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林甫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子者揽延人才一种手段。总体来看,科举考试还算比较公平,改变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用人体制,让更多的社会低层才俊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当然,历史上也有几次科举考试十分荒唐,我们姑且称为零纪录的考试,至今仍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零录取率的考试。公元746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初到长安求官,当时唐玄宗正沉湎盛世的繁华和温柔的富贵梦里,已经懒得亲自处理政事,把“外朝”交给李林甫,“内朝”交给高力士。第二年,即公元747年,杜甫等一大批当时杰出的才子参加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是李林甫,他是当朝宰相,但却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对于朝中百官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或者官位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的除去,像张九龄、严挺之、贺知章、李邕、李适之、房绾等一大批杰出人物都受到了李林甫的迫害甚至暗杀。他尤其嫉恨因为文学才能而得到封赏进官的士人,害怕朝外的贤士得以接触皇帝的机会,上书揭露他的本来面目,痛陈他的奸恶。所以这个“口有蜜,腹有剑”的宰相便千方百计的阻塞言路。结果参加“制举”考试的人,没有一个被录取,也就是说那次考试结果的录取率为零。为了掩盖自己的阴谋,对考试结果,他自己还向玄宗上表祝贺: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报效而没有遗漏,这是多么的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啊!连尧舜明君都不能如此的明察秋毫吧!而更加可悲的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李隆基竟然默认了这样的考试结果。参加那次考试被受到愚弄的还有著名诗人高适和元结。在人类考试的历史上,零录取率的记录恐怕至今也没有谁能够打破的了。
零岁考生录取的记录(不满一岁的考生)。一代奸臣秦桧先后把持朝政十九年之久,他自立门户,收揽奸佞,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架空宋高宗赵构,独掌朝纲,“由是中外大权尽归于桧,非桧亲党及昏庸谀佞者,则不得仕宦,忠正之士,多避山林间。”不但如此,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的一次科举考试中,秦桧还为其年龄不到一岁(只有九个月)的孙子秦埙谋夺状元。他利用手中权力,任命其亲信御史中承魏师逊、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汤思退、右正言郑仲熊、吏部郎中权太常少卿沈虚中、监察御史董德元、张士襄等人为考试官。这些考官对秦桧的意图心领神会,他们想借此机会来讨好秦桧,从而可以取得高官厚绿。于是,他们就窜同作弊,准备录取秦埙为状元。后经人揭发,状元没有当成,但也高中榜眼(第二名),这对于那些穷数十年时间皓首穷经的举子们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讽刺,更有甚者,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由于秦桧的营私舞弊,其侄子秦焞、秦焴、姻亲沈兴杰、朋党周夤等人,都得到了进士的头衔,无怪乎“天下为之切齿”。
零活着回家考生的考试。张献忠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起义军号称六十万大军进入成都,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在成都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后称帝,以成都为西京,8月16日登基王位,成为大顺第一任皇帝。这年秋,眼看着清朝军事节节胜利,自己的大顺政权摇摇欲坠,为了不给新正权留下人才,张献忠发诏举办“特科”,征集四川各地举人、贡士、监生、民间才俊、医卜僧道、隐士应试,有不愿意参加考试的,就被“军法严催上路,不至者杀,比坐邻里教官”。到了成都后,他以方便管理为名,将所有考生集中在成都青羊宫,一个不留,全部坑杀,自谓“无为后人有也”,制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 ? 备课的时候,了解作者,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那些文人们的科考之路,可谓各不相同啊!
? ? 李白,无法参加科举考试。为啥?堂堂诗先李白,居然连科举考试都不能参加?这跟李白的身世有关,在唐朝,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比如商人自己商人子弟就不行。而我们的诗仙李白,恰恰是商人的儿子。科举考试的大门在李白面前无情地关闭了。但是李白就是不走寻常路,不通过科举,而靠着他惊人的才华,一步登天来到了唐玄宗跟前做官。尽管这官并不是李白理想中的官职,但李白也算平步青云了。
? ? 杜甫,诗圣。杜甫的出身就厉害了,堂堂正正的世家子弟。从祖父一辈一直是朝廷高官,家族也是名门望族。他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年轻的时候他志不在此,他的志向是游历山水。他走遍大江南北,这些年是他最幸福几年。游历回来刚好遇到科举考试,于是杜甫以玩玩的心态参加考试。在唐朝科举录取率极低的情况下,自然名落孙山。但是杜甫也并不在意,落榜之后继续游历山水。又过了几年,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这一年的科举考试没有录取一个人。李林甫还大言不惭地对唐玄宗说,天下的贤能人士已经都在朝廷为官了,皇帝您拥有多少贤能人士啊!此时已昏庸无道的唐玄宗居然大喜过望,这一闹剧就此发生。杜甫也成了这一闹剧的牺牲者。后来就发生了安史之乱,杜甫被困长安十年,十年中杜甫过得困苦不堪,写下了著名诗篇《春望》。
历史上的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为统治者提供优秀有才能的人,也给一些有抱负的人一个步入上层社会的机会,但是科举考试史上也出现过奇葩的事情。
唐朝时期大字不识一个的胡人安禄山向唐玄宗汇报说,民间传言说今年录取的科考状元有问题,唐玄宗决定亲自测试一下,给了当年的状元一道试题,结果这个人拿着卷子脸色煞白,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最后交上去了一张白卷。原来此事是李林甫的手下干的,为了巴结一个被唐玄宗器重的人,就把此人的儿子录取为状元了。而此时的李林甫一手遮天,也没人敢揭他老底儿,直到安史之乱前后,有关他的事情才暴露了。
李林甫是唐朝宰相,在位期间总是害怕有人会超越他,对他的地位产生威胁,甚至有些科举考试在他的操作之下,竟无一人录取,要知道当年的杜甫也参加过科举,无一人录取的结果他对唐玄宗说?野无遗贤?,意思是天下的能人都在为皇帝效力了,所以民间没有人才了。唐玄宗应该也是个糊涂人,就信了他的话了。
还有就是千古奸臣秦桧,秦桧把持朝政,到处都安插着他培养的眼线和私结的党派,权倾朝野,甚至有一年科举考试中,还给自己不满一岁的孙子报名参加,结果一帮逢迎巴结的人就直接把状元封给了他的小孙子。还有正德皇帝明武宗的事情,明朝的科举最后有一场殿试,是要皇上主持的,结果举人们都在京城准备应试了,皇上却还在江南游历,所以考试不得不推迟等皇帝回来,次年正月,皇帝是回来了,这帮考生们准备再次应试的时候,皇上竟然驾崩了,没办法又考不成了,于是直到新皇帝登基,这才开始恢复考试,这场殿试拖了一年才进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3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古代刑罚之一,刺配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