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杂剧作家。安徽省亳州市人。生平不详。所作《张鼎智勘魔合罗》存有元、明刊本多种。剧本写李德昌经商归家,中途病倒在古庙中,便求卖魔合罗(泥塑娃娃)的小贩高山给妻子刘玉娘送信。李德昌的弟弟李文道闻讯,到庙内毒死了哥哥,反诬玉娘谋杀亲夫,逼嫂为妻。玉娘不从,事涉官府,竟被昏庸的知县屈判死罪。六案都孔目张鼎要求复审,经过调查、推断,终于昭雪了冤案。作品暴露了封建家庭的矛盾和元代吏治的腐败,成功地塑造了张鼎这一正直、干练的人物形象。第4折张鼎智审魔合罗,从一个线索剥茧抽丝,终使案情大白,收到很好的戏剧效果。送信老人高山善良、固执、诙谐的性格描写得也很成功。
孟汉卿,曹本《录鬼簿》记为“益汉卿”。元代戏曲作家,名不详。亳州(今安徽亳县)人。生平事迹无考。约当元世祖至元年前后在世。工曲,所著杂剧仅《魔合罗》一种,叙元代张鼎勘案故事,人称不亚于《龙图公案》。《太和正音谱》尝评其词曲,将其列入杰作之中,认为“词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贾仲明亦尝写有挽词赞其曰:“己斋老叟播声名,表字相同亦汉卿。《魔合罗》一段题张鼎,运节意脉精,有黄钟商调新声。喧燕赵,响玉音,广做多行。”将其径直与关汉卿相提并论,可见后人对他的推戴。
1. 古文中的“见”字的翻译有哪些 见见(会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
本义:看见,看到)见,视也。——《说文》未见君子。
——《诗·周南·汝坟》利见大人。——《易·乾》见龙在田。
——《易·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见而不见,闻而不闻。
——《韩非子·主道》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见两小儿辩斗。
——《列子·汤问》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虎见之。
——唐·柳宗元《三戒》歧王宅里寻常见。——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见雌雄(看到结果);见人(见证人);见喜(出痘疹的忌讳说法);见不过(看不惯;见不得);见头知尾(比喻聪明透顶)进见;会见 往见楚王。
——晋·干宝《搜神记》见蔡桓公。——《韩非子·喻老》扁鹊复见。
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又如:见驾(参见皇帝);见面挂脚(古时风俗新娘拜见公婆和诸姑姊妹时,所奉上作为见面礼的刺绣鞋面);见礼(朝见之礼)遇到;碰见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
——《左传·桓公元年》又如:这种药怕见光;见齿(露齿而笑);见顾(光顾);见难(遇到危难);见礼(受到礼遇)指死——主要用于口语中 。如:见阎王听到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山东隆准公。
——李白《梁甫吟》:见说(听说);见话(听说,听讲)观察;知道;了解 道在不可见。——《韩非子·主道》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官。
——李贺《感讽网上查的。
2. 古文中“见”字的用法有哪些 ”见“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jiàn和xiàn。
用法如下:
一、作动词
(1)遇见;碰见。如: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译:儿童碰见我不认识我。
(2)拜见,谒见;又指会见 。如:《战国策·齐策一》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译:于是,邹忌上朝廷拜见齐威王。
(3)召见;接见。如:西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译: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
(4)知道;懂得。如:宋代陆游的《示儿》:“乃翁见事可怜迟。”译:于是老翁懂得事情那么迟。
(5)听见;听到。如:清代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见哭声。”译:总是不停听到哭声。
二、作名词
(1)看见的东西。如:北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译:进去越深入,那么进去里面就更困难,但所看见的东西就越奇特。
(2)见解、见识。如:元末明初罗贯中的《失街亭》:”汝真女子之见。”译:你真是女子般的见识。
三、作副词
(1)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如:西汉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译: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
(2)副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如:《玉台新咏》中的《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译:你既然如此记念我,那么过不多久就希望你来(接我)。
词组:
见得 jiàndé:看得出来;可以确定。
见地 jiàndì: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情见[qíng xiàn]:情感流露。
见粮[xiàn liáng]:现存的粮食。
自见[zì xiàn]:自我表白;显露自己。
见多识广 jiànduōshíguǎng:指见闻较多,经验学识丰富广泛。
3. 古文中见字的用法 高中 jiàn
①看;看到。《齐桓晋文之事》:“~牛未~羊也。”
②遇见;碰见。《回乡偶书》:“儿童相~不相识。”
③见面;会面。《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
④拜见;谒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威王。”
⑤召见;接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相如。”
⑥知道;懂得。《示儿》:“乃翁~事可怜迟。”
⑦听见;听到。《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哭声。”
⑧见解;见识。《晋书?王浑传》:“敢陈愚~。”
⑨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屈原列传》:“信而~疑,忠而被谤。”
⑩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孔雀东南飞》:“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
xiàn
①同“现”,出现;显现。《毛遂自荐》:“锥之处囊中,其未立~。”
②使……拜见。《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其二子焉。”
4. 文言文中“见”字的古义 1、看见,发现 如:东汉·许慎《说文》:见,视也。
意思是见就是看见。 又如:见雌雄(看到结果);见人(见证人);见喜(出痘疹的忌讳说法);见不过(看不惯;见不得);见头知尾(比喻聪明透顶) 2、进见;会见 如:晋·干宝《搜神记》往见楚王。
意思是进见楚王。 又如:见驾(参见皇帝);见面挂脚(古时风俗新娘拜见公婆和诸姑姊妹时,所奉上作为见面礼的刺绣鞋面);见礼(朝见之礼) 3、遇到;碰见 如:春秋末年 左丘明《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
意思是宋国的华父督在路上见到孔父的妻子 又如:这种药怕见光;见齿(露齿而笑);见顾(光顾);见难(遇到危难);见礼(受到礼遇)。 4、听到 如: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山东隆准公。
意思是你知道秦末汉初居住高阳的酒鬼俪食其吗?六十多岁了,草莽出身,见了刘邦硬是不跪拜,做个长揖就算给足面子了! 又如:见说(听说);见话(听说,听讲) 5、观察;知道;了解 如:见几(明察事物细微的倾向);见知(知道);见便(识相;知趣) 6、比试;较量 如:见高低;见阵(交战,对阵);见仗(交战) 7、见:xiàn,“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如: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意思是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 又如:见影(现形;发觉);见得(显得) 8、见:xiàn,介绍,推荐 如:春秋 孔子《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意思是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见。
5. 古文中的“见”字的翻译有哪些 基本字义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详细字义
〈动〉动词已经有人说了
〈名〉
1. 看法,见解 [opinion]
敢陈愚见。——《晋书·王浑传》
2. 又如:依我之见;政见;我见;各抒己见;各执己见;固执己见;主见
3. 见识 [view]。如:浅见;偏见;见趣(见识情趣);见短(见识短浅)
〈助〉
1.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be+过去分词]
不见保。——《孟子·梁惠王上》
见犯乃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诚恐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悲独见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见笑于人;见笑于人;见重于当时;见执(被捉拿);见罔(被诬陷枉屈);见害(被害);见款(承蒙款待)
3.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见辱问于长者。——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见告;见示;见教
5. 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如:碰见;闻见;听见
〈形〉
1. 现有的 [available]。如:见力(现有的兵力);见子(现有的儿子);见兵(现有的士兵);见卒(现有的士卒)
2. 明显的 [visible]。如:见证;见人(证人)
3. 〈方〉∶每 [every]
贤弟若如此,见常也显你的好处。——《水浒传》
4. 又如:见常(平常);见年(每年);见天见地(每天);见天见晚(每日每夜) 5. 另见 xiàn
6. 见字在古文的意思 李保国
对于“之”、“乎”、“者”、“也”的用法,大家并不陌生,作虚词使用的“见”,在中学语文教材里不多见,易被师生忽略。现将其用法进行归类。
第一,用于及物动词之前,有称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作用(称代前置的宾语),而且句中要出现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主动者)。如:“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我当初回家时,府吏嘱咐我。“见丁宁”即“丁宁我”。又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我生下来才六个月,父亲便丢下我死去。这里“见背”即“背我”。
第二,用在及物动词之前表被动,而句中不出现动作的施事者,相当于“被”。“被”是介词。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想要(把和氏宝玉)给秦国,只怕秦国的十五座城不能得到,白白的被欺骗。“见欺”即“被欺”。又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诚实却被怀疑,忠心反倒受到诽谤。“见疑”即“被怀疑”。
第三,有些句子中,“见”和“于”搭配起来使用,也表被动。但是起表被动作用的主要是“于”,“见”与“于”相照应。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住赵王。又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我被见识广博的人笑话。
第四,“见”一方面表被动,另一方面指代自己,这种用法不多见。如:“事理如此,实为见诬。”(《晋书·太子遗妃书》)——事实、道理像这样,实际是我被诬陷。这里,“见诬”即“我被诬陷”。
第五,“见”还有“被认为”的意思。这种用法也很少见。如:“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韩非子·说难》——(被游说的人)要名声显赫,而你却用丰厚财利去劝说他,就会被认为你品节不高,并以地位低的人看待你,一定会遭到永远的抛弃。“见”即“被认为”。
第六,“见”与“教”、“怪”等词组合,构成固定结构,这时的“见”为助词,只是这种用法更为少见。如:“岳父见教的是。”(《儒林外史》)——岳父大人指教的对。“见教”即“指教”。
来源:《品 茗》
7. 文言文中“见”字的古义 1、“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例句: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译文:地图展现到尽头,匕首出现了。
2、介绍,推荐。
例句: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译文:向皇上推荐我。
例句:军无见粮。——《史记》。
译文:军队里面没有现成的粮食了。
4、现在。
例句:供状人刘玉娘,见年三十五岁。——元·孟汉卿《魔合罗》。
译文:状人刘玉娘,今年只有三十五岁。
5、观察;知道;了解。
例句:道在不可见。——《韩非子·主道》
译文:道,就在于它的不可知。
上下五千年 ,群星多灿烂。
商汤居与亳,涡水多神仙。
三朝古都地,名扬四海传。
亳州名人多,老庄和陈抟。
曹操与化佗,巾帼花木兰。
张良伍子胥 ,李坤李敬玄 。
清未姜桂题,蒙城马三元。
人文 历史 久,说也说不完。
亳州明星有:
张雨辉:1986年5月30日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现居上海。艺术家,音乐制作人,中国内地男歌手。
释小虎:原名刘凌嘉、刘振东,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出生于安徽亳州市古井镇。
纪子墨:原名纪宇电,1994年2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明星我就知道这么多了!
亳州 历史 名人很多,有:
张 良:西汉亳州人。为刘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城、笼络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彻底消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曾与韩信整理编次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 汉朝建立,封留候。
华佗-华佗,字元化,出生在东汉未年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的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约生于汉冲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曹操(155 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夏候敦:三国时期亳州人。魏国大将。从征孙权还,官拜前将军。曹丕封魏王。任为大将军。
这几个比较知名的亳州 历史 名人,其次还有很多哦!
亳州
亳(bó)州,简称亳,古称“谯(qiao)城”,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公里,位于东经115 53′ 116 49′、北纬32 51′ 35 05′,西部、北部与河南省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面积8374平方公里。
著名人物
姓名
华佗(约145-208),名敷,字元化,谯(今亳州市谯城区)人,是东汉末年卓越的医学家。
曹操(155-220),字孟德,汉、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亳州)人,曹操第四子,生前曾封陈王,死后谥日"思"。
曹腾生卒年不详,字季兴,东汉著名的宦官。张良(?一公元前189),字子房,汉朝初期大臣。
许褚,生卒年不详,字仲康,亳州人,是曹操著名的猛将和卫士。
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今亳州)人。曹操的第二个儿子。 历史 上称魏文帝。
曹霸(约704—770),曹髦之后,唐代著名画家。
曹睿(205-239),字元仲,沛国谯(今亳州)人,曹丕之子。 历史 上称作魏明帝。
曹真(?-231),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
夏侯惇(?-220),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夏侯渊(?-219),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
夏侯玄(209-254),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
夏侯光姬(?-307),小字铜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征西将军夏侯渊的曾孙女,兖州刺史夏侯威的孙女,淮南太守夏侯庄之女,琅琊恭王司马觐的王妃,晋元帝司马睿的生母。
花木兰生卒年月不详,魏氏女,谯城县营郭镇人。
张乐行(1810-863),清末捻军首领,涡阳县张老家村人。
李敬玄(615-682),亳州谯县(今安徽谯城)人,唐朝宰相。
李绅(772-846),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孟汉卿元代杂剧作家。
薛蕙(1489-1539),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梁巘(yǎn)(1710-1788),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清朝著名书法家。
姜桂题(1843-1922),字翰卿,清代安徽亳州(今亳州市谯城区)人,北洋政府高级将领,陆军上将。
马玉昆(?-1908),字荆山,安徽亳州市蒙城马集人。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调还直隶提督。张宗禹清末捻军著名将领、西捻军统帅。
卢秉恒1945年2月出生于安徽亳州,中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宝璋(1893-1967),利辛县阚疃集人,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邓琳琳前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
仲星火著名电影演员,人民艺术家。
崇敬军人,宣扬将军。今天介绍几位亳州籍的解放军将军,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徐德学,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中将军街。1949年8月出生,历任武警重庆市总队政治委员、武警湖南省总队政治委员、武警部队指挥学院政治委员、武警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务,2009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段端武,安徽涡阳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49年8月生,1969年2月入党,1965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天津警备区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易学明,安徽蒙城人,解放军少将军衔。1954年2月出生。曾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 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李金胜,安徽涡阳人,解放军少将。1947年出生,曾任国防 科技 大学政治部副主任。
张良富,安徽涡阳人,解放军少将军衔。1965年入伍,历任南京军区高炮75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第12集团军通信团团长,第12集团军高炮旅旅长,第12集团军坦克2师副师长,第12集团军技术(装备)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部通信部部长,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等职务。?
1,华佗,东汉亳州人。"神医“,"外科之祖″。发明了中药麻醉剂一麻沸散。还创造了"五禽之戏″。2,曹操,三国亳州人。魏武帝。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其诗今存20余首乐府诗。昂扬之精神,宏伟气魄与慷慨不平之感情,对五言诗发展贡献较大。 散文有40余篇,诗文皆为后世传诵。3,张良,西汉亳州人。为刘邦重要谋士。曾与韩信整理编次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汉朝建立,封留候。4,曹腾,东汉亳州人。东汉末年大宦官,宽厚仁爱。5,曹洪,三国亳州人。魏国名将。骠骑将军。6曹仁,三国毫州人。魏国名将。大将军,大司马。7,曹丕,三国毫州人。魏文帝。当时文坛领袖,其诗"燕歌行"为现存最早一首七言诗。8,曹植,三国亳州人。建安杰出诗人,今传《曹子建集》1O卷。9,许诸,三国毫州人。11,夏候敦,三国亳州人。大将军。12,夏候渊,东汉末年亳州人。魏国名将。13,夏候玄,三国亳州人征西将军,早期玄学领袖,书法家。14,朱粲,随,毫州人。随末农民起义首领。15,陈传,后唐亳州人。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16,曹霸,唐亳州人。唐画马最著名。17,鲁宗道,唐毫州人。1017/年诏两省置谏官。18,龚得树,清亳州人。捻军起义首领。19,吴楚奇,清亳州人。清初画家。20,薛蕙,明亳州人。明代著名诗人。21,薛凤翔,明亳州人。《牡丹史》作者。22,姜桂题,亳州人,北洋陆军将领。
你好,很高兴回复你的问题,首先我也是一位亳州人,为亳州感到骄傲自豪,亳州是华佗故里药都之乡,大亳州我来了,
亳州名人还是很多的,下面从古至今我介绍下吧,
上古时期有帝喾,
商时期有商汤,
春秋战国有庄子,
汉朝时期有张良、华佗,三国时期有曹操、曹丕、曹植、曹彰、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许褚、曹真、夏侯玄。
南北朝有花木兰,
隋唐宋时期有李绅、曹霸、薛凤祥、陈抟,
清代有梁巘,
现当代有颜语、邓琳琳,
安徽 亳 州,古称谯,为中国药都,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三国时期,谯为魏国陪都,北周静帝时期,谯改称 亳 州。
亳 州虽然地方不错,但有份量的名人却相对较少。
传闻帝喾定都于 亳 州,号令天下;三国时期,有神医华佗、一代枭雄曹操、名将夏侯惇为沛国谯县人;元末刘福通、韩林儿定都于此起兵反元。
除此之外, 亳 州再无有份量名人。
亳州石大营,朱元璋御赐:明统兵大元帅武德将军石良,子孙世袭武德将军,三品以上官员。明清石良后人98位九品以上官员。现在石良后人族谱联络的正团以上22位。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张耕,海南三沙市委副书记、儋州市委书记、海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姜桂题,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商朝:商汤
春秋战国:老子、庄子、柳下惠
秦汉朝时期:张良、华佗、曹腾、曹嵩、曹操
三国时期: 曹丕、曹植、曹彰、曹仁、曹节、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许褚、曹真、夏侯玄
隋唐宋元时期
李绅、陈抟、曹霸、李阳冰、孟汉卿
明清时期
薛蕙、薛凤翔、梁巘、姜桂题、马玉昆
现当代
颜语、戴登科、邓琳琳、解晓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6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孟昉
下一篇: 倪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