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欧洲对匈奴有什么样的看法,为什么很少人谈起匈奴人

众妙之门 2023-06-14 12:29:10

欧洲对匈奴有什么样的看法,为什么很少人谈起匈奴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匈奴和欧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匈奴是我国历史上记载最古老一个部族,这个部族从春秋战国时期就与中原民族打打杀杀,为什么呢?因为都是血亲关系,后来打出了仇。公元91年,窦宪大破北匈奴后,北匈奴就不知去向,而归顺汉朝的南匈奴已经与中原基本融合。那么北匈奴去哪了?

我们探寻北匈奴的去向前,首先要澄清匈奴人从哪里来,与中原民族是什么关系?这些认识清楚了,再找寻匈奴人的去向,我们就会有一条主线。

匈奴人与华夏有无亲缘?

现在有些人总是否认匈奴人是中华民族后裔这一历史记载,而他们还拿不出驳倒的依据。让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原文:“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一句话点明匈奴的祖就是夏,而夏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司马迁提到淳维,是夏桀与他的小妾所生的孩子。用古代王朝传统那样,正妻与妾所生的孩子的身份不一样。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历史一直把夏桀描述成一个暴君。还有人认为夏朝不存在,但这是否认历史。我国历史记载总比外国那些拿着传说当历史的国家强之百倍,至于这一点那是考古专家的事,我们还是遵从正史记载。

夏桀被商汤灭亡后,就代表夏朝灭亡。但他的儿子熏育却把他的妻妾纳为自己所有。这与北方游牧部落传统相似,父亲死后,继位的儿子也可以纳之的传统相同。熏育收纳夏桀的妻妾中,就有淳维的生母。

而对异母兄的做法,淳维无法在商汤统治下生活,只得向北逃往生活,于是进入北方与当地游牧族进一步融合,并世代在北方生活,逐渐形成了匈奴部落,这才是匈奴的最早出处。

《史记》还记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又说,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而晋国和魏国史官所写的《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唐朝的《括地志》记载:“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这些记载都大体记载了淳维后裔发展成的匈奴人生活的区域。

匈奴与中原王朝相争时,那时的历史记载,虽然承认是夏的后裔,但认为匈奴很野蛮。居住在寒冷的北方,生活环境本身就差,但匈奴人口口相传的祖先未忘记。后来建立匈奴政权的头曼单于的名字也叫“淳维”,这不是重名或者巧合,这是一种纪念祖先的做法。

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凡是与匈奴血缘沾点的边部族建立的小王朝,都有“夏”的称呼,例如“西夏”,十六国时期,匈奴后裔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但元末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是否与此有关,还有待于考证。

从《史记》记载看,所谓的匈奴只是对北方各部落的一个统称,里面包含很多小的部族,而处于领导地位的部落被后人称为匈奴。这也是一种民族演变,与中华民族的演变一样。

匈奴人最后去哪了?

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后,后来窦宪赶跑的北匈奴,实力已经很弱了,但北匈奴并没有全部灭亡。他们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使他们一边向西迁,一边积蓄力量。因此,历史上北匈奴的一度被认为消失了,只是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力量而已。

到了公元3世纪末,消失了200多年的匈奴人突然出现了,但已经进入欧洲地区。据记载,公元350年左右,匈奴进入欧洲地区,当时的匈奴首领名为巴兰比尔王,此支匈奴与突厥人组成的阿兰国发生战争。阿兰国没能打过匈奴人,阿兰王被杀,于是匈奴人开始被西方史料所记载。

那么阿兰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我国历史记载中称为“奄蔡国”,该国位于中亚康居国的西北。据《后汉书·西域传》中载:“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居地城属康居,土气温和,多桢松、白草,民俗衣服与康居同”。

匈奴灭了阿兰国后,又向西到了第聂伯河流域,也就是现在乌克兰境内,但此流域是东哥特人的地盘。匈奴人的闯入,必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公元375年,匈奴人灭了这个草原民族。

匈奴人征服东欧草原时,并没有停下西进的步伐,而是把收编来的东哥特人组成大军,推进到黑海北岸,此地又遇到西哥特人。西哥特人而对匈奴到来,他们在德涅斯特河对岸想凭借地势守住城池。匈奴大军分成两路进攻阵式,一路从正面表面上进攻,另一路从上游渡河迂回进行了偷袭,西哥特人被打败。

罗马皇帝看到强大的匈奴,就让他们过多瑙河到巴尔干地区定居,并成为罗马帝国的边防部队一支。于是匈奴人就在更为肥沃的匈牙利平原定居,暂时结束了征伐。

公元395年是一个重要之年,罗马一分为二,东西罗马帝国形成,但匈奴人也建立自己的政权。而从罗马分裂后,匈奴开始与两个罗马帝国相争,先是于395年到431年侵扰东罗马,最后逼的东罗马给匈奴纳贡。

435年左右,匈奴出了一个厉害的首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提拉,他杀了兄弟后独自掌握匈奴大权,并对南俄和波斯帝国进行征伐。但感觉还是东罗马的油水多,让东罗马帝国增加纳税量。

阿提拉欺负东罗马帝国时,也不忘打压西罗马帝国,甚至直接插手西罗马的朝政,东西两个罗马帝国对匈奴人恨透了,但又打不过他们。

441年,拜占庭帝国没有满足匈奴人的心愿,阿提拉率军攻打东罗帝国,把巴尔干半岛的抢掠一番。后被东罗马将军阻击在色雷斯,此番进攻暂时结束。443年,匈奴再次攻打东罗马帝国,这次直接攻入其都城,逼的东罗马帝国只得割地赔偿。

此后匈奴人野心更大,因为欧洲地盘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阿提拉返回头来,再次想打服西罗马,451年,阿提拉的匈奴大军推进到高卢地区,但在法国巴黎,阿提拉遇到一个硬茬,此人是罗马名将阿提纽斯,他与西哥特人组成联军阻击阿提拉,两军在巴黎大战,双方都死伤严重,西哥特王被杀,先行撤出。匈奴人也受到重创,回到莱茵河。

阿提拉休整一年后,再次征伐西罗马,这次阿提拉翻过阿尔卑斯山,攻进意大利。西罗马皇帝见大势已去,让教皇利奥一世与匈奴和谈。但阿提拉想要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453年,当阿提拉迎娶罗马皇帝妹妹后,居然在新婚之夜死去。阿提拉死后,匈奴就群龙无首了,迅速瓦解。

据记载,阿提拉死后,他的后裔回到匈牙利一带生活,还有一部分到俄罗斯平原上,分化成若干个小部落,这些小部落又不断争来争去,后被亚洲的瓦尔达部落吞并,其余的匈奴人在欧洲地区被其他部落的人同化融合。

欧洲对匈奴有何看法?

现在欧洲人认为匈人不是我国北方的匈奴人,但18世纪时,法国历史学家德金认为欧洲匈人就是亚洲的匈奴人。之后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也这样记载。

欧洲人对匈奴人的看法比蒙古人西征还要复杂,还有人认为匈牙利人不是匈奴人的后裔。但也有人认为,匈奴人到欧洲后,在高加索被融合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进入俄罗斯鞑靼共和国,据说保加利亚人也是匈奴人与其他民族融合的人种,最后一部分就是在匈牙利。

现在有一个重要证据就是匈人灭阿兰国,与我国史书上《北史》、《三国志》、《后汉书》中对“奄蔡国”的描述。而匈人与匈奴人拜神、结盟、答谢、祭祀等古老礼仪上也有相同之处。

但欧洲人认为匈人与匈奴没有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经过千百年来的融合还留有多少不得而知。所以欧洲人心理很复杂,如果再进一步推断,或许就是中华民族的后裔。

为何古代帝王对匈奴头疼不已?匈奴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匈奴就是游牧民族,因为草原上不适合种植,所以他们把天赋都点在了骑兵,攻击上面。而对于我们这种勤勤恳恳的种地民族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安稳,他们需要的是破坏。于是匈奴这种游牧民族,只要时不时的偷袭我们,抢点粮食,抢点人就是他们的胜利了。

?

而我们种植民族呢,只能在中原上种植,其实不管我们在哪种植,因为我们是固定的,都会遭到这些喜欢攻击,而且居无定所的民族的攻击,这是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只要他们攻打我们,基本上他们就是赚的。

?

匈奴等游牧民族基本上是稳赚不赔,而我们种植民族必须有足够的武装才能反击,我们不仅要种植,还要武装,而对方只需要武装就行了,自然深受其扰。

?

和平时期还好说,因为政府组织能力够强,谁敢上来抢东西,一定打回他们老家,汉唐时期,三国时期都是如此。一旦中原乱起来了,政府组织能力不强,那游牧民族就会趁乱打劫,趁机捞点好处,有时候运气好了,甚至能够入主中原,跟汉族一决雌雄,比如蒙古和女真。

?

所以游牧民族在边上,始终是个威胁,你只能强,不能弱,一旦弱了就会被打。因为当中原实力强大的时候,就会攻打匈奴等游牧民族,可汉族毕竟有自己的土地,而且是种植为主,所以不能经常出去打架,只能守卫为主。

?

匈奴这种游牧民族在古代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很强的存在,所以对匈奴头疼不已是正常的,看穿了事情的本质,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

白匈奴和匈奴有什么区别?对中亚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匈奴兴起于夏末商初之际,《史记》中记载,他们的先祖淳维就是夏朝末代君王桀的后裔。从商朝到汉朝,经历约1800余年历史,匈奴人一直与中原王朝如影相随,并且摩擦、冲突不断。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名字是由山戎、鬼方、猃狁、荤粥、戎狄等不断演变而来,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了通用至今的名字匈奴。


秦国在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期间,匈奴实现了真正的崛起,并诞生了第一位单于挛鞮头曼。秦始皇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209年),头曼单于被儿子冒顿射杀。此后,匈奴在冒顿的统治下达到鼎盛,致使北方的浑庾、丁零、屈射、鬲昆诸部纷纷臣服,势力范围波及贝加尔湖;向西大败月氏国,收服西域26个大大小小城邦之国;向南则征服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并将秦大将蒙恬收复的河南地(河套平原)重新占领,与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咫尺之遥。

此后,匈奴与汉王朝展开了近三百年断断续续的纠缠与争斗,直到东汉永元五年(公元93)前后,一直与中原王朝对抗的北匈奴才在中原王朝的打击下惶惶西迁,并开启了重建家园的征服欧洲之旅。至此,匈奴人影响中原历史发展的时代才暂告一个段落,而早已归顺汉朝的南匈奴也进入了与中原人民的融合期。


反观自称为匈奴人的?白匈奴?却一直默默无闻,如果与同时期在北方草原横行霸道、并将中原边境搅的鸡犬不宁的匈奴相比,他们的?业绩?简不值一提,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但是,当草原霸主从匈奴变为鲜卑,再由鲜卑成为柔然后,白匈奴被柔然驱逐到索格里亚那,他们才如一颗闪烁光芒的星星渐渐被人们的视野所捕捉。随后,他们凭着自力更生的勇气与强悍的武力占据了中亚的锡尔河、乌浒河之间的善河流域。此后,白匈奴人以此为据点,开启了横行中西亚及南亚的征程。

白匈奴是不是匈奴人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讲,白匈奴算不上是匈奴人,因为他们是匈奴人与大月氏人的混血。对于匈奴人我们并不陌生,他们算是华夏民族的旁支,土生土长的黄种人,而大月氏人是古印欧吐火罗人的分支,属白种人。

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原居住于今伏尔加河及顿河流域的古印部落开始分四部,分别向西南、南、西、东四个方向展开大迁徙。其中东路纵队又分成三个小分队,辗转来到中亚,分别建立了?印度斯坦?、创造了古波斯文明及进入西域建立月氏国和楼兰。


在匈奴还没有崛起的时候,月氏人就是西域的霸主,匈奴人也对其忌惮三分。所以,头曼单于为了维持和平共处的局面,才会将儿子冒顿送往月氏国充当人质。而头曼之子冒顿是一个与秦始皇、汉武帝一样满脑子都是开疆拓土的人物,因此月氏国自然被列为征服之列。同时,占据西域与河西走廊就等于扼住汉王朝西出的咽喉,形成围堵之势,将汉朝牢牢困在关中,可将汉朝反制匈奴的能量削弱到最低。所以,攻占大月氏,对匈奴来说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很快冒顿如愿以偿,不仅将月氏王的头骨做成酒器,还将月氏人被赶往更遥远地方,而一部分没来及逃走的月氏人则分别与羌族及匈奴融合,与匈奴融合的结果是诞生了?白匈奴?。


白匈奴被中原史学家称为?嚈哒人?,但他们以?匈奴人?自居,其用意一方面是仰慕匈奴人的荣光,另一方面确实与匈奴人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同匈奴男子与鲜卑女子结合诞生的铁弗匈奴、鲜卑男子与匈奴女子婚配诞生的拓跋鲜卑一样,匈奴与月氏形成的混血也可以称为匈奴人,但是他与正宗的匈奴人存在本质的区别。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匈奴人如日中天的时候,作为袖珍部落的白匈奴只能四处依附,大气不出,在真正的草原霸主的庇佑下,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未来,直到某一天,突然给这个遗忘了自己的世界来一声平地惊雷。

白匈奴的短暂辉煌

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以征服为荣、为乐,他们的生存哲学就是扬鞭放牧,挥刀杀戮,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齐头并进。

一、征服贵霜帝国

遭受匈奴沉重打击的大月氏西迁之后,首先来到伊犁河流域一带,他们用武力将当地的塞种人驱逐。塞种人在逃亡中又分别建立了,大宛、康居、大夏与奄蔡国,而占据伊犁河流域的月氏人也并非就此高枕无忧,因他们还有一个对其念念不忘的仇敌。回顾历史,汉初月氏人与乌孙人先后来到祁连山脚下,后因争夺地盘大打出手,结果乌孙首领难兜靡战死,部众归附匈奴。十余年后难兜靡之子军须靡为父报仇,遂率军进攻在伊犁河立足未稳的大月氏。大月氏不能抵抗,只好率部众继续西迁,并在迁移的过程中征服之前塞种人建立的大夏国,最终于妫水(今阿姆河)一带建立大月氏国。


东汉初年,大月氏辖境内的五个侯国互相征伐,最终贵霜翕侯吞并其他四部,建立贵霜国。公元2世纪初,贵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囊括印度北部、雄居中南亚的宠大帝国。但是,贵霜帝国在大乘佛教的熏陶下最终走向衰落,并分裂为若干模糊不清的小国。而与没落的贵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北近邻萨珊王朝的蒸蒸日上。也就是在此背景之下,白匈奴先是攻入巴克特里亚(原大夏国),并以此为据点,给了贵霜帝国最后的一击,随后将由贵霜分裂出去的大小国家吞并,在贵霜故地建立起叱咤一时的嚈哒国。


二、征服萨珊波斯

灭亡贵霜的?光辉壮举?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白匈奴一夜成名。也讲是树大招风的缘故,西边的萨珊波斯首先表示不屑一顾,于是双方?摆雷登台,一较高下?。萨珊波斯的国王名叫巴赫兰,此人生平有三大嗜好,即珠宝、美女、野驴皮,所以他又被冠以?野驴?。一日,白匈奴大军压境,国王?野驴?临危不乱。他采用声东击西之术,白天依旧游猎,晚上则迅速集结大军。就在白匈奴背着晨光西进时,萨珊波斯的大军突然出来在地平线上。顿时,惊慌失措的白匈奴被打的四散奔逃,嚈哒王殒命当场,王后则被?野驴?国王纳入自己的后宫。

经此一败,白匈奴并没有就此屈服,而是发起了对萨珊波斯一轮又一轮的进攻,结果在持续的纠缠中,白匈奴逐渐占据上风。公元457年,萨珊波斯国王耶斯提泽德二世去世,其众儿子在争夺王位中大打出手、各不想让。此时的嚈哒国并没有隔岸观火,而是果断出手助耶斯提泽德之长子卑路支登上王位。从后来的发展来看,白匈奴是东郭先生,卑路支是狼,因为卑路支不仅不感恩白匈奴,而且还三番五次挑起战端。公元484年,卑路支率领波斯军团与白匈奴展开决战,结果卑路支命丧黄泉,军队损失殆尽。此后,萨珊波斯臣服于白匈奴,双方还以和亲方式巩固了彼此关系。


三、俯视印度

在与萨珊波斯决战的同时,白匈奴的另一支挺进印度笈多王朝。公元455年,白匈奴占领锡尔亚克地区和东马尔瓦。6世纪初,白匈奴将建于巴底延城的首都迁到密杀拉古拉,此时白匈奴雄居中亚高地,成为睥睨四方的巨人。但是,作为征服者的白匈奴并没有?与民为善?的德行,反而在被征服者的土地上残暴横行。嚈哒国的领袖米息拉古拉仰慕同时期横扫欧洲的阿拉提威名,于是以?印度阿拉提?自居。他的最大乐趣就是将印度的吉祥物大象赶到高坡处,然后再将大象推下坡去。看着大象连滚带爬的惨状,印度阿拉提笑的比烽火戏诸侯的褒姒还要开心。

白匈奴的荒唐行为终于引起公愤。公元528年,之前臣服的印度贵族王公联合起来反击白匈奴。结果,白匈奴被击败,部众陆续逃往克什米尔。突厥崛起后,吞并了白匈奴的最后一抹光晖。从公元558年起,白匈奴遭到了突厥与萨珊波斯不断的夹击,最终于567年彻底灭亡,残部则全部归附于波斯。从征服萨珊波斯到臣服于曾经的被征服者,历史给了白匈奴一个轮回。


较匈奴而言白匈奴对地区格局的影响

相对战争而言,匈奴人横扫欧洲,并将欧洲的古典文明摧残到面目全非。最终,他们如一匹狂奔嘶鸣的野马,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耗尽在茫茫的沙漠之中,只留给欧洲人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而白匈奴像是一条湍急的河流,一头折入无边的沙海,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即便是白匈奴后裔拉杰普特人,在嚈哒国灭亡后,作为遗留在印度大地上的正宗白匈奴人,最终被印度主流社会吸纳入贵族体系。由此可见,是他们适应了印度的文明,而不是与其格格不入、背道而驰。但是,在萨珊波斯臣服白匈奴的近百年间,白匈奴人同样很快就接受了萨珊波斯的祆教,并与波斯人在反对其他宗教立场上形成统一战线。正因为如此,白匈奴才掀起了劫掠阿富地区佛教的狂潮,约1600所佛寺被毁,其内的金银珠宝及工艺精湛的器皿被哄抢一口。无疑,这是佛教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历史应该给蛮荒的白匈奴人记上沉重的一笔。


结语:纵观历史,早期的游牧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文化底蕴的欠缺。正因为如此,才促使他们只满足无休无止的占有欲望,而很少去审视本民族将来的发展方向。所以他们往往如一颗流量,在寂静的夜空滑出一道光亮后,再也看不到了踪迹。匈奴、白匈奴、柔然、突厥莫不如此,当他们在发祥地亚洲的扩张受挫后,转而前赴后继的挺进中亚、西亚、直到欧洲,而他们一路带去的只有战争和对当地古典文明的摧残。

匈奴人和欧洲的匈人

公元91年匈奴在和汉民族的长年战争中承认了失败,开始了始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

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远飙.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是乌孙的地盘,既现在的伊犁和上游一带,第二站是康居,也就是锡尔河上游东部.第三站为阿兰聊这已经到了欧洲边缘.在91年到290年长达两百年的历程中,这个上天的骄子好象消失了一样.北方的苍狼为了梦中的家园,在雪地中,沙漠里艰难的跋涉.中外的史书中都找不到这个骄傲民族的记载.当《波斯史》中提到三世纪末匈奴出先在阿兰聊时,这头饥渴太旧的苍狼已经对它面前弱小的西方民族露出了爪牙……公元四世纪中叶,阿兰聊灭国,西方震动.从此,匈奴在西方的活动遂史不绝书.

阿兰聊灭国后没多久,西方诸国还来不及为其哀悼,就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浩劫.公元374年,巴兰勃率领匈奴铁骑入侵东哥特,来时排山倒海,去时十室九空,而且匈奴在三百年来对中国作战以来不知道学到了多少中国的战争艺术和谋略,这岂是西方诸蛮所能相抗的.匈奴以战养战的方式沉重打击了东哥特人,当年迈的东哥特国王赫曼立克(Hermanrik)的军队被匈奴全歼后,他便自杀了,继位的维席密尔(Vithmir)也兵败身亡.赫曼立克之子呼哪蒙特率部投降,而其余的部众在阿拉修斯和萨弗莱克斯的带领下逃到西哥特.也有人逃向巴尔干.

西哥特国王阿撒那立克(Athenarie)得知东哥特灭国后立刻在德聂斯德河布阵,意图阻止匈奴人渡河,不料匈奴人在远处上游偷渡后夜袭敌营,重创西板哥特军. 西哥特人在惊悖之余,一部大约二十余万众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国境,由于罗马帝国官吏的残酷压迫,哥特人纷纷起义.

罗马皇帝法伦斯(Valens)调集大军于公元378年8月9日在阿德里雅堡与哥特人会战,在哥特的重装骑兵面前曾经纵横欧亚的罗马方阵步兵毫无地位.下午,法伦斯和四万禁卫军全数战死.方阵步兵的时代过去了.这一战,动摇了罗马的根基,罗马再也无法控制辖下的诸族和领土.而此时,匈奴人回到喀尔巴阡山以东,进行休整.

公元400年,匈奴人乌尔丁带领大军攻入匈牙利追击哥特人,并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了意大利,这支可怜的哥特队伍在法洛伦斯被西罗马军队消灭以报阿德里雅堡之仇.匈奴人只是来意大利转了一下,不过又带来了相当大的后果.匈牙利原住民凡达尔人,瑞维人,和最先被匈奴人灭国的阿兰聊人开始了大跑路.这三族人进入高卢,与当地人战斗后于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并建立了三个国家.与此同时,阿勒立克带领的哥特人也南下逃避匈奴的大军,不过他们比几年前的同胞拽多了,在408年,409年,410年三次围攻罗马,而在410年攻入城中,这是历史上罗马城的第二次沦陷.

在这次战争中,西方诸族在匈奴军势的压力下为生存互相火并.而匈奴人则占据了巴诺尼亚(今匈牙利)把当地的哥特人列入统治之下后又开始无忧无虑的放牧生活了.

乌尔丁死后,路加既位,路加死后他的两个侄儿白里达(Bleda)阿提拉(Attild)共同治国.在这段时间里西欧相当平静,而北欧,东欧战火纷飞,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堪匈奴压力,渡海流亡到英伦三岛,在俄罗斯南部草原的匈奴人也归与阿提拉旗下,俄罗斯森林民族――斯拉夫人,芬人也告屈服,斯拉夫人可能就是在此时以"匈奴仆人"的身份第一次进入西欧的.

公元445年白里达死后,阿提拉独领匈奴,成为欧洲最有权势之人!王庭设于多瑙河以东的大草原上.

此时的东西罗马都要向阿提拉进贡.匈奴在东方失去的荣光在西方找了回来.

由于对西罗马提出的政治联姻和领土要求遭到拒绝,阿提拉决定开战.451年,阿提拉统领五十万大军进入高卢,这也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军队吧.罗马大将阿契斯北上抵挡,并联合了所有受匈奴压迫的蛮族王国.双方在加泰隆尼亚平原上会战,此战空前惨烈一日之间占死者有十五万之众……阿提拉见双方陷入了毫无意义的消耗战,于是领军回国.

次年,阿提拉率军突然越过阿尔卑斯山直攻意大利并摧毁意大利北部所有城市,压迫罗马.446年,军中大疫,阿提拉见西罗马已求和,东罗马援军已至于是回国,并与同年病死.次二役过后,西方人畏惧地称其为――上帝之鞭.

阿提拉死后,强大的匈奴人内部又出现内讧,诸子争立为王,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匈奴瓦解.日耳曼人乘时而起,把匈奴人赶回喀尔巴阡山以东.461年,阿提拉幼子邓直昔克企图重建霸权,不幸在于东罗马交战时战败身亡.这是西方史书上对匈奴人活动的最后记载.

在中国,此时正是北魏中期,南匈奴和其各分支在中国建立的"汉――前赵""北凉""大夏"等均在公元460年相继覆灭.

在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则分别与当地各民族混合了起来,一个彪悍而勇敢的民族从此消失了.奴在世界范围内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天之骄子的传说结束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9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