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汉族,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曾任河南洛阳令、开封士曹等职。南渡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荐任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有效地组织了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他极力反对和议,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陷害。)。
宋绍兴八年(1138年)因力主抗金与奸臣秦桧不和,被贬到海南岛吉阳军。他途经雷州时,知州王惕“假肩与以送”,秦桧闻知,谪王惕金州。赵鼎在崖州寓宿裴闻义家给宋高宗的上表中,表达了他抗金救国的思想永远不改变:“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坚强的意志使秦桧感到胆寒:“此老倔强犹者。”同时更加紧对赵鼎的逼害。赵鼎在吉阳“深居简出,杜门谢访”。“海南积荡水云飞,黎婺山高日上迟,千里孤光一樽酒,此情惟有故人知。”广西帅将张宗元遣人持诗书和药石、酒、曲前往慰问,秦桧知后,马上把张调离广西。
由于秦桧残酷迫害,赵鼎只能以死来表示抗争。临终前自书墓石,记乡里及除解岁月。铭中有这种两句:“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表示他死后也不会忘记宋朝,不会忘记抗救国,要把他的精神化河山,使宋朝强大起来。逐绝食而死,葬于昌化县旧县村。时为绍兴十七年(1147年)八月,享年仅63岁。卒前,自书"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忠义凛然,为人所钦仰。孝宗时,谥忠简。
《宋史》有传:“鼎为南渡名相,与李纲齐名。其词‘清刚沈至,卓然名家。’有《忠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词》一卷”。
赵鼎诗词
赵鼎善文、诗、词。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宋史》本传)。黄升称其词"婉媚,不减《花间集》"(《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四库全书总目》说他"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余,无忝作者,盖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绘句而工者。"他身经靖康之变,词中不乏伤时念乱之作。如写于建炎元年(1127)的〔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怀念为金人占领的家乡,忧虑国家前途,真切感人。他的〔点绛唇〕《春愁》等词,也是佳作。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宋·赵鼎《家训笔录》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宋赵鼎《家训笔录》。
惟廉勤二字,人人可至。
第一项:在家中,要以孝顺父亲和兄弟友爱为首要任务。
平时教育子孙读书做学问,也正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
前人留下的训诫,子孙各自都有一本书,还有司马温公的《家范》;可以每样都抄录一本,要时时阅览,足以值得效法,不必等我一一说透。
第二项:凡是做官的,一定要以廉洁和勤政为本。
人的才能和禀性,各有短长,很难勉强保持一致。
但廉和勤这两个字,却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用廉和勤对内来要求自己,用和顺的原则来待人接物;与人和顺自己就能安身,就能远离祸害。
第三项:在家人中要以最年长的主管家中事务以及收支租税等。
如一开始就想让自己看中的人担任主管,也要听从大家的意见,意见一致才可以。
第四项:子孙如有不成器的行为,败坏家风,就要依靠主管家事的人召集各位子弟,在厅堂前训诫和整治他,促使他们改正错误,对那些行为很过分的人,就要在供奉神佛和祖先牌位的厅堂上当庭训诫,如再犯就再当庭训诫。
第五项:一年中各种祭祀活动,主管家务的人要率领各位子弟协力安排办理,一定要符合祭礼要求,剩余祭品一定要全族分享。
第六项:每月初一、十五都要拿出酒食来进行祭祀,要像平常祭祀一样,全家老小都要集中在一起,不能懈怠和轻慢。
第七项:在追思逝去的亲人的祭日,要邀请并供养僧人念经超度,全家人都要吃素食。
第八项:凡是本家田产,子子孙孙,不能分割。
另外还有明文规定,一定要依照规定的约束,严格遵守。
第九项:每年收来的地租,按人口分配,不论大小,每人都有一份。
五岁以上,给三分之一份;十岁以上,给半份;十五岁以上给全份;只给自家骨肉;女子已经出嫁还没有离开家庭的,与女婿和外甥一样对待。
其他奴仆不在分配的范围之内。
第十项:对于家中库存及租、税、收支等情况,要开列详细记录和出示单据,家中主管和各房长子都要签字画押。
其他广泛地增加和减损的事务,也要共同商议才能决定。
这是赵鼎制定的三十条治家法规的前十项,从中可以对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窥见一斑。
从以上十条具体的家规中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家族管理的道德目标是孝友、廉勤和读书为学,这种道德方向是善良的和崇高的,也是无可非议的。
二、在家族的模式上虽然原则上要求以最长一人担当治家主管,但如有合适的人,也要听须众议所同乃可;治家主管在财务上要严格建账、全面公开;重要开支,亦须商议。
可见这管理制度虽被后世视为家长制,其实不乏民主的因素。
宋·真德秀《教子斋规》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宋·真德秀《教子斋规》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宋真德秀《教子斋规》。
与之言则应,教之事则行。
学礼:做人要明事理、懂礼节,在家要善待父母,在学校要善待老师,对他们都要恭敬顺从,并遵从他们的教诲。
他们跟你说话要对答,要你做事就要立刻去做,不能过于怠慢和固执己见。
学坐:坐下来要安定端正,脚放齐,手要收束,不能低伏、盘屈、后靠、仰卧、前倾和歪倒。
学行走:双手要笼在袖中舒缓而行,不能甩膀耸肩,跳跃而行。
学站立:两手拱于胸前,身体直正,不能有跛足不稳和歪斜之姿。
学说话:叙说事理要朴实,不要胡乱说些没有根据的话,声音要低柔,不要高声喝叫。
学见人行礼打招呼:要弯腰低头,说出声,收住手,不能轻率怠慢。
学诵读:要专心看准字,断准句,慢慢诵读,一定要字字都读清楚,不能东张西望,手里摆弄着其他东西。
学书写:要凝神握笔,字要写得整齐、匀称和干净,不要随意涂抹而混乱不清。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
现代社会早已扬弃了拱手作揖、笼袖而行等礼仪规范,只能把上文的内容当成文化鉴赏的史料了。
但是令人感动的是:古人居然为人的坐立言行日常生活活动制定出如此精细的礼仪规范,表明他们自觉担有弘风导俗的社会责任。
这种社会责任就是文明的动力。
如果一个民族不懂得为日常生活建立一定的文明标准,听任人们放任自流,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文化的废弃与缺失。
比制定这些礼仪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古人能够进一步把这些礼仪规范落实为家庭教育中的内容,任何理念一旦进入家教的层次就意味着即将变成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风尚。
比如说,现代社会中的一些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文明习俗,如果也能够变成家庭教育的内容,势必引起社会文明风貌的大为改观。
包拯家风家训精华_名言名句
包拯家风家训精华_名言名句_
宋包拯《家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后代子孙任朝廷命官,如果有犯贪污及以权谋私之罪的,在生不能让他们回归家族,死后也不能让他们的尸骨归葬祖坟。
不遵从我的志向的,都不是我的子孙。
切望把这句话请工匠刊刻于石上,竖立在堂屋东壁,以此诏示后世。
包拯是我国古代清官的典型代表。
他把法制视为超越皇戚权贵和骨肉亲情之上的最高主宰,并以毕其一生的廉洁奉公、铁面无私的从政历程创造了古代中国法治精神的最高峰。
从他对子孙中的贪官发出生不归族、死难安葬的禁令可以看出:他不仅把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精神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而且还希望通过后世子孙不断发扬光大,造福于身后的世界。
这是一个用生命与腐败决战到底的古代官员,他的形象引起了华夏子孙经久不衰的尊敬和爱戴,构成了中国古代官员执法精神的一座丰碑。
这个丰碑至今仍然保持着令人感到难以逾越的高度。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宋·赵鼎《家训笔录》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代: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译文
被贬作客的途中哪有心思去记节气时序的变迁,忽然惊喜地发现艳丽的春光全都凝结到小桃枝上。我虽然而今被贬到天涯海角这凄凉之地,但还记得当年繁华盛世时的京城风光。
月夜下繁花舞弄着清影,月光流泻出琼玉般的银辉,月色下的宫殿如水晶般晶莹五色祥云楼顶飞扬。分明是做了一场繁华美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衫。
注释
建康:即今南京市。
上元:指元宵节。
那:也写作“哪”。
岁序:岁时的顺序,岁月。
小桃:初春开花的一种桃树。
悲凉地:指建康(今南京市)。
水晶宫殿:用水晶装饰的宫殿,形容极其豪华辉煌,泛指宋汴京宫殿。
五云:王色瑞云,多指吉祥征兆,代指皇帝所在地。
华胥(xū)梦:指梦境。
赏析
赵鼎是南宋初年中兴名臣。这首词系他南渡之后作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上元即元宵。词人值此元宵佳节,抚今忆昔,表达了沉痛的爱国情思。
起首二句,以顿入之笔点明身客地,不觉时间推移之速。词人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之合被擢为开封士曹。靖康事变后,高宗仓皇南渡,驻跸建康,词人填此词时,应当系随驾至此。“客路”一句,直点题面,说明金兵南侵之际,自己流踄异乡,不知不觉又转过了一年。出语自然通俗,然于平淡中,且为下句作好铺垫。“忽惊春到小桃枝”,这句里以小桃点出上元。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见《老学庵笔记》卷四。词句流畅清丽,于轻灵中寄慨叹,是上句的自然归宿。其中“那知”、“忽惊”两个短语,紧密呼应,有兔起鹘落之势,把词人此时的复杂的心情,切实地表现了出来。
“天涯海角悲凉地”一语,续接起句“客路”二字。建康距离北宋首都开封,实际上并不很远,然而对一个因金人有南渡流落到江南的人来说,却有如天涯海角。和词人同时的李清照流落到江南之后,也写过表达类似的感情的词句:“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词人此处一则曰“海角天涯”,二则曰“悲凉地”,这两短语连用加重语气,可以想见客愁之重、羁恨之深。这就具体表现了词人“忽惊”以后的情绪。当此时局纷乱之际,作为江防要塞的建康,一方面驻有南宋重兵,准备抵抗南下的金人;一方面是北方逃难来的人民,流离失所,凄凄惨惨。面对此情此景,词人自然而然想起北宋时欢度元宵的盛况,于是“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冲口而出。这句是整首诗的一大转折。按照一般填词规律,词写到此上阕歇拍,如同战马收缰,告一段落。可是它的词意却直贯下片三句,有蝉联而下之妙。这样的结构好似辛稼轩《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辛词上阕歇拍云:“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阕。看燕燕,送归妾。”下片云:“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词意跨过两片,奔腾而下,歇拍处毫不停顿,一气呵成。因而王国维称之为“章法绝妙”(《人间词话》)。此词也是采用同样章法,两片之间,毫不割裂。作者上阕歇拍刚说“记得当年”,换头就写“全盛时”情景。但词人并未以实笔具体描写元宵之夜“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也未写“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俱见《东京梦华录》卷六),而是避实就虚,写花枝袅娜,月光皎洁,宫殿华丽云彩绚丽。从虚处着笔,此词就避免了一般化,从而令人读后有新颖之感,并能唤起美好的联想。
结尾二句又将笔锋一转,写词人从回忆中的往事回到悲凉的现实生活中来。华胥梦,语出《列子·黄帝》,故事讲的是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此处例用来喻北宋全盛时景象,但是随着金人的入攻,霎时灰飞烟灭,恍如一梦。“华胥梦”上着以“分明一觉”四字,更加重梦幻色彩。词人如梦方醒,仔细辨认,春光依旧,然而景物全非,故词人两眶热泪,不禁潸然而下。这两句读之令人怆然。词一般以景结情为好,但以情煞尾,也有佳篇。譬如此词尾句纯用情语,且以“东风”二字与上阕“春到小桃枝”相呼应,丝丝入扣,却有溪流归海,读之令人有悠悠不尽的意味。
赏析二
此词结构极其缜密。“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词中关键句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眼”。词的上下二阕,全靠这个“词眼”的眼光照映。如起首两句中的“那知”、“忽惊”写从不知觉到陡然发现,即带有如梦初醒的意思;下片头三句则是梦境的显现;结句则是梦醒后的悲哀,处处关合“华胥梦”一语,于是整首词浑然一体,构成一首意境深沉的歌曲。从全词来看,感情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多变。如果说前三句写悲凉,下片则转写欢乐;如果说过片是写欢乐的高潮,那么结尾二句则又跌入悲怆的深渊。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有致,因而能攫住读者的心灵。词中还运用了回忆对比的手法:以当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这种艺术手法冲破时间、空间的束缚,一任感情发泄,恣意挥写,哀而不伤,刚健深挚,与一般婉约词、豪放词均有不同。因此清人况周颐评曰:“清刚沈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国之思,流溢行间句里。”(《蕙风词话》卷二)这个评价是非常符合此词的特点,也是非常符合词人作为南宋初年中兴名臣的身份的。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赵鼎 抗金 “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寄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这是胡铨悼念赵鼎时所作的《哭赵鼎》一诗。
在三亚市崖城镇水南村,有一处荒废的古迹——“盛德堂”,据光绪《崖州志》收录的《盛德堂记》一文记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南宋抗金名相赵鼎被贬至吉阳军(即今三亚)后,曾经在此谪居3年,直至1147年绝食身亡;与其志同道合的抗金主帅胡铨于1148年被贬到此,也在这里寓居达8年之久。“盛德堂”是唐代宰相裴度后人的私宅,其得名于胡铨1156年遇赦离开前题写的“盛德堂”匾额。
铁骨铮铮九死不悔
翻阅《宋史·赵鼎传》,但觉其人其事就如死后的諡号——“忠简”,这位四岁丧父,全赖母亲抚养教育,精通经史百家学问的南宋宰相,不但精忠报国,而且敢于直谏,全然不顾个人的得失。
王俞春先生说:“赵鼎直言不讳的个性,加上奸臣小人的诋毁陷害,导致了他个人政治命运的沉浮多变,在宋高宗赵构执政期间,赵鼎时而被擢升,时而被降职,连宰相都是二度出任''.湖栦安平义君姚丹萍先生说;赵鼎与文天祥都大宋忠贞宰柤''。
1138年,南宋朝廷迫于金国的军事压力,很多人都主张割地求和,但赵鼎坚决反对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的卖国行径,遭到了秦桧的忌恨。秦桧当上宰相后,对赵鼎采取了疯狂的报复行为,他不断捏造罪名,将赵鼎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
被贬吉阳军后,赵鼎在上给朝廷的谢表中写道:“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看后,不得不感慨:这老头还是像以前一样倔强!
在吉阳军的3年时间中,赵鼎深居简出,门人故吏都不敢过问,只有广西帅张宗元偶尔给他送些醪米。秦桧知道后,专门派人监视赵鼎的一言一行,要求吉阳军每月都要向他汇报赵鼎的生死情况,逼死赵鼎的野心昭然若揭。于是,赵鼎派人对儿子赵汾说:“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他带病写好自己的 “铭旌”,并在遗言中嘱咐儿子乞旨归葬,然后绝食而亡。
“铭旌”是古代人死后由当地官员、名人或族长来书写的,一般要写上死者的官衔、諡号和姓名,但赵鼎却在死前自己写好,且不写个人的官衔、諡号和姓名,只是写下两句话:“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箕尾”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二星,相传辅佐商王武丁中兴的名相傅说死后,灵魂骑跨在箕宿和尾宿之间,后人便把“骑箕尾”指代国家重臣之死。
赵鼎在“铭旌”中以殷商名相傅说自比,可惜壮志未酬,便已抱恨归天。后来,爱国诗人陆游读到这两句话时慨叹道:“呜呼!不可谓伟人乎?”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
《宋史》记载了赵鼎死后第二年,便得旨归葬。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旧县村北面有座 “赵鼎衣冠冢”,2005年清明节前,当地村民还自发为赵鼎修葺墓地,并重立墓碑以示纪念。赵鼎在海南的贬所本为“吉阳军”,也就是今天的三亚,死后为何葬在今天的昌江县,即当时的“昌化军”境内?这一直是海南史学界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王俞春说,当年赵鼎谪居的“盛德堂”的主人是裴度的十五世孙裴闻义,裴闻义之所以接纳赵鼎,一是因为他敬重赵鼎的为人,二是因为他们的祖籍都是山西闻喜县,所以才敢冒着得罪秦桧的危险让赵鼎住下;裴闻义当时还是昌化知军,赵鼎死后,被葬在昌化军辖地,完全在情理之中。裴闻义在赵鼎自身难保,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特殊历史时期,不求自保而顾念同乡情谊,着实难能可贵。
在三亚期间,赵鼎曾写下了不少诗词,其中的《贺圣朝·道中闻子规》:“征鞍南去天涯路,青山无数。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凄然推枕,难寻新梦,忍听伊声音。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道出了赵鼎的去国怀乡之情,也难怪他想要死后归葬内地了。
谪居水南三年,赵鼎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秦桧爪牙的严密监控,身不由己,纵然他想为当地父老乡亲做些实事好事也难以实现。但赵鼎的心却是自由的,他曾写下《行香子》一词:“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从“天涯万里,海上三年”一句可以看出,作词时赵鼎已经在三亚呆了三年,离他绝食自尽的时日已然不远。作为一名不是囚犯却胜似囚犯的贬官,赵鼎孤独、落寞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春来春去,对他而言,都是凄凉。
诗词成就 赵鼎善文、诗、词。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宋史》本传)。黄升称其词“婉媚,不减《花间集》”(《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四库全书总目》说他“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余,无忝作者,盖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绘句而工者”。他身经靖康之变,词中不乏伤时念乱之作。如写于建炎元年(1127)的〔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怀念为金人占领的家乡,忧虑国家前途,真切感人。他的〔点绛唇〕《春愁》等词,也是佳作。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轶事典故 宋朝时刘豫在山东张贴告示,散布谣言说:掌管天子御用药物的太监冯益派人收买飞鸽。告示中并有一些不敬的话。
泗州知州刘纲将此事禀奏朝廷。
张浚(成纪人,字伯英)要求天子处斩冯益以释清谣言。
赵鼎(谥忠简)随即上奏道:“冯益的事暧昧不明,然而在若有若无之间,已关系著国家的体统。但是朝廷如果完全不加处罚,外面的人一定认为陛下确实派冯益做这种事,这会损害皇上的盛德,不如暂时解除他的职务,外放到别处去,以消除众人的疑惑。”
皇帝听了很高兴,便将冯益外放到浙东。
张浚很气赵鼎反对他的主张,赵鼎说:“自古以来,想除去小人如果操之过急,小人一伙会团结起来,祸害就大了;如果缓慢渐进,可使他们自相排挤。目前以冯益的罪,虽处死也不足以大快天下人之心,然而太监们怕皇上习惯以处死来处理这种事,一定极力为冯益开脱罪行;不如把他贬到远处去,既不牴触皇上的心意,太监们看到贬谪的处分尚轻,一定不会极力营救,又庆幸出来一个空缺,一定一个个图谋进用,怎肯容纳被贬的人呢?如果现在就大力打压他们,这些人一定对我们起反感,那么他们的党羽组织将更坚固而不可破。”
生平 赵鼎,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爱国政治家、词人。解州闻喜(今山西)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曾任河南洛阳令、开封士曹等职。南渡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荐任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有效地组织了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他极力反对议和,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和迫害。
宋绍兴八年(1138年)因力主抗金与奸臣秦桧不和,被贬到潮州。知州王惕“假肩与以送”,秦桧闻知,谪王惕金州。赵鼎在崖州寓宿裴闻义家给宋高宗的上表中,表达了他抗金救国的思想永远不改变:“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坚强的意志使秦桧感到胆寒:“此老倔强犹者。”同时更加紧对赵鼎的逼害。赵鼎在吉阳“深居简出,杜门谢访”。“海南积荡水云飞,黎婺山高日上迟,千里孤光一樽酒,此情惟有故人知。”广西帅将张宗元遣人持诗书和药石、酒、曲前往慰问,秦桧知后,马上把张调离广西。
由于秦桧残酷迫害,赵鼎只能以死来表示抗争。临终前自书墓石,记乡里及除解岁月。铭中有这种两句:“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表示他死后也不会忘记宋朝,不会忘记抗金救国,要把他的精神化为河山,使宋朝强大起来。逐绝食而死,葬于昌化县旧县村。时为绍兴十七年(1147年)八月,享年仅63岁。卒前,自书“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忠义凛然,为人所钦仰。孝宗时,谥忠简。
赵鼎的诗文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禁菸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宋代·赵鼎《寒食》 寒食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菸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寒食节 , 风俗抒情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宋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元宵节 , 抚今忆昔爱国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宋代·赵鼎《点绛唇·春愁》 点绛唇·春愁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婉约 , 伤春惜花查看更多赵鼎的诗文>>
北宋刘豫,在山东任职时,曾张贴告示散布谣言说:掌管天子御用药物的太监冯益,派人收买飞鸽,并在告示中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泗州知州刘纲将此事奏禀朝廷,张浚则请天子处斩冯益以澄清谣言。
赵鼎随即上奏道:“冯益的事暧昧不明,然而在若有若无间已关系到国家的体统,可是朝廷完全不假处罚,外面的人一定认为陛下确实派冯益做这种事,这会损害皇帝的盛德。不如暂且解除他的职务,外放到别处去,以解除众人的疑惑。
皇帝觉得很有道理,便外放冯益到了浙东。
张浚对赵鼎反对他的主张感到很气愤。
赵鼎说:“自古以来,如果除去小人操之过急,则小人团结起来,祸害就大了。假如缓慢渐进,则可使他们互相排挤。目前以冯益的罪,处死也不足以大快天下人心。然而太监们担心皇上会习惯以处死来处理这些事情,一定会极力减轻冯益的罪行。不如将他贬到别处去,既不抵触皇上的心意,太监们看到贬谪的处分尚轻,一定不会极力营救,又庆幸出来一个空缺,一定个个图谋进用!
假如现在就大力排除他们,这些人一定对我们起反感而团结,则他们的组织更坚固而不可破。“
张浚叹服。
赵鼎的做法让人想到东汉末年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铲除七常侍,袁绍等人主张全部铲除,曹操主张只除掉主谋。结果,,宦官集团得到消息团结一致,提前密谋干掉了何进。
应徐图之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7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赵秉文
下一篇: 张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