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易牙是为了讨好齐桓公才杀了自己儿子的吗?

人生百味 2023-09-12 15:33:06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易牙是为了讨好齐桓公才杀了自己儿子的吗?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

易牙是为了讨好齐桓公才杀了自己儿子的吗?

易牙:权谋厨师与权臣齐桓公的命运

在春秋时代有一位备受赞誉的厨师,他的名字叫易牙,也有人称之为狄牙。作为雍人,易牙以他出色的烹饪技艺和调味能力而闻名于世。然而,与他的厨艺相辉映的还有他与齐桓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易牙的最大亮点在于他首创了调和之事,将调味与烹饪艺术相结合,使他的菜肴成为齐桓公餐桌上的佳肴。易牙不仅精通调味技巧,他还是第一个开设私人饭馆的人,被后来的厨师们奉为祖师。

齐桓公被易牙的厨艺所吸引,对他非常器重。因此,易牙凭借他的烹饪技巧获得了齐桓公的宠幸。然而,人们常说“权谋满天下”,易牙却未能充分看穿齐桓公内心隐藏着的阴暗面。

齐桓公是一个极为权谋的统治者,他对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毫不留情。他对待自己儿子毫不留情地冷酷无情,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他不惜杀掉自己的儿子。这个残忍无情的一面在易牙眼中应该是昭然若揭的,然而他却因为对自己的“好”而忽略了这一点。

易牙对齐桓公忠心耿耿,对他的细心照顾和恭顺服从让他深得齐桓公的赞赏。然而,这种讨好的态度最终让易牙落入了陷阱。怀着对齐桓公的信任,易牙竟然主动帮助他杀掉了自己的儿子,以示对齐桓公的忠诚。

然而人心难测,权谋之下难免有阴谋。易牙对齐桓公的讨好和奉承既是出于对他的权力的渴望,同时也是出于对自己儿子能够免于杀身之祸的担忧。然而,齐桓公并不买账,他对易牙提供的菜肴进行了种种挑剔和指责。

易牙原本以为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齐桓公的认可,然而他却没能料到,他的奉承和讨好只是让齐桓公更加不满意,进而滋生出对他的厌恶之情。齐桓公乘机将易牙打入困境,并将其饿死。

易牙这位显赫于世的厨师,在力求苟活之际却因为自己对权势的追逐而被困身其中,最终以惨死收场。他曾是齐桓公的亲信,奉承讨好,但最终却招致了齐桓公的背叛。这是一个道德与权谋碰撞的故事,也是历史长河中一个沉痛的见证。

易牙作为雍人,擅长于调味,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因为他是厨师出身,烹饪技艺很高,他又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他被厨师们称作祖师。

一次桓公对易牙说:“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未食人肉,倒为憾事。”桓公此言本是无心的戏言,而易牙却把这话牢记在心,一心想着卖弄好自己的本事,好博得桓公的欢心。国君何等尊贵,绝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

后来他看见自己4岁的儿子,选了用自己儿子的肉。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鲜嫩无比,从未尝过的肉汤,便询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儿子的肉,为祈国君身体安泰无虞,杀子以献主公。当桓公得知这是易牙儿子的肉时,内心很是不舒服,却被易牙杀子为自己食的行为所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桓公宠信易牙。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说:“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专权。

桓公四十二年(前644年),戎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齐,齐令各国诸侯发兵救周。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

冬十月七日乙亥(前643年9月12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括地志》引《史记齐太公世家》说:“齐桓公墓在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一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垌。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得舍蚕数十薄,珠襦、玉匣、缯彩、军器不可胜数。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

桓公病重,这三个奸佞小人掌握了朝廷大权。此时他们不再唯桓公马首是瞻,而是挟群公子作乱,把桓公幽禁在冷宫,门前筑起了一道高墙,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连饭也不许送,桓公靠着屋檐流下的雨水苟延残喘。

据说有一妇人翻墙进入桓公的住处,看到桓公已人非人鬼非鬼的样子甚是可怜。桓公好久没有看到人来,像见到救星似的求她:“给我一点吃的吧!”妇人说:“没有呀。”桓公说:“给我一点喝的吧。”妇人说:“没有呀。”桓公说:“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妇人说:“易牙、竖刁和开方互相勾结作乱,他们把你囚禁起来,外面筑起高墙,堵塞了宫门,不许任何人进来,他们正在争夺权力,哪里来的吃喝呢?”

至此桓公才如梦初醒,连连叹息,流着悔恨的泪水说:“唉,管仲真有圣人的远见啊!如果死而有知,我有何面目去见他呢?”于是用衣袖遮住自己的脸,悲惨地死去。

易牙、竖刁等人只顾扶持公子争夺王位,以便自己还可以得宠,继续过荣华富贵的日子,哪里还有礼义廉耻,国家社稷。一代雄杰齐桓公就这样活活被饿死在幽宫。

桓公死后,遗体整整停放了六十七天无人收殓,尸体腐烂臭气熏天,绿头苍蝇满宫飞舞,蛆虫到处乱爬,一直爬到宫外。真是凄惨无比,骇人听闻。

以上就是有关易牙是为了讨好齐桓公才杀了自己儿子的吗?内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的历史趣闻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相关文章的话,就请持续关注。

易牙为当官把儿子杀了做成佳肴端给齐桓公

吴起想当官,先是拿家产两千金去通关节,结果关节没打通,被乡人取笑了一番,吴起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后来吴起在鲁国当官,齐鲁交战,鲁国因为吴的老婆是齐国人而不用他,吴又把自己无辜的老婆杀了,但还是不见重用,又奔魏,再奔楚,终得功名。不过,这功名却是踩着别人的鲜血爬上去的。

齐桓公给厨师易牙说自己什么都吃过了,就是没吃过人肉。易牙铭记在心,回家把自己三岁的儿子杀了,做成佳肴端给齐桓公。从此,易牙成了齐桓公一天也离不开的宠臣。所以易牙的地位是靠儿子肉得来的。

汉宣帝刘询年轻时,跟陈遂下棋,打钱的。刘询棋艺不及陈,常输得精光,还常常欠陈一笔账。后来刘询当了皇帝,把太原太守的职位给了陈,用此官职来抵他以前欠下的赌债。所以陈遂的官,是靠赌博赚来的。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跟羊元保下围棋,羊赢了有官做,奖品丰厚。羊元保自然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果然杀得刘义隆大败亏输。刘义隆兑现诺言,赏羊元保做了宣城郡太守。

也有哭来的官职。南朝宋武帝刘骏,宠幸殷贵妃,只是美人薄命,竟先刘骏而去。殷贵妃这一去,刘骏心里直比失去了江山还痛,葬好殷氏后,刘骏觉得自己应该还有必要为美人做点什么。想来想去,刘骏想到了让大臣们一起哭奠的招。而且下令,谁要是哭得有声有色,就有厚赏。皇帝下令,大臣们不敢怠慢,纷纷放开喉咙呜咽起来。秦郡太守刘德愿捶胸顿足,涕泪交流。刘骏十分满意,赏了他个豫州刺史。御医羊志放声大哭,泪流满面,极为哀伤。事后有人问羊志,眼泪是怎么下来的,羊志答了一句非常在情理的话:“我以前哭我的亡妾哭习惯了。”

北宋仁宗时期的龙图阁学士王博文,官职已经很大,可还想着向上攀爬。有一天竟然在宋仁宗面前哭了起来,说:“臣老得快要死了,没有机会再升官了。呜呜……”宋仁宗被哭得心都碎了,所以就给了他一个宰相职务。

唐高宗时,吏部尚书卢承庆负责官员考核,有官员押运漕粮,途中遭遇狂风,漕粮损失严重。卢公对此官员考核为“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神态自若;卢暗生敬意,又评“监运损粮,非力所及,考中中”,那官员还很淡定;卢佩服得不行,改为“监运损粮,非力所及,宠辱不惊,考中上”。看来,淡定功夫练好了也有大用处啊。

唐中宗时宦官得势,御史大夫窦从一见了没胡须的人就以为是宦官,都要点头哈腰。40岁上,唐中宗赏他一名70多岁的老太婆做老婆,他倒挺得意,因为这老太婆是韦皇后的奶妈,正好可以借此来巴结、讨好皇后。这是走后宫路线的。

杨婆的伶人就因为流行音乐唱得好,李存勖赏了他一个刺史做。

宋朝著名宰相寇准,进入权力决策层时很年轻,宋太宗就对人说:“寇准这个人可以做宰相,但就是年纪太轻了。”寇准跑回家把何首乌泡在酒里,连喝药酒三杯,胡须头发都变了色,一下子显得成熟多了。于是,宋太宗升他为宰相。

北宋足球先生高俅,见宋徽宗踢足球,眼露不屑,宋徽宗就让高俅踢踢看,高俅趁机表演了一把,因此深得徽宗宠爱,从此飞黄腾达。其实高俅这法子不是原创的,抄袭了柳三复。柳三复听说宰相丁谓爱踢球,天天在丁府外晃荡,幻想着丁谓把球踢出来,自己再踢进去邀功。果然不久机会来了,柳三复趁势把足球和自己一起送到了丁谓面前。自然,成功得到了丁谓的赏识。

宋仁宗时有秀才写诗“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这是标准的反诗啊!大臣们要杀他,宋仁宗大度,说这小子是想当官了,于是赏了秀才一个司户参军。这是靠写诗得来的官。

也有靠背诗得来官职的。北宋权臣蔡京,手下两个亲信争一官职,蔡京不便定夺,想了个法子,让两人背唐朝诗人卢仝的《月蚀诗》,一位年长的背得又好又响亮,蔡京一高兴,官职给他了。

易牙为了讨好齐桓公为什么煮熟自己的亲生儿子来献给他吃?

虎毒尚不食子,易牙为了实现自己的私欲,竟残忍地将其子煮成菜肴敬献齐恒公。刘恒公虽撞彩重用了管仲,成就了春秋霸业(有点像刘禅),但其实质仍为一蠢材及残暴之徒,食小孩之肉的想法就不是一个常人及明君之道,错了又不及时更正,不将管仲临终劝告放在心上,在没管仲辅佐的时候,就只能活活饿死在宫中,这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

虎毒不食子:历史上,究竟是谁如此狠心竟将亲生骨肉熬制成汤,献给齐王尝鲜?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历史上,狠心竟将亲生骨肉熬制成汤,献给齐王尝鲜的就是易牙,为了讨好齐桓公,因为齐桓公的一句玩笑话,做出这样的事情。



在古代的时候,王权高于一切,皇上的权力是最大的,有掌控臣民生死的大权,所以就会有一些奸诈之徒,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去讨好君王,他们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已经到了恬不知耻的地步。齐桓公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姬妾,生了一场大病,茶不思,饭不想,用不了几天就变得枯瘦如柴,形同恶鬼一般,齐桓公是一个非常色的人,他看到自己的爱妃成了这般模样,非常的心疼,就下令百般求医,多方医治,但是却始终没有什么效果,一想到心向人奄奄一息的样子,马上就要奔赴鬼门关,齐桓公整日里心急如焚。

但是有一个宫廷御厨,堪称厨神,名字叫做易牙,他知道自己巴结齐桓公的机会来了,因为他非常善于烹调技术,所以利用职务之便,把很多龙肝凤胆,山珍海味,精心烹调以后,送给了齐桓公的爱妃长卫姬,长卫姬闻到诱人的香味,感觉有了食欲。就勉强吃了几口。

后来经过易牙的精心调养,长卫姬日渐好转,齐桓公也非常的高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长卫姬也经常在齐桓公面前说易牙的好话,有一次齐桓公开玩笑说,自己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人肉,不知道人肉是什么滋味。易牙当时没说什么,唯唯诺诺的离开了。就因为齐桓公的一句玩笑话,导致了一桩灭绝人寰的灭子惨案,易牙真的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杀了自己的孩子,做成汤端给了齐桓公。

易牙杀子以适君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中国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奇葩,为了讨好上司,竟然亲手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这个人就是被今天厨师拜为祖师爷的厨神,春秋时期著名的美食家易牙。
古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易牙就是典型的厨师界的状元,因为他做的一手好菜,服务于当时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易牙的厨艺确实厉害,让齐桓公离不开他,想想当时没有罂粟壳,只能说明易牙的厨艺确实高。
话说易牙的厨艺深得齐桓公的喜爱,有一天,齐桓公对易牙说: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未食人肉,倒为憾事。吃人肉这样残忍而荒唐的事情,齐桓公也许只当是开玩笑,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却记在心里了。
思来想去,易牙认为自己巩固朝堂地位的机会到了,于是他把自己年幼的孩子杀死,并亲手做了一鼎肉羹献给齐桓公。齐桓公品尝之后,非常高兴,就问易牙这是什么肉?易牙当场大哭,说这是我的孩儿。齐桓公大为感动,他认为易牙爱自己已经胜过了爱亲生儿子,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杀子适君事件。
于是易牙一顿人肉汤深深打动了齐桓公,成为了齐桓公的宠臣,由厨房升到了朝堂,开始搞起了政治。齐桓公也不想想,一个连自己最亲的人都杀的人,能真心对待别人吗?大臣管仲向齐桓公谏言: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不过齐桓公不听,反将管仲撤职。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危,易牙拥立公子无亏,迫使太子昭奔宋,齐国五公子因此发生内战,易牙等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宫,最后齐桓公被活活给饿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7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