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黄溍

佚名 2023-06-05 22:59:41

黄溍

黄溍,1277年生,1357年逝世,字晋卿,稠城人(义乌),元代史官。著作有《日损斋稿》33卷,《义乌县志》7卷,《日损斋笔记》1卷,《黄文献集》10卷。他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现存他的书法有:《与德懋书贴》、《免颖贴》、《跋兰亭图。黄晋在义乌时,教了不少学生,如宋濂、王玮、傅烁、金涓、朱廉、傅藻都是他的高徒。

黄溍从小就很聪明,做人循规蹈矩,学习孜孜不倦,无事不会随便跨出自身门槛。教他读诗书,能很快背诵,学作文,一下笔,几百字就顷刻而成,曾写的《吊诸葛武候辞》,杭州学者刘应龟大为称赞他的才能,就留他当学生。20岁时游学杭州,与隐居浦江仙华山的诗人方凤交游,以诗歌相唱和。于是学问日进,以“文名于四方”。但黄溍淡泊名利,后因友人力荐,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举为教官,两年后为宪吏。延佑元年,“面举之法行”,第二年县更强迫他参加考试,中进士,出任台州路宁海县丞,4 年后升绍兴路诸暨州判官,又奉省檄监税杭州。公元1331年荐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造国史院编修官,教国子博士。公元1346年任翰林百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接着以升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同知经筵事,一身数任多职。

元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但溍能出污泥而不染,在京城20年,“足不登巨公势家之门”,不攀附,不阿谀,人们称赞他“清风高节如冰壶尺玉,纤尘不污”。

公元1350年夏4月,溍年逾古稀,告老还乡,1157年闰9月5日逝世于绣湖边的家中,终年81岁。朝延追封为“江夏郡公”,谥“文献”。葬于县东北三华里崇德乡东野之原,义乌市书法艺术院所在地,称黄大宗祠,用来纪念溍这一位出污泥而不染的史官。

◇作品赏析◇

八月十三夜与张检法泛武溪原文_翻译及赏析

川净波平五板舟,天开地辟一轮秋。白银国放黄金色,宫锦袍添紫绮裘。坐久星河挂璎珞,夜深风露走珠旒。人间意适须乘兴,我是闲人更自由。——宋代·朱翌《八月十三夜与张检法泛武溪》 八月十三夜与张检法泛武溪 川净波平五板舟,天开地辟一轮秋。
白银国放黄金色,宫锦袍添紫绮裘。
坐久星河挂璎珞,夜深风露走珠旒。
人间意适须乘兴,我是闲人更自由。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朱翌

南陌东阡草色齐,愔愔门巷客来稀。受风燕子轻相逐,著雨杨花湿更飞。绿树无言春又尽,红尘如雾手频挥。浮生莽莽吾何计,独立看云竟落晖。——元代·黄溍《即事》 即事

南陌东阡草色齐,愔愔门巷客来稀。
受风燕子轻相逐,著雨杨花湿更飞。
绿树无言春又尽,红尘如雾手频挥。
浮生莽莽吾何计,独立看云竟落晖。豫章偃蹇两苍龙,雪乾宁须匠石逢。借重岁寒双大字,绝胜松拜大夫封。——宋代·祝穆《豫章》 豫章

豫章偃蹇两苍龙,雪乾宁须匠石逢。
借重岁寒双大字,绝胜松拜大夫封。赫日方正中,忽见第二月。老木盘硬枝,扶疏真桂叶。烟云成显晦,弦望靡盈阙。初无大小余,可以历没灭。但能照行人,千古此山侧。却笑天上轮,昼夜不停辙。——宋代·朱翌《游月岩诗》 游月岩诗

赫日方正中,忽见第二月。
老木盘硬枝,扶疏真桂叶。
烟云成显晦,弦望靡盈阙。
初无大小余,可以历没灭。
但能照行人,千古此山侧。
却笑天上轮,昼夜不停辙。

元代儒林四杰

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柳贯并称?儒林四杰?。《元史?黄溍传》:?贯,字道传,??与溍及临川虞集、豫章揭傒斯齐名,人号为?儒林四杰?。?

虞集 虞集(1272-1348) 字伯生,号道园,又号邵庵,人称邵庵先生,祖籍四川仁寿,系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其父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大德初年,到京城大都任国子助教博士,累迁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拜奎章阁侍书学士。

虞集诗文皆负盛名,?一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士大夫碑版咸出其手。粹成一家之言?。诗文集为《道学院古录》五十卷。

虞集自谓其诗如?汉廷老吏?,并说这是?天下之通论也?。就是说,这既是诗人的自我评价,又符合当时的客观舆论。清人陶玉禾的评价对此解释说:?道园法度严谨,词章典贵,敛才就范,不屑纵横,汉廷老吏,故非自负。?

虞集的律诗多而且好,用律严谨,隶事恰切而深微,显得稳健而深沉。如七律《挽文丞相》。不仅是律诗,虞集的歌形体也写得雄浑壮阔。如《金人出塞图》。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幼年家贫,刻苦研习,很早便有了文名。曾游历湖南、湖北,以讲学为生。湖南宣慰使赵琪说他将来必为?翰苑名流?。湖南宪使卢肇、湖北宪使程钜夫都很赏识他。程钜夫称他为?奇才?,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他。延祐元年(1314年)揭傒斯由布衣擢为翰林国史院编,三年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四年迁升为国子助教,六年提升为?奎章阁?供奉学士,不久又升为侍讲学士。迁升为国子助教,揭傒斯连进四级,直至二品中奉大夫。深得文帝赏识,中书推荐儒臣,文宗必问:?此人的才能比得上揭曼硕吗??揭傒斯曾参与辽、金、宋三史的`修撰,担任总裁官。因得伤寒,卒于史馆。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

在文学上,揭傒斯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黄溍、柳贯、虞集称为?儒林四杰?。揭傒斯的诗作在风格上清婉丽密,虞集称其?如美女簪花?。其中也有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如《女儿浦歌》、《高邮城》、《雨述》、《渔父》、《秋雁》等。《女儿浦歌》二首是民歌体的写景诗:"女儿浦前湖水流,女儿浦前过湖舟。湖中日日多风浪,湖边人人还白头。

黄溍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

黄溍一生,仕途上并无多大崎岖,但他没有骄纵之气,始终纯朴坦率,从不故意做作。与他相交的人,也受到感染,?鄙吝顿消?。他生性刚烈,疾恶如仇,见到不平事,面对奸诈人,他便勃然大怒,好像弦急霆震,不稍宽容。但他又胸怀坦荡,不抱成见。如果把不平事公正地解决了,奸诈者有所悔改了,转瞬间他就煦如阳春。他生活俭朴异常,虽居高位,但从不奢靡,贵而能贫。日常生活,萧然不异于平民。他清心寡欲,正当?强壮之年?岁时,?即独榻于外,给事于左右者,二苍头(仆人)而已。?

至正十七年(1357)闰九月五日,黄溍逝于稠城绣湖畔自家住宅内,终年81岁。噩耗传开,学士大夫闻之,俱流涕曰:?黄公亡矣,一代文章尽矣!?朝廷追赠他为中奉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并追封他为?江夏郡公?,谥?文献?。学生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都来相治后事。是月十八日,同先他一年而卒的夫人王氏合葬于县城东北3华里的崇德乡东野之原,在今宾王路南侧,孝子祠附近。碑碣已不存,墓址依然存在。

柳贯 柳贯(1270-1342),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浙江兰溪横溪)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于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

元大德四年(1300)察举为江山县教谕,数年后升迁为昌国州学正。延佑六年(1319)任国子助教,旋升博士。先后从学者数千人,业成而仕,后多知名,其中最为著名者当为宋濂、危素、王袆、戴良等。

泰定元年(1324)擢升为太常博士,凡朝廷大典,必酌以古今而论定,人皆服其精审。泰定三年(1326),出任江西儒学提举,秩满归乡杜门不出十余年,收徒授学,读书著述,沉潜于理学。

至正元年(1341),朝廷重用,起用为翰林院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至正二年(1342)11月初九病逝于京城大都(今北京)。著有《金石竹帛遗文》10卷、《近思录广辑》3卷、《字系》2卷、《柳待制文集》20卷等。《元史》有传。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3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