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1509~1559)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汉族,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慎中生平
王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四岁能诵诗,十八举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寻改礼部祠祭司。时四方名士唐顺之、陈束、李开先、赵时春、任瀚、熊过、屠应楞、华察、陆铨、江以达、曾忭辈咸在部曹,慎中与之讲习,学大进。十二年,诏简部郎为翰林,众首拟慎中。大学士张孚敬欲一见,辞不赴,乃稍移吏部,为考功员外郎,进验封郎中。忌者谗之孚敬,因覆议真人张衍庆请封疏,谪常州通判。稍迁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并在南京。久之,擢山东提学佥事,改江西参议,进河南参政。侍郎王杲奉命振荒以其事委慎中,还朝,荐慎中可重用。会二十年大计,吏部讠主慎中不及。而大学士夏言先尝为礼部尚书,慎中其属吏也,与相忤,遂内批不谨,落其职。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下无可取。已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壮年废弃,益肆力古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与顺之齐名,天下称之曰“王、唐”,又曰“晋江、毗陵”。家居,问业者踵至。年五十一而终。李攀龙、王世贞后起,力排之,卒不能掩。攀龙,慎中提学山东时所赏拔者也。
王慎中文学成就
王慎中为文,初钩章棘句,吞剥秦汉散文,认为“文必秦汉,汉后散文无可取之处”;后读欧阳修、曾巩等人的散文,大为钦佩:“世人卑宋而尊班、马,不知善学马者莫如欧,善学班者莫如曾。欧、曾之文,原本经传,由史汉之豪而变为粹。”遂乃尽焚旧作,一意效仿。他认为为文最重“义法”两字,并指出文学法度规矩要不背于古,而文义却要取前人之所未发。提倡文章要“道其中之所欲言”,“卒归于自为其言”,要“直抒胸臆,信手写出”,以表达作者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复古主义的要害就在于“病于法之难入,困于义之难精”。论文见解独树一帜,成为开明代唐宋论文派的先河,与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成为明代文学的一个流派,称唐宋派。王慎中卓然成家,与唐顺之齐名,被称为“王唐”。两人实际上是唐宋派首领。李贽评论王慎中文章说:“其为文也,恒以构意为难,每一篇,必先反复沉思。意定而辞立就。细观之,铺叙详明,部伍整密,语华赡而意深长。”散文代表作有《海上平寇记》、《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金溪游记》、《游清源山记》、《朱碧潭诗序》等。诗体初宗艳丽,归田以后,颓然自放。清代沈德潜称赞他的五言古诗说:“然五言古亦窥颜、谢堂庑,无一浅语、滑语”。诗歌代表作有《登金山口绝顶》、《游白鹿洞》、《游麻姑山》等。
诗文集有《遵岩集》二十五卷,清康熙间由县人张汝珊编纂成书,并为之作序,乾隆间刊行。此外还著有《玩芳堂摘稿》、《遵岩子》、《王参政集》、《王遵岩先生集选》、《王遵岩文选》等。
1、青莲居士——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香山居士——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耐辱居士——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临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4、莲峰居士——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5、六一居士——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居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空图
明代诗人、散文家王慎中,为一个已故贫寒诗痴朱碧潭的诗歌做的诗序,通过诗序中几件小事概括了诗痴朱碧潭的清贫潦倒一生,对诗痴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充分彰显了王慎中散文功底。朱碧潭诗序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朱碧潭诗序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资料,仅供参考。
朱碧潭诗序文言文原文 朱碧潭诗序
作者:王慎中
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冲簸波涛,以为壮也。登匡庐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耽酒自放。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其诗不行于时。屋壁户牖,题墨皆满,涂污淋漓,以诧家人妇子而已。贫不自谋,家人诮之曰:?何物可憎,徒涴墙户,曾不可食,其为画饼耶!?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一日,郡守出教,访所谓朱诗人碧潭者。吏人持教喧问市中,莫识谓谁,久乃知其为君也。吏人至门,强君入谒。君衣褐衣,窄袖而长裾,阔步趋府。守下与为礼,君无所不敢当,长揖上座。君所居西郊,僻处田坳林麓之交,终日无人迹。守独出访之。老亭数椽欹倾,植竹撑拄,坐守其下。突烟昼湿,旋拾储叶,煨火烧笋,煮茗以饮守。皂隶忍饥诟骂门外,君若不闻。于是朱诗人之名,哗于郡中,其诗稍稍传于人口。然坐以匹夫交邦君,指目者众,讪疾蜂起。而守所以礼君如彼其降,又不为能诗故。守父故与君之父有道路之雅,以讲好而报旧德耳。君诗虽由此闻于人,人犹不知重其诗,复用为谤。呜呼,可谓穷矣!
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其求之而得,得之而乐,虽生死不能易,而岂有所计于外。诗之不足贾于时,以售资而取宠,君诚知之矣。若为闭关吟讽,冻饿衰沮而不厌,其好在此也。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
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为信也。岂其刻肠镂肺,酷于所嗜,虽无所计于外,而犹不能忘志于区区之名耶?嗟乎!此固君之所以为好也。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诗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岂以予文为足重君之诗于身后哉!
??选自《国学基本丛书》本《明文在》
〔明〕王慎中
朱碧潭诗序文言文翻译 诗人朱碧潭君,名汶,以名门世家子弟,少年时随同父亲出游,往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泛舟洞庭湖、鄱阳湖、九江之间,颠簸在波涛之上,以为壮举。又登临庐山,游赏赤壁,观览古圣贤隐居逃世歌啸咏唱的遗迹,志气有所启发,于是学习做诗,饮酒放浪。每当酒醉高兴,呼叫欢笑,便要做诗,自得其乐,还说他人哪能了解于我。人们也都轻视他,不把他的诗当回事。他的诗不行于时,只有在自己家里的墙壁窗户上,写得满满的,涂得到处皆是,以此来唬弄家人孩子。自己贫穷得无法谋生,家里人讥笑他说:?你涂些什么东西,真讨人嫌,只会弄脏墙壁窗户,又不能吃,难道画饼充饥!?拿起笔砚往他身上掷去,想以此激怒他,让他别再做诗。他可不发怒,照旧做诗。
有一天,知府出了一张告示,要寻找所谓朱诗人碧潭的。差人拿着告示到市里喊问,没有人认识是谁,最后才知道是朱君。差人到门,强迫朱君去见知府。朱君穿了粗布衣服,窄袖子长下摆,大摇大摆地上了知府衙门。知府走下座位施礼迎接,朱君无所谓的样子,作一个揖就坐上宾之座。朱君住在府城西郊,地点荒僻,处于田头林尾地方,终日没有人迹。知府独去拜访他。他住的几椽老亭倾斜要倒,用竹竿撑住,让知府坐在下面。家里揭不开锅,捡一点储备的树叶,生起火来,煮几颗笋,烧水冲茶,款待知府。那些差役忍饥挨饿,在门外骂骂咧咧,朱君就像没有听见。于是朱诗人的名字,一府传开了,他的诗也稍稍有人看了。但是一个布衣同知府相交,大家的眼睛都盯上了,毁谤妒忌全来了。何况知府的所以降低身份给他礼遇,并不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而是因为知府的父亲与朱君的父亲是故旧之交,所以与朱君表示修好,报答旧日的交情。朱君的诗虽然由此为人们知晓,但是人们并不懂得看重他的诗,反而以此诽谤他。唉,真可说是穷到头了!
大凡世人对于某件事物特别喜爱,必定是这件事物深得其好,而大悦其心。他追求并得到这件事物,这得到的快乐,是生死也换不到的,哪里还去理会生死之外的事情呢?做诗不能像货物那样卖给人们,得到钱财,取欢于人,这道理朱君是很清楚的。但他情愿关门做诗,虽挨冻受饿,衰病失意,也不厌倦,就是因为这是他的爱好。人们不懂得看重他的诗,怎么能阻挠他的志气,改变他所从事的事业呢!朱君曾经来看我,送我几十首诗以为见面礼。他的态度很谦虚,谈话很诚恳,大概的意思是对做诗是很自信的,不怕人们不知道他,只求我讲一句话做证明。我想他这岂不是如此刻苦专心,爱好做诗,虽然不计较生死之外的事情,但还是不能忘怀于区区的小名吗?唉唉,这确实就是朱君的所以爱好之深了。朱君已经死了,我所以为他的诗写一篇序言,使他的诗行之于世,庶几不辜负他的好意,虽然我的文章说不上能够让他的诗见重于后世。
朱碧潭诗序评价 大凡世人对于某件事物特别喜爱,必定是这件事物深得其好,而大悦其心。他追求并得到这件事物,这得到的快乐,是生死也换不到的,哪里还去理会生死之外的事情呢?做诗不能像货物那样卖给人们,得到钱财,取欢于人,这道理朱君是很清楚的。但他情愿关门做诗,虽挨冻受饿,衰病失意,也不厌倦,就是因为这是他的爱好。人们不懂得看重他的诗,怎么能阻挠他的志气,改变他所从事的事业呢!朱君曾经来看我,送我几十首诗以为见面礼。他的态度很谦虚,谈话很诚恳,大概的意思是对做诗是很自信的,不怕人们不知道他,只求我讲一句话做证明。我想他这岂不是如此刻苦专心,爱好做诗,虽然不计较生死之外的事情,但还是不能忘怀于区区的小名吗?唉唉,这确实就是朱君的所以爱好之深了。朱君已经死了,我所以为他的诗写一篇序言,使他的诗行之于世,庶几不辜负他的好意,虽然我的文章说不上能够让他的诗见重于后世。[1]
朱碧潭诗序作者简介 王慎中(1509~1559) 明代诗人、散文家。字道思,号遵岩居士。晋江(今属福建)人。慎中是次子,所以人称王仲子。幼聪颖,4岁能诵诗,教以对语,应答如流。18岁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在任革除宿弊,堵塞侵耗。不久,改礼部祠祭司。他和当时的四方名士唐顺之、陈束、李开先等一起讲习,学业大进。后又任吏部验封司郎中、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河南参政等职。因触忤大学士夏言而落职。归家后,当地士子常来请教,门墙几不能容。[2]
朱碧潭诗序作者风格 王慎中为文,初钩章棘句,吞剥秦汉散文,认为汉后散文无可取之处;后读欧阳修、曾巩等人的散文,大为钦佩。乃尽焚旧作,一意效仿。因反对拟古,主张学习唐宋散文,直书胸臆,与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成为明代文学中的一个流派,称唐宋派。王慎中卓然成家,与唐顺之齐名,被称为?王唐?。两人实际上是唐宋派首领。李贽评论王慎中文章说:?其为文也,恒以构意为难,每一篇,必先反复沉思。意定而辞立就。细观之,铺叙详明,部伍整密,语华赡而意深长。?散文代表作有《海上平寇记》、《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金溪游记》、《游清源山记》、《朱碧潭诗序》等。诗体初宗艳丽,归田以后,颓然自放。清代沈德潜称赞他的五言古诗说:?然五言古亦窥颜、谢堂庑,无一浅语、滑语?。诗歌代表作有《登金山口绝顶》、《游白鹿洞》、《游麻姑山》等。
朱碧潭诗序作者诗集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0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王玠
下一篇: 王士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