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簠(1622~1693)中国清代书法家,字汝器,号谷口,江苏南京人。以擅长隶书著称于清初。原籍福建莆田,明洪武间(1368-1398)祖父一辈迁至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行医为业,终学不仕,工书,雅好文艺,善收藏碑刻,尤喜汉碑。
中国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尤其是碑学书法家借古开今的精神和表现个性的书法创作,使得书坛显得十分活跃,流派纷呈,一派兴盛局面。顺治康熙年间清代前期,国势初平,百废待兴,尚无力过多关心书法,因此这时期基本上延续的是晚明书风,大体可以看作三线发展:一是晚明行草书风的新发展,二是传统书风,三是篆隶初兴。(一)延续晚明行草新书风的主要人物:王铎、傅山、朱耷、许友等这些书家,多数对晚明时期的行草新书风有切身的体会,有的(如王铎)本身就是其中的主将;有的(如傅山)虽然主要生活在清初,但是国破家亡的伤痛,也使他们无法在一种悠游清和的心境下从事艺术创作,因而对晚明新风有热切的推崇。王铎行书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嵩淙道人、雷塘渔隐、兰台外史、烟潭渔叟、痴仙道人等,洛阳孟津(今河南孟津)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又为南明小朝廷的东阁大学士。1645年南京被破降清,顺治间官授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享年61岁。王铎学书推重古典,特别强调“宗晋”,认为“书未宗晋,终入野道”(《观宋拓淳化帖》)。他一生坚持一种学习方法,“一日临书一日应索请”,始终让自己的艺术创作保持与古典之间不间断的交流,所以传世临帖作品极多。但他的临帖,常常大量掺入自己的意思加以改造,有些作品明显是根据记忆而背临的,因而有时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创造。同晚明的很多书家一样,他在世时就将自己的一些作品刊刻成帖,汇集成书,其中著名的有《拟山园帖》、《琅华馆真迹帖》等。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他的影响力。王铎楷书,主要渊源是唐,特别是颜柳两家,但是不追求结构的工稳,而独取其生拗古拙的一面,尤其爱用异体字、古体字以增强作品的历史感,因而气息古朴拗峭,在明末清初的楷书中别出一格。他最有影响的是行草书,晋唐宋兼综,融汇极广泛,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行书深得《集王圣教》和米芾的精神,在大幅式上纵横驰骋,创造了独特的形式和意味。其书点划粗者,重似千钧;细者既如游丝,也筋力坚韧;有时用涨墨法,形成浓重的墨块,宛如巨石,得厚重之致。结构茂密雄放,或紧结蹙缩,或开拓纵逸,跌宕多姿,无不如意。他的草书点划与使转兼重,顿挫转折,用意精到,因此脉络清晰,但又绝不安排,总能以意驱笔、因字造型,故浓淡枯湿、随手生发,疾迟衄挫、取次相从,大小、欹正、展蹙、依倚、起伏,无不能顺势调整,宛如宿构。王铎行草的章法极有特色,倪后瞻说他“以力为主,淋漓满志,所谓能解章法者也”。一般行距大、字距紧,行内因笔法和字形的复杂多变而呈现跌宕起伏的变化,如蜿蜒巨龙腾飞纸上,神妙夭矫,不可端倪,有气贯长虹之势,无轻媚流滑之弊,古韵今情,和合一体,令人目眩神驰、胸豁气畅,开行草书的一种新境界。王铎书法的这种境界,得到了后人的大力推崇。倪后瞻指出:“北京及山东、西、秦、豫五省凡学书者,以为宗主。”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说:“明自嘉靖以后,士夫书无不可观,以不习俗书故也。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废之。”近代以来,更是驰名中外,日本人甚至推许为胜过王羲之,虽是过誉,但是可见他的影响。傅山草书傅山(1607~1684),原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一字仲仁,号侨山、啬庐、公之它、真山、浊翁、石道人、老檗禅、侨黄老人、朱衣道人等,山西阳曲(今太原)人。他生性刚烈耿介,有义士之称。虽自幼聪颖博学,但却在晚明屡试不第。明亡后,曾秘密参与反清活动被捕,获救后隐居不出。康熙十八年(1679)开博学鸿词科网罗各地硕儒,他被当地政府强行送往北京,却坚辞不入,终未应举。其终于旧朝的行为虽有历史局限,但刚直不阿的气节还是为后人所称颂的。他还是清初的重要学者,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在清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同时长于医术,尤精妇科。学问道德都为当时所重。傅山工书,与其为人一样,反对矫饰造作,“不信时,但于落笔时先萌一意,我要使此何如一势。及成字后,与意之结构全乖,亦可知此中天倪,造作不得矣”(《字训》),尤其不喜赵孟頫一路优美妍媚的风格,而崇尚拙朴率真的书风,有谓“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作字示儿孙》),既可以说是晚明书风的理论总结,也对后来兴起的篆隶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实践,楷书学颜真卿,得其厚密朴质;行草受王铎影响,同时深研阁帖,易王铎的方折为圆转,更加重视点划之间的缠绕盘旋,因而气势更加饱满、风格更加恣肆。但是他学古不如王铎全面深入,创作时又比王铎率意,因而在技巧的丰富和严谨方面有所未逮。他同时也涉猎篆隶,虽然尚未得法,却可谓清代复兴篆隶的先驱。朱耷朱耷(1626~1705)是明宗室、宁王朱权后裔。号雪个、雪衲、八大山人、个山、驴屋、人屋、何园、书年、驴汉、刃菴、破云樵、驴屋驴等,明亡后为僧,以享名于世。他于书曾于黄庭坚用力甚勤,得其蹙伸欹侧之妙,而增益以秀雅;又受董其昌影响,得其灵动秀美之致。60岁前后开始,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面目:用笔凝练如篆,泯去起收形态变化,代之以圆浑含蓄,行笔以中锋圆劲、婉转流动为主,不计提按粗细的变化。结构极重视疏密的对比,并常常因此造成字势欹正、展蹙的诸多变化,从而进一步形成章法的跌宕起伏。形简而势满,神清而意长,意境高远,气质浑穆,与其绘画同一机杼,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许友清初人(约1620年-1663年,生卒年说法各异,约清圣祖康熙十三年前后在世。)诸生。原名采,曾名宰。父许豸,因闽音宰与豸同,有忌者称许友改名宰犯家讳,以不孝责之,遂更名友,字有介,又更名为眉,字介寿、介眉,又名友眉,号瓯香,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明崇祯间举孝廉,以诸生终,入清不仕。许友工书善画,诗尤孤旷。时称“三绝”的草书、山水和诗文。书少师倪元璐学。晚慕米芾为人,构米友堂祀之。他的草书清逸超隽,山水松竹挺拔不群,诗文词赋清旷脱俗,钱谦益尝录其诗于《吾炙集》中。王士祯、朱彝尊亦称赏之。书法风格近于王铎。其书在笔力上不如王铎的雄健,而妙在其章法的借鉴。其作品传世不多,日本澄怀堂美术馆所藏之《七绝二首诗轴》是其代表作。此作就妙在章法的的奇崛:七行书大小错落,布白空间聚散如山水画般曲折有致,真有“岩花生得山斋满”之生趣盎然,为书法的章法布白开了一个新生面。(二)传统行草书风的延续:董、赵书风的笼罩这一风气的形成,既是董其昌影响的自然延续所致,也与清初几位皇帝的引导有关。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酷爱董其昌书风;乾隆在位六十年,喜欢赵孟頫书风。由是,整个清朝前期的朝廷官员书法,多数都受董、赵书风的笼罩。其中也出现过一些水平较高的书家如查士标、姜宸英、沈荃、孙岳颁、查升等。这些书家主要受董其昌风格影响,但因为学力或性情的限制,未能充分发挥董书的妍雅清逸,或过于拘谨,或过于软弱,气息上都不很高明,尤其是创造性相对王铎、朱耷等人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虽然一时获誉甚高,却终究没有开辟新境。(三)篆隶书法清初的篆隶,在晚明基础上有一些进展,声势渐壮。除傅山外,善于隶书的还有戴易、郑簠、王时敏、朱彝尊等,实绩渐有可观[2]。王时敏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等,江苏太仓人。明末曾官太常寺少卿,明亡后不仕。善绘事,隶书点划工整、结构沉稳,气息渊静古穆,颇有魄力[2]。郑簠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是清代第一位专攻隶书的书家,终生未出仕,主业行医。学汉隶垂30年,得《郑固》、《史晨》、《曹全》之意,又参以行草笔法,自成飘逸潇洒的格局,后人认为他与朱彝尊是“汉隶之学复兴”的首要功臣[2]。朱彝尊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应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撰修《明史》。他是清初重要的金石学家,隶书主要得力于《曹全》,临习之功极深,能够形神兼备地临摹《曹全》而不受唐以后隶书的影响,非常难得,标志着当时学者对于汉隶笔法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他自作时却不能完全坚持《曹全》的规范,稍嫌板滞。雍正道光年间乾隆、嘉庆前后,董、赵的影响渐弱,文人们向古代传统的追寻逐步深入,这使得篆隶书法的复兴步伐加快了,对晋唐宋元明传统的学习范围也大大扩展,由此成为两股基本的力量。(一)对晋唐宋元明传统学习的深入这一派书家有的仍以学习董、赵为主的,但的则是向宋、唐、晋的大师们取法,代表人物有王澍、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梁巘、翁方纲、钱沣、永瑆、铁保等,其中翁、刘、梁(同书)、王有“清四家”之称(亦有一种说法是翁、刘、成、铁)。刘墉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石菴、石盦、木菴、青原、香岩、勗斋、东武、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他是乾隆年间的重臣,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苏学政、内阁学士、湖南巡抚、左都御史、工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吏部尚书、协大学士等职,嘉庆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谥文清。著有《石庵诗集》。他的书法由董、赵入手,而后遍临晋唐宋诸家,尤得力于苏东坡、颜真卿和晋唐小楷,融会贯通,自成格局。其书点划丰腴处短而厚、细劲处含而健,对比强烈;结字内敛拙朴,而决不拥塞,端重稳健中透出灵秀;章法轻重错落,舒朗雍容。整体风格含蓄蕴籍,精气内敛,浑若太极,貌端穆而气清和,有硕儒老臣的持重,无恃才傲物的轻佻,似乎包有万象而莫测高深,洵然可敬。因为喜用浓墨,时号为“浓墨宰相”。王文治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曾任翰林侍读等,以事被黜,执教各地书院。擅诗文,著有《快雨堂题跋》等。他的书法出于董其昌,上溯米芾、李北海,多用侧锋取妍,笔致翩翩,结构舒展秀逸,纵横挥洒,以文人才士的佳致见长。因喜用淡墨,与刘墉恰成对照,故时称他“淡墨探花”。翁方纲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忠叙、彝斋、覃溪、苏斋等,北京大兴人。他于乾隆十七年(1752)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等地省试考官及广东等地学政,官至内阁学士。他的主要活动也在乾隆年间,和刘墉齐名,但是主要精力都放在鉴赏、考证和题跋碑帖上。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苏斋题跋》、《苏米斋兰亭考》等诸多著作。在书法学习上,翁方纲主张学习古人,强调每一字一笔都有来历,一生致力于欧阳询,严守法度,以精工为尚。其楷书,得欧阳询的结实端谨,而乏其清新精巧;行书稍活泼,而仍然过于拘束,缺乏逸韵高情。严格地讲,其金石研究比书法实践影响更大。(二)对秦汉北朝传统的重新发现与取法在篆隶与北碑领域,情况却有所不同。经过书家、学者的共同努力,篆隶的审美价值不断得到深入的认识,许多杰出人才投身于此,从而使篆隶领域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和突破,对北碑的学习也开始起步。总体上看,对这一传统的关注已成燎原之势,形成了与晋唐宋元明传统一翼足可抗衡的局面。涉足这一领域的艺术家中,有不少画家,如名列“扬州八怪”的郑燮、金农、汪士慎等人,他们疏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而与市民阶层有较密切的联系,艺术思想、创作倾向带有一定的叛逆性。在书法上,对晋唐以来传统采取一种比较主动的反叛姿态,而对秦汉传统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而成为秦汉传统复兴的一批重要力量。金农漆书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古泉、、金牛、老丁、百研翁、耻春翁、寿道士、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龙梭仙客、百二砚田富翁、昔邪居士、心出家盦粥饭僧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等。精诗词、鉴赏,喜收藏,绘画为一代宗师。于书专攻《华山碑》,后自出机杼,不受束缚,以倒薤法作撇,以方整宽阔笔作横、细劲笔作竖,号称“漆书”,古拙朴厚,时涉谐趣,形成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并由此衍生出独具特色的行书和楷书、郑燮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风子、樗散人、红雪山樵等,江苏兴化人,著有《板桥全集》。他以画竹著称于世,又对传统行草有相当的造诣,但因世人好奇,遂不满于此,而有意以篆法、隶书、楷书与行草杂糅,自称“六分半书”,这种探索精神当时即为他博得了很高声誉,但是由于篆隶本身的复兴并不充分,事实上融合篆隶楷行草于一体的时机并不成熟,因而板桥的作品,往往是一种偏于简单的拼凑,无法深入到其精神实质,故总体上并不成功。但他的影响,对于人们重视篆隶的审美价值,仍然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丁敬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砚林、研林外史、梅农、丁居士、龙泓山人、孤云石叟、胜怠老人、玩茶叟、玉几翁等,浙江钱塘人,是一代著名印家,“浙派”的领袖,对篆隶有精深的研究。与篆刻别开天地不同,他在书法上相对中和平正,风格古朴雅致,得秦汉书法的简净精神。钱坫钱坫(1744~1806),字献之,号十兰,嘉定人。在篆书方面极为自负,自诩二李之后一人,其篆书专攻铁线,出规入矩,确有古人风范,晚年右手病废,以左手作书,结构不能完全如意,然而却增添了一种自然之致。就铁线篆来说,钱坫确实是一代高手。桂馥桂馥(1736~1805),一作(1733~1802),一名复,字未谷,一字冬卉,号雩门、老苔、老菭、渎井、渎井复民、肃然山外史等,山东曲阜人。他博涉群书,一生精力萃于小学,著述宏富,为“说文四大家”之一,著《说文义证》。亦工诗书画印,所辑《缪篆分韵》一书,为学习汉印之必备。尤以隶书为一代之雄,时人推许为直接汉人,甚至认为是百馀年来第一人,足以超唐越宋。其字用笔肥而不臃、深沉厚重,结字方严广博、朴质端谨,气势雄伟浑穆、堂堂煌煌,确实可以说是深得汉人隶书醇古朴茂、博大饱满的精蕴。只是稍有习气,未能尽善。邓石如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以字行,改字顽伯,号完白、完白山人、古浣子、完白山民、游道人、龙山樵长、凤水渔长、笈游道人等,安徽怀宁人。他生于乡鄙,终生为布衣,但自幼即喜刻石,仿汉印颇工,至南京梅镠家,居八年,遍临所藏金石善本,由此而篆、隶、楷、印皆臻大成之境。乾隆五十五年入京,刘墉延为宾客,声振当代名公。其篆书融秦汉于一炉,又出以隶笔,遂使篆法活脱生动,摆脱了铁线的拘滞,不唯字形阔大磅礴,而且笔势丰富多姿,墨色流溢灿然,大大拓展了篆书的艺术表现力。其隶书笔致健拔苍劲,结体疏宕俊逸,用墨苍古,亦可谓深入汉人堂奥。晚清书论名家包世臣、康有为、杨守敬等对他无不推崇备至,竞相推许为国朝第一、集篆书大成等。这都是因为他成功地实现了两大传统的转换,表明酝酿已久的秦汉北碑传统的复兴高潮的来临和两大传统的对峙、融会的真正的开始。伊秉绶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南泉、秋水,福建宁化人,著有《留春草堂集》。他能诗文、绘画、治印,但以书法为最著名,工小楷,行书、楷书均宗颜真卿,通篆法,而以隶书为一代之雄。其隶书从《衡方》等碑化出,笔划含凝厚重,波磔不显,似有篆意,字形方整宏大,有颜真卿气度,因而形成气势磅礴、拙朴茂密之格,有清一代,隶书浑厚一路,无出其右,康有为许为“集分书之成”,不为过誉。咸丰清朝末年嘉庆、道光前后,阮元、包世臣倡兴碑学,从理论上鼓吹秦汉北碑传统在书法史和书法美学系统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时显学。但深入实践的许多书家,并未完全舍彼取此,而是各取所长,自觉不自觉地寻求融合之道,使两大传统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晚清书家,大体可分作三类。(一)以晋唐传统为主的书家:林则徐、翁同龢等。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一字无抚,号竢村老人,福建福州人。官至两广、云贵总督,加太子少保,谥文忠。鸦片战争后曾被谪戍伊犁。书法出自欧、颜、二王和米芾,颇为清新稳健,唯稍受馆阁习气束缚、翁同龢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瓶庐居士等,江苏常熟人。累官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职,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在戊戌变法中被革职。他的书法出于翁方纲、钱南园,而上溯颜真卿、米芾,气息淳厚,堂宇广博,为晚清帖派书家的重镇。(二)以先秦秦汉北碑为主的书法家。这类书家比较多,前后有张廷济、朱为弼、徐同柏、赵之琛、六舟达受、吴熙载、杨岘、张裕钊、吴大澄等。他们大多是集传统经学、金石、书画、辞章、考据、收藏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型书法家。张廷济、朱为弼和徐同柏都善于金文大篆,他们三家可以看作清代学习先秦篆书比较有影响的先驱者,虽然他们的成就还不能算是很高深,特别是如何使用笔墨来表现大篆的气息,应该说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赵之琛(1781~1852),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宝月山人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精六书,善绘山水、花卉,晚年常写佛像,能篆隶行楷,工刻印,为陈豫钟弟子。有《补罗迦室集》、《补罗迦室印谱》。曾为阮元摹刊钟鼎款识,故精通大篆。他的大篆书,不像前人一样描头画尾,而能够舍弃形貌,独取神理,用浑厚严整的笔法加以表现,笔墨比较自然生动,是清代大篆书中值得重视的一家。吴熙载吴熙载(1799~1870),初名廷飏,字熙载,五十岁以后因避讳更字攘之,亦作让之,以字行,号让翁、攘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祖籍江宁,自父起移居仪征。工金石考证,能写意花卉,精治印,平生治印逾万,影响深广,后之师邓派者,多以吴氏为宗。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吴让之印谱》等。书法从包世臣学习,由包氏得笔法,并指点学邓门径。篆刻篆隶,均能由邓石如而上追秦汉,继承发扬,赫然成家。书法以篆书为最佳,笔法婀娜而不失清刚,流丽而不失端雅,有文人清气,是师邓而能有所发展者。张裕钊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号濂亭等,湖北武昌人。曾入曾国藩幕府,为曾氏弟子,但无意仕进,专意于学,为清末古文大家,后人编辑其文章为《濂亭文集》等。他的书法专师北碑,尤得力于《张猛龙》,而敛入规矩,自成体势,结构谨严方正,笔法刚健劲拔,尤以外方内圆的独特笔姿为人所称赏,被康有为推许为“集碑学之成”,在近代中国和东瀛有广泛的影响。但现在看来,虽然很有特色,而相对于北碑来说,精神有隔阂,并没有抉得精华。吴大澄吴大澄(1835~1902),原名大淳,避帝讳而改,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愙斋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累官至广东、湖南巡抚。好集古精鉴别,是著名的金石学家,所得古器皆手自摩拓,工书画篆刻,著有《愙斋集古录》、《愙斋集古录释文誊稿》、《说文古籀补》、《恒轩吉金录》、《古字说》、《古玉图考》、《愙斋诗文集》等著作。他的篆书融会大小二篆,以大篆立其筋骨,以小篆敛其体裁,而笔墨又极其精炼,三美归一,形成了坚劲紧韧的艺术风格,为篆书艺术开辟了一种新风格。(三)兼宗两大传统并寻求融通的书家:何绍基、赵之谦、杨守敬、康有为等。何绍基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猨臂翁,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历任编修、国史馆协修、总纂、提调等,曾主持福建、贵州、广东乡试,咸丰间任职四川学政期间被黜,从此讲学游历各地,晚年在扬州主持校勘《十三经注疏》。他是晚清著名的学者,精通仪礼、说文、汉书、诗词以及书法,著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金石跋》等。他的书法,早年从颜真卿入手,后来融会《道因法师碑》,精研数十年,深得其妙,以后又肆力于篆、隶以及北碑,无不用功深至,是以篆、隶、楷、行皆冠绝一世。又以绝大天分和匠心,探求各体精神的融会,因而其各体的面目,都与传统的面目形成了很大的差异,然而又无不以传统的面目为依归,真可谓帖意碑神,草情篆韵,一体而兼收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开出了奇葩,为书法的未来发展拓出了一条崭新的大道。赵之谦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号悲庵,别署子欠、支自、铁三、益甫、憨寮、冷君、无闷、梅庵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己未年(1859)举人。历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知县。著作有《悲庵居士诗剩》、《补环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等。他是一个多能的艺术家,篆刻、绘画、书法皆一代大家。尝称“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惟治印则天五人五,无间然”,可见其于印章用力之多且勤。赵氏以其特有的艺术敏感和熔铸能力,将彼时出土日多的古器物文字引入印作和边款,风貌多样,意趣清新,开印章的新天地。他的书法,初从颜真卿入,后专攻北碑,又得邓石如篆隶之法,于是以北碑之法写篆隶,进一步丰富了篆隶的笔法意趣。又由北碑化生行书,融铸贯通,运用如意,神气飞动,既饶有古朴厚重之意,更兼有帖的温醇雅洁之韵。可惜他英年早逝,未能使意境更臻于成熟老到。杨守敬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曾应驻日本公使黎庶昌之请前往日本协助辑刊《古逸丛书》,因此而收集了不少保留在日的古代文献。他同时还在日本广泛传播书法,对日本近代以来书法的发展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理论上提倡碑与帖“合则两美,离则两伤”,是较早进行这种理论倡导的人物。在实践上他也奉行不悖,行书学颜和苏轼,以后参入北碑意趣;大篆已经直达西周;隶书注重笔情墨趣,老辣迟涩,结体妙善伸蹙,时有谐趣。康有为康有为(1858~1927),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西樵山人等,广东南海人,著有《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万木草堂遗稿》、《万木草堂遗稿外编》、《广艺舟双楫》等。康有为是碑学理论的健将,持论时有偏激之见,往往为人所诟病,但他自幼曾受过严格的传统书法训练,虽然以后专修北碑,但幼学基础仍然未废,结果无意中形成了碑帖融合的面目。前人多认为他的书法出自《石门铭》,实际上还有许多颜真卿行书的趣味。因此他的书作既有北碑的开张恣肆、篆隶书法的古朴雄浑,又有传统行草的酣畅飞动,是篆隶北碑与传统行草融会贯通比较成功的例子。吴昌硕吴昌硕(1844~1927),初名剑虞、俊,又名俊卿,字香补,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以字行,亦署仓石、仓硕、苍硕,号缶庐、老缶、缶道人、老苍、苦铁、大聋、石尊者、乡阿姐、破荷亭长、五湖印匄、削庐、芜菁亭长等,浙江安吉人。晚年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皆自成家数,影响深远。著有《缶庐集》。他既是清代书法的殿军,又是近代书法的开山,他于篆、隶用功最多,尤其是《石鼓文》,终生浸淫,无一日或离,晚年变化笔墨,引入行草意趣,遂使笔情墨趣,流溢行间,篆书的复兴,至他而达到一个新高度;行书以王铎为宗,融入欧、米,又引入碑法之苍劲浑朴,老辣生奇,使行书也重放光华。治印初习浙、皖,既而出入秦汉,借鉴封泥陶甓,融入写意绘画情趣,形成了斑驳高古、沉雄壮遒的新面,即作小印,也有寻丈之势。治印还独创修整印面和边栏的法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古今无二。吴昌硕的成就,是清中期以来两大传统深入融会的硕果,标志着清人重理古典的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近现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 "楷书四大家 "
在书法中, 人们通常说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名录
王羲之(321-379):东晋。字逸少,山东琅玡人。其书法成就卓越,有“书圣”之称。
王献之(344-388):字子敬,羲之第七子。正、行、草、隶各体皆能,与其父并称“二王”。
王珣(350-401):字元林,琅玡人,官至尚书仆射。善行草。
羊欣(370-442):南朝宋。字敬元,山东人。沈约评其隶书:献之之后,可以独步。
薄绍之:南朝宋。宋敬叔,安徽丹阳人。书学王献之,风骨秀异,行草倜傥。
王增虔(426-485):南朝齐。山东人,羲之四世族孙。善正、行书,丰厚淳朴而有气骨。
贝义渊:南朝梁。浙江吴兴人。其书精严遒劲,笔势流动。
郑道昭(?-516):北朝北魏。字僖伯,开封人。其书笔力雄健,结字宽博。
智永:隋初。王羲之七世孙,浙江绍兴为僧。勤学苦练,继承祖法,闻名当时。
丁道护:隋代。官至襄阳祭酒。善正书,方严遒劲。
欧阳询(557-641):唐初。字信长,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楷书最工,世称“欧体”,代表了初唐书风。
虞世南(558-638):唐初。字伯施,余姚人。承智永亲授,工行草、正书,外柔风刚,自成一格。
褚遂良(596-659):唐代。杭州人,官至中书令。其正书卓绝,行草婉畅,自成一家。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其独好王羲之书法,以行书为最工。
颜昭甫:唐代。字周卿,陕西西安人。善篆、籀、草、隶各体。
李灵夔:唐高祖第十九子,封鲁王,历官五州刺史。书法以善草隶知名。
陆柬之:唐代。吴县人,虞世南之甥,官至著作郎。其书行、隶,自成风格。
孙过庭:唐代。字虔礼,苏州人。工草书,学王羲之,对正、草书法,有精辟见解。
王知敬:洛阳人,武后时,官太子家令。工行、草,善署书。
钟绍京:字可大,江西赣县人。因善书,武后为帝时,诸宫殿榜及九鼎铭,皆出其手。
薛稷(649-713):唐代。字嗣通,山西荣河人,官至太子少保。其书体遒丽,得褚遂良为多。
贺知章(659-744):唐代。字季真,浙江绍兴人,官至秘书监。其书法以草隶见长。
李邕(678-747):唐代。字泰和,扬州人。书法以行草见长,其书能脱旧习。
吕向:唐代。字子回,甘肃人。善草隶,能一笔环写百字。玄宗召入翰林,以才称。
张旭:唐代。字伯高,苏州人。精楷书,尤善草书,逸势奇状,连绵回绕,自创风格。
张怀瓘:唐代。江苏泰州人。官至翰林院供奉。曾撰《书断》,为重要书法理论著作。
史维则:唐代。字天问,苏州人,官翰林学士。善写八分、飞白书,为当时八分书大家。
李白(701-762):唐代。字太白,甘肃秦安人。其书笔法超放,出规入矩,飞舞自得。
徐浩(703-782):唐代。字季海,浙江绍兴人。其楷法圆劲肥厚,自成一格。
颜真卿(709-785):唐代。字清臣,山东人。其楷书磊落巍峨,行、草书亦刚劲多姿。
李阳冰:唐代。字少温,河北人。工篆书,后学篆者多宗其法,有“笔虎”之誉。
怀素(725-785):唐代。湖南长沙人,出家为僧。以善狂草知名,随手万变,而合乎法度。
柳公权(778-865):唐代,字诚悬,陕西人。工楷书,用笔方圆兼使,另成一家,世称“柳体”。
韩择木:唐代。官工部尚书。工八分、正书,《宣和书谱》评其“能追蔡邕遗风”。
杨凝式(873-954):五代。字景度,陕西华阴人。善行草,结体新奇,一变唐法。
林鼎:五代吴越。字焕文,福建闽侯人,官至丞相。尤以书写草隶知名。
应之:五代南唐。僧,原姓王,闽人。以善书知名。
李建中(945-1013):宋初。字得中,开封人。书法善行楷,草、隶、篆、籀、八分书亦妙。
文彦博(1006-1097):北宋。字宽大,山西汾州人。善书,笔势清利。
蔡襄(1012-1067):北宋。字君谟,福建人。其正楷、行书端重婉美,草书自成一体。
王寿卿:北宋。字鲁翁,河南开封人。工篆书,书法名动京师。
张友正:北宋。字义祖。书学晋、唐,宋神宗赵顼曾评其草书为当朝第一。
吕天策:北宋。字彦发,江苏人。书法各体都能,草隶书尤为著名。
薛绍彭:北宋。字道祖,陕西西安人。工行草,笔致清丽,颇得晋唐法度。
苏轼(1037-1101):北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官至礼部尚书。其书法擅行、楷。
黄庭坚(1045-1105):北宋。字鲁直,江西人,官至中书舍人。书工行、草,用笔纵横,自成一格。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善书、画、行、楷纵逸,自变法度,创瘦金书。
王庭筠(1156-1202):金代。字子端。书法宗米芾,用笔豪放,行笔急速,变化自如。
张即之(1186-1263):南宋。字温夫,安徽人。其书清劲严整,尤善写大字。
赵孟頫(1254-1322):元代。字子昂,浙江人。其书尤精正、行书,人称“赵体”。
鲜于枢(1256-1301):元代。字伯机,北京人。其书法以正、行,草知名。
钱良右(1278-1344):元代。字翼之,苏州人。书篆书、隶、真、行、小草,知名于时。
郑元祐(1292-1364):元代。字明德,四川人。工书法,善写行楷。
康里巙巙(1295-1345):元代。字子山,新疆人。善行草书,以骏快著称。
宋克(1327-1387):明初。字仲温,苏州人。书法气韵隽秀,尤以章草和小楷知名。
宋广:明代。字昌裔,河南南阳人。工草书,尤擅章草,能自辟蹊径。
宋璲(1344-1380):明代。字仲珩,浙江浦江人。善书篆、隶、楷、草各体。
沈度(1357-1434):明代。字民则,上海人。善楷、隶,风格圆润平稳,称“台阁体”。
张绅:明代。字士行,山东人,官至浙西布政使。工书法,善写大、小篆。
詹希原:明代。字孟举。以书法名世,时宫殿、城门边匾,多出其手。
任道逊:明代。字克诚,官至太常卿。善作直径数尺的大字。
张骏:明代。字天骏,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书善草、篆、隶各体。
姜立纲:明代。字廷宪,浙江瑞安人,仕至太常寺卿。其楷书尤为清劲方正。
李东阳(1447-1516):明代。字宾之,湖南人。书法长于小篆,亦工隶、行、草书。
祝允明(1460-1526):明代。字希哲,号枝山,苏州人。其小楷谨严浑朴,狂草亦自成面目。
吴承恩(1500-1582):明代。字汝忠,江苏淮安人。善书法,楷书略带行意,劲秀潇洒。
陈鎏(1508-1581):明代。字子兼,江苏人,官至布政使。善写行草、小楷,自成一家。
顾从义(1523-1588):明代。字汝和,上海人。嘉靖中,诏选善书者,名第五,亦精鉴赏。
陈克昌:明代。杭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建昌府同知。工书法,善真、行、草书。
邢侗(1551-1612):明末。字子愿,山东临清人,官至陕西太仆卿。其书大字雄健,小字劲秀。
王铎(1592-1652):明末。字觉之,河南人。工行草书,用笔遒劲,另树一帜。
冒襄(1611-1693):清初。字辟疆,江苏人。书擅行草,行笔刚中见秀,独具一格。
郑簠(1622-1693):清初。字汝器,南京人。擅隶书,自成风格,以洒脱见长。
孙岳颁(1639-?):清代。字云韶,江苏人,官至礼部侍郎。康熙每有碑版,皆由他代笔。
蒋衡(1672-1743):清代。字湘帆,江苏人。以楷书写《十三经》,历12年完成。
王澍(1668-1739):清代,字篛林,江苏人。书法造诣极深,尤长于篆书,浑厚有力。
范永琪:清代。字凤颉。浙江鄞县人,乾隆举人。工书法,学汉唐篆隶。
黄树谷(1701-1751):清代。字松石,杭州人。工书法,以写篆隶知名于时。
庄有恭(1713-1767):清代。字容可,广州人,乾隆初廷试第一。书法圆劲,为时人珍视。
刘墉(1719-1804):清代。字崇如,山东诸城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书法功力颇深,貌丰骨劲。
梁同书(1723-1815):钱塘人,官侍讲。书法自立一家,善作大字,魄功雄厚。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字禹卿,江苏人。书法长于草、楷、行书,字体清秀,名动一时。
翁方纲(1733-1818):清代。字正三,北京人。善隶书,尤精鉴赏、考证,著名碑帖多经他题跋。
钱伯坰(1738-1812):清代。字鲁斯,江苏人。其书用笔劲健,结体秀美,为时所重。
钱沣(1740-1795):清代。字东注,昆明人,乾隆进士。工正楷与行书,皆浑厚有力。
张廷禄:清代。字雪川,湖南湘阴人,乾隆副贡。以草书最著名。
王大鹏:清代。字露仲,北京人。书法时誉满京师,力学米芾、赵孟頫。
邓石如(1743-1805):清代。初名琰,安徽人。书法以篆字成就最高,亦工隶、楷。
钱坫(1744-1806):清代。字献之,上海人。工篆书,结体工稳,笔法凝练。
永瑆(1752-1823):清高宗十一子,封成亲王。工书法,悬腕作书,十分得法。
铁保(1752-1824):清代。字冶亭,满洲人,乾隆进士。时书法与刘墉、翁方纲齐名。
伊秉绶(1754-1815):清代。字组似,福建人。善隶书,用笔劲健沉着,兼写楷、行书。
阮元(1764-1849):清代。字伯元,江苏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长于行楷,又精鉴赏。
李庄来(1768-1817):清代。字章有,江苏武进人,贡生。工书法,善篆隶行草。
高□(1769-1839):清代。字子才,浙江人。书精小楷。江浙一带名胜碑版,多出其手。
包世臣(1775-1855):清代。字慎伯,安徽人。工书,用笔以侧取势,倡导北碑。
邓廷桢(1776-1846):清代。字维周,南京人,官至巡抚。善书篆体,结体匀称,用笔圆劲。
林则徐(1785-1850):清代。字元抚,福建人,官至两江、两广总督。尤长小楷,为时所重,功力精深。
梅植之(1794-1843):字蕴生,扬州人,道光时举人。其书法跌宕遒丽。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湖南人,道光进士,工欧柳,善行书,有清刚之气。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阴人,清大臣。书法遒劲挺拔。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官至军机大臣。书法以行书、篆书见长。
杨沂孙(1813-1885):江苏常熟人,官至凤阳知府。善篆隶,南北驰名。
王维珍:咸丰进士。楷书学欧阳询,行书学米芾、董其昌,自成一家。
杨岘(1819-1896):字见山,浙江人。精研流碑,工隶书,善于变化。
张裕钊(1823-1894):湖北武昌人,官内阁中书。工魏碑,创新意。
俞樾(1829-1906):浙江德清人。善篆隶,有金石气,名闻当时。
赵之谦(1829-1884):浙江绍兴人。书画、篆刻无一不精,行楷尤为精美。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书法闻名当时
徐三庚(1826-1896):浙江上虞人,曾为道士。善篆书,有声于时。
隶书可以从乙瑛碑入手。
《乙瑛碑》与《礼器》、《史晨》并称“孔庙三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别称百石卒史碑、孔龢碑、孔和碑等。
《乙瑛碑》刻于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六月,原石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内容写的是鲁相乙瑛上书请求设立一个级别为“百日卒史”的低级官吏来掌管礼器庙祀之事,并提出此官任职条件。
《乙瑛碑》是没有碑首的为无首碑(或称方首碑),碑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隶书18行,行40字,无额。后有宋人张雅圭题字二行。
翁方纲评《乙瑛碑》时说:是碑法度实佳,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法者,《分隶偶存》里谈到《乙瑛碑》时写道: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近人郑簠每喜临之。
以上评价并非溢美之辞,嘉强认为是很中肯的,《乙瑛碑》字势古朴浑厚,结构严密整肃,用笔规矩森严,点画秀润端劲,粗细对比明显,气度高古典重,是非常适合隶书入门学习的。
隶书的大致风格
工稳端庄类,如《西岳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韩仁铭》、《熹平石经残石》。
方劲古朴类,如《张迁碑》、《鲜于磺碑》、《西狭颂》、《校官碑》。
秀丽飘逸类,如《曹全碑》、《孔宙碑》、《刘熊碑》、《赵宽碑》。
宽博厚重类,如《衡方碑》、《鲁峻碑》、《封龙山颂》。
雄放态肆类,如《石门颂》、《杨淮表记》、《夏承碑》。
古拙雄浑类,如《郁君开通褒料道刻石》、《装岑纪功碑》、《郁阁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1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刘熙载
下一篇: 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