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匈奴崛起欧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北匈奴被汉朝赶走后三百年,变成匈人,让整个欧洲胆寒。中国作为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大国,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过盛世之时,有过动荡的时候,但不管处于何种时期,都有着每一个独特的故事。正是经历过这些,中国才能成长为如今屹立在世界的巨人。
中国鼎盛的时候还属于唐朝了,但其实在汉朝,中国也很发达。在那个时候,中国经常受到一个国家的侵扰,这个国家就是匈奴。中国的古书中有过记载,匈奴早在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是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也正因为如此,中原的北部也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
有人说匈奴只攻打汉朝,不攻打欧洲,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匈奴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在东汉之前。这个时候的匈奴从战国就一直发展,因为离中原特别近,所以对中原特别熟悉。到了汉朝时期,匈奴发展已经很强大了。而那个时候的汉朝才刚刚建立,什么方面都还不成熟,所以匈奴就对中原发动了进攻。所以汉朝不得已就进入了长达七十年的战略防御阶段。
汉武帝时期,汉朝已经发展起来了,而匈奴就是汉武帝首先要处理的问题。从这时经过了几百年时间,汉朝大军先击败了北匈奴,后来将他们赶出了漠北。东汉之后的南匈奴就渐渐融入了中原,至于北匈奴被赶到了中亚后一直北迁。在这整个工程中,北匈奴和当地人进行交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变成了所谓的匈人。这些匈人最终迁徙到了黑海北岸,但他们骨子里面是有匈奴的血统。
而之后的匈人诞生了一位被称为“上帝之鞭”的人,叫做阿提拉。这个时候,距离东汉赶走北匈奴已经过去了几百年时间。而匈人即使有着匈奴的血统,但是和曾经强大的匈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不过因为在同一纬度,气候条件等原因都适合匈人的作战方式,所以匈人骑兵势不可挡的肆虐了欧洲,让欧洲人胆寒。而匈人王阿提拉,就是在这么一个过程中,比成吉思汗还要更早的成为“上帝之鞭”。
最近看西汉的历史,汉武帝的一生都在与匈奴打仗,最后匈奴终于被西汉大将卫青和霍去病赶出了漠北。
匈奴是亚洲大陆北部的游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部落联盟国家,存在年代约在前4世纪年至48年,其后分裂为西迁的北匈奴(48年—93年)和依附汉朝的南匈奴(48年—216年)。 统治领域约略在现今蒙古国、西伯利亚南部、中亚与中国北部地区。
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化必修课》上曾谈到有这样的可能性,北匈奴最终继续向西挺进,进入了黑海北岸,开始被欧洲历史学家记载。阿米安记载到“匈人,这一鲜为古代作家所知的民族,居住于亚述海附近的冰冻海洋”,这里的冰冻海洋也就是黑海一带。但是在西迁的过程中,北匈奴的族群不断加入塞种人、西徐亚人、伊朗族群等新的族群,导致其主体都可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演变为了匈人。
匈人在欧洲建立了强大的匈人帝国,对罗马等其他民族进攻,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于公元5世纪瓦解。匈人帝国瓦解后,他们的后代跟着欧洲逐渐演变成为了库特利格尔、乌特利格尔、保加尔人、马扎尔人(匈牙利)等民族。另外,匈奴在西迁的过程中,一路上和沿途的民族混血,因此从蒙古高原到中亚、欧洲都有匈奴人的后裔。
余秋雨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历史上成败转换的幽默性,匈奴没有战胜大汉帝国,却在另一个战场上打败了罗马帝国。
有机会研究一下是谁带领着北匈奴去闯世界的,这一路上一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不过游牧民族很难有自己的历史记录流传下来,历史就是谜,吸引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历史上对于匈奴而言,一个转变改变了他们成败的命运。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跳脱出来的人,放下执念的人,转身离去的人,可以在另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北匈奴西迁其实只是一种猜测——— 公元前1世纪时汉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创,并终使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北匈奴。至公元89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北匈奴主力后来不知去向。从此,北匈奴在中国的历史书上消失了。公元374年,一支号称匈人的强大骑兵队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他们勇猛善战、所向披靡,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席卷了欧洲大部,并在匈牙利平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是从中国北部西迁的匈奴人吗?近日,一些匈牙利人自称是“匈奴后裔”,他们要求官方承认其少数民族地位。那么,他们的先祖是否真的是中国北方的匈奴人? 匈牙利人和匈奴人是否有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两派,一直争论不休。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外关系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太山告诉记者,关于匈牙利人和匈奴人是否有关系,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术问题。因为当年匈人的沉重打击促使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所以西方人对此非常有兴趣。 18世纪后期,法国学者德·揆尼根据中国历史记载,指出匈人即是中国历史上的匈奴。稍后,英国历史学家吉朋又把德·揆尼的说法写入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部名著中。但是,他们都未能考证出匈奴人西迁的具体过程,因而,关于匈人即匈奴的说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英国学者伯利甚至说,德·揆尼和吉朋的这种说法“是凭借幻想,而不是根据历史事实”。此后,关于这个问题形成了两派,长期争论不休。直到现在,仍有人坚持匈人是匈奴人,也有人主张匈人非匈奴,匈人的来源不可知。 西方史料中的Huns,是否真的是中国北方的北匈奴西迁去的? 1937年,中国学者何震亚先生曾写过一篇《匈奴和匈牙利》的文章。他认为匈奴与匈牙利其实没有关系,那么,现在为什么仍会有这么多的误解呢? 余太山说,匈奴在东汉被汉人打败后,据说有一批匈奴人西迁,甚至有学者提出,秦始皇长城的建成,就注定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是匈奴不能南下,只能往西去,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这种说法其实没有什么根据,打败西罗马帝国的人在西方史料中叫Huns,可以说这个名称是匈奴人,实际上是不是真正活动于中国北方的匈奴人则很难说。 游牧民族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不像汉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他们往往经常改变自己的称呼。当年匈奴强盛起来之后,大家都愿意自称匈奴。 当时,在中国北方,到底什么是匈奴,可以说混淆不清。匈奴强盛时,它的疆土东面一直到东北亚,西面一直到西域,中国北方整个都是它的势力范围。在他们的统治下,民族千差万别,其中有白种人,也有黄种人,还包括抢去的许多汉人,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大杂烩,语言和风俗习惯其实都不尽相同。当时大家都称是匈奴,但其中真正的匈奴人其实并不多。匈奴灭亡后,这些游牧民族都又不再叫匈奴了。 余太山说,历史上确实有一支东方的游牧民族西迁到了欧洲,但从东方匈奴的灭亡到西方匈人兴盛。时间上差了好几百年。虽然匈人在名称上借用了匈奴的名称(可能是他们自称匈奴,也可能被别人称为匈奴),但到底是不是匈奴,则没有充分的证据。现在,有人试图证明北匈奴的西迁这个事件的存在,说它先到了哪里,再到了哪里,但文献上不存在。有些史学家还对此进行了论证,但都不可靠。 欧洲的匈奴是地地道道的黄种人,而中国北方的匈奴则可能是白种人。 余太山说,“匈奴”其实是西方人的一种泛称,凡东方去的人,他们都叫Huns。根据他的研究,西迁到欧洲的匈奴人应当是鲜卑人,但不排除有个别匈奴人混在里面。这些鲜卑人声称是匈奴人,或者被欧洲人称为是匈奴。当然,说这些人是鲜卑人,这也只是一种猜测,现在仍然没有过硬的证据,但比说是匈奴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余太山认为,迁到欧洲去的所谓匈奴是地地道道的黄种人,这个观点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从拜占庭学者关于欧洲匈奴人的记载来看,匈奴人是矮鼻子,小眼睛,没有胡子,而古代活跃于中国北方的匈奴本身却不是黄种人(这个观点目前和大多数学者不同),这从中国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些文献在提到匈奴人时,说他们又高又大,相貌堂堂,和汉人完全不同。现在,陕西的霍去病墓前仍有一块汉代的“马踏匈奴”石像,石像中的匈奴是一个大胡子,而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是没有大胡子的。 匈牙利人的风俗习惯和陕北相像,是否可以作为匈奴人的证据? 自号“长安匈奴”并以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蜚声文坛的作家高建群说:“匈牙利人吹唢呐和剪纸的情形与中国陕北的一样,他们说话的尾音也与陕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一首诗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很多匈牙利学者都认为这个国家与匈奴后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些是否可以作为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证据呢? 余太山认为,西北在古代是东西方交通的枢纽,尤其在海路开辟之前,都是通过陆路来交流。我们不知道有多少西方人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东方人去,而风俗习惯是可以相互学习的。所以,不能完全根据风俗习惯来判断一个民族,风俗习惯只能作为一种旁证,作为一种辅助证据,而不能作为肯定证据。 现在最可靠的方法是DNA鉴定,但真正要找到一块匈奴人的遗骨却很难。因为游牧民族是不断流动的,他们不像其他民族有固定的聚居地。匈奴没有文字,如果只靠风俗习惯来判断,而游牧民族又很像,类似的地方太多。所以,考古上要判断一个匈奴人的墓葬是非常困难的。 余太山说,匈牙利人是欧洲惟一不属于印欧民族的群体。现代的匈牙利人以马扎尔人为主。最近,有一位美国学者写文章指出,马扎尔人的祖先是()人,()人也是古代东北亚地区非常有名气的一个民族。 相关资料 匈牙利史学界的观点 19世纪前,匈牙利史学界普遍认为自己的民族与匈奴人是亲戚。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匈牙利学者克勒什·乔莫·山多尔前往中亚和中国寻根。但到了奥匈帝国成立(1867年)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支持的“芬兰—乌格尔”历史学派的观点被官方采纳。这一历史学派依据语言学研究成果认定匈牙利语属芬兰—乌格尔语系,由此确定匈牙利人的祖先同芬兰—乌格尔民族较亲近,与匈奴人没有关系。现在,由匈牙利科学院支持的官方历史结论也认为,匈牙利人的祖先最早来自欧亚大陆交界地带乌拉尔山麓附近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不是匈奴人,也不是匈奴人的亲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9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