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世民为什么想立李恪为太子,李恪究竟哪一点最为出色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4 15:12:24

李世民为什么想立李恪为太子,李恪究竟哪一点最为出色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古代众多的朝代中,唐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但是可惜的是,英明一世的唐太宗却并没有选好接班人,将唐朝的搅得血雨腥风。

作为一个看透世事的皇帝来说,无论选择哪个皇子作为继承人都会觉得太年轻,我们说李世民不该选择李承乾,同样李泰也不适合,难道李治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的么?

事实证明,其实李治也并不是一个的选择,有人就会想如果选择第三子李恪作为接班人,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为什么说选择他会更好一些呢?

李世民为什么对他如此喜欢呢,甚至还想要立他为太子呢?李世民喜欢李恪最重要的一点,相比于李承乾、李泰,李恪能够知错就改,这也是作为皇帝最为重要的一个品质。

先拿他这个知错就改的来说,其实是因为权万纪也很严厉,能够压得住李恪,之前给他做长史的人也曾经多次对他进行劝说,但是他却不以为然。

虽说李恪的一生并没有那么优秀,但是后人确实对他确实非常的怀念,这里面有两点可以证明:《旧唐书》在写李恪所犯的错误时候,说李恪当初被罢官是因为游猎破坏了老百姓的庄稼,但是在《新唐书》之中,是说他在跟他乳母的儿子玩游戏,他的错,显然是比破坏庄稼的性质轻了许多。

还有一件事情,南唐为了让国家显得正统,特地在李唐宗室之中找了一个人来作为他们的"义祖",而他们所找到的人就是曾经当过吴王的李恪,除了对他的怀念,更重要的就是对他的认可啊。

李恪最后的悲惨遭遇也是源自李世民,而为什么说李世民为什么要为李恪的死负责呢?一切从他开始找到长孙无忌商量废掉李治的时候就已经给李恪的死埋下了隐患。

不用想也知道,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会同意把自己的外甥给废黜了,而去同意选择一个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毕竟每个人首先考虑都是自己的家族,其次才会真正考虑国家。

而李世民在找到了长孙无忌的时候也知道这一点,竟然还直言点明了长孙无忌心中的想法,在后来也没有做出防范,而长孙无忌利用房遗爱造反案,成功的将李恪给冤枉了,导致最终被冤杀。

相比之下,李恪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才对他如此的怀念,而人们也才会设想,如果他真的做了皇帝是不是会让国家更加的辉煌。

作为李世民最赏识的儿子,吴王李恪为何与太子之位绝缘?

李恪确实是李世民非常欣赏的一个儿子,而且李世民一度想立他为太子。《新唐书》中记载,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但是,正是因为李恪受李世民赏识,李恪不但没获得太子之位,还被冤枉致死。不过,唐中宗李显继位后,立刻给他平反昭雪。五代时期,南唐甚至把他追封为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世民立的太子是长子李承乾。李承乾腿有毛病,但是李世民对他倾注了巨大的希望,派了不少名臣去辅佐他。但是辅佐的效果适得其反,李承乾耽于喜乐,又变得阳奉阴违。同时,因为李世民非常喜欢第四子李泰,而李泰又经常陷害李承乾,因此,李承乾决定造反。不过,并没有付诸行动,便已经被告发,一场宫廷政变胎死腹中。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

同时,李世民认为,如果立李泰为太子,他将来一定会杀掉李承乾。再加上李泰在立太子问题上用力太猛(他竟然对李世民说,将来他会杀掉自己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因此,最后李世民连李泰也不立。不立李承乾、李泰,在大臣长孙无忌等人的极力撺掇下,李世民立了第九子李治为太子。但是,李世民一直觉得李治很柔弱,怕他将来不能主政,就想改立太子。

他把长孙无忌找来,对他说,想立第三子吴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当时,李世民直截了当地对长孙无忌说,你之所以反对,那是因为你是李治的亲舅舅,不是吴王李恪的亲舅舅罢了。长孙无忌还是坚持认为李治很不错,不应该换太子。李世民最后听从了长孙无忌的。不想,正是这件事,最后害了李恪的命。

那是在唐高宗李治当皇帝的永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谋反的时候,李恪被牵涉进去了。高阳公主(李世民的女儿)是房遗爱(房玄龄的次子)的妻子。房玄龄去世后,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继承了爵位和财产,高阳公主觉得不公平,找房遗直闹。李世民斥责了高阳公主。后来,又发现了高阳公主与一个和尚私通,李世民更加生气,处死了那个和尚。因此,高阳公主非常恨她的爹李世民。李治继位以后,高阳公主觉得李治柔弱,就联络了一大帮人造反,准备拥立荆王李元景为皇帝。

这件事很快就败露了。败露以后,就要调查并抓同伙。长孙无忌因为一直非常忌惮吴王李恪,于是就把李恪也牵涉进来,诬陷李恪也是参与造反的人。李恪有冤无处伸。当时李治向大臣求情说,李元景是他叔父,李恪是他兄长,可不可以不杀?但是长孙无忌等大臣不同意。就这样,李恪被冤死。死前,他大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族灭!”长孙无忌后来被武则天削爵流放,自缢而死。

李恪的死,可以说间接帮了武则天的大忙。这让武则天后来在打击李唐子孙的时候,没有像李恪一样有能力有魄力的人站出来,最后李唐江山被武则天夺得。唐中宗李显继位后,为了增加李唐的势力,给李恪平反昭雪,并把他的儿子们封王。后来南唐为了彰显自己是唐朝的嫡传,把李恪追认为他们的祖先(李恪是吴王),并追封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参考资料:《新唐书》《资治通鉴》)

作为李世民最赏识的儿子,吴王李恪为什么会与太子之位绝缘呢?

虽然李恪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但是由于他既不是嫡子,母亲是前隋唐的公主。以至于他没有强大的娘家人为他说话撑腰。所以李世民即使想要立他为太子,也要多方考虑,需要取得朝中过半以上的大臣同意,不能一意孤行。结果是李恪尽管有才华,却与太子之位缘。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世民在李承乾和李泰接连出现问题后,就面临着重新选择立储的问题。李恪作为他的第三个孩子,又非常有能力。属于被考虑的对象。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他建议皇帝立李治为太子。但是李世民对李治并不满意,觉得他性格懦弱,没有什么才能,就表示想要立李恪为太子,但时遭到长孙无忌的反对。当时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他反正就意味朝中有一半大臣反对。由于害怕因为易储引起朝中动荡不安,再加上李世民已经废过一次太子,再废储会引起天下乱。于是李世民打消了立李恪的想法。假设李恪有个向长孙无忌那样的舅舅估计就有希望被立蓄。可惜由于朝中没有人替他说话,李世民也是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让他失去机会。

不过李恪尴尬的身份也是非常有争议的,他的母亲是前朝公主,在他的身上留着一般前朝的血液,如果让他登上皇位,就意味着把大唐天下一半又拱手送给了隋朝。这也是李世民放弃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这个因素,或许李世民不会被长孙无忌左右。因为李世民是非常欣赏他这个儿子的。

李恪如果能够登上皇位,以他的才能可能会创造又一个盛唐,起码会比李治强。武则天也不会那么容易得手,中国历史也会被改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2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