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姚广孝求朱棣放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姚广孝,法名道衍,朱棣身边最具谋略的谋士,世人称他为“黑以宰相”。建文帝下旨削藩,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王爷和皇帝之间展开博弈,从当时局势来看,朱棣的胜算非常小,堪称九死一生,幸亏有姚广孝出谋划策,加上些许运气,朱棣才逐渐扭转战局,取得最终胜利,从王爷晋升为皇帝,并开创了永乐盛世。
影响成功的因素很多,比如朱棣的个人能力出众,在众皇子当中,绝对的出类拔萃,十七岁开始磨练,镇守大明王朝的门口,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即便如此,假如没有姚广孝,朱棣必然不可能笑到最后,结局可想而知。明代史学家李贽评价:“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作为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姚广孝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多次拒绝封赏,更没有主动向朱棣索求过什么东西,做人做事十分低调。永乐十六年,八十四岁的姚广孝病逝,在他临死之前,朱棣曾亲自探望,奄奄一息的姚广孝,再三恳求朱棣释放一老头,为何要这么做?此人究竟是谁?
《明史》记载:十六年三月,入观,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睡壶。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由此可知,姚广孝恳求皇帝释放的人是一位僧人,名叫溥洽,难道他是姚广孝的亲戚,或者关系匪浅的朋友吗?答案出人意料。
这个溥洽,除了跟姚广孝一样是僧人,两人并没有多深的交情,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几次,他之所以放下面子为溥洽求情,是出于内疚和怜悯之心。溥洽,职业是建文帝身边的主录僧,朱棣攻入皇宫之前,宫内突然烧起大火,十有八九是建文帝放的火。
入宫之后,朱棣派人到处寻找侄子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日不找到建文帝,朱棣睡觉都不能安稳。士兵不敢懈怠,立即展开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建文帝仿佛凭空消失了,大臣们也不知道其下落。正当朱棣一筹莫展之际,得到了一条小道消息,史书云:“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
也就是说,溥洽作为主录僧,应该知道建文帝逃走的事情,甚至是他把建文帝藏起来了。杀伐果断的朱棣,果断让人把溥洽抓进大牢,逼他讲出建文帝的下落。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上了,溥洽始终不说一个字,朱棣恨不得下令将他斩首示众,但为了弄清侄子究竟是死是活,只能一直关押着溥洽,不能杀掉他,否则线索彻底中断。
这一关就是十五年之久,无数次被审问,溥洽依旧如从前,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始终保持淡定和无所谓的神态,明摆着告诉朱棣:“尽管放马过来,你从我身上得不到任何关于建文帝的消息,就死了这条心吧,有种把我杀掉。”溥洽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更没有想过或者走出大牢,因为他非常清楚朱棣的手段。
让溥洽没想到的是,自己有出狱的那一天,而且救他的人是朱棣最信任的谋臣姚广孝。姚广孝从未求过朱棣任何事情,对于他的这一请求,朱棣无法拒接,因为他与姚广孝的关系不只是君臣,还是彼此了解的战友。当天,溥洽就重获自由,他跪在姚广孝的窗前哭着说道:“吾余生,师所赐也。”
有人认为,姚广孝助纣为虐,属于乱臣贼子,小编觉得这对姚广孝是不公平的。他作为朱棣的谋臣,帮助主公无可厚非,大明江山还是姓朱,而且他在朱棣称帝后深居简出,几乎不问世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想到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想到被诛十族的方孝孺,以及受牵连被杀的大臣,姚广孝心里充满内疚,所以才求朱棣放过溥洽,以减轻内心的愧疚。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因“上朝穿朝服,退朝着僧服”,人称“缁衣宰相”。
姚广孝生于医生世家,14岁落发为僧,法名道衍,却师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之术。洪武十五年,姚广孝与燕王朱棣结识,朱棣把姚广孝带回北平,让他担任庆寿寺主持,而事实上,他出入燕王府,密谈军国大事,成为朱棣的心腹军师。
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朱棣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扩展资料: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 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而朱棣在姚广孝、张玉、朱能等谋臣武将的帮助下,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史称这次争夺帝位的战争为“靖难之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姚广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难之役
朱棣的谋士和尚是姚广孝。
姚广孝这位道衍和尚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不是别人,他正是后来跟刘伯温齐名、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明初两大谋士之一的姚广孝。姚广孝追随朱棣后,一直和朱棣过从甚密。《姚广孝传》载:“从至北平,主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这几句话生动的勾勒出姚广孝和朱棣非同一般的关系,至于两人经常“密语”什么,明眼人当然知道,那肯定是谋划如何才能让朱棣问鼎天下,登上皇位。
姚广孝成就: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洪武十五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4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