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从天堂到地狱只有42天 毁灭李自成的黑手是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终于击败北京城的所有抵抗力量,攻进了北京。明朝皇帝崇祯自缢煤山,中国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宣告覆灭。
北京陷落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入主北京,这里成为大顺政权新的政治中心,李自成也成为新政权的领导人。
此时的李自成,麾下数百万大军,占据了广大北方地区,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仅仅过了42天,李自成就灰溜溜地从北京撤出,进而在清军的追击下迅速陨落,自己也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一说隐姓埋名做了和尚活到了康熙年间)!
那么,在李自成入主的42天里,北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强大的政权迅速衰落?
李自成
1、天灾:一场鼠疫让李自成集团几乎全军覆没
我们都说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都习惯从老李身上扣毛病,毕竟他没有问题,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想,即使老李再不济,也不至于在一个月时间里就葬送了这样一个大好前程!
所以,有些外因我们不得不考虑,却被主流历史学家刻意忽略。
这个外因,叫做鼠疫!
15世纪,一场席卷欧洲的黑死病让欧洲在100多年时间里先后死去超过一亿人,可见这种疾病的可怕。然而这种可怕疾病在明朝灭亡前夕在中国再次爆发,并造成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可怕的黑死病
我们知道,崇祯年间,西北大旱,多年滴雨未降,鼠疫由此蔓延开来,并随着农民起义军向整个北方扩散。
为什么李自成进攻北京时,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鼠疫已经将整个北京,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鼠疫在守军中蔓延,在李自成进攻的时候,甚至都不能拿起武器甚至都站不起来,这才让李自成风卷残云彻底攻破北京。
然而,宿命再次降临到李自成身上,李自成军队成为鼠疫的重灾区,非战斗减员严重,战斗力几乎丧失。这样的军队,在面对清军的铁骑,自然没有了抵抗之力。
清军入关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清军没事呢?这是因为,清军进入北京后,严格进行城市管制,不允许士兵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实行满汉分离,这才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鼠疫侵蚀军队。
所以,李自成的中招并不意外,快速衰败也不意外!
2、人祸:追饷追赃让李自成集团几乎威望尽失
崇祯同志,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就连对头李自成,也说明朝灭亡,罪责不在崇祯。
这样的好皇帝,李自成自然要缅怀,老李缅怀的方式比较特别,那就是使劲折腾崇祯手下的臣子们。
对于那些朝秦暮楚,两面三刀的货,李自成咔嚓了几个,算是给崇祯报了仇,但最重要的内容不是这些,而是“追饷”。
崇祯同志生前最惦记的事,就是从大臣手里,抠出一点钱来,去赈灾,去给军队发工资,但是他失败了。然后崇祯给皇亲国戚们要钱,死乞白赖才要了几万两,然后给手下将领塞了一下牙缝,然后明朝倒闭。而这些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们带着钱,摇身一变从,成了李自成的大臣。
李自成很不爽,不仅是为崇祯抱不平,更重要的是,他的百万大军也需要军饷啊,总不能给老百姓要啊,要知道,入城时老李可是当着大家的面给老百姓夸下海口三年不纳粮的,出尔反尔不是老李的作风,所以从这帮大臣身上搞点钱是必要的,必须的!
李自成政权
李自成格言:地主家的余粮,就像海绵里的水,用力挤还是能挤出来的!
所以,入城之后,轰轰烈烈的追饷就开始了,凡是有些家底的,都抓过来拷打、审问,不拿到钱誓不罢休,很多大臣甚至被酷刑折磨得丢了性命!最终,李自成获得白银7000万两,这是明朝十几年的财政收入!
不止李自成愤怒了,属下更愤怒,纷纷开足马力,将所有官员都列入了追饷范围,最后李自成甚至都不能控制局面。其结果就是,李自成集团在得到钱的同时,官心尽失。很多人不堪忍受,纷纷再次改换门庭,成为清军的领路人,他们成为推翻李自成的新力量!
李自成
李自成注定成不了新王朝的开拓者,他无论是实力还是运气,都差得太多太多!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从天堂到地狱只有42天 毁灭李自成的黑手是谁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其以均田免赋的口号,曾深得广大人们的欢迎,故其部队发展迅速很快壮大强盛,在其努力下,建立大顺政权并推翻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曾盛极一时的李自成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李自成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李自成作为农民起义首领,作为农民出身的,其本身对后期发展而言,多少有些限制。
虽然历史上农民起义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汉刘邦、明朱元璋。但这毕竟是少数,相对来说一些农民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出身因素自身限制的原因相必不用多言。
其次,作为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带领的不对多为平民,这些人多数是因为迫于生活的无奈,为了能生存不得起义而求获得温饱生存或更好的生活。
当大顺政权取得巨大成就、其势力达到鼎盛时,一时的胜利不仅让起义军陷入了自足安乐之感,而且连起义军重要头领也开始贪图享乐。
当时李自成虽然推翻明朝,但那是时局却很混乱,在内各地还是有割据势力,在外有清兵的威胁。而大顺政权没有根据时局而正确的做出战略调整、对策,在加上了又贪图享乐,如此就加快了大顺政权的失败。
最后,明朝虽然被李自成推翻,但清兵势力颇为强大,同时吴三桂又和清兵联合,而李自成后来取得成就后又变得疑心很重,从而很多人离开大顺政权而转投清军或南明政权,重要的因为他的疑心,还把重要助手李岩冤杀,结果就导致李自成起义军人心涣散。如此面对吴三桂和清军的攻击,最终走向了失败。
当然李自成虽然最终是失败了,但是他确实是历史上农民起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有优点,有能力,所以农民出身的他成功了。但是因为也正是因为他出身农民,所以他也有一定的农民意识,也就是小富即安、目光不是太过深远,这也是他在成功之后很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1,用错了牛金星,乃至误杀李岩。
2,大顺王朝刚建立,连年征战,百废俱兴。而此时的清庭正值其顶峰时期,兵强马壮,帐下人才济济。本人凭空臆想,即使吴三桂不投降满洲,而在李自城和多尔衮的两面夹击下,又能耐何几多??
李自成的素质,我觉得作大帅,作大将都可以,要让他作领秀,实在有点免为期难.
吴山桂的话,也有大将之才,他开关降清,我觉得可以原谅,他原本是想投降李自成的,但是因为李自成做得也太绝啦,你想一个男人尚不能保家,何来卫国?但后来开关以后对南明那么穷追恶打,我觉得倒是不可原谅,乃至以后的所作所为,我觉得都是为了一已私欲!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中国陕西米脂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
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父亲死后去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当驿卒。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全国三分之一的驿站被裁撤,李自成失业回家种地。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高利贷,当年冬季,李自成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於市,将置至死」,经严刑拷打后放在太阳下曝晒。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又杀死自己通奸的妻子韩金儿及其情人盖虎儿,同侄儿李过於1629年2月投奔甘肃甘州的驻军总兵杨肇基麾下,升任把总。
1629年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造反起义。
李自成起义后转战汉中,参加了王佐挂的义军。1630年王佐挂被朝廷招降后李投奔张存孟的义军。在这期间,后金第一次入塞,北京震动,大将袁崇焕被皇帝凌迟处死。1631年4月,张存孟在陕北战败降明。李自成率余部东渡黄河,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称「闯将」。
1634年后金军第二次入塞。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在河南召开「荥阳大会」,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会后高迎祥、张献忠率部攻下南直隶凤阳,掘明皇室的祖坟,焚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杀宦官六十多人,斩中都守将朱国相。张献忠与李自成不合,乃分军东走。
1636年后金改清。清军第三次入塞。高迎祥进攻西安时兵败被陕西巡抚孙传庭杀。李自成便被推为「闯王」,继续征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明史》称其为闯贼。
崇祯十年(1637),杨嗣昌会兵10万,增饷28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起义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此举在二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著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崇祯十一年(1638)八月,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迂安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力主与清议和,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的激烈反对。崇祯和战不定,急调洪承畴等人东去勤王,李自成竟大难不死。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位於湖北襄樊)重新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队伍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1641年1月攻克洛阳,杀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之后在一年半之内三围省城开封未果,最后一次1642年黄河决堤冲毁开封。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与此同时明朝对清朝战事不利,3月,洪承畴降清。11月,清军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掠走36万人。
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5月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
1644年1月李自成东征北京,攻克太原、大同等地,明朝官吏纷纷来降,3月17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18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4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 藩。但不奉诏与觐耳。」3月19日破城,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进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但从3月27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
据说李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时人许重熙在《明季甲乙两年汇略》借谈迁之口谓曰:「损其奇零,即可代两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岂先帝未睹遗籍耶?不胜追慨矣。」但可信度并不高。计六奇认为:「予谓果有如此多金,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方可载之,即回圈交负,亦非计月可毕,则知斯言未可信。」据梁方仲估计,1390年至1486年,中国国内白银总产量只有三千万两上下。明亡前,虽有大量白银流入,但也只有四千五百万两。
1644年4月13日,率二十万军亲征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22日,吴军战败。吴三桂乃降於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逃往西安。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由於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於是疑心日盛,终於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潼关,李自成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后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被忠於明朝的地方武装杀死。另说李自成脱逃削发为僧,名奉天玉和尚,在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出家。又说李自成隐居到甘肃兰州青城。
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此寨至今犹在,内有李自成纪念馆)。李继迁寨是当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所建立,该寨李氏即其后裔。
李继迁是北宋初年党项羌的首领!他的祖先因在唐朝末年曾帮助唐政府镇压黄巢,所以被唐帝赐姓李氏,从而得到了一个汉姓。
李继迁一生进行的是反宋事业,不断在宋朝边境进行武装叛乱,他的儿子李明德也是一生进行对宋战争。直到李明德之子李元昊建立西夏王国后,仍然多次侵扰北宋边境,屠杀宋朝军民。
谁料到西夏灭亡数百年后,党项余孽的后裔李自成继续祸害我大明江山!后来李自成失败以后,吴三桂血洗李继迁寨,也算是狗咬狗,此支党项羌后裔被灭门!
李自成作为明末一名主要的农民军领袖,曾一度拥兵百万之众,占据北京,面南背北,登基坐殿,但最后却一败涂地,不知所终.今人在评述他的失败原因时,大多只着重于他进京后不善待百姓,错杀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等方面,却少有人注意到其实大顺政权建设上的巨大漏洞,才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愚以为前者只能算是大顺政权崩溃的导火索,就如同萨拉热窝事件对一战的影响一样,即使他进北京城后善待百姓,也不出现错杀将领,清兵入关等其后一系列的不利事件,若政权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还那样不到位,那天下大乱,被人撵下台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李自成从起事伊始,就一直没能脱掉流寇习气.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只知攻城,不知守土;只知征兵,不知抚民;只知招降纳叛,不知大力培养自己的政权建设骨干.首先,他只知道攻城抢东西,杀贪官,始终不注重建设自己的根据地.他曾经先后几次攻占洛阳,还杀了明朝的福王,但过后都主动放弃了这座中心枢纽城市.注意,是有足够的实力守城(洛阳城破后举国震动,他的农民军从者云集,又缴获了福王囤积的大批粮食,可称兵强马壮),却只派了几百人留守,等官军围剿大部队一来,这几百人当然只能弃城而逃,所以李自成一直没能形成据地为王之势.其次,那时百姓都知道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可作为一个政权领导人来讲,地盘内老百姓不纳粮,你的军队吃什末,只靠抢官军的粮食过日子吗?那终非长久之计.只打破城池,开仓放赈,把数万饥民招作兵丁,然后拔脚就走是绝对不行的.你必须站住脚跟:建立政府(当然首先得能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对这块地盘进行起码的保卫),委派官吏,让百姓给你交赋税,支持你作战,通过各项政策和制度把你们紧紧捆在一起,建设和保卫根据地同时进行,相互促进,再逐渐招兵买马,扩大地盘,那才行.君不见共产党的“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权利归农会“?只这一下子,就争取到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没有政权的依托,虽号称拥有数省地盘却没真正把根扎牢,因此日后他的百万大军在清兵追杀下一退再退,于数月之内就迅速土崩瓦解就不足为怪了.相反,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就很注意守土,因而坚持斗争了足有十几年.再次,后期虽然李自成的帐下聚集了李岩,宋献策等知识分子,为他出谋划策,以上所述形势有了一定改观,他也建立了一些固定据点,隐隐有了点儿王者之气,但情况始终没能得到根本上的扭转.比如他在领地内任命的地方(不包括军队)官吏,大多是明朝投降过来的人,自己培养出来的干部极度缺乏.这些官儿们几乎全是贪污腐化的投机分子,根本和他不是一条心,日后一看形势不对,马上又投降清军.没注重嫡系地方政权干部的培养和投降官吏的甄别使用,是他的一大错误.还有,如果他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兵“平时拿外交工作当回事,麾下有几个出色外交人才的话,即使抢了陈圆圆,吴三桂至于都答应了投降,又为了区区一个女人反悔吗?
所以,我说称李自成为“大顺皇帝“是高抬他了,他只能算一个超大号的流窜作案的山大王,一个不懂治国不懂政治但在这方面又稍有觉悟(冲他招纳了几个文人,抽空读了些书和大多时对百姓还不错来说的)的鲁莽武夫.打天下决不只是杀杀砍砍的事,他做一员武将是可以的,但绝对坐不稳江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16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武则天上位是依靠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