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财政可以说是被皇族吃空的,清朝又是怎么做的

以史为鉴 2023-06-14 13:34:37

明朝财政可以说是被皇族吃空的,清朝又是怎么做的

对明清皇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初年,护犊子的朱元璋立下了自家皇室优待政策——封爵世袭制度,按现在的物价水平换算,明朝最低世袭爵位的待遇每年都有近8万补贴,而到明末朱家皇族成员已达百万余人,可以说国家财政几乎都被这些皇族给吃空了,失败的宗族制度才是压垮明朝的大山。

和明朝差不多,清朝也同样有这样一个坐拿补贴的群体,他们就是八旗子弟。但是清朝在还没入关的时候就确立了八旗制度,避免皇族把国家吃空的问题。

清朝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最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一种军事组织制度。早年女真人以渔猎为生,随着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势力人口逐渐扩大,为适应族人生活发展,努尔哈赤于万历年间建立了黄、白、红、蓝四旗,又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在当时被称为牛录制。

后来又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基础上再增加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并将后金武装集团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入内。

平时这些人就从事渔猎耕作等生产活动,在战时则全民皆兵, 入关之后八旗分别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清太宗时期,为加强对旗人的束缚和笼络人心,又增加建立了蒙八旗和汉军八旗。

入关后八旗子弟的待遇

清朝统一中原后,为了表彰在统一国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八旗子弟,效仿明朝皇室做法对这些“自己人”实行了优厚的待遇,分别按血缘和军功给予相应爵位和军中官职,两者都没有的,当个普通旗兵也能有固定的补贴领取,同时清廷设立了八旗子弟身份世袭的制度。毕竟是对待本族人,这些本无可厚非,但是也让后来八旗制度成为了国家的重大负担。

因为天下安定后实际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八旗兵了。大多数时候这些所谓的旗人整日里不是吃喝,就是赌牌斗蟋蟀遛鸟样样不落,但就算如此清廷依然照旧给他们发军饷,并且还不用纳税,这也是到了后期八旗子弟迅速腐化,战斗力变弱的原因。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旗人没事只能在家多造孩子,又因为八旗世袭的制度,到了清末时期,旗人数量大量增加,一度达到了一百余万的数量。要知道,在当时的清朝,一般在京城的旗人,每月就能领到四两银子左右加1石米的补贴。而不在京师的旗人,一个月也能领二两银子,半石左右的米。

这些东西虽说不多,但也已经足以令清朝普通一家人过上一段衣食无忧的生活了。更何况几个不多普通旗人也许不多,当数量达到了清朝末年的近百万,那增加起来也是个天文数字了。

八旗子弟犹饿死?所以到了清中后期之后,清廷已经渐渐没有办法再继续支持这些八旗子弟白吃白喝了。在这种状况下,甚至出现了有些底层八旗子弟吃不饱肚子被饿死的情况。其实为了减缓这种状态,不同于明朝,清廷专门还设立了八旗子弟爵位隔代降级的制度

铁帽子王拉洋车

就是随着八旗子弟没有战功的,就在父子世袭过程中降级,以减少其俸禄,补贴待遇的制度,来控制对国家财政的压力。但就算是这样,按理来说作为清朝地位高的群体,就算普通的八旗子弟也还不至于沦落被饿死吧?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跟清政府对八旗子弟的一项命令有关。为了不让“祖先受辱”,清廷在初期规定八旗子弟不可从事“贱业”,不允许从事其他营生。而且这还被旗人自己所认可,他们也认为自己不该从事“贱业”所以那些身无一技之长的八旗子弟,在渐渐被边缘化之后,自己又不屑于通过从事其他行业谋生,认为这样做有失自己“贵族”身份,所以出现了一些穷困潦倒的旗人宁死不原意自己动手,直到被饿死的情况。旗人已经习惯了被供养的生活了,被清廷的制度彻底腐化。

在民国初年,清政府彻底灭亡之后,这些没有人供养又没一技之长的旗人,居然曾经向民国政府伸手要过钱,他们联名要求民国新政府向他们发放救济粮。几百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劳而获的生活,将政府对他们的供养视为正常。

当然了,民国政府并没有同意他们的无理要求,新时代下国民人人平等,他们也成为了普通民国国民,并没有特殊之处。

晚清非常腐朽落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财政收入?

当时清朝只能通过加大税收来维持国家的运行,以前清朝的正常田赋、盐税以及关税自然会被加大税收税额,但是这也远远不够,于是清朝后期还增加了铁路费,恶税洋以及土药厘税等,当时清末国库收入一年可以达到4.2亿左右白银。

清朝最繁盛的时期应该是康乾时期,那个时候,清朝没有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且国内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可以说国泰民安,不过那个时候,清朝国库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4000万两白银,但是在清朝晚期,清朝国库的一年收入可以达到4.2亿白银。

主要是因为当时清朝统治者因为与西方列强开战失败后,要佩服大量的白银给西方列强。而且国内还有天平天国要镇压,因此清政府需要钱,当时清朝晚期便将原来三大税田赋、盐税以及关税加大了税额,几乎都是都是翻几倍的往上加,这些钱大多出自农民的身上,所以当时清朝统治下的大清子民越过越穷。

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支撑清朝正常的运转,于是清政府便开始新添加铁路费,恶税洋以及土药厘税,清朝晚期因为西方列强在中国兴建铁路,当时确实促进了清朝经济的发展,于是清朝便开始征收过路费,而这个土药厘税其实就是鸦片税,谁都知道鸦片害人,但是清政府为了创收居然征收鸦片税,可见当时清朝已经走投无路了。正是在清朝这种毫无底线的创收之下,晚清的国库才能一年有4.2亿白银的收入,不过这些银子大多也都支付给西方列强的赔款之中。

百姓贫穷,朝廷没钱养兵,为何明朝的财政崩溃到如此地步呢?

明朝末年,由于财政收入太低,朝廷没钱,居然常常连军饷也发不起,导致边军经常闹兵变。卢象升、孙传庭等受崇祯之命组建军队,去剿灭张献忠和李自成,朝廷就给了一点初始资金,之后也是连军饷都不给,卢象升、孙传庭也算是牛人,两人都采取屯田的方法,先让军队自给自足,再去剿匪。而那些不屯田的军队,因为没有军饷而化身劫匪,四处虏掠百姓,例如左良玉、贺人龙等,朝廷还要依靠这些流氓兵剿匪,却不知道他们比李自成、张献忠还狠。

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兵临城下,派人与崇祯帝议和,李自成提出的条件是?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别的条件暂且不说,光是犒军银百万崇祯都拿不出来。北京城破,崇祯自杀。

李自成开始搜刮大明国库,结果所获不多,李自成就把目光投向那些明朝大臣身上,开始对这些大臣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居然搞到了7000多万两银子。举个很讽刺的例子,当时曾经当过内阁首辅的陈演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囚禁,主动交出四万两白银,被刘宗敏释放,结果四天后李自成出京攻打吴三桂,因害怕明朝旧臣趁机在作乱,把陈演给杀了,陈演四万两白银只让他多活四天。

明年末年,朝廷财政不堪,朝廷没钱,百姓四处选反,也没钱,那么钱都到哪去了呢?上面的例子就告诉我们,明朝不是没钱,而是钱都在那些官绅手中。

明朝最终灭亡的原因很多,而明朝财政崩塌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一无所有的百姓

明朝的财务收入正逐年减少

1.明代的田税确实不高,长期实行的是低税率。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朝的田税仅3%左右的税率,即三十税一,与我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这个税率实在是太低了,税率低只带来了国家收入的减少,而并未惠及民众,因为大多数土地是掌握在地主土豪手中。地主豪族的剥削使得低税率意义不大,反而造成了国用不足,后来崇祯年间屡为财政问题所困。

2.士绅不纳粮,明朝的免税集团太大了。大多数皇亲贵族都享受朝廷的免税政策,尤其是朝廷为了鼓励科举,对考上科举的进士、举人进行免税或减税,几百年积累下来,越来越多的人不需要纳税,导致国家税收减少。免税集团大多属于统治阶级,他们利用自己手里的政治资源做庇护,通过不同的手段夺取百姓的土地,举例说一下,例如一个百姓要纳三十税一的田税,但如果他把自己的土地卖给了免税集团,这样这个百姓就成了免税集团的佃户,他只需向免税集团交纳四十税一。

大家明白了吧?这个百姓需要交的税少了,免税集团又不需要交税,所以这对于百姓和免税集团都是好事,唯一利益受损的是朝廷,本应由朝廷收的税被免税集团收走了。百姓不明白的是,土地没了,就等于没了根。对于朝廷而言,太多的农民失去土地会形成安全隐患。

商业活动

3.商税太少。明朝自成立以来就对商业活动并不十分支持,尤其是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朝廷禁海了,这对还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朝是非常不利的,萌芽都被掐断了。

明朝军费太高

1.卫所制度。朱元璋效仿隋唐旧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卫所制度?,给军户土地,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当兵作战。但到了明朝末年,?卫所制度?被破坏,军户变多,土地少,而且各级官员贪腐严重,军户竟无法自给自足,甚至还需要朝廷补贴。更重要的是,?卫所制度?下的军户由于缺乏训练,根本就没有形成战斗力,战时却不堪一击。

2.地方军队也由朝廷来养。明朝对地方军队缺乏信任,严格控制地方自己征税养兵,导致朝廷需要承担全国军队的费用。

3.打仗耗费钱粮。尤其是到了明朝后期,军队没有战斗力,打仗屡战屡败,越是战败,打仗的成本就越高,朝廷就越没钱训练精锐的军队,形成恶性循环。

卫所制度

其它财政负担太多

1.明朝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南京并没有废都,而是成为留都,建有完善的官制设和卫所,白白花掉朝庭大量钱财。这点与其它朝代不同,汉朝、唐朝都有留都或陪都,但大多都有其名而没有其实。

2.明朝对皇亲国戚分封各种官爵,不种田也不做官,只是吸食老百姓的脂油骨髓。

3.货币政策。自明朝建立以来,明朝过度使用银两而废弃铜钱。随着铜钱废弃,银子单独通行,明朝又缺银,银就愈加昂贵,货物反而就愈加低贱,办理漕粮折银就愈加困难。官绅家族乘低贱时收进,等到昂贵时卖出。这种政策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使明朝的财富加速流向官绅家族。

被禁止的海运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到,明朝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统治阶级对国家的掠夺和对百姓的剥削造成的,而这个统治阶级除了皇族之外,还是官绅家族,百姓努力生产只为了养活他们。在明朝200多年的时间里,国家和百姓的财富逐渐地流向这些不事生产的皇族和官绅家族,大明和百姓变穷了,皇族和官绅家族却变富了,然后大明也就亡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0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