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王时敏

佚名 2023-06-05 22:57:44

王时敏

清初,以王时敏为首,及王(辉),王鉴,王原祁为代表,形成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着整个清初一代。王时敏的山水画同时也开创了 “娄东派”。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生于公元1592年,卒于1680年。少年时为董其昌、陈继儒所深赏。祖父王锡爵为明朝万历年间相国,家本富于收藏,对宋、元名迹,无不精研。崇祯初以荫仕太常寺卿,故亦称“王奉常”。

◇ 艺术特色 ◇

王时敏少年时学画,颇多方便。“每得一秘轴,闭阁沉思。”对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入清后隐居不仕,工诗文、书、画。擅长山水,富于收藏。精研宋元名迹,又受董其昌影响,摹古不遗余力,深究传统画法,表示“唯此为是”。并在《西庐画跋》中赞赏王(辉)是:“笔墨神韵,一一寻真,且仿某家则全是某家,不染一他笔,使非题款,虽善鉴者不能辨”,即“摹古逼真便是佳”。“四王”这一派的山水画家正是身体力行,步履古人,于临仿逼肖上,下了实实在在的功夫。泥古之弊,淋漓尽致。但在摹古之中,也总结了前人在笔墨方面的不少经验心得,对于绘画历史遗产的整理与研究,也是有贡献的。王时敏正是溶化古人的笔墨技巧,形成自己的面貌,但他最终缺乏对造化的真切感受,因此,作品大多面目相近,较少新意,他曾自白道:“迩来画道衰,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救挽。”可见他竭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而不改初终。

王时敏早年多临摹古画,均按宋元古画原迹临写而成,笔墨精细淡雅,已见临 摹功力。他早、中期的画,风格比较工细清秀,如37岁作的《云壑烟滩图轴》,现存上海博物馆,干笔湿笔互用,兼施以醇厚的墨色,用黄公望而杂以高克恭皴笔,具有苍浑而秀嫩的韵味。42岁时的《长白山图卷》,则用笔细润,墨色清淡,意境疏简,更多董其昌笔韵。至晚年,以黄公望为宗,兼取董、巨和王蒙诸家,更多苍劲浑厚之趣。如72岁的《落木寒泉图》,75岁的《仙山楼阁轴》,84岁的《山水轴》,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峰峦数叠,树丛浓郁,勾线空灵,苔点细密,皴笔干湿浓淡相间,皴擦点染兼用,形成苍老而又清润的艺术特色。

◇作品行情 ◇

王时敏的画在拍卖场中价格不太高,属中等偏下,由于他在画史中的地位不甚高,一般收藏家不愿花高价购买,但其精品价也较可观。他的仿黄公望山水高的达到3-- 4万美元,低的仅3--4千美元。

◇ 作品赏析 ◇

《落木寒泉图》《南山积翠图》

《仙山楼阁图》《秋山白云图》

《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原诗句

图/理智

《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十二开每幅画中所写隶书二句原诗句出处:

1、《客至》 唐 ·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2、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流过来,玉山高耸冷峻,两峰并峙,千古不变。)

3、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之一

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

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 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4、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5、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6、杜甫《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7、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 》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8、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9、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0、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

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

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 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12、杜甫《南邻 》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注:每首诗中,黑体字部分为十二幅图中隶书引用的两句诗。)

王时敏的绘画特点?

王时敏承香光衣钵,一以古法为宗,晚年笔益苍老,境益幽深,自凿户牖,有脱出樊篱者也。王氏之尚古、法古、藏古、摹古,较之董香光有过之而无不及也。然欲刻意师古,不可不多藏法书名画,不可不多觏前贤真迹。故王时敏特留意收藏古今名作。其《跋董宗伯书卷》云:“董文敏公高文妙翰,惊耀古今。平日家庭间琐言剩笔,点滴尽是珠玑。令似季苑结集袭藏,盖有年矣。其为金石之藏、睢涣之观,与晋唐诸贤并垂不朽,洵乎天壤所生,诚有自然之妙。”⑨“北苑画纵横变化,余平生所见数幅无一相同,而于云气点染尤极工妙。米家父子皆从此出。”⑩ “北苑《潇湘图》,余昔从宗伯借观,留斋头者年余,丙寅以北行归之,二十余年时落梦寐。”⑾名作《潇湘图》曾留其斋中玩味年余,是何等之福也。此图自入清宫后又于抗战期间流落民间,一九五二年从香港购回,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余于大痴画素有癖嗜,生平所见卷轴二十余本。往从董文敏公所购得几幅,虽非极致,要皆真迹。”⑿王时敏不但广购名迹,亦择古迹之佳妙者,为缩本二十四幅,装册自随,以时楷模,可见其学古有法也。 王时敏之法古,虽以董源、巨然、赵孟頫、元四家、吴门四家为宗,实近法董其昌,远法黄公望。其一生对黄公望之推崇和研究,可谓备至矣。然其学黄公望者何?“古来盘礴名家,宗派皆有渊源,意匠各极惨淡。然其笔法、位置皆可学而至。惟痴翁笔墨外皆有一种淡逸之致、苍莽之气,则全出天趣,不可学而能。”⒀“子久论画凡破墨皆由淡入浓,平淡天真皆从巨然风韵中来。”⒁又谓子久之画“灵机独诣,纵横变化,无辙迹可寻。学者能从此处深参冥悟,斯得其真。”⒂由此可见,法古者,得古人笔法、位置也。然淡逸之致、苍莽之气,全自天趣中来,得之不易易耳。王时敏之所以尚古也,因其有画道存焉;其所以法古也,因有笔法、位置存焉;其所以藏古也,非居奇自夸、乃方便于学也;其所以摹古也,借古人笔墨诉自家衷肠也。故法古法为途径,得天趣为目的。 今观王时敏存世画作,亦为数不少。刘九庵《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著录其作品八十九件(套),最早作品为明天启三年(一六二三)六月其三十二岁时所作《奉寿岵翁作南山图卷》。最晚作品为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O)其八十九岁时作《隶书岩栖五律》。今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绘画全集》著录其最早绘画作品为天启五年(一六二五)作《山水图》扇页(16),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有明确纪年之最晚画作为《仿古山水册》十开(17),今藏上海博物馆。款题: “余年来穷老善病,欢悰寥寥,笔砚久庋高阁。此册自丙午春试墨,偶作一二帧,作辍者数四,至戊申冬始成,其中间有稍可寓目者。然老思枯涸,弱腕骫骳,揔于古法无当,不堪入大方巨眼,惟自以遣兴而已。庚戌中秋后三日西庐老人王时敏题,时年七十有九。”其晚年因目力减退,作画甚少,多作书法以应人也。 王时敏早、中、晚各期山水虽构图、笔法无甚大异,然风神气格、功力意度却日进一日,有不可同日而语者。然风神气格、功力意度,必待善观者知之。孔子评弟子公西赤云:“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言为学尚精细,故能成就大业。绘画何尝不是如此?必笔墨精妙、韵味十足,方可言意境之雅、格致之雄。王时敏画早有声誉,三十四岁时所作《山水图》扇页,以润秀之笔墨写清幽之秋景。三五株树红叶依稀,立于坡间婆娑似舞;坡后一二村居围于疏篱之中,萧疏淡寂;村后一岭横起,或危崖、或泉瀑、或平台、或茂林,错落参差,拥以自厚。该画用笔娴静秀脱,构图繁简得宜;主调淡墨为底,赭黄敷染;偶尔浓墨提神,艳色微晕,真可谓云鬓半现、绛唇欲暖,别有一样风致。陈眉公题曰:“窗前树已红,梦里山犹绿。”眼前之景甚明而梦里之景甚幽。唯其明也,醒得令人心疼;唯其幽也,醉得令人神酣。《拟云林春林山影图》(18)作于癸酉初夏锡山舟次(崇祯六年,公元一六三三年),王时敏时年四十二岁。该画笔法、墨法深得云林三昧,全于苍秀浑密中透出化机,若无款题可识,几作云林山水观耳。难怪董宗伯题云:“云林小景,几作无李论。逊之亦披索殆尽,谁知笔端出现清閟主者,若再来骋妍竞爽如此。珍重!珍重!甲戌初冬,其昌。”《虞山惜别图》(19)作于康熙七年(一六六八),为王时敏晚期大尺幅代表作之一。该画纵一百三十四厘米,横六十点二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画系为邻居闽中烟草商戴瑞阳所作。通幅干笔润墨写虞山胜景。以深远之法写溪廻路转、叠岭蜿延、村舍错布;以高远之法写迭瀑飞泻、烟云变灭、巍峰庞峨。构图繁密,大小间接,和谐变化。干笔能润,湿笔能透,笔力内敛,气象浑茂,诚为仁山义水也。款题云:“闽中戴君瑞阳本诗礼旧族,以市烟草至娄,僦居余家对宇数椽累年。邻曲习知其为人,诚朴温厚,绰有士风,颇为心折。今将迁居虞山,依依惜别,特作此图赠之。戊申初秋西庐老人王时敏识,时年七十有七。”仁山义水赠仁人义士,真仁行义举也。儒者之画,其所至重者,不在此乎?上海博物馆藏《仿古山水图册》八开(20),纵二十八点五厘米,横二十点四厘米,分别仿李营丘、黄子久、黄鹤山樵、赵文敏、梅道人、米元晖等。该册笔墨沉雄酣凝,气格古茂渊静,敷色典丽幽雅,为其晚年巅峰妙作。常熟博物馆藏另一部《仿古山水图》册十开(21),纵三十点六厘米,横二十三厘米。该册原属新安黄秋山故物,于道光二十一年为嘉兴张廷济所得,后入顾氏过云楼,一九八O年由顾氏后人捐赠入常熟博物馆。张廷济跋称:“此册为王时敏平生巨迹,可谓至精至美。”然此册中,王时敏竟仿过董其昌之谓北宗者——赵伯驹之青绿山水《江皋秋色图》,可见王氏惟善是学,不因人废艺。

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是四王中谁的

“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是四王中的王原祁。

王原祁的作品“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山水画风格引|领整个清代绘画体系的发展,弟子众多。王原祁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王原祁介绍

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又受清代最高统治者之宠,山水格局面目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王原祁绘画主要受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黄公望影响。

作画喜用干笔,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一体。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娄东),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

纵观王原祁一生的画风,其早年跟随其祖父王时敏,山水画直接渊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强烈,笔墨气味亦更醇厚,致力于摹古,形式变化丰富。

四王是指哪四个王

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又称江左四王。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另一种新风格。
王时敏,江苏太仓(今属江苏)人。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王锡爵孙。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桢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称为“王奉常”。
王鉴,中国明末清初画家。字元照、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王世贞孙,家富收藏,曾任廉州知府,人称王廉州。
王翚,清代画家。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被称为清初“四王”之一,是名画家王时敏的孙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2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