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皇帝如果死在外面尸体是怎么处理,哪一个皇帝下场才是最惨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4 01:52:06

古代皇帝如果死在外面尸体是怎么处理,哪一个皇帝下场才是最惨的

还不知道:皇帝的尸体如何处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我国封建王朝中,这段时间内诞生的每一位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够“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然而真正能够平平安安活到高寿的皇帝,又能在皇宫当中舒舒服服去世的还真就没多少。若是皇帝死在了外面,就比如说出宫途中,或是出征途中等等,处理尸体的方式也真的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秦始皇

当年秦始皇之所以南巡,据说是为了躲避灾难。因为当时发生了三件奇怪的事,一是火星运行到了天蝎座的位置,这叫荧惑守心,是对帝王大不吉利的天象,二是一块刻有"始皇死而地分"的陨石从天而降,三是有人捡到他多年前丢失的玉佩送了回来。所以秦始皇才第五次开始了他的南巡之行。在路上秦始皇暴毙,死因不明,也没有来的及交代继任者。

赵高为了扶持胡亥上位,密不发丧,当时可是酷暑六月,秦始皇的尸体很快就发出臭味儿,为了掩盖,赵高还在秦始皇尸体中放了很多"鲍鱼",这个"鲍鱼"不是指今天的海鲜,而是古代的一种腌制的臭咸鱼。我们可以想像,当秦始皇尸体入皇陵时,也许只是一堆烂肉。

2、 辽太宗

相对秦始皇尸体周围都是咸鱼,辽太宗就更悲剧了。当时他在夏天出征中原,因为一直生活在北方,对酷暑不适应,所以身染热病,那怕他嘴里不停含着冰块也一直喊热,最后一口老血喷出后身亡。为了让他尸体运回辽国,厨子把他空脏掏空,做成一条"咸鱼",又把他放到一个装满咸盐的坛子里,这才让远在辽国的皇太后圆了"死要见尸"的梦。

3、 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完全靠武力得来的,所以他一生信奉的就是拳头打天下,他对北边的蒙古非常警惕,总怕蒙古有不臣之心,索性先下手为强,有事没事就去打一次,但到第五次亲征返回途中,朱棣忽然暴毙,这可把大臣们急坏了,为了不让消息传出去,大臣们让工匠打制了一个锡作的棺材,将皇帝尸体密封在里面,快马加鞭回到京城,此时已是二十五天之后。所以很多人猜测,也许长陵里装的不是真的朱棣尸体,但如果锡馆密封效果好的话,明成祖尸体完好运回京城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4、 宋徽宗

宋徽宗是一个超一流的艺术家,他的瘦金体至今被人模仿,但他是一个失败的皇帝,因为他的耽于享乐,最后国家灭亡,金人将他俘虏,百般折磨,千般侮辱。他死后金人把他的尸体胡乱焚烧一下,烧到半糊不糊时,又将火烧灭,再扔入附近的一个尸坑里,虽然后来金人和宋朝议和,商量把宋徽宗的尸体送回,但到底送回的是谁的尸体,那就是一个谜了。甚至有人说,后来盗墓贼将坟墓打开,里面只有一块腐烂的木头,而真正的尸体被金人熬成灯油,真是可怜至极。

有些古代帝王死后,其灵柩需要放置几个月才下葬,他们不担心尸体会腐烂吗?

在古代,帝王的灵柩放置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下葬的事情屡见不鲜。古人不怕尸体腐烂么?当然不怕,尸体腐烂是必然的,不腐烂才是奇特的,古人早就已经知道了。所以,他们并不担心尸体腐烂的问题,他们担心的是尸体腐烂所带来的味道的问题。


因为棺椁下葬前要放置一段时间,特别是某些帝王、妃嫔的棺椁,在下葬前,会长期停放在宫内,或者某些特定的停棺地。尸体腐烂之后,会有很浓烈的味道,如果不妥善处理,估计停放棺椁的地方,人是没法轻易靠近了。这会严重影响日常的打理、祭奠。

古人很聪明,从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人去世之后,会为遗体沐浴。


这一做法,至少从周朝时已经开始了。《周礼注疏》载:“王崩,大肆以秬”,意思就是王去世了,要用秬酒(黑黍酒)给遗体进行全面的清洁。


古代没有蒸馏酒,酒精度数很低,就跟现在的米酒差不多,所以,这时候的酒没有什么强效杀菌作用。之所以用酒清洁,是因为纯粮酒有浓烈的香气,用以掩盖初期腐烂时的味道。

其次,对遗体使用九窍塞。


《抱朴子》中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所谓的九窍,就是耳鼻眼口肛阴等所有孔窍之处。使用特制的玉石或者金质窍塞,将九窍全部闭合。


九窍塞应该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可能作用并不大。除非选择的玉石材料带有一定的辐射,那倒是有可能。


再有,就是在棺中放置干燥的香料。


古人素有佩戴香囊的习惯,就是用来遮盖异味,带来芬芳的。香料对于掩盖遗体腐败的味道,同样具有很大作用。而且,有些香料除了具有芬芳的香气之外,还有杀菌和吸湿防潮的作用,对于遗体保存,也非常有益。

这种做法至少从汉朝已经开始了。比如湖北江陵汉墓,棺内就放置有杀菌的香料。马王堆一号汉墓,也发现了花椒、香囊、香枕等物。在《三国志集解》的引《述征记》注中说,刘表的儿子刘琮,将四方收集来的珍香药物数十石,捣碎之后,全部放到了刘表的棺中。到了晋朝永嘉年间,天下大乱,“郡人发其墓,表貌如生,香闻数十里”。可见香料对于遗体防腐和掩盖异味的奇效。


这一做法,在满清皇室也大量使用。在考古光绪陵墓时,考古人员在光绪皇后隆裕的棺中,发现了将近有半个棺木的糊状物。当时,打开棺木的军医伸手摸了一下,黏糊糊的,跑到另外呕吐了半天。后来才发现,这些糊糊根本没有异味,甚至还有淡淡的清香气,原来是棺中之前放置了大量干燥的香木碎屑。因为棺木长期泡水侵蚀进水,香木屑就被泡成了黏糊糊的烂糊糊。


还有,就是密闭棺椁。


古代丧葬,通常是内棺外椁的形制。外椁有石质的,多数是木质的。帝王的棺木通常都是选用上等木料,比如金丝楠木等。而且做工也极其的考究,当棺木的盖子闭合之后,基本上是严丝合缝,这已经可以避免异味的散发了。

同时,棺木也会刷上油漆,增强了棺木的密闭性,并且还会用油漆封闭棺木的缝隙,进一步增强了棺的密闭性。这就让棺内遗体腐败的味道很难散发出来。据考古发现,商代妇好的棺木就刷有油漆。到了清朝,慈禧的棺木,更是刷了数十层之多。


密闭的棺木,可以极大的隔离空气流通,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尸体的腐败速度,又可以隔离腐败的味道散发出来。所以,棺木即使停放很久,也不会闻到异味。


如果使用的是木质椁,棺木放在椁中,又加了一层隔离,异味就更加难以散发出来了。


因此,古人对于停放数月,甚至数年、数十年的灵柩,并不十分担心尸体腐败的问题。反正棺木闭合之后,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再次打开的。不管棺内的遗体如何,负责守护灵柩的人,还有祭拜、经过的人,都闻不到什么味道,这就已经足够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5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