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李春

佚名 2023-06-05 21:41:48

李春

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春,籍贯及生卒年月不详。据唐代中书令张嘉贞为赵州桥所写的“铭文”中有:“赵郡**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故知李春建造。

赵州桥是安济桥的俗称,位于今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河上,横跨河南北两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敝肩圆弧拱桥。大桥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全桥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石重达1吨,桥上装有精美的石雕栏杆,雄伟壮丽、灵巧精美。它以首创的敝肩拱结构形式、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施工技巧等杰出成就,在中外桥梁史上引人瞩目,充分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桥梁建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高度智慧,把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赵州桥的设计在中国桥梁技术史有以下创新:(1)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中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2)采用敝肩。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敝肩拱;(3)单孔。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赵州桥不仅设计独特,而且建造技术也非常出色,有许多创造性,赵州桥的敝肩圆弧石拱形式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敝肩圆弧石拱桥,已经比中国晚了600多年。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列举了26项从1世纪到18世纪先后由中国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的第18项就是弧形拱桥。

赵州桥建成后成为中国北南交通的要冲,有“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的美誉。这座大桥自建成至今已有130O多年,这期间经历了8次以上地震的影响,8次以上战争的考验,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重压:赵州桥已成为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象征和进行爱国主义、历史主义教育的场所。赵州桥的建成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影晌,它的大跨度、圆弧拱、敝肩形式力以后的桥梁建设开创了新的天地。李春作为一代桥梁专家,赵州桥作为一座历史名桥将永载祖国史册,为后人所牢记。

鲁班和李春是什么关系?

李春(595-605)隋代人,建造赵州桥。
鲁班(前507-前444)春秋战国时代人。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
若说这两人有关系的话,那么我想只能是李春在指导建造赵州桥时,用到了鲁班发明的一些工具或方法了。
同行

宁都李春判了几年

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一年。
被告人李春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三千元。
被告人李春为阿基华宇飞扬幼儿园聘请的专门驾驶云AJ6K35号车(核定载客7人)接送幼儿园儿童的驾驶员。2016年3月18日16时15分,被告人李春驾驶云AJ6K35号小型普通客车实载26人(其中23个幼儿园学前儿童)行至倮黑线K3+400米处时被砚山县公安局交通警察一大队民警当场查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5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