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春秋越国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起来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春秋的五霸越国,到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勾践争霸后的越国怎么样了?
战国初期的越国,尚能“四分天下而有之”
我读的书比较少,能背下的长句不多,蒲松龄有 一副勉励自己的对联,是我初中时候最喜欢的,他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读起来朗朗上口,相当霸气,勾践是一个十分有抱负的国王,曾经在吴越战争中击败春秋五霸中的一霸吴王阖闾,当然,在吴越巨大的国力面前,勾践败给了阖闾的儿子夫差,越国差点因此而被灭国,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霸。
勾践卧薪尝胆称霸中原后,将国都迁到了距离中原更近的琅琊,使得越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越国 “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然而勾践去世后,越国实力逐渐下滑,使得越国的发展开始呈下降的趋势,成为《墨子》中"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也就是说,尽管越国掌握了绝对的霸权,但是齐楚相继崛起,再加上老牌强国晋国,越国还是能够做到四强之一。
强大的越国一度让尚未完全崛起的齐国忌惮,在越国的攻势下,齐国周边的小国一点点被越国吞并,在三晋伐齐的过程中,越国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综合来说,越国在战国初期虽然实力下降,依然是强国之一。
越国的这种强国地位,并没有保持多久,到战国中期的时候,就已经沦为二线国家了,这里面可以从赵武灵王继位事件来看。
赵武灵王赵雍继位的时候,秦齐楚魏四大强国决定趁机吞并赵国,这个时候,赵雍决定联合当时的韩、宋、越等国来一同对付四大强国的兼并,越国所要牵制的对象就是楚国,可见,即使在这个时候,越国还是能够和所谓的战国七雄相提并论的。
战国中期的越国,“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
勾践之后,越国并没有摆脱政治体制不成熟带来的不利因素,一连三代都发生了弑君事件,对越国的影响很大。
越国能够保持在战国初期的强势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越王朱勾完成了,作为勾践之后越国能力最强的君王,在朱勾在位期间,越国不断对外扩张,吞并了不少的小国。
然而,朱勾的上位方式却并不光彩,他是通过弑父篡位夺取的政权,这一时间对越国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为越国后来不断弑君埋下了伏笔。
朱勾在位三十七年,去世后由太子翳即位,是为越王翳,越王翳在位初期还能够发兵攻打齐国,然而在田氏代齐之后的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之后,楚国也逐渐强大,在面对外部巨大威胁的同时,吴国人也想要复辟,在这样的情况下,越王翳权衡再三,于越王翳三十三年从琅琊迁都到姑苏。
在越王翳晚年,他的弟弟豫为了继承王位,向越王翳进献谗言,说他的儿子要造反,越王翳深知自己的父亲朱勾是如何上位的,对这种谗言十分敏感,连续杀了三个儿子。
最后他的儿子诸咎为了自保不得不发动政变杀死越王翳。
越王翳一死,越王政治算是乱了套了,不久之后诸咎也被人杀死,后来人们立诸咎的儿子错枝为王,说起来也挺搞笑的,这个错枝并不想当这个王,甚至逃到洞穴中,最后还是被大臣用烟熏出来的,不久之后错枝也被人废除了,越王翳的儿子无余被立为越王。
可以说,自从越王翳迁都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连续三位越王死于政变,而且还没有终结的趋势。
无余甚至被立为越王不会有好下场,甚至仰天长叹:“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无余在位十余年之后又被人杀了,至此又掀开了新一轮的宫廷政变。
到战国中期的越国,如庄子所说,越国“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
战国后期的越国,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楚灭越之战
越王无疆即位之后,越国总算是减缓了颓势,然而刚过几天好日子,无疆就开始折腾,以图争霸中原。
不能说越王无疆是一个无能的人,只不过无疆没有赶上一个好时候,当时越国想要入主中原所要面对的齐国和楚国,在当时都是超级大国的存在。
越王无疆第一个想要攻打的对象就是齐国,齐、越之间的战争历来很频繁,以齐国为目标对手,是十分惯性的事情。
当时的齐王派遣使者跟无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当时的楚国才是越国的心腹大患,越国放着楚国不去征伐,而是去攻打齐国,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越王无疆一听,齐国使者的话说的很有道理。
相对于齐国来说,楚国当时的势力的确更为强大,当时的楚国经过吴起变法,迅速变强,取得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的成绩。
早在楚国与魏国作战时,越国就帮助了魏国,从地缘政治上来说,楚国在越国的上游,双方早晚会有一战,实际上楚国早就派出间谍去考察越国的情况,随时准备吞并越国。
此时,楚国正忙于北上争霸,国内空虚,越国趁机而攻打楚国,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但是,越国明显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而低估了楚国的实力,越国伐楚之战竟然打 成了楚灭越之战。
楚国 “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蓄,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彻底形成了“越乱而楚治"的情况。
越王无疆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实在是太疼了。
简单说,吴国能够说春秋五霸之一,越国不能算。吴国的五霸怎样来的,缘由是灭楚败齐晋。这才有了霸主位置。越国是乘着吴国主力外出跟打仗的时分打闪电战灭的吴国,自身国力比吴国不晓得弱几倍呢,此外越灭吴之后吴地百姓并不认同越国的统治。
越国在消灭吴国的时分,就曾经是春秋末期了,公元前473年,这一年吴国沦亡,夫差自尽,勾践抓住了春秋的尾巴,成为了最后一位霸主。只是,勾践的霸主位置来得太晚,三家分晋之后,逐渐进入到战国时期。英雄也难逃生命的流逝,勾践死后,继任的两位越王都很好地持续了越国的霸主位置,但是直到第三位继任者朱勾,事情发作了变化。
朱勾杀掉父王夺取国君之位,固然史书上写得不多,但是能够看出,这件事情关于后来越国的开展还是很有影响的,开了一个很坏的先河。内忧外患,经常发作弑君夺位的事情,外部还有来自楚国的战争,越王终于失去了霸主的位置,曾经的辉煌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不时的残杀和来自外部的侵略,这种状况之下,越国也没撑多久。
越国最后一个比拟正派的越王无疆,在与楚国的战役中被楚威王大败,而他生前又没有指定继承人,这就招致他的儿子们都在闹分家,越国就此沦亡。所以说,其他国度忙着开展本人的时分,越国却陷在本身的矛盾当中无法自拔,内忧外患,终于没能撑住,最终沦亡。后续的越国固然也有一些开展,但都能够说不成气候,越国究竟还是不存在了。
没能成为战国七雄的越国,主要缘由还是在于本身,继承者的问题,招致了国度的内乱,内乱本人都没有方法处理的话,自然也就无力面来自外部的侵略,跟不上时期的变化,最终被消灭。
战国时代的正式开启,是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正式被封为诸侯。而此时,经过春秋的诸侯淘汰赛,数百个国家、部落彻底烟消云散。反而是诸侯国的地盘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
春秋时代的老牌帝国齐、楚、秦、燕,加上新晋诸侯韩、赵、魏,都是万乘之国,所以被并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的来临,预视着战争将进一步升级,变得更加残酷。以往春秋的战争,都是几万对几万,而战国的战争,都是数十万对数十万。谁先撑不住了,哪个国家就要灭亡。那么,我们来看看越国在战国时代的角色,到底经历了什么才无缘战国七雄?
越国在春秋时代长期是默默无闻的小角色,一直到了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灭掉了当时的霸主吴国,兼并吴国土地,又开始挥师北上争霸,积极发展与中原诸侯国的关系,在当时属于一流强国。
势力范围北到齐鲁,南至闽越,西至鄱阳湖,东至东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国家资源。春秋时代的吴越人,彪悍而好勇斗,军事素质是诸国难以匹敌的。齐国的技击之兵畏其如虎,更何况是晋楚这样的军事霸主。
战国初期,越国是当时的四强之一,与魏国交好,更是齐国的克星。历代越君,均有好胜之心,虽然不如勾践时代的辉煌,但是在国际上仍是强国。
公元前333年,是越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越国由盛转衰。
越王无疆想要恢复祖上的荣光,于是率兵攻打齐国,当时正是齐威王时代,齐国蒸蒸日上。齐国素来怕南蛮,于是诳越国去攻打楚国,越王掉头攻楚,结果中了楚国的埋伏,兵败而亡,楚国趁势达打到了钱塘江。
这一仗,主要有两大影响:第一是越国精锐之师在这次战役中全军覆没,第二是越王无疆身死,诸子争位,国家四分五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2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