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唐朝为什么没有因此而分裂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3 22:59:59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唐朝为什么没有因此而分裂

你真的了解武则天改国号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咱们中国的文化,是讲究“大一统”思想的,能不分就不分。

首先,咱们不妨先来思考这个问题,唐朝真的被武则天的“周”给分裂了吗?

历史上,确实有很多的朝代,打起了之前已有朝代的旗号,为了加以区分,大家往往对这类朝代用“后某”加以区分。典型的就是五代十国。这类朝代,和之前的“前朝”已经基本没有任何关系(同姓、远房亲戚什么的咱就不算了,不能漫天扯关系,咱大家还都是人类呢),仅仅是使用了之前对待名字,而且,这类“前后”的朝代之间,是明显有其他朝代作为间隔的。

唐朝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虽然武则天女士的大周朝在时间段形式上对唐进行了分割,然而,在分割前后,李唐还是那个李唐。

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一家子的事。妻子从丈夫那里抢来了家族管理权,最终又传给了孩子。家还是那个家,国还是这个国。政权体制,没有任何变化。

当然,在历史上,同一个朝代前后分成两部分的,很多也都是一个家族的问题。然而,这类朝代的划分,都具有着一定的动荡,其划分的前后,有着很容易区分的特点。

典型的,就是以国都所在地理位置的迁移。这也是一般同一个朝代划分成两段的主要因素。

比如,西周东周、西汉东汉、北宋南宋。

当然,地理上的变更,仅仅是一个表层因素。毕竟,向明朝这样,国都也发生迁移(虽然迁移后在南京还保留了一套班子体系),但前后政权相对稳定同一,因此,明朝没有被分成“南明”、“北明”(清朝初年地方反抗势力不在此讨论)。

比如东周相对于西周,中央集权社会明显不稳定,出现了从春秋到战国的动荡时期;

比如,东汉的建立,是汉朝宗室(相当于远房亲戚了)刘秀出面修整了王莽簒汉搞出来的烂摊子;

比如,南宋是靖康支持后,皇权被迫南移;

……

而唐王朝,在武周前后,都是稳定的,无论是国都还是社会政治,都没有明显的动荡变化。

因此,武则天,尽管在其当政期间,成功地更改了国号,但大唐还是那个大唐,唐朝还是一个整体,并没有因为武则天的“周”而被分割。

为什么武则天的周朝没有在历史朝代上面记载

因为唐朝的历史是唐朝人记载的。

唐朝的当政者是不允许周朝这种事被记录在正史上的,因为这是李家的一大耻辱

一为什么在唐朝中的周朝没有进入正史?

自唐载初元年九月(690年)自号“圣母神皇”的武则天革“唐”命,改国号为“周”,到长安四年(705年)15年,也就是武则天在位时间——武则天创建武周政权。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男性的皇帝家天下,只可能存在一家一姓的政权,像唐朝就是李姓的李唐政权。

武则天改“唐”为“周”,这个周朝照例应是武姓的武周政权。

但武则天不是男性,而是从唐朝的皇后、皇太后变成周朝皇帝的,她的亲生儿子姓李不姓武,姓武的最亲不过是她的内侄。

让姓武的内侄做继承人建立清一色的武氏政权呢,还是依旧叫姓李的亲儿子做继承人让李氏政权延续下去?这一点让女皇帝遇到了无前例可援的新问题。

武氏家族当然希望武则天把本家族的人作为继承人。

这看上去也满有理由:武则天费尽心计实现了改“唐”为“周”的目的,皇帝位置日后不传给姓武的岂非前功尽弃?但另一些大臣却不这么主张,他们替武则天本人打算,认为传姓武的内侄不如传姓李的儿子。

《通鉴》卷206圣历元年(698年)二月记载狄仁杰曾这样地劝说武则天:

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继承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原来古人迷信,认为人死后要变成鬼,而鬼还得有人祭祀,让鬼吃血腥的东西,叫做“血食”,否则鬼饿起肚子来也不好受。

但古人又认为,只有亲儿子、亲子孙的祭祀,鬼才能享用。

譬如武则天,让自己的亲儿子继承做皇帝,那她就能以先妣的身份,名正言顺地进李家的太庙享用血食。

否则,让武家的内侄继承做皇帝,那武则天作为皇帝的姑妈可进不了武家的太庙,她死后就有不得血食做饿鬼的危险。

所以,作为亲信大臣的狄仁杰要这么劝说武则天。

另两位曾受武则天宠信的臣子李昭德、吉顼,也都这么向她劝说。

武则天尽管十分厉害,可总是个封建社会里的人物,头脑里摆不脱那套迷信货色,在做了现实生活里的皇帝之后,还不得不考虑到身后能否血食的大问题。

于是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合二而一的办法,即皇帝位置还是传给姓李的亲儿子,而实权则由武家的内侄来掌握,形成了一个畸形的“李武政权”。

具体的揩施有这么一些:(1)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生有四个儿子,老大李弘、老二李贤都死了,老三李显即唐中宗,在高宗死后做过两个月皇帝,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改立老四李旦即唐睿宗做皇帝。

武则天自己称帝后,把李旦降称“皇嗣”,到圣历元年九月实行建立“李武政权”的新措施,把李显召回来重新做继承人皇太子,封李旦为相王。

(2)武则天称帝后便封内侄武承嗣为魏王,内侄武三思为梁王,还有十二个堂内侄都封为郡王。

武则天先叫魏王武承嗣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也就是做宰相。

武承嗣因争当皇太子失宠罢相死去后,又叫梁王武三思检校内史做宰相,让武家的代表人物把持中枢实权不放。

(3)武则天让武、李两家继续联姻,叫堂内侄武攸暨娶武则天的亲女儿太平公主,武三思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的内侄孙武崇训娶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武承嗣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的内侄孙武延基娶李显的女儿永泰公主,内侄武承业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的内侄孙武延晖娶李显的女儿新都公主,有意识地把武、李两家融合成一体。

(4)武则天还怕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和武三思、武攸暨等关系弄不好,叫他们“立誓文于明堂”,也就是叫他们发誓合作下去。

二张柬之发动宫廷政变

神龙元年(705)正月,守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张柬之、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崔元?、禁军长官左羽林将军桓彦范、右羽林将军敬晖、司刑少卿兼知相王府司马事袁恕己等利用禁军发动宫廷政变,逼武则天下台,立皇太子李显为皇帝。

武则天于当年十一月去世。

这是不是表明“李武政权”的破裂?不是的,因为这次政变的矛头本来不是针对武则天,而是针对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的。

封建社会里男皇帝有大群的后妃,女皇帝来个把男宠本来不值得大惊小怪。

武则天早先的一名男宠、出身下层社会的薛怀义,尽管作恶多端,但不影响政治大局,被武则天玩厌后缢杀了事。

这时的张易之、张昌宗可不一样了,他俩是高宗时宰相张行成的族孙,世家大族出身,政治活动能量远非薛怀义之流可比拟。

据《旧唐书》卷87张易之、张昌宗传记载,神龙元年正月政变后,“坐二张窜逐”的就有“朝官房融、崔神庆、崔融、李峤、宋之问、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等……凡数十人”,此外亲附二张有据可查的还有李迥秀、杨再思、苏味道、韦承庆、韦嗣立和吉顼,其中李迥秀、杨再思、苏味道、李峤、韦承庆、韦嗣立、房融在这个时期还都充任过宰相,足见二张在“李武政权”之外已形成了另一股势力。

这股势力形成后便很快地和李、武两家发生矛盾。

神龙元年政变的前四年大足元年(701),武则天的内侄孙兼孙女婿武延基、武延基妻兼武则天的孙女儿永泰公主、武则天的孙儿邵王李重润( *** 后追赠为懿德太子的那一位)在一起议论二张,事情泄漏出去,张易之向武则天控诉,武则天便勒令武延墓、永泰公主、李重润统统自杀。

过了两年即长安三年(703)九月,二张又诬告宰相魏元忠和司礼丞高戬,把他们流放到岭南,而这个高戬又正是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之所爱”。

这都说明二张这股势力已一再危害“李武政权”的成员。

“李武政权”为自身打算,怎能不来个反攻?神龙元年正月的政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试看《旧唐书》卷109李多祚传所说:

张柬之将诛张易之兄弟,引多祚将筹其事,谓曰:“将军在北门几年?”曰:“三十年矣。”柬之曰:“将军击钟鼎食,金章紫绶,贵宠当代,位极武臣,岂非大帝(高宗李治)之恩乎?”曰:“然。”又曰:“将军既感大帝殊泽,能有报乎?大帝之子见在东宫,逆竖张易之兄弟擅权,朝夕危逼。

宗社之重,于将军,诚能报恩,正属今日。”多祚……遂与柬之等定谋诛易之兄弟。

可见政变的本来目的是要剪除二张。

而政变的参加者据记载有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武三思,包括了李、武两家全体头面人物,在力量对比上占了优势。

因此,张柬之等乐于发动,禁军首脑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乐于参加,而政变也就顺利地成功。

至于逼武则天下台,则并不是这次政变的本来目的。

因为李显被武则天迎回当上皇太子后,进一步继位当皇帝已是题中应有之义。

何况此时武则天已是82岁的高龄,还得了重病,住在寝宫里整月不和宰相见面,眼看过不了多久就将驾崩。

只要除掉二张这个危险因素,李显很快就平稳地即帝位,何必对武则天动用武力?这样不仅会背上威逼生母的恶名,而且还容易引起武氏家族的疑忌。

张柬之等在杀掉二张后乘势威逼武则天下台,让李显立即做皇帝,实在是贪拥立之功,想使自己也形成一股新势力。

而唐代在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高宗李治剪除之后,多年来没有再出现过宰相左右中枢政局的事情。

现在张柬之等硬要这么干,自非“李武政权”之所能容忍。

这年五月,张柬之等五人便以封王为名被罢掉宰相职务;第二年统统被贬逐去南方,终于被杀害。

为什么武则天废唐立周还称是唐朝皇帝

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但她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将帝位和国号传承下去。
在继承人方面,如果传给儿子,儿子都是姓李,不是武则天的所愿。传给侄子(如武三思),虽确保武姓江山,但侄子们的政治能力和人家都不足以让武则天放心。
武则天虽改国号,但此时唐朝国祚并没有断绝,即,唐朝并不是像过去的朝代那样因为政治腐败,皇室不得人心而被权臣取代(如曹魏代东汉,刘宋代东晋)。唐朝不但得民心,而且在大臣中也有很大的支持。武则天废唐立周只是表面上朝代替换,是一种扭曲。在外部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如武则天死掉或因病不能理朝),被扭曲的历史在惯性作用下自然会回到原态。

武则天称帝建周,为何周朝还能划入唐朝的范畴?

武则天上台之后,虽然改国号为周,但是武则天上位并没有摒弃唐朝的东西,而是在唐朝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提升和改革,在朝政和军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对经济和民生的发展,也有一些促进作用,所以武则天的政权,在一些学者那里也被称为贞观遗风。因此武周虽然代唐,但是却只是唐朝一个小小的政变,武周还是唐朝组成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并没有单独的把这个政权列出来。

一、武周代唐的预言。李治在位时期,立武则天为皇后,当时袁天罡和李淳风已经做出了武周代唐的预言,但是李治却不为所动,而是坚持封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并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地位,最终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势力当上了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上位后改唐为周。

二、武则天传位给儿子李显。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在考虑传位给侄子武三思还是给儿子李显,最终还是传给了儿子李显。李显毕竟还是李家的人物,所以武则天虽然上位称了皇帝,但是天下始终是李家的,武则天只是李家的媳妇,带毕竟也是李家的人,所以说,天下还是李唐的。

三、武则天上位并没有进行大的变革。武则天上位,政权虽然到了武则天手里,但是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革。武则天上台也没有抛弃李唐的政策,相反,她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革和提升,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武则天执政期间,和贞观年间相比,国家的各方面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的。科举制度也得到了发展,武则天也懂得知人善任,这些都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1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