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杀掉汤和

华里士 2023-08-15 09:17:01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汤和得以善终原因: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杀掉汤和?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汤和得以善终原因: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杀掉汤和?

汤和:一个崇尚乡党情谊的传奇人物

要了解汤和是个怎样的人,我们就需要进一步了解他的出身和背景。从他的出身来看,他是濠州钟离人,与朱元璋是同乡。据传,他居住在一个小街上,这使得他-一个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可以说是身世艰辛。然而,尽管背景平凡,年少时的汤和却怀揣壮志。他喜欢统率群童,在嬉戏玩耍时就展现出了领导的天赋,并且努力练习骑马射箭。

随着年龄的增长,汤和逐渐成长为一个举止洒脱、沉稳敏捷且善于谋略的人。他的身高达到七尺,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挑战。很早以前,汤和就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并因为在战斗中的勇敢表现被封为千户。此后,他写信给朱元璋,并邀请他加入郭子兴的义军。

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朱元璋是一个非常重视乡党情谊的人。比如,他对待李善长和胡惟庸这两个人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两个人之所以能够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完全是因为他们和朱元璋来自同一个地方。

汤和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经历充满了荣誉和壮丽的历程。他出身卑微,但他的壮志和才能使他在红巾军中脱颖而出,并与众多英勇的战士一起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他的行动不仅获得了朱元璋的赞赏和加入义军的邀请,也为他树立了一个崇高的典范。

汤和的故事告诉我们,身世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朱元璋看重乡党情谊,也表明了他对诸多英雄豪杰的眼光和待人之道。让我们向这些伟大人物学习,珍惜乡党情谊,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其次就是在当初都不支持朱元璋的时候曾经力挺朱元璋。朱元璋入伍后没多久就因功被提升为之职,级别在汤和之上。后来汤和随朱元璋攻取。当时诸将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辈,都不肯居于他人之下,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惟独他认真谨慎地听从指挥,朱元璋为此非常高兴。

汤和这个人也是非常识时务的,自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这也很大程度上为他保住了性命。而且低调,《明史·汤和列传》:汤和晚年为人更加恭敬谨慎,入朝所听到关于国事的议论,不敢向外泄露一句。当时许多公、侯等老将都因奸党罪先后伏法,很少有人幸免,而汤和独享老年之福,并以功名而终。

更让人惊讶的是,不仅汤和自己得以善终,连他的子孙都世世代代的受了荫蔽,多是从军或者当官,为国捐躯的占了多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呈现的关于汤和得以善终原因: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杀掉汤和?全部内容了,如果您是历史爱好者,并且渴望更多了解历史相关的内容,我们强烈建议您加入我们这个名为的社区。在这里,您将会得到海量历史知识参考,深度解读历史事件,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探索。

为什么朱元璋当了皇帝把所有人都杀了。唯独没杀汤和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

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朱元璋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

本来,汤和也属“荆棘上的刺”,在必杀之列,可因为他的机警和自律,能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所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其自保“经验”可圈可点,不无“考古”价值。

他对朱元璋有拥戴之功。他早年和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的资格还老一些。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首领,其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看到朱元璋当老大,难免心里不服气,而汤和虽“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朱元璋是一直认账的。

他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故意降汤和一等,找个岔子只封他为侯,而其他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的爵位。他却很谨慎,从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相知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明史·汤和传》记“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也就是说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不放心了,汤和就投其所好,与其等他“杯酒释兵权”,不如自己主动急流勇退,于是,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和以间从容曰:‘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回家后他又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不谈国家大事,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杀尽所有功臣的,天网恢恢之下,汤和能成漏网之鱼,确实是个历史奇迹。可见,《明史》里说汤和“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个“异数”。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朱元璋为何不杀开国功臣汤和?!

因为汤和是朱元璋儿时的伙伴,朱元璋走上农民起义军的道路是由汤和引荐的,朱元璋或许念及那么一点点旧情。汤和的为人处世之道就在于他深知,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明白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喜欢一个功绩过高的臣子。作为臣子,只有能够在激流中猛退,懂得取舍,才能保明自身,获取最大的利益。

朱元璋看中汤和的原因

他低调务实、安分守己、不贪名利的表现让朱元璋很满意,最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信国公。汤和因为自身的战功颇多,在明太祖朱元璋之后封赏功臣时,明太祖朱元璋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的官职,爵位被封为中山候,而且这个爵位汤和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承袭。

汤和比起常遇春,徐达,这些将领勇猛不足,但战功有余。在太平之战中,他左腿中箭却轻伤不下火线,直到擒住对方首领。第二年,又随朱元璋一起攻下集庆,接着辅佐徐达拿下镇江。虽然是个万年老二的角色,可不管谁当领导,汤和总是用心辅佐,做事从不拖沓。

汤和为什么没被朱元璋杀掉?

汤和性格很好够义气也懂得谦让,在朱元璋势力抬头之时他主动退位让贤甘愿鞍前马后,也是前期一众将领中最先尊朱元璋为主的人。汤和属于领袖型将领,朱元璋对他有过防范和打压,但是汤和总是能够看准朱元璋的用意并且巧妙地化解。加之两人是发小并且朱元璋打下江山汤和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因此朱元璋始终保持克制。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没被朱元璋杀死的原因是什么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年事已高,心中不愿诸将长期统领军队,只是还没有公开采取措施。

汤和洞察出了朱元璋的本意,因此寻找机会对朱元璋说道:“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听后大为高兴,解除了汤和的兵权,开始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

洪武二十二年凤阳新宅建成。汤和便带领妻子儿女去向皇帝辞行,朱元璋十分高兴,赐他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纸纱三千锭、彩币四十多套,赐给其夫人胡氏的物品也一样多,并且下诏褒奖,诸功臣无人能与他相比。从此以后,汤和每年一次上京朝见。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5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