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始皇是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应该给与秦始皇什么评价?

人生百味 2023-09-17 09:34:05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秦始皇是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 应该给与秦始皇什么评价?的相关内容。

秦始皇是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 应该给与秦始皇什么评价?

秦始皇是暴君还是英雄?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些史实认为,秦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实行严苛峻法,这些都成为了他是暴君的证据。但实际上,这些"史实"仅仅是道听途说,这已经是很多读史人的共识。

相反那些高举反秦大旗的英雄豪杰们,也并非都是无可非议的圣人。以陈胜为例,他们的起义虽然取得了一点点小的成果,但却开始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踏踏实实的过起了"皇帝"瘾。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可怜的自尊,他们残忍地对待起义的功臣和故旧。

葛婴是陈胜起义的功臣,却遭到诛杀。邓说投降秦军,却被害。垄上故人仅仅因为直呼其名,竟然被杀害。而杀死吴广的田藏则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被升职。最终,众叛亲离的陈胜自己也被他的车夫杀害。

因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从历史上的片段来评判一个人是暴君还是英雄。历史往往被谣言和夸大的言辞所扭曲,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历史,并在充分了解背后的真相后做出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真相,避免对历史人物的过度批判或偏见。

葛婴有功而遭诛,邓说投诚而遇害,垄上故人因为直呼其名而被杀,杀死吴广的田藏不但不罚反而升职,最后众叛亲离的陈胜自己也被车夫杀死。

讨伐秦朝最卖力的项羽,更是一个十足的“魔王”。攻克襄城后,为了泄愤,把襄城变成了一座空城;打下城阳后,为了泄愤,杀光了所有军民;

在新安,坑杀了章邯的20万降卒;在齐国、在外黄,杀死的无辜军民不计其数;攻进咸阳以后,在咸阳又展开了大屠杀,临了一把火烧了咸阳城。

杀宋义父子,夷秦二世及赢氏三族,诛楚怀王熊心,烧死紀信,烹杀枞公、韩生......要说残暴,项羽才是十足的暴君,他的这些暴虐行径,我们何曾在秦始皇身上看到?

至于那个取赢氏而代之的刘邦,更是血债累累,比项羽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人倨傲、臭毛病一大堆咱就不说了,屠城的事情也没少干,而刘邦更可恨的一点是,他大开了皇帝屠杀功臣的先河。

韩信、彭越、琼布、贯高、陈豨......哪个不是战功赫赫,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刘邦的成皇帝宝座,但是他们死的却一个比一个惨。

就连被刘邦称为“功劳第一”的萧何,也没有避免被怀疑的命运;那个忠心耿耿、粗中有细,从一开始就跟着刘邦的樊哙,也险些做了刘邦的刀下之鬼。

刘邦屠杀功臣的力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也给后来的暴君做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可我们反过来看看,那个被他们称之为“暴君”的秦始皇,何曾杀过一个功臣?

从陈胜、吴广的一句“秦无道”,中华大地一乱就是14年,每个人都打着诛灭“暴秦”的旗号,可实际上无一不是想取而代之。

一个和秦帝国几乎完全一样的帝国。刘邦所建立的大汉朝,不管是国家体制、政治制度还是国家法律,都是延续了秦始皇在短短11年里所创的样板,只不过帝国姓刘而不姓赢。

刘邦不择手段得来的江山,给天下百姓带来了什么?三分之二的人死于战乱,大秦帝国的2000万人口,到汉朝建立之时只剩下了600万。满目疮痍,百业凋零。这就是老百姓想要的吗?这就是所谓的“正义之战”吗?

秦始皇很多所谓的“暴行”“暴政”,其实都是秦二世和赵高一手做下的,秦始皇背了不少黑锅,如果说他错了,他错在了识人不明,不该重用赵高。如果说他错了,他还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留下证据,证明自己的“仁政”,实际上并不是他没有留下,而是被项羽一把大火给烧光了。

刘邦、项羽这些人,出于各种目的,不断地抹黑老东家秦始皇和秦王朝。后来的朝代以汉朝为尊,也跟着抹黑,更何况几百上千年过去了能够为秦始皇洗白的证据已经找不到了。

而那些历朝历代的御用文人们,要么就人云亦云,要么就有目的的跟着泼脏水,没有人敢出来为“暴君”说句公道话。

我们应该也知道,秦始皇是开启中央集权的第一人,但秦始皇灭六国后,并没有将各国的贵族势力消灭掉,要么就迁到咸阳周边圈养起来,要么就任由他们在原地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虽说是“一人集权”,但他的权力终究没有那么大,因为各地潜在的反动势力太多了,而且故六国的军民也都是饱含私心。

秦始皇其实是为中央集权制做了一个过渡,从刘邦开始,中央集权的程度才变得越来越高,皇帝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最终达到了一人独大,没有任何人或者是机构可以节制,可以凭借自己的好误发布诏令,甚至是随意杀人。

秦国历代先王,一直广纳四方之客,择其能者而委以大权,不拘一格举拔人才、充分信任,可说是【夫物不产于秦,而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先后执掌国政的商鞅、张仪、魏冉、范睢、吕不韦、李斯等重臣,莫不是出自关东诸国,为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功名之心而来。所以君臣彼此无间,上下一心,令国势长盛不衰。

秦始皇在这方面和大秦先君一脉相承,统一天下后,对开国文武功臣也非常宽厚,对他们不吝爵赏,结为儿女亲家,更大力举拔他们子弟。

王翦王贲父子同朝、分军伐灭五国,一门两侯,荣宠终身,其孙王离亦为长城军团副将,执掌军权。而他们的子孙就是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最顶级世族,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

李信率军伐楚大败,秦始皇非但不加加罪诛戮,而是自己承担用人失察之责,后来又再次起用李信为王贲副将,从攻灭燕齐,才有世代将门、人才辈出的“陇西李氏”,后为另一最顶级世族,五姓七望之一。甚至李唐皇室,也同样自称是陇西李氏的子孙。

还有赵国王子赵嘉,在赵国灭亡后自立为代王,坚持反秦六年才被灭,始皇亦未诛戮,并让他儿子赵公辅迁居天水,负责管理西戎,子孙繁衍为“天水赵氏”,故赵姓世以"天水为望"。而赵王迁后裔被迁居涿郡,是为涿郡赵氏,后裔赵匡胤建大宋王朝。

像王翦率军伐楚时求田问舍,始皇亦是心知肚明,君臣默契方有此佳话。而后世许多良将功臣,如王镇恶、高长恭、年羹尧等,以为也学王翦贪贿自污,便可保身家性命,岂知反而被他们君主抓住借口,枉送性命,只因为他们不曾有幸,遇到秦始皇这样豁达的皇帝。

秦始皇如此气魄,如此胸怀,不愧为千古一帝,却因为他崇尚法治,贬抑儒家,被后世腐儒们当做“暴君”模板,污蔑贬低了两千余年,这些饱学之士实在是羞也不羞?

秦始皇在政治军事上的成就,皆是能前人所不能的各种开创,令初生的华夏文明得以抵御游牧夷狄的侵袭,并不断拓展壮大,而至辉煌。

所谓古典华夏帝国,便是自秦始皇赢政起,到汉武帝刘彻为止,基本模子都已打好了。后世任他再如何雄才伟略的帝王,包括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祖朱元璋在内,也不过是在这个秦始皇开始画、汉武帝完工的圈子里折腾打转。

关于秦始皇是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 应该给与秦始皇什么评价?的内容就是这些了,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全面的历史资讯和故事。我们的内容不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喜欢的话就请关注我们吧。

对秦始皇的评价?

历史评价

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中国人口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就可视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中央集权和忠君思想,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许多国家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到秦始皇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秦国消灭六国,统一中原,跟秦始皇嬴政本身的能力也分不开。秦始皇13岁的时候继承王位,但是由于年龄小,被吕不韦把持政权。后来成人礼过后,嬴政开始亲自处理政事。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并且重用李斯、尉缭,等人。开始了消灭六国的宏伟蓝图。

嬴政39岁的时候,统一了六国,并且自称始皇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一直到清朝,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直被用。可以说,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十分的重要。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正是因为秦国经历了几世几代人的沉淀,才有了这样的实力,所以,秦国统一六国不是一个偶然。到了秦始皇这里,可以说各种时机已经成熟,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都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和六国相抗衡。

再加上,社会的发展需要统一,秦国统一六国也带动了整个中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可能就算没有秦国,若干年后,也会有其他的国家将其他国家统一起来,只是秦国具备了那些因素而已。

-秦始皇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01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