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传】:陈京,字庆复,陈宣都王叔明五世孙。擢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擢右补阙,与赵需、张荐共劾卢杞,终秘书少监。诗一首。
1.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有: 声声慢(寻寻觅觅)、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并序、长亭送别(节选)、逍遥游(节选)、劝学(节选)、屈原列传(节选)、陈情表、滕王阁序(节选)、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前赤壁赋氓、离骚(节选)、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对酒当歌)、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兵车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阳楼、石头城、琵琶行序、李凭箜篌引。 过华清官(长安回望绣成堆)、锦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大江东去)、鹊桥仙(纤云弄巧)。
扩展资料: 我国的古典诗文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美德与情操,是融汇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等诸多知识的结晶,兼容了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 同时,经典古诗文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
大量阅读古诗文,必将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将帮助我们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中生必背文言文40篇。
2. 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 2010年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二)十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
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
’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
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
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
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
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
且谥曰缪。”事下太常。
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
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
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
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节选自《晋书?嵇绍传》)[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
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3分)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⑥若释公服从私宴,的不敢辞也。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④⑥ D.③④⑤3.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
山海选拔官员时间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
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
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
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
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2)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十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龙渊义塾记[明]宋 濂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
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
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
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
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
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
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此其大凡也。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
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
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
3. 高中语文64篇必背古诗文 初中部分(40篇)
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杂说(四)&;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李商隐
39相见欢&;李煜
40渔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高中部分(14篇)
1.劝学(节选)&;《荀子》
2.逍遥游(节选)&;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氓&;《诗经》
7离骚(节选)&;屈原
8蜀道难&;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锦瑟&;李商隐
12虞美人&;李煜
13念奴娇搰壁怀古&;苏轼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4. 高中文言文和诗词的练习 不用作好多练习,没有那么麻烦,依我说就是多读,广泛的阅读,越读得多,你就越觉得容易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诗之为物,再怎么玄妙也不过是一种文体,它也有约定俗成的制式,譬如惯用的意象,修辞等等,甚至有些情感也有惯性,比如惜春伤春,伤高怀远等等.这类东西非常多,讲是讲不明白的,但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可以造成一种底蕴,使你对诗人的表达方式更加敏感. 文言文更是如此了,你想,什么语言不是说得越多越流利?你说看不懂,不过是因为看得少,语感就更要读了,语感就纯是读出来的,怎么断句,怎么重读,不读哪能感觉得到?我跟你说,高一开始看一点都不晚,我就那时候开始看的,现在高三,文言文一点分都不丢 你要是觉得阅读费劲,不容易读进去,那么不如读一些有趣的东西.我推荐聊斋,虽然是清代的仿古,但仿得非常精,词义语法都和中古文章差不多,内容又好玩,等你把这些读通了,捋顺了,再去读别的,就一点都不费劲了 恩,我不推荐章回体小说,这种书语法比较口语化,对你语感的定型不是很有利.另外聊斋篇目太多,我来推荐几篇: 婴宁 公孙九娘 黄英 田七郎 王桂庵 青凤 罗刹海市 席方平 考弊司 花姑子 阿纤 绿衣女 宦娘 阿绣 司文郎 香玉 连琐 聂小倩 晚霞 白秋练 王子安 青娥 张诚 娇娜 经典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席方平 公孙夏 2.揭露科举制度弊端 素秋 神女 司文郎 于去恶 贾奉雉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绿衣女 连琐 香玉 爱奴 凤仙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 张诚 曾有于 珊瑚 邵女 乔女 田七郎 5.歌颂女子智慧 颜氏 狐谐 仙人岛 6.写儿童计谋胆量 贾儿 牧竖 7.奇闻异事 偷桃 8.异事寓言 骂鸭 狼 螳螂捕蛇 呃~~~~史记难了点,把聊斋看了再看史记吧.其实等你觉得差不多了,可以自己去找一些有名的 唉差点忘了说,千万不要看译文!看了译文,就懒得深入思考了,这可是大忌,无论你要干什么,首重思考.注释呢,只要不是典故性的,也少看,那些实虚词,等你见得多了,互相印证,比看注释印象深的多。
5. 高中文言文训练55篇翻译 2007文言文翻译 暑假作业 1.萧颖士傲物自侮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
自恃才华,傲慢无比。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
偶然在一处休息,自己喝酒吟诗。正赶上暴雨狂风。
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口出不逊。
很快雨停,云去天开。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
萧颖士急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 过去萧颖士去求见了好几次,没有接见,此时很惊愕。
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
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名,所以才傲慢到这个样子,只能是中个进士吧。”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2.郭琇面劾权臣 康熙年间,山东的名臣,除了李之芳、董讷,就属郭瑞卿最为刚正了。郭瑞卿名琇。
当明珠(好像姓爱新觉罗)执政时(那时明珠是宰相),明珠十分专横,满朝文武都敢怒不敢言。郭瑞卿为人刚直不阿,曾经在明珠的生日宴会时(前),一一列举他的恶行,并列入弹劾明珠的奏章之上。
然后放入自己的袖子里(古人袖子宽大),坐着马车来到明珠家(赴宴),他亲自上门递上名片(古人当官递名片者多为家丁)。明珠知道郭瑞卿向来性格倔强,(亲自)拜见实属不易,(于是)整衣冠(亲自)迎接。
郭瑞卿入座后,长久的拱手作揖而不把手松开,(坐移时?是否应为作揖时?)在座到位子上时(如果是作揖时则译为:作揖的时候),故意频频的用手指着自己的袖子(暗示袖子里有好东西)。明珠(见状)大喜说道:“御史公(指郭瑞卿)近来兴致不浅啊,这次有道喜的寿诗可以赐教吗?”郭瑞卿说:“没有,没有。”
(然后)郭瑞卿把手伸入衣袖拿出东西来给大家看,原来是一封奏章。明珠拿过来还没读完,郭瑞卿突然拍案而起说道:“(我)郭琇无礼了,(尽然)要弹劾老朋友,应该受罚。”
然后举起大酒杯连喝数杯,(完后)疾步离开,(参加明珠生日宴会的)满堂宾客都(因郭瑞卿的大胆举动)十分吃惊。(后来)没过几天,朝廷罢明珠的官的圣旨就下来了。
3.王昭君 汉元帝后宫妃嫔很多,皇帝不能每个都看,就让画匠把她们的相貌画下来,按照画上的美丑召来宠幸她们。宫女们都贿赂画匠,多的给十万钱,少的也不下五万钱。
只有王嫱(昭君)不肯贿赂画匠,所以得不到皇帝的召见。匈奴来朝拜汉元帝,请求赏赐一个美人作为他们的阏氏(相当于皇后)。
于是皇帝按照画像让王昭君出嫁。等到出发的时候,召见了昭君,原来昭君的容貌在后宫没有能比得,善于应对问话,举止优雅大方。
元帝后悔了但是名字已经定了下来。元帝注重对外国讲诚信,所以没有换人。
于是追究这件事,画匠们都被处死,抄没他们的家产都有许多。画匠中有个杜陵人毛延寿,他画人,老少美丑,都一定要逼真;安陵人陈敞、新丰人刘白、龚宽,都擅长画牛马飞鸟等画,热的容貌的美丑,不亚于毛延寿;再往下的杜阳望也善画画,尤其善于控制颜色;樊育也善于控制色彩,他们都同一天处死并抛尸示众。
京城的画匠于是很稀少了。 4.吕僧珍不仗势 吕僧珍,字元瑜,是东平郡范县人,世代居住在广陵。
…… …… 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
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
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5.白敏中与贺拔惎 长庆中期,王起再次作考官。
准备取白敏中为状元,但是又不满意他同贺拔惎往来。贺 拔惎有文才,但狂放无羁。
于是王起私下让亲信把他的意思告诉给白敏中,希望白敏中断绝 同贺拔惎的交往。亲信把这话传给白敏中,白敏中表示接受,答应照办。
不久贺拔惎拜访白敏中,白敏中的家人骗他,说白敏中出门不在家。贺拔惎等了很长时间,无言而去。
白敏中马上跑出来,让仆人把贺拔惎喊回来,如实相告。并且说:“凭着才学,哪个门不通,怎么能对不起朋友?”于是共同饮酒,大醉,睡至日头老高尚未起床。
王起的人看到这情形,发怒而去。”告诉了王起,并且说:“让他们断交是做不到的。”
王起说:“我本来只想取中白敏中,现在更应该同时取中贺拔惎了。” 6.董永与织女 汉朝董永是千乘人。
年少时就死了母亲,和父亲住在一起。(父子)一起尽力种地,(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着。
父亲死了,没有什么东西埋葬,就自己卖身为奴,用(卖身的钱)供办丧事用。主人知道他贤能,给了他一万钱而且打发他自由地走了。
董永行完了三年守丧之礼,要回到主人家,再去做奴仆。在道。
6. 高中文言文大全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
总目录: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诗经?氓》*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
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必修五)全录
必修一
(一)劝学(荀子)
(二)师说(韩愈)
(三)赤壁赋(苏轼)
(四)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必修二
(五)六国论(苏洵)
(六)阿房宫赋(杜牧)
必修三
(七)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八)五人墓碑记(张溥)
(九)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十)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十二)鸿门宴(司马迁)
(十三)秋水(庄子)
(十四)非攻(墨子)
必修四
(十五)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十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十七)滕王阁序并诗(王勃)
(十八)秋声赋(欧阳修)
(十九)陈情表(李密)
(二十)项脊轩志(归有光)
(二十一)报任安书(司马迁)
(二十二)渔父《楚辞》
(二十三)逍遥游(庄子)
(二十四)兰亭集序(王羲之)
7.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背篇目 我只有江苏省的(各个省应该差不了太多吧……)
苏教版
2012江苏《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
1 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2 师说
3 赤壁赋
4 阿房宫赋
5 念奴娇·赤壁怀古
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
8 蜀道难
9 登高
10 琵琶行
11 锦瑟
12 虞美人
13 逍遥游
14 氓
以上是高中部分
还有初中部分要的话说一声
一般江苏省高考是8句默写,4、5句高中部分的,2、3句初中部分的,还有1、2句课外名句要自己积累
哎~也有极少情况出现像今年江苏高考这样,没有课外名句……
希望能有帮助
《韩愈·与陈给事①书》文章鉴赏
愈再拜。
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②,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③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④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⑤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⑥,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⑦,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⑧,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⑨,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⑩可也。
愈恐惧再拜。
【注】
①给事:给事中的简称。唐代为门下省的要职,掌驳正政令之违失。陈给事,即韩愈的旧友陈京。②辱一言之誉:曾得到你称赞我的话。辱,谦词,犹承蒙。③伺候于门墙者:供使唤,在身边照料的人,这里指的那些巴结依附权贵的人。门墙,家门或者家门口。④属:通“嘱”,注目,专注,表示关切。⑤如:往,去。⑥不敏:不敏捷,不明达。诛:责备。⑦疏:分条陈述、说明。⑧生纸:唐代人写字用的纸有生纸、熟纸两种,生纸是未加工精制的。⑨揩:涂抹,此处指修改。⑩略其礼:忽略礼节,寓意是请不要计较我在礼貌上有所不周的地方。
陈给事名京,字庆复,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由考功员外晋升为给事。给事是唐代中央机构门下省的重要官员,掌管着驳正政令的得失。《与陈给事书》是韩愈写给陈京的一封书信,仅为了联络二人感情,但写得委婉动情,不同凡响。书信中回顾过往交情,解释两人曾经冷淡的缘由,委婉表达了对陈的不满,同时希望得到陈京的谅解和体察,从而消除误会,重修旧好。
韩文公早年与陈有旧,从文中韩文公与其的牵挂上看,他们过去的友情是不错的。可后来,韩文公被贬去广东阳山县当县令,而陈京却因精通礼仪,在一次朝廷仪式安排上的得体表现而得到了皇帝的欣赏,给事中虽不是宰辅级的大官,但绝对是皇帝日常视线所及的人了,可谓是宦海扬帆,春风得意。于是乎两人早年的深交,怎比得上后来的腾达与失落之变。这样,陈京有了自己新的交际圈子,而韩愈唯有到阳山令那么个偏僻的小天地,独自苦闷。
韩愈此封书信的目的,无外乎是对仕途充满幻想,希望借助陈京的推荐,重返朝廷做官。读者无不感念韩愈心地纯厚,经“落实政策”“平反昭雪”后,韩文公又回到京师自己昔日的故旧面前,可这时的陈京却表现出相当的冷漠和寡言,这让极为在乎朋友感受的韩愈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一厢情愿地为陈京的冷漠开脱,以为他对自己的漠然完全是对自己不勤于登门的抱怨。
信中韩愈处处自贬自低,可以说是诚惶诚恐。由此不难看出,在封建制度的约束下,一个身处下层的知识分子渴望在仕进路上得到有地位的朋友的提拔和赏识的那种艰难和心酸。就连韩愈这么一位放言无所忌的人,却也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委曲求全,“词漫而气亦屈”,字里行间饱含着个人的压抑和委屈之情。
后人评论
林云铭评:“以热泪对人冷面,自己扯淡之极,无可奈何,只好支离附会”,“人知赏其结构之工,而不知其握笔时泪落如雨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4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陈九流
下一篇: 陈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