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功高震主者,极大多数都未能善终。
刘邦也是一点都不手软。
萧何可谓是刘邦的首号功臣,但是为何能得以善终呢?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对日后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
再后来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刘邦死后,他又辅佐汉惠帝。
可以说萧何是西汉开国功臣里唯一一个不但得以善终而且一生显赫的功臣,(张良虽然也得以善终但是张良后来辞官退隐)。
对于心狠手辣的刘邦,他能够全身而退的原因一共有三点!
其一就是他对刘邦有救命之恩。
早年萧何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大贵之相,所以对刘邦格外佩服,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刘邦。
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骊山修秦始皇陵,才出县境不远,便逃跑了许多人,刘邦既无法追赶,又禁压不住。
当行至丰乡大泽时,刘邦索性把所有囚犯都解了缚,叫他们逃生,自己则与10多个死心塌地愿与他生死相随的囚犯逃到芒、砀二山之间蛰居避难。
沛县县令得知后,拘拿刘邦妻子吕雉入狱,幸亏萧何与曹参二人保释出狱,刘邦对他十分感激。
但是仅仅个人的感情若刘邦想要杀他还是不会讲情面。
其二便是萧何此人做事低调。
萧何这个人很顾大局,先是推举韩信带兵,又在后方维护稳定,让刘邦后顾无忧。
后来在剪灭韩信时也是萧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萧何虽然有功却不自傲,这让刘邦对他十分的放心。
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萧何善于揣摩。
刘备对异姓王和功臣痛下杀手时候,萧何就已经看透了刘邦这个人。
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萧何的门客召平奉劝萧何小心韩信的下场。
萧何仔细一想大惊失色。
第二天早晨,萧何便急匆匆入朝面圣,力辞封邑,并拿出许多家财,拨入国库,移作军需。
汉帝刘邦十分高兴,奖励有加,于是萧何得以善终,并且显赫一生。
韩信是被自己家臣的弟弟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最后被吕后和萧何在长乐宫的钟室给杀死了。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果然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
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何谋划,令人假说刘邦平叛归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 萧何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
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
扩展资料:
韩信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 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5]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
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
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
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
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4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