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通缉令完全和真相不一样,为什么还能抓到犯人

众妙之门 2023-06-14 01:35:57

古代通缉令完全和真相不一样,为什么还能抓到犯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通缉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社会,对于在逃犯,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全国抓捕逃犯。通缉令上面信息非常详细,如被通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衣着和体貌特征,还有被通缉人近期照片,发案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案情。其中最关键的是被通缉人的照相,人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这个逃犯的长相,万一碰上这个逃犯,就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将其擒获了。

可是古代没有照相机、手机,古装剧中的“通缉令”画得那么抽象,仅仅寥寥数笔,还是黑白的。说实话,这些画像已经走形了,简直惨不忍睹,和真人不太像。有不少朋友有疑惑,这样水平的“通缉令”,有用吗?能够抓获犯人吗?

其实,在古代,这样的“通缉令”也可以抓获犯人,详情如下。古代“通缉令”上面,除了嫌疑犯的画像外,也有嫌疑犯的姓名、年龄、籍贯,还有此人作案情况,及可能的去处。

古代犯人逃走后,官府会出具州县长官签发的海捕文书(古代通缉令),让捕快拿着在各地粘贴,宣传。海捕,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追捕,即使犯人逃到天涯海角,也无济于事。

如《三国演义》第四回:“ 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 。”

演义中,曹操本想刺杀汉贼董卓,没想到被吕布发现端倪,于是放弃刺杀,而是假称给董卓献刀的。他将刀献给董卓,才连夜逃出京城,董卓反应过来,发下海捕文书,到处贴曹操的通缉令,四处捉拿曹操。曹操无处遁形,在中牟县被陈宫擒获。这说明古代的“通缉令”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抓获犯人的。古代“通缉令”之所以能够擒获逃犯,主要是连坐和重赏两个方面。

连坐

我国古代,实行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如果有一人犯罪,这一户、一甲、一保连坐,都被处罚。十户人家互相监督,如果谁干了违法的事,其他人就会向官府报告,将其绳之以法。这些违法的事,当然也包括包庇罪犯。

官府四处粘贴海捕文书,也就是告知所有老百姓,需要注意提防陌生人来到自己的村庄。如果这一甲内有人藏匿了逃犯,别人也没报告,那就将这十户人家当共犯处理。

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不是吹的,而是几千年来的实践总结。一件事情再危险,只要有人能够出得起足够的价码,就会有人去做。古代“通缉令”之所以能够顺利擒获逃犯,除了实行连坐重罚外,最主要的是重赏。

古代官府颁发的通缉令中,除了有犯人的姓名、籍贯等基本信息外,后面还会标注一定数额的悬赏金,如“凡抓捕犯人者,赏银一百两。”如《水浒传》中,鲁智深抱打不平,打死镇关西后,仓皇而逃。当时官府就发放了海捕文书,四处通缉鲁智深。当时在“通缉令”上不只写了鲁智深的姓名、籍贯、年龄,最主要的是写了对擒获鲁智深的赏金。如果有人能够向官府提供线索,就会获得相应的赏金,只是比擒获犯人少点而已。

我国古代,生产力低下,如果有人走了狗屎运,正好碰到了这些通缉的犯人,暗中向官府报告,就可以取得丰厚的奖励。有人觉得这几十、一百两太少了,认为没人为了几十两,冒着得罪犯人的危险,向官府报告,或者帮助官府捉拿犯人。实际上,古代普通老百姓,很少能够花得起银子,大部分使用铜钱。因此,这几十两对于古代老百姓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了。这真是一夜暴富的机会啊,诱惑还是挺大的,值得冒险。

结语

在古代,没有相机、手机照相,见过犯人容貌的人也不一定会画,而画师根据描述,自然很难画得惟妙惟肖。这些画师,凭借描述,画的犯人容貌,非常抽象,而其他画师,根据“第一个画师的原版”画,那就更加惨不忍睹了,和真人差得十万八千里了。其实,在古代,“通缉令”只是震慑,起发动群众的作用。最关键的是后面几句话,那就是关于这个犯人的悬赏。

毕竟官府的衙役是有限的,也不能运气那么好,正好碰上逃犯。只有重赏,才能调动老百姓积极性,帮助官府破案,捉拿犯人,使其无处遁形。

古代通缉令画得一点不像,为什么犯人还能被抓住?

这个问题也是小的时候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不过后来我觉得要么是应该画出来有特点的部分,要么就是把跟通缉令长得差不多的都抓起来,还有可能只是电视剧里画的不像。

反正现代社会我们确实也无从考证当时的人们到底能不能从通缉令中认出犯人,所以我们只能开大脑洞做出合理的猜测。第一种原因大概是把犯人的独特之处画出来,比如说有颗泪痣、酒糟鼻、眼睛一大一小什么的特点。第二种原因就是,如果画像画的太普通了可能就是要把长得差不多的人都抓起来逐一审问,不过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这么大的工程应该不会实现。

还有最后一种就是,其实古代人的通缉令画的挺像的就是现代电视剧

里面画的不像而已,古代人都能发明出来指南针、写出来大量优美的诗词,区区一个画像怎么能难倒他们。

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根本不像,为何还是能抓到罪犯?

第一,古代百姓的纯朴性。在古代的罪犯们并没有现代罪犯的那么强的反侦察性,也不懂得什么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这是因为古代和现代科技发展情况的不同。在古代是没有现代这么先进的网络技术,当然也不会给很少能受教育的古代百姓一个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平台。

更因为古代知识的“特权”,所以国内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只掌握在一些王公贵族和皇族贵胄中。因此,古代的罪犯只知逃跑,当被官兵拿着画像询问的时候,不懂得遮掩的他们大都会露出马脚,被官兵一吓,就会招认。

其次,从画像的内容来讲,画像一般不只有罪犯的大致肖像,还有罪犯所犯的具体罪责,以及主要特征,通过这些线索,再加上官府给的赏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不是很有名的汪洋大盗,不会涉及举报人性命的话,一般都会被“热心”的市民举报。

在过去“通缉令”那么抽象,为何总能抓住犯人?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我们的科技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比于古代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比如在抓犯人这一个方面,现代的我们会通过身份信息和网络进行抓捕,让犯人无处可逃无处可躲。但是在古代就没有这样的便利了,古代人们抓捕犯人一般都是发布?通缉令?,但是古代是没有照相机的,他们?通缉令?上的画像也非常的抽象,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影响剧当中经常会发现,还是能够抓到犯人,难道是古人们非常习惯看抽象画,这样也能认出来?其实不是的,古人能够抓到犯人也是有原因的,我给大家讲一下。

第一个原因,古代也有辨别身份的证明。在古代虽然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身份证,但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身份证明,在通缉令下达之后,这个通缉犯身份证明肯定就不敢用了,如果去一些城镇,就很容易被抓到。

第二个原因,高额的悬赏。下达?通缉令?让百姓帮忙找犯人,这个可不是无偿的,是会有很高的报酬,就比如我们在影视剧当中看到的?黄金千两一样?,当然真实的历史上可能很少有这么高的奖金,但是给的赏金也够平民百姓动心了,在这样赏金的诱惑下,所有的百姓都会帮助官府去找犯人的,在如此多人的寻找下,试问犯人又怎么逃跑。

第三个原因,居住的稳定性。在古代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交通便利,一般人们是不会随便出远门的,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居住的固定性,基本乡里乡亲的全部认识,如果范围内出现了一个陌生人,而又下发了通缉令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重点的关注对象,这样去找的话就会很容易被找到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4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