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穰,北宋后期画家。字大年,为宋太祖五世孙,工草书,爱好收藏书画,犹以晋宋以来法书名画为最,官至崇信节度使观察留后,善作坂坡汀渚水鸟小景,时宋室有不得远行之禁,故其所画景物不出京洛间三百里,画画贵有新意。生平传略见于《画继》、《宣和画谱》等。
此图画风工丽,笔墨柔润,表现湖边柳岸幽居的情趣,塘中荷叶田田,岸边烟树迷离,清幽静谧,景色宜人。
赵令穰幼时即爱书画,富于文学修养,家藏有晋唐以来法书名画。他与画家文人苏轼、米芾等交往。赵佶(宋徽宗)为端王时亦与他交游,切磋画艺。尝因端午节进所画扇,哲宗为书“国泰”二字赐之。
赵令穰擅画设色平远小幅,运思精妙,清丽雅致。写陂湖、水村、烟林、凫雁,风格清丽,取材多取两京(开封、洛阳)郊外景物。其江村集雁、湖上飞鸥等意境荒远,富有诗意的小景山水,在宋代山水画中别具一格。又工画雪景类王维,,兼能墨竹、禽鸟。
因其贵族身份,不能远游,所见仅京、洛间景,不出五百里,故不能为高山大岭。存世作品有《湖庄清夏》、《春江烟雨》等图。
◇作品赏析◇
宋.赵令穰传世作品
宋.赵令穰传世作品
宋.赵令穰传世作品
巨然——五代时期,董源画风的最好继承者,他先师董源,后因留居汴京,北方的自然环境和山水画派又给予了他新的感受和影响,使他在董源画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代表作品《层岩丛树图》、《秋山问道图》等。
李成——(916——967年),北宋山水画家,初学五代荆浩、关仝,后自成风格,他观察体验自然山川,几与之融化,并转化为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山水画。代表作品《读碑窠石图》、《茂林远岫图》等。
范宽——北宋山水画家,生性宽厚、豁达大度,故有范“宽”之称。他画山水初学荆浩、关仝,受李成影响更大,浮想大自然之奇胜,致力于情景合一的构思酝酿,终于创造出了具有独特形式风格的山水画。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等。
黄居寀——著名画家黄筌之子,曾在后蜀任翰林待诏,后随蜀主降宋,在北宋翰林院为翰林待诏,他承传家风,使富丽工巧的黄氏花鸟画风在宋初盛极一时。代表作品《山鹧棘雀图》。
祁序——江南人,善作花竹禽鸟,又工画牛,有戴嵩遗风,兼长画猫。代表作品《江山放牧图》。
武宗元——画史无传,生卒、籍贯不详。代表作品《朝元仙仗图》。
许道宁——(约970——1053年左右),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工画山水,学李成。晚年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渔父图》。
燕文贵——活动于北宋太宗、真宗时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太宗时期任翰林图画院待诏。善画山水人物和风俗画,自成一家,画史上称其山水为“燕家景致”。代表作品《溪山楼观图》、《江山楼观图》。
王居正——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善画仕女,取法周昉。代表作品《纺车图》。
燕肃——(?——1040年),字穆之,他进士出身,是一位颇有政绩的地方和中央高级官员,同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和画家。他的艺术修养也正与他的睿智和德行并驾齐驱。他善于作水墨山水,亦能作壁画,为历来鉴赏家们所称道。代表作品《春山图》。
崔白——宋代濠梁(今安徽凤阳)人,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线条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在继承徐熙、黄筌两体的基础上别创出一种清雅疏秀的风格,此外,他还精于道释人物鬼神。代表作品《寒雀图》、《双喜图》等。
苏轼——(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历任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书法家,又是文人画派的创始人。善作墨戏,于书后诗前、茶余酒酣之时放笔为之。追求画面笔墨间的变化和趣味,不求形似,但求申导胸中情意。作枯木竹石,为后世文人画之法式。代表作品《枯木怪石图》。
米芾——(1051——1107年),宋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为人狂怪,时人称其为“米颠”。他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的江南山水,特别创造了一种浓淡枯湿横点、积点成山的山水画技法,后世称之为“米点山水”,其画风开创了文人画山水的新局面。代表作品《珊瑚笔架图》等。
郭熙——(约1000——约1090年),宋代山水画家,早年山水工致秀美,后师法李成。晚年继承李成的画风而又有自己的独创,把北方山水画派推向新的水平,成为北宋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窠石平远图》、《早春图》、《幽谷图》、《山邨图》、《溪山访友图》等。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舒城(今安徽)人,熙宁三年(1070年)中进士,历任检法御史、朝奉郎等职。元符三年(1100年)因病辞官,隐居故乡龙眠山庄,自号龙眠居士。擅书画,尤工人物,又以画马著名。精于白描,风格独特。代表作品《五马图》、《莲社图》等。
王诜——字晋卿,太原人,娶宋英宗赵曙女,官驸马都尉。他精于诗文书画,画山水水墨学李成,着色师李思训,是北宋贵族、文人中的卓越画家。代表作品《烟江叠嶂图》、《渔村小雪图》等。
赵令穰——北宋后期画家,他喜爱收藏,经常认真品味临摹名家书画,作品多描绘小山丛竹、江湖小鸟、坡坂塘汀之景。代表作品《湖庄清夏图》等。
赵士雷——字公震,宋宗室,曾任襄州观察使等职。善作湖塘小景,为当时所推重。代表作品《湘乡小景图》。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在位时扩充翰林图画院,提高画家的社会地位,建立比较严格的考核制度,并经常亲自进行指导。他善书法,书风坚劲秀挺,被称为“瘦金书”。擅长绘画,尤工花鸟。代表作品《柳鸦图》、《竹禽图》、《芙蓉锦鸡图》、《腊梅双禽图》、《枇杷山鸟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祥龙石图》、《瑞鹤图》等。
梁师闵——字循德,京师(今河南开封)人,主要活动期在北宋后期。他擅长于花竹羽毛等物,取法徐熙,精致而不疏,严谨而不放。代表作品《芦汀密雪图》。
王希孟——画史失载,从仅有的文字资料中得知他原为宋徽宗时画院学生,后入宫廷文书库,宋徽宗曾亲自授其画艺,18岁时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创作了横1188厘米,高51.3厘米的青绿山水画煌煌巨制《千里江山图》卷,此图献给宋徽宗后不久,他就去世,时年仅20岁。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山东诸城)人,曾任宫廷翰林待诏,他性喜绘画,工于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
乔仲常——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工杂画,尤长人物道释故事画,师李公麟。代表作品《赤壁图》。
王庭筠——(1151——1202年)字子端,号黄华老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书法和绘画都学米芾,重视笔墨趣味,不愿为成法所拘,善作枯木竹石。在苏轼和文同之后,把这一画科推向了新的境界,使画面和诗文的联系更密切,发展了文人画派,对后来学者影响极大。代表作品《幽竹枯楂图》。
宫素然——画史无传,生卒、籍贯不详。代表作品《明妃出塞图》。
武元直——字善夫,生卒、籍贯不详。金熙宗时进士,属文人士大夫画家。代表作品《赤壁图》。
李山——画史无传,曾于大定中出任汾州节都使,泰和间入直秘书监,与王庭筠父子有交往。代表作品《风雪松杉图》。
张珪——画史无传,生卒、籍贯不详。代表作品《神龟图》。
赵霖——画史无传,生卒、籍贯不详。代表作品《昭陵六骏图》。
杨世昌——画史无传,生卒、籍贯不详。代表作品《崆峒问道图》。
李唐——(约1066——1150年左右),南宋时期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在画院任待诏,他不仅山水画自创一格,而且擅画人物故事等题材,由于他的成就和影响,他实际上成了南宋画院的领袖和宗师。代表作品《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图》、《采薇图》等。
朱锐——北宋宣和时的画院待诏,他善绘山水、人物,尤好写盘车等图。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
萧照——今山西省阳城县人,生卒不详,拜李唐为师,其画山水人物,异松怪石,苍浪古野,惜用墨太多。书名于树石间。代表作品《山腰楼观图》。
赵伯驌——(1124——1182年),南宋时期画家,擅长青绿山水,兼融文人画情趣,清丽雅致。代表作品《万松金阙图》等。
米友仁——(1086——1165年),字元晖,晚年自称懒拙老人,米芾长子,能书善画,世称“小米”。代表作品《潇湘奇观图》。
马和之——钱塘(今杭州市)人,绍兴年间及第后宫至工部侍郎。他善画人物、佛像、山水,作品多不署款。他的画线条飘逸,以创“兰叶描”著称。代表作品《后赤壁赋图》、《月色秋声图》等。
扬无咎——(1097——1169年),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江西南昌人。善画水墨梅竹、松石、水仙,笔法清淡野逸;能作白描人物,师法李公麟;亦能书法,兼工诗词。代表作品《四梅图》、《雪梅图》等。
李迪——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北宋宣和年间,他任职画院,授成忠郎;南宋时期,复任画院副使。他善画花鸟、竹石,画犬亦佳。代表作品《雪树寒禽图》、《猎犬图》等。
阎次平——南宋孝宗隆兴初年,进画院称旨,补将仕郎,他善画山水人物,工于画牛。代表作品《牧牛图》。
刘松年——南宋时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画院待诏,他兼工山水、人物,山水又兼具水墨和青绿,还精于界画。他的山水皴法明显受到李唐影响,变其雄强为典雅,画风严谨不苟。代表作品《秋山行旅图》、《罗汉图》、《四景山水图》等。
李嵩——钱塘人,他工画人物、道释,尤长于界画,曾任光、宁、理三朝画院待诏,从其传世作品看,他还兼作花卉,更以描绘农村风俗题材的绘画,赢得人们的喜爱。代表作品《夜月看潮图》、《花篮图》、《货郎图》等。
马远——(1140年前后——1225年之后),南宋时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南宋光宗、宁宗、理宗时为画院待诏,他的山水画,大胆取舍,构图简洁,往往以山川之一隅作为表现的对象,留出大幅面的空白以突出主景。代表作品《水图》、《踏歌图》、《孔子像》、《白蔷薇图》等。
梁楷——南宋宁宗嘉泰年间为画院待诏。他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及花鸟,性情狂放不羁,喜爱饮酒,人称“梁疯子”。他的画风多粗简,擅长减笔画。代表作品《秋柳双鸦图》、《疏柳寒鸦图》、《雪栈行骑图》、《八高僧故事图》等。
徐禹功——(1141——?年),画史无传,籍贯不详。代表作品《雪中梅竹图》。
夏圭——南宋时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宁宗、理宗时为画院待诏,早年专工人物,后以山水著称,师承范宽、李唐,喜用秃笔焦墨点染,皴法豪劲而富野趣,他的山水画构图惯于集中景物于一侧,空间旷大,意境渺远,人遂戏称“夏半边”。代表作品《雪堂客话图》、《梧竹溪堂图》、《松溪泛月图》、《山水十二景图》等。
陈居中——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画院待诏,专工人物、番马,杂画亦佳。代表作品《四羊图》等。
赵大亨——初侍名画家赵伯驌,为时既久,心摹手追,终以画得名。代表作品《薇亭小憩图》。
赵葵——(1186——1266年),字南仲,潭州衡山(今湖南省衡山县)人。他工诗文,尤善画梅。代表作品《杜甫诗意图》。
林椿——钱塘人,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画院待诏,善写花鸟。代表作品《果熟来禽图》、《葡萄草虫图》、《梅竹寒禽图》等。
吴柄——南宋光宗绍熙年间画院待诏,工画花鸟。代表作品《竹雀图》。
张茂——杭州人,南宋光宗时(1190——1194年)隶属画院,作山水及花鸟俱精致,小景更佳。代表作品《双鸳鸯图》。
李东——生卒、籍贯不详,南宋理宗时(1225——1264),经常在京师御街上出售自己的绘画作品,工画民间风俗。代表作品《雪江卖鱼图》。
陈清波——钱塘人,生卒不详,南宋理宗宝佑年间(1253——1258年)画院待诏,善山水,多作西湖图景。代表作品《湖山春晓图》。
马麟——马远之子,南宋理宗时(1225——1264年)画院祗侯,画承家学,善画山水、人物及花鸟。代表作品《层叠冰绡图》、《静听松风图》、《芳春雨霁图》、《橘绿图》、《夏禹王像》等。
朱惟德——画史无传,生卒、籍贯不详。代表作品《江亭揽胜图》。
僧法常——四川人,南宋理宗、度宋时在杭州长庆寺为僧。他善画,凡山水、人物、花鸟及龙虎、猿鹤、芦雁,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对后世水墨写意画产生了较大影响。代表作品《猿图》、《观音图》等。
陈容——字公储,福唐(今福建省福清县)人,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是当时一位画龙高手。据画史记载,他画的龙,深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啜水成雾。代表作品《云龙图》、《墨龙图》等。
赵孟坚——字子固,为宋朝宗室,他善画水墨梅、竹、兰、水仙等,其作品清而不凡,秀而雅淡,是南宋末年兼具贵族、士夫、文人三重身份的著名画家。代表作品《墨兰图》。
龚开——(1222——约1264年),字圣予,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人,他画山水师二米,画人马师曹霸,尤喜作墨鬼钟馗等画。代表作品《中山出游图》。
郑思肖——(1241——1318年),生于福建连江,宋亡后,坐卧不北向。善画墨兰,写兰多露根,不写地坡,隐喻国土沦丧,有天无地,借以表现其爱国情怀。代表作品《墨兰图》。
钱杜作诗宗唐代岑参、韦应物,诗意清旷。书法学唐褚遂良、虞世南,有清俊温雅之气。花卉、人物之外,擅画山水,宗法赵令穰、赵孟頫、王蒙、文徵明等,以细笔和浅设色为主,运笔松秀缜密,所画山石、人物形象,能寓巧密于朴拙之中,颇有装饰意趣。偶用金碧青绿法,鲜妍雅丽。
蒋宝龄《墨林今话》评为“耕烟(王时敏)所谓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者,庶几近之”。惜过于细弱秀媚,缺乏雄浑的笔力和宏深的气魄。他深通画理,兼能篆刻,章法刀法,纯粹浙派风格。著有《松壶画诀》、《松壶画忆》、《松壶画赘》等。
1、宋代被金抓走的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他们的成就如下。
2、宋徽宗宗赵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初期启用新法,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他的主要成就是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3、宋钦宗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亶,封韩国公,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他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敏锐力。他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
宋钦宗在位仅一年多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对危局产生关键性影响者,则是耿南仲、李纲、种师道等人。他们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不被宋钦宗采纳,而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被宋钦宗采纳。
《宋史》记载他做太子,没有过失,做皇帝能持正,没有不良嗜好,还能贬斥奸臣如王黼、朱勔。但也仅此而已。
1.形容雄伟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雄伟四字成语有:宏伟壮观、富丽堂皇、波澜壮阔、气吞山河、鳞次栉比
1、宏伟壮读音:hóng wěi zhuàng guān
解释:壮观:雄伟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筑雄伟。
出处: 肖兵《太行青松》:“在松柏映衬下,那盘绕在山腰的 红旗渠更加 气势磅礴, 宏伟壮观。”
2、富丽堂皇读音:fù lì táng huáng
解释: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连忙灯下一看,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
例句:“岱宗宝殿”为东岳庙的主体建筑,朱墙碧瓦,富丽堂皇。
3、波澜壮阔读音:bō lán zhuàng kuò
解释: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例句:T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成功推动了过去两年中波澜壮阔的牛市。
4、气吞山河读音:qì tūn shān hé
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5、鳞次栉比读音:lín cì zhì bǐ
解释: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例句: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楼、当铺,作坊等等。
2.形容雄伟的词语,有关描写雄伟的四字词语成语大全 1. 【拔地参天】: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2. 【拔地倚天】: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3. 【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4. 【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5. 【高掌远跖】:掌:用手擘开;跖:用脚踢。传说华岳本为一山,河神手擘脚踢,将其分开为二。比喻规模巨大、气魄雄伟的经营。
6. 【宏伟壮观】:壮观:雄伟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筑雄伟。
7. 【虎据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8.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9.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10. 【鲸呿鳌掷】:呿:张口。鲸鱼张口,海龟腾跃。比喻诗文气势雄伟奇特,意境荒诞虚幻。
11. 【踞虎盘龙】: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12. 【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3. 【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4. 【龙蟠虎踞】: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15. 【龙蟠虎绕】: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6. 【拏风跃云】:比喻气概雄伟。
17. 【拿云攫石】: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18. 【女娲补天】: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9. 【蟠龙踞虎】: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20. 【蟠龙卧虎】: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21. 【气势磅礴】: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22. 【神骥出枥】:比喻气魄雄伟,志向远大。
23. 【堂而皇之】: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24. 【堂哉皇哉】:犹堂而皇之。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25. 【巍然耸立】: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26. 【绣闼雕甍】:闼:门楼上的小屋;甍:屋脊。五彩绘画的门楼,经过雕刻的屋脊。形容建筑物的精巧、雄伟。
27. 【移山倒海】: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28. 【硬语盘空】:硬:遒劲有力的语句;盘:盘旋。遒劲有力的语文盘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
29. 【云垂海立】:使云端下垂,使海水立起。比喻文辞雄伟,有压倒一切的气势。
30. 【云屯席卷】:如云气骤然聚集,如席子迅速卷起。形容来去迅捷,气势雄伟。
31. 【震天骇地】:震:震动;骇:惊骇。震动了天地。形容某一事件令人惊骇。也形容声势浩大或气概雄伟。
32. 【震天撼地】:震:震动;动: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某一事件令人惊骇。也形容声势浩大或气概雄伟。
33. 【震天铄地】: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某一事件令人惊骇。也形容声势浩大或气概雄伟。
34. 【峥嵘崔嵬】:峥嵘:山势高峻突出;崔嵬:高大雄伟。形容山势高而险。
35. 【峥嵘轩峻】:峥嵘:突出;轩峻:高大。高大雄伟,很有气势。
36. 【壮发冲冠】: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参考:汉辞网
3.“描写山峰很雄伟”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巍然屹立 2、崇山峻岭 3、层峦叠嶂 4、千山万壑 5、重山峻岭 1、巍然屹立 [ wēi rán yì lì ] 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
比喻像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出 处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例 句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2、崇山峻岭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崇:高;峻:山高而陡。
高大险峻的山岭。出 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例 句1. 战士们冒着严寒酷暑,坚持战斗在~间。3、层峦叠嶂 [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 层峦:山连着山;叠嶂: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
形容山峰多而险峻。出 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层岩叠嶂;隐天蔽日。”
例 句1. 沿途我们欣赏着~的远山。4、千山万壑 [ qiān shān wàn hè ] 壑:山沟。
山峦连绵,高低重迭。出 处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
顾云:‘千岩竞秀;万壑急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例 句1. 这一带~,地势非常险要。
5、重山峻岭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连绵起伏的高山。出 处《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3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周越
下一篇: 李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