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杨显之

佚名 2023-06-05 21:46:42

杨显之

杨显之,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生卒生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与关汉卿为莫逆之交,常在一起讨论、推敲作品。杨善于对别人的作品提出中肯的意见,因被誉为"杨补丁"。在元初杂剧作家中,他年辈较长,有威望。散曲作家王元鼎尊他为师叔,他与艺人们来往也较密切,著名演员顺时秀称他为伯父。

走投无路是什么意思

走投无路的意思就是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走投无路是一个古代的四字成语,虽然最早出自于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但是在现代的今天使用起来也非常广泛。因为这个成语看字面就知道大概的意思。比较口语通俗化。简单易懂。

走投无路是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可作谓语、补语;含贬义。用走投无路造句示例有:他从小因为家庭贫穷,没有一项可以生存的技能,于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去抢劫别人的东西。

走投无路的反义词是柳暗花明。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形容走到绝境又看到了希望。

救风尘的作者个人资料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 (《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勾栏伎艺的戏曲家,《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元曲选·序》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关汉卿在元代前期杂剧界是领袖人物,玉京书会里最著名的书会才人。据《录鬼簿》、《青楼集》、《南村辍耕录》记载,他和杂剧作家杨显之、梁进之、费君祥,散曲作家王和卿以及著名女演员朱帘秀等均有交往,和杨显之、王和卿更见亲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5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