文中说:“郑和小名叫三保”。《辞海》“郑和条”中也说:“本姓马,小字三保。”这可以说是“小名说”。明万历年间严从简所辑《殊域周咨录》指出:“三保之称,不知系是郑和旧名,抑岂西洋私尊郑和、王景弘、侯显等为三太保故耶。”这是“西洋私尊说”。朱国桢《皇明大政记》卷七谓;“郑和下西洋者七次,出使同行者有冯三保,使西域者有杨三保。一曰三宝,又曰三航,言下海之多也。”这是“三航说”。
先看“三航说”。明成祖朱棣时代叫三保的不止郑和一人,永乐十一年的杨三保与出使有关,但他是到尼泊尔。而永乐八年五月的两次诏令中提到的三保和永乐十二年五月诏令里提到的三保,一是将兵的,一是通信的,都不是下西洋的使者,可见,不下西洋的人也可以叫三保,因此,因下海之多而称三航,又称三保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西洋私尊”三太保的说法也有问题。王景弘曾与郑和同下西洋,爪哇故事中相传有一王三保,还有三保大人的埋骨之处,但这没有历史文献作依据。侯显虽以通使作番而名声显赫,但他多走陆路,到西番。就出使西洋而言,侯显是不能与郑和、王景弘齐名的。他出海到过孟加拉,却没到过西洋大国;郑和到过西洋,但没到过孟加拉,西洋人怎么会把他们三人并称三保呢?
至于“小字说”,也不确切。明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郑和旧名三保”,旧名不等于小字。郑和在永乐二年正月初一赐姓,在此之前,他叫三保。与郑和同时代的袁忠彻在《古今识鉴》中说:“内侍郑和,即三保也……上问以三保领兵如何?忠彻对曰:‘三保姿貌才知,内侍中无与比者。’”可见,当时郑和新名得之不久,朱棣和袁忠彻对话时也用了习惯称呼,袁忠彻提到郑和时,还要加上“即三保也”的注释。郎瑛提到郑和“旧名三保”时说,“若王彦旧名狗儿”。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中说;“郑和即三保,李谦即保儿。”可见,三保、狗儿、保儿,是郑和、王彦、李谦在将兵、任职前的名字,可称旧名,但毕竟不同于小字。
那么,“三保太监”就是郑和旧名加上“太监”二字而成的了?且慢,范忠义先生认为不是这么简单。明初,太监是官职名,与人们通称的宦官概念不同。按照中国习惯的泛称,总是把姓和官衔连在一起,如李尚书、王丞相等,而为什么却把郑和的名字(还是旧名)与官衔联系起来呢?
带着这种种不可解释的问号,我们来看看郑氏家人是如何认为的,或许还是《郑氏家谱》为此作了最好的注解:“至宣德六年,钦封公(郑和)三保太监”。原来,“三保太监”是皇帝敕封,于是,一切一切的“不合法”都是合情合理的了。

为什么郑和当太监

郑和童年的遭遇却不好,在他10岁的时候正逢地区叛乱,被朝廷人在横扫的过程中抓住当了太监。

郑和当了太监在皇宫之中待了几年,等到朱棣登上了皇位以后表现突出,得以重用。都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宣传了国家的强大和文化。

由于当时国力强盛,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也是十分顺利。据说当时路过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正在发生内战。但是当郑和去了以后,由于惧怕当时的大明国,所以随后这两个国家的内战就被平定了,而且对方为了讨好郑和还交出了六万两黄金。

郑和继续下西洋的过程中,也剿灭了很多海盗,所以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大明国是十分强大,并且也是重用郑和。



扩展资料: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

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晚清以降,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4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