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邺(816~?)晚唐诗人。字邺之。阳朔人。自小勤奋读书,屡试不第,流寓长安达10年之久。大中四年(850)登进士,旋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推事、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咸通(860~874)初,调京为太常博士,寻擢祠部郎中、洋州(今陕西洋县)刺史,又升吏部郎中,为官有直声。咸通九年(868)辞归,寓居桂林。平生擅长作诗,尤以五言古诗见称。诗作反映社会现实,体恤民疾,针砭时弊。著有《艺文志》、《经书题解》及《曹祠部集》。
曹邺与晚唐著名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任郎中,刺史等官职,他的诗多是抒发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少数是讽刺时政,也有一些山水佳篇。他写下了不少千古名诗,如《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怨诗》(四首之一):“手推讴轧车,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所有的这些诗,对官吏盘剥百姓的讽刺真是入骨三分。
有《曹祠部诗集》2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首《官仓鼠》显然从这里受到了一些启发。
诗的前两句貌似平淡而又略带夸张,形象地勾画出官仓鼠不同凡鼠的特征和习性。谁都知道,老鼠历来是以“小”和“怯”著称的。它们昼伏夜动,见人就跑,所以有所谓“兽之大者莫勇于虎,兽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说法。然而官仓鼠却非同一般:它们不仅“大”——“大如斗”;而且“勇”——“见人开仓亦不走”。官仓鼠何以能至于此呢?这一点,诗人并未多说,但读者销加思索,亦不难明白:“大”,是饱食积粟的结果;“勇”,是无人去整治它们,所以见人而不遁逃。
第三句突然由“鼠”写到“人”:“健儿无粮百姓饥。”官仓里的老鼠被养得又肥又大,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然在挨饿!诗人以强烈的对比,一下了就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人不如鼠的社会现实,第四句的质问就脱口而出了:是谁把官仓里的粮食日复一日地供奉到老鼠嘴里去的?
至此,诗的隐喻意很清楚了。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而这些两条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当然不仅仅是粮食,而是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尤其使人愤慨的是,官仓鼠作了这么多孽,竟然可以有恃无恐,这又是谁在作后台呢?“谁遣朝朝入君口?”诗人故执一问,含蓄不尽。“谁”字下得极妙,耐人寻思。它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主题十分鲜明。
这种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的写法,早在《诗经·硕鼠》中就有。不过,在《硕鼠》中,诗人反复冀求的是并不存在的“乐土”、“乐国”、“乐郊”,而《官仓鼠》却能面对现实,引导人们去探求苦难的根源,在感情上也更加强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发展。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仓管理不善,细细体味,却句句是对贪官污吏的诛伐。诗人采用的是民间口语,然而譬喻妥帖,词浅意深。他有“斗”这一粮仓盛器来比喻官仓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点出了鼠的贪心。最后一句,又把“鼠”称为“君”,俨然以人视之而且尊之,讽刺性极强,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这是一首讽刺贪官污吏的诗。借鼠喻人,并非曹邺首创,《诗经·魏风》中的《硕鼠》诗就是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的。曹邺这首诗,构思巧妙,立意殊新。
第三句笔意宕开,由写鼠转而写人。健儿,指保卫国土的士兵。保卫国土的士兵和生产粮食的百姓受饥挨饿,“官仓鼠”却大如斗,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这一对比,揭示了兵民无粮充饥,不是旱涝灾害造成的,而是官府苛赋重敛、官仓老鼠贪得无厌的直接恶果。这样,结句发出的深沉悲愤的质问就具有了震撼人心而又发人深思的力量。老鼠形小胆怯,诗人却别出心裁,形象地勾画出了官仓老鼠的两个特异之处。一是体之肥大——“大如斗”,联系粮仓,就地取喻,语含夸张。二是胆之奇大——用一个富有特征性“见人不走”的细节,充分表现出官仓老鼠目中无人、逍遥自在的从容意态和肆无忌惮的胆量。这一描写,固然有点夸张,但不失真。《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年少时见“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曹邺有题为《读李斯传》的诗,看来他很可能是从《李斯列传》中得到了启发。虽然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谁”字,但其锋芒所向显然是朝中的那些达官贵人——官仓老鼠式的贪官污吏的豢养者。
全诗爱憎鲜明,手法夸张,对比强烈,语言通俗,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前三句率直抒情,末句婉曲表意,两相映照,使诗作既意旨明朗而又意味绵长。
杂诫原文: 带香入鲍肆,香气同鲍鱼。未入犹可悟,已入当何如。 诗词作品: 杂诫 诗词作者:【 唐代 】 曹邺 诗词归类: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山水】、【写水】、【地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4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长孙正隐
下一篇: 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