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备的皇叔身份是不是真的

话历史 2023-10-31 09:36:30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刘备的皇叔身份是不是真的。

刘备的皇叔身份是不是真的

刘备与汉献帝刘协的身世及血缘关系

刘备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主角之一,而汉献帝刘协则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有趣的身世和血缘关系。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汉献帝刘协的情况。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而刘宏则是解渎亭侯刘宏之子。进一步追溯下去,刘宏是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而刘开又是汉章帝的孙子。这样一来,刘协与汉室的皇族关系非常紧密,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那么刘备的身世如何呢?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对刘备的身世有着清楚的描写。据原文记载:“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刘备乃刘弘之子也。”根据这段描写可知,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而刘胜是孝景皇帝的第七子。

刘备在宗谱中被认定为汉献帝刘协的叔叔,因为刘弘是刘协的父亲。因此,刘备被尊称为皇叔,并且得到了这个称号。

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和汉献帝刘协之间存在着直系的血亲关系,刘备是刘协的叔叔。这种血缘关系也是刘备在三国时期拥有一定政治地位和势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刘备的身世背景以及与汉献帝的关系,成为他在战乱纷争中求取天下的重要资本。

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刘备乃刘弘之子也。帝排世谱,认定玄德乃帝之叔也,皇叔称号由此而来。”

从罗贯中老先生编的这张刘备族谱来看,刘备应该是汉景帝的第十八世孙。汉献帝的辈分远高于刘备,根本不可能认刘备当皇叔。

关于刘备的身份记载,首见于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子陆城亭侯刘贞的后代。陆城亭侯刘贞在汉武帝时期,就因为酎金失侯,被废除爵位和封国了。按照汉朝的宗法规定,失去爵位的刘贞及其子孙已经沦为庶民,不算皇族了,根本不可能再出现在皇族宗谱里面。所以汉献帝不可能通过查询皇室族谱,来确定自己和刘备的关系。

因此陈寿记载的刘备身世应该非常靠谱,他之所以没有在三国志中详细描写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多少代子孙,可能是蜀汉王朝自己也不知道刘备的详细身世。

因为从陆城亭侯刘贞到刘备,间隔了三百来年,中间还有王莽末年的大战乱,一个庶民家族很难将自己的家族宗谱清楚完整地记录下来的。所以真实历史上的刘备并非汉献帝刘协的皇叔,刘皇叔之称也毫无依据。

虽然刘备并非汉献帝的皇叔,但刘备的汉朝宗室身份,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因为刘备的老家幽州一直在曹操治下,要是刘备的宗室身份有问题,曹魏这边肯定会站出来用刘备身份做文章,来否定蜀汉王朝的正统性。

魏蜀吴三国争锋时期,魏国官方从没有质疑刘备的身份,连魏国官方史学家鱼豢所著的典略一书,也承认刘备是汉朝宗亲后裔。

罗贯中之所以在三国演义中,为刘备瞎编乱造一个“皇叔”身份,就为了增强刘备的正统性,以便贯彻尊刘贬曹的宗旨。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刘备的皇叔身份是不是真的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

刘备自称皇叔,皇叔身份是真的吗为何没人质疑他?

刘备与汉献帝认亲这一段,在正史中是没有记载的,只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才有所描述,排宗谱认皇叔是演义上的事,历史上没有,这里只讨论演义,跟历史无关。

小说记载刘备自报名号,说是中山靖王刘胜后代,历史上刘胜好色有一百多儿子,到了刘备时,都过了几百年了。现在对于刘备是否中山靖王之后,仍然有争议,不过古代有家谱、有字辈。而刘备的祖父刘雄官至东郡范令,父亲刘弘也可查,争议归争议,刘备多半是中山靖王之后,要不然以当时的时代,冒充皇亲国戚,应该是要杀头的。

朝廷不会只听刘备一面之词就断定他为中山靖王之后,应该会查他的祖祖代代,当然在能查的情况之下。后来汉献帝都称刘备为皇叔,如果不是,玩笑就开大了,有人会说汉献帝为曹操的傀儡,需要刘备这个人。道理是这样,你认为枭雄曹操会干吗!如果刘备的身份能够查到,不是中山靖王之后,曹操,孙权不把刘备收拾了才怪。

小说里是查的很清楚的,历史上则无法完完全全的查下来,不过在当时,刘备有家谱,皇帝有宗族世谱,所以当时查还是可以查到的。所以刘备不会作假,不过其祖先有没有作假可就不知道了,应该来说也不会,除非当时有政治目的才会作假,刘备的祖先不可能会想到自己的后代出一个刘备,还能建立一片江山,因此刘备是汉室宗亲应该是真的。只是与汉献帝的血缘关系较远罢了。

刘备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不是皇叔,他早年间在干嘛?

刘备家的那棵大树,在各种小说故事里已经说了多遍,就不从这里讲起了,重点说说他家的情况。

《三国演义》给刘备的定位就“刘皇叔”,并且给他安排了一个由汉献帝官方认证亲属关系的桥段,为了把这个故事编原,还特地给刘皇叔排了一套祖宗世系,自汉景帝往下,从中山靖王刘胜开始总共十八代,其中有十四代是列侯之尊,乍一看过去,血统纯正的皇亲啊。

问题是,哪怕是《三国演义》编的这套世系,也大有毛病,因为汉献帝是汉光武帝的子孙,而汉光武帝是汉景帝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人,从汉景帝排起,到汉献帝刘协这里,只有十三代,那么,刘备其实应该是刘协的来孙辈,也就是玄孙的儿子。

俗话说,差辈儿了。



回到史书的记载上,刘备的祖先早在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贞那一代,就因为酎金成色、重量不足的罪名,被夺去了侯爵,之后连世系辈分、名字都不见记载,要知道,开国皇帝也是要追封祖先立庙的,如果刘备能够回忆,史书上不会不记录,只能是刘备自己的都不知道自己曾祖父的名字,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到了祖父刘雄和父亲刘弘这一辈,刘备家似乎有了比较大的起色,《三国志》里用了一个词儿,叫“世仕州郡”,这个词儿不是乱用的,自《后汉书》开始,写一个人的履历,往往有“世仕州郡”、“家世衣冠”、“家世两千石”、“累世公卿”之类的形容词,各有级别,篇幅有限,就说说刘备家。

东汉制度,州、郡、县主官由朝廷派任,称为“长吏”,而三级的办事官员,则由主官自行“征辟”,最高级的叫“门下五吏”,《三国演义》中常见的“主簿”、“别驾”就是其中之二,其他的称“掾”、“属”就是部门课室的负责人,再往下是普通的公务员,秩禄百石以下的斗食、佐史。

“世仕州郡”的意思是说,刘备的祖父和父亲两代都出仕为州刺史或郡太守的属官,至少应该是“掾属”的身份,也就是百石以上,在家乡本地应该属于比较出挑儿的豪族,他的祖父走得还远一些,曾经被举为“孝廉”,也就是进入了中央官职序列,最高官职是东郡范县县令,用今天的说法就是“中管干部”。

到了刘备父亲刘弘这辈,之所以没能继续,在于刘备的“少孤”,也就是父亲在他少年时代就去世了,只能和寡母一起“贩履织席为业”,小家庭的经济条件很一般。

可到了15岁时,刘备的母亲仍旧让他出门去游学,投入卢植的门下,与同宗的刘德然和公孙瓒同窗,这说明他母亲希望他能够走“士人”的路线,广大父祖的门楣,这也是东汉社会的正途。



问题是,青年刘备不爱读书,兴趣是骑马、遛狗、玩音乐和穿漂亮衣服。长手大耳,身高超过1米7。说话不多,喜怒不形于色,待人宽厚且爱结交豪侠,身边总跟着一群小青年。两个中山大马商张世平和苏双,贩马来回于涿郡,见到刘备后“异之”,就给他很多钱。刘备拿了这些钱,拉起自己的队伍。后来他带着这支队伍,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立了功,然后就做了中山安喜县尉。

也就是说,刘备自己给自己的人生换了一条道。

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一个同学,也是大哥,公孙瓒,在《三国志·先主传》里这么形容俩人的关系“瓒深与先主相友”,“深”这个形容词并不多见,而公孙瓒这个人,如果细究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对刘备深远的影响。

公孙瓒和刘备父祖一样,是郡吏出身,娶了辽西太守的女儿之后,才到卢植门下学经,这就是老丈人栽培他这个地方小豪族的举措了,不久后又回乡任郡吏,在陪同主君刘太守流放今天越南境内的日南郡之后,虽然被赦免没去成,却扬名帝都,被郡中举孝廉为郎,担任辽东属国长史,又升迁为涿县县令,又参与镇压张纯之乱,升迁为中郎将,带属国与乌桓、鲜卑攻战。

注意,我们前面说过,刘备家里经济条件不佳,上学时还依靠族叔刘元起的资助,凭啥“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些贵族子弟的生活标配呢?

答案很简单,有人送。

谁送?

马商。

马商为什么送?

因为需要马。

马从哪里来?

当然从塞外来。

而我们看公孙瓒的宦历,几乎就绕着东汉的幽州边塞转圈,而在东汉王朝风雨飘摇的时代,公孙瓒在边塞的军功靠什么支撑?钱粮从哪儿来?

答案很简单,《后汉书·公孙瓒传》原文提到:

(公孙瓒)常言“衣冠皆自以职分富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

翻译过来就是,公孙瓒经常说,士人家族自以为该当富贵,不感激别人的恩惠,所以,他最喜欢的往往是商贾、庸人。



由此可见公孙瓒本人的交友喜好,刘备自幼“贩履织席”,又“不乐读书”,可谓百分之百投其所好,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公孙瓒理想的伙伴。

确认了这一点,那么,史书记载中的一些矛盾也就有了解释。

《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刘备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因功授安喜尉,而《典略》中说刘备是在青州平原郡被平原刘子平举荐跟随青州从事讨伐张纯参军,因功授安喜尉,而张角发动的黄巾起义平定时间在公元184年,距离刘备到洛阳为何进募兵的189年差了5年,无论如何也不算“顷之”。

反观张纯叛乱,公元188年十一月,公孙瓒在石门大破张纯,然而,在追击途中,公孙瓒被乌桓围困在了辽西管子城,困守200多天,吃完粮食吃战马,吃完战马煮弩和盾上的胶和皮革,实在顶不下去了,和士卒诀别分散突围。

此时的刘备应该是在平原郡以他的“商贩经验”为公孙瓒筹措军资,碰上了青州从事出兵讨伐在河间、渤海、平原等郡抄掠的张纯,结果被生意伙伴刘子平举荐参军,为什么?

因为他的关系网在大乱的局面下已经“垮了”,这个刘子平应该就是刘备担任平原相后,派刺客刺杀刘备的郡民刘平,《先主传》中说他“素轻先主,耻为之下”,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刘备之前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和他合作做生意,一个商贾甚至是小伙计,摇身一变成了朝廷二千石大员,当然不忿,但这个时候,他的主要考虑应该还是将公孙瓒安排的“白手套”刘备送走。

这个理由,刘备还无法拒绝,正是从军之后,发生了刘备在战场上受伤装死的事,伤愈之后,才转到了破虏校尉邹靖的麾下,这个对手就未必是张纯了,因为自幽州至冀州、青州的山水之间,遍布着黄巾余党。

到189年三月,张纯被杀,叛乱平定,邹靖和公孙瓒又是老战友,所以,论功行赏时刘备得授中山安喜县尉。

也就是说,刘备从15岁(虚岁)到卢植门下读书,到29岁(虚岁)得官之间的14年间,大多数时间,应该是在为公孙瓒服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368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