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居俭(870—939),清河人也。祖蠡、父荛皆为唐名臣。居俭美文辞,风骨清秀,少举进士。梁贞明中,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唐庄宗时,为刑部侍郎、太常卿。崔氏自后魏、隋、唐与卢、郑皆为甲族,吉凶之事,各著家礼。至其后世子孙,专以门望自高,为世所嫉。明宗崩,居俭以故事为礼仪使,居俭以祖讳蠡,辞不受,宰相冯道即徙居俭为秘书监。居俭历兵、吏部侍郎、尚书左丞、户部尚书。晋天福四年卒,年七十,赠右仆射。居俭拙于为生,居显官,衣常乏,死之日贫不能葬,闻者哀之。
生平简介 刘d, 涿州归义人也。d为人美风仪,与其兄暄、弟,皆以好学知名燕、蓟之间。后为定州王处直观察推官,处直为子都所囚,d兄暄亦为怨家所杀,d乃避之沧州。
唐庄宗即位,拜d太常博士,以为翰林学士,明宗时,累迁兵部侍郎居职。明宗素重d而爱其风韵,迁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d诣中兴殿门谢,是日大祠不坐,句入谢端明殿。d自端明殿学士拜相,当时以此为荣。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初,废帝入,问三司使王玫:“帑廪之数几何?”玫言:“其数百万。”及责以赏军而无十一,废帝大怒,罢玫,命d兼判三司。d性察,而嫉三司蠹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往时吏幸积年之负盖而不发,因以把持州县求贿赂,及d一切蠲除,民间欢然以为德,而三司吏皆沮怨。先是,冯道与d为姻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愚素恶道为人,凡事有稽失者,必指以诮d曰:“此公亲家翁所为也!”d性少容恕,而愚特刚介,遂相诋诟。相府史吏恶此两人刚直,因共扬言,其事闻,废帝并罢之,以d为右仆射。是时,三司诸吏提印聚立月华门外,闻宣麻罢d
相,皆欢呼相贺曰:“自此我曹快活矣!” d在相位,不习典故。初,明宗崩,太常卿崔居俭以故事当为礼仪使,居俭辞以祖讳蠡。冯道改居俭秘书监,居俭怏怏失职。中书舍人李详为居俭诰词,有“闻名心惧”之语,d辄易曰“有耻且格”。居俭诉曰:“名讳有令式,予何罪也?”当时闻者皆传以为笑。及为仆射,入朝遇雨,移班廊下,御史台吏引仆射立中丞御史下,d诘吏以故事,自宰相至台省皆不能知。是时,冯道罢相为司空。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事,不特置,及道为司空,问有司班次,亦皆不能知,由是不入朝堂,俟台官、两省入而后入,宰相出则随而出。至d为仆射,自以由宰相罢,与道同,乃随道出入,有司不能弹正,而议者多窃笑之。
晋高祖时,张从宾反,杀皇子重V于洛阳,乃以d为东都留守,判盐铁。开运中,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判三司。契丹犯京师,d以目疾罢为太保,是岁卒,年六十。
署名撰书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 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唐朝历代修有实录。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吴兢撰成《唐书》六十五卷(一说九十八卷),韦述又补遗续缺,撰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后,柳芳等人又有续作。但武宗实录不全,以后历朝实录没有修成,史事缺略。后梁、后唐两代都曾下令广泛征集唐史资料。后晋时,贾纬以所搜集的遗文和故旧传说等,编为《唐年补录》六十五卷。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他挑选文士,拟订了完整而庞大的搜集资料和编写工作的计划。写作是在唐国史的基础上,利用当时所收集的晚唐史料加以缀补而成。赵莹即从两个方面着手组织编纂。其一,根据史馆所缺史料,奏请下诏购求唐武宗会昌元年至唐昭宗天v元年“撰述得传记及中书银台事、史馆日历、制诏册书等,不限年月多少,并许诣阙进纳。如年月稍多,记录详备,请特行简拔,不限资序”。其二,与张昭远一道制定了完整的修史计划,并提出若干具体措施:司天台自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昭宗天v元年,“为转年长历一道,以凭编述诸帝本纪”;文武两班及藩侯郡牧,各叙累代官婚、名讳、行业、功勋状一本,如有家谱、家牒,亦仰送官,“以凭纂叙列传”;太常礼院、太常寺、大理寺、司天台、御史台、兵部职方、秘书省等部门“备录”、“条列”各相关材料,以凭撰述礼、乐、刑法、天文、律历、五行、职官、郡国、经籍等志。
两年以后,赵莹出任晋昌军节度使,离史任,未竟其业。但是,编纂工作在张昭远的具体主持下,仍然依计划继续进行。因此,史称赵莹“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因为书成时刘d正在执政,按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 刘d 就成了署名撰者了。
《旧唐书》仅流传了一百年左右,从宋仁宗庆历年间起,北宋朝廷认为《旧唐书》芜杂不精,另命宋祁和欧阳修编撰唐书。《新唐书》于宋仁宗嘉v五年写成,开始“布书于天下”,从此,署名 刘d 所编的唐书遂不再流传。直至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 刘d 唐书才又得到重新刊行。后人为区别这两种唐书,把后晋 刘d 所著称为《旧唐书》,而将宋祁等后修的唐书命名为《新唐书》。《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
个人贡献 刘d明宗时为端明殿学士,不久拜相,兼判三司,当政期间,曾改革财政弊端。后晋时,受封为谯国公,后唐、后晋两朝,都奉命监修国史,开运二年(945年)领衔上《唐书》二百卷,即《旧唐书》。
刘d领衔编写的《旧唐书》在如实保存史料方面,有着它巨大的功劳。在 刘d 领衔编写的《旧唐书》里,保存了唐朝的第一手史料。唐朝三百年历史中,屡经战乱,尤其是安史之乱和唐末军阀混战,致使“向时遗籍,尺简无存”。幸而有唐肃宗时韦述编纂的国史,到后晋时,便成为修撰唐史的主要依据,肃宗以后,史料留存更少。特别是唐武宗以后的宣、懿、僖、昭、哀五代,连“实录”也都没有存下,只因有张昭远和贾纬等人在“丧乱之际”,杂采各家传闻和小说编出的《唐年补录》和《唐末三朝闻见录》诸书,使史实略有所补。编撰《旧唐书》时离唐亡仅三十多年,许多史料直接从唐人得来。《旧唐书》使这些难得的史料保存了下来。这是它的一大好处。例如某些传里的“今上践祚”、“上即位”、“上初嗣位”等语句,便明显是从当时国史和实录直录下来的痕迹。唯其直录当时人的记录,史料价值就尤其可贵。有些列传,还采用了唐朝当时人写的“行状”、“家传”。这些家传,常常是唐代的名家所书,不仅如实保留了史料,而且在文笔上也很有特色。赵翼《廿二史札记》评论说,《旧唐书》中的《封常清传》,“郁勃悲凉”,“千载下犹有生气”;裴所写的《郭子仪传》,“首尾整洁,无一酿词,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于文学也”。《旧唐书》的纪传里,还大段大段地引录唐朝君臣的诏令、手札、奏章,这些原始资料后来有的已荡然无存,却赖《旧唐书》的收录而得以保留。正由于《旧唐书》有上述这些长处,司马光等在修《资治通鉴》时,隋唐部分便大量采用了其中的材料。另一方面,唐朝是中国一个强盛的朝代,多民族统一国家有所发展。在《旧唐书》里记录了大量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史料,以及他们和中原的唐王朝相互交往的亲密关系。比如,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婚姻的记实,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迹,以及突厥、回纥、吐蕃、契丹等北方、西北、东北、西南许多民族的历史记录,都在《旧唐书》里有较多的记载。在唐朝和邻国日本、朝鲜、印度的关系史方面,《旧唐书》记载也较为详细。其分量比起别的同类正史来要多得多,史实也较可靠。
刘d 领衔编写的《旧唐书》在研究中国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关于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都有比较翔实的记载,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尤为可贵的,是《旧唐书》的志里,保存了内容相当丰富的中国科技史的资料。在《历志》和《天文志》里,有著名天文历法家李淳风和僧一行制定的《麟德历》和《大衍历》的比较完整的内容。《五行志》一卷,列举各地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还有不少反映民生困苦、工商业状况和国内外交通方面的资料。
《地理志》四卷,记载了全国边防镇戍的分布和兵马人数,并以天宝十一载(752)疆域为准,分道叙述了各地州县设置和户口等情况。《职官志》三卷,不少文字是照抄《唐六典》,并记载了代宗永泰二年(766)时官品的变革。《舆服志》一卷,记载了唐代帝、后、王、妃以及百官按品级规定的车舆、衣冠、服饰制度,用以区别贵贱士庶,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经籍志》二卷,以开元盛世为准,记录了经、史、子、集四部的存书。志序还扼要叙述了安史之乱后直至后梁迁洛期间国家书籍的残损情况。
《食货志》二卷,比较集中地记载了唐代田制、赋役、钱币、盐法、漕运、仓库乃至杂税、榷酤等有关经济史资料。《刑法志》一卷,记载了唐代法典律、令、格、式(见律令格式)的制订过程,并有关于执行情况的概略叙述。《旧唐书》诸志集中了不少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但也存在着错讹和重大遗漏。在《贾耽传》里记录了他所着作的《陇右山南图》和《海内华夷图》等地理学上极为珍贵的资料,这是中外地理学家研究古地理学的难得的记录。但《旧唐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它出自乱世,又出自众手,成书迅速,因此不免有些粗率。有时转抄的痕迹也很明显,甚至一件公文,在纪和传里同时抄进,造成了不应有的芜杂。因为编史队伍的不稳定以及互不通气,竟至出现某些人物同时并列两传的情况,如《杨朝晟传》就同时列在卷一百二十二和卷一百四十四两处;《王求礼传》和《丘神绩传》也有类似情况。
名字测试里面的五格打分是什么意思 蛋疼
取名怎样测姓名的三才五格 五格剖象姓名学计算方法。
易经的精髓是阴阳五行(金、木、水、土、火)1、3、5、7、9属阳;2、4、6、8、10 属阴。
姓名有多种,复姓复名、复姓单名、单姓复名、单姓单名。
姓名学笔画以康熙字典笔画为基准,也考虑到特殊文字的笔画计算方法。
计天格法:如是复姓,姓的笔画相加,得出天格数;如是单姓,姓的笔画加一得出天 格数。如司马光,司马是复姓,天格是5+10=15;李刚,李是单姓,天格是7+1=8。天格乃 祖先留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计人格法:人格,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人一生的命运,均由此人格推 断。其构成是姓氏最下字与名字最上字笔画数之和。复姓复名姓氏的第二个字笔画加名的 第一个字的笔画;复姓单名姓氏的第二个字加名的笔画;单姓复名是姓的笔画加名字的第 一个字笔画;单姓单名是姓名相加的笔画数。如:刘江,人格数是15+7=22。司马懿,人 格数是10+22=32。
计地格法:地格:由名字全部笔画数构成,称为前运,主管人中年以前的活动力。 如是单字名,再加假添一数。如司马懿,地格数是22+1=23。刘江海,地格数是7+11=18。
计总格法:总格:合计姓与名的总笔画数,主中年至晚年的命运,又称后运。如司 马懿,总格数是5+10+22=37。刘江海,总格数是15+7+11=33。
计外格法:外格:总格笔画数减去人格笔画数,如是单字名或单姓,再加假添一数。 主管命运之灵力。如司马懿,外格数是37-32+1=6。刘江海,外格数是33-22+1=12。 如果 是单姓单字名,外格数总是2,如李刚,外格是2。
三才五格姓名测试施联硕打分 “施联硕”的姓名三才为“木火土”,“木火土”型的人仁义好礼,为人忠厚。“木”生“火”,“火”生“土”,一生运势顺利平坦,极易取得成功,是极佳的三才配置格局。
性格:仁慈忠厚,谦虚好礼,机智聪明,人际关系圆满。
事业:做事积极主动,且贵人多助,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
财运:财运佳,物质生活丰富。
家庭:内外和睦,夫妻美满,子女贤孝,圆满幸福。
健康:身心健康,
评分:98分,您的姓名三才配置极佳。
安绍羽名字测试五格 文化印象89 分。(主要参考成语、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格数理85 分。(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用字的意义:
绍:绍字的意思主要是继承,有时也指继承者。(此字在人名库 *** 出现约:208,650次)
《说文解字》释云:继也。从糸召声。一曰绍,紧纠也。
羽:鸟翅膀上的长毛;鸟类的代称;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此字在人名库 *** 出现约:90,670次)
《说文解字》释云:鸟长毛也。象形。凡羽之属皆从羽。
总评:
绍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羽此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绍搭配。
字义绍表示继承、连续、绍兴;羽表示羽扇、羽旄之美、羽扇纶巾,意义优美。
音律安、绍、羽的读音是ān、shào、yǔ,声调为阴平、去声、上声,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安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6画;绍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1画;羽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6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6-11-6,五格大吉。
意蕴成语旁搜远绍 弯弓饮羽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文化印象:成语释名、趣味解释、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语释名:
旁搜远绍 弯弓饮羽 克绍箕裘 羽扇纶巾(解释)
旁L远绍 射石饮羽 旁搜远绍 引商刻羽(解释)
趣味解释:
绍衣 ? 羽扇
旁搜远绍 ? 吉光凤羽
克绍箕裘 ? 片羽吉光
连续 ? 羽扇纶巾
名言名句:
汉绍世祖,夏资少康。
-崔居俭《后唐宗庙乐舞辞》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
-中国?唐 李绅 《忆放鹤》
何用问遗君,双珠x瑁簪,用玉绍缭之。
-两汉乐府《有所思》
名言名句
名人用字: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著名诗人。
刘绍南:洪湖革命斗争的先行者。
梁羽生: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其代表作主要有:《浣溪沙》、《八声甘州 杨云聪》、《双调忆江南》、《百字令 唐晓澜》、《沁园春》等。
刘白羽:(1916年-2005年),原名刘玉赞。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文学政治家。
传统解析:五行八字、属相、五格数理
五行、属相分析:
温馨提示:由于您没有指定详细的出生日期和时间,故此信息无法获取。因为五行八字需要提供详细的生日信息才能进行推算!
五行属相
>>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五格数理解析:
结构解析外格 7
(阳金) 1安 6绍 11羽 6天格 7
(阳金)人格 17
(阳金)地格 17
(阳金)总格 23 (阳火)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前的活动力。
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
外格又称变格,影响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数理不用重点去看。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后的命运。
天格7解析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进取数。
地格17解析突破万难的刚柔兼备数。
人格17解析突破万难的刚柔兼备数。
外格7解析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进取数。
总格23解析旭日东升的质实刚坚数。
三才解析
(天人地)虽有成功发展的运气,但需要注意谦虚低调,保持平常心。
基础运解析
(人地)性格过于刚硬固执,容易陷入与人不和,或者孤独。天格为7或8时,注重身体健康。
成功运解析
(人天)个性刚烈,保持心胸开阔以免内外不和。
人际关系
(人外)胸怀大志,奋斗心强,讨厌细事,外表温厚,内含刚气,行为似英雄豪杰,数吉者刚柔和......>>
测名字打分 ――兼辩五格剖象法之谬王炳中现在网上有一种自动给名字打分的系统,只要把你的名字输进去,就会自动输出你名字的分数,分数有高有低,高者可达百分,低者三四十分都有可能。此外还配合一些断语,说出好在何处,坏在哪里等。这种方法确实有相当多的崇拜者,在为客人起名字时,经常遭遇电脑测名的盲目追随者,他们讲,电脑测名准确,因不单要求输入姓名,还要你输入出生时间信息,这不也结合八字了吗?当我告诉并演示给他(她),输入出生时间是花架子,即使改变了出生时间,分数与断语都不会有任何变化时,他(她)们才恍然大悟。说白了,这种方法就是五格剖象法的产物,因电脑可以识别每个字的比划数,但电脑绝不能自动分析八字,判断五行的喜忌。电脑更不能分析每个字的意象,分析每个字的刚柔燥湿,判断字与字之间的相生相克等。五格剖象法理论上违背易理,实践中并不应验。其违背易理主要有三:其一,笔划数五行的分法违背易理。一、二数木,三、四数火,五、六数水,七、八数金,九、十数土。在易学世界里,唯有天干数与之一致,其它常用的、最有说服力的数如五行数、河洛数、八卦数、范围数、地支数等均与之不符。其二、用字五行的划分方法违背易理。在五格剖象法中,对汉字五行的归类严重违背易理。比如:“仁”属金,“辰”属金,“水”属金,“心”属金;“江”属木,“金”属木,“坤”属木,“义”属木;“火”属水,“丙”属水,“木”属水;“土”属火,“泽”属火,“子”属火;“洪”属土,“洋”属土。易来自于自然,易学的原理、五行的原理都是自然的反映,“水”不属水却属了金,“水”何来的金性?“火”不属实火却属水,“火”哪来的水性?其三、用属相来决定起名用木、用水等违背易理。在五格剖象法中,规定属马的人起名要用“木”、“艹”、“禾”、“米”等部,因马要吃草,吃粮食。很显然是只用了人的生肖这一同龄人都一样的原则,而没有做到对每一个个性特点的人的具体分析。而按照命理原则,有的人虽属午马,但但综合分析其年月日时后,午火成了忌神,也就是本生肖为不利,这时,起名就要弱化午火,甚至制住午火,才有利。五格剖象法真的该休矣!
姓名测试,三才五格是真的吗,或则说一个人的名字没有吉凶之分 游戏
起名常识
现在网络很流行五格姓名学高评分,
能标准吗 什么生肖配偏旁,什么诗词歌赋,什么五格三才吉凶 吉数 都是不靠谱 诗词歌赋,字含义 那只是文化人买弄文凭而已,文化高不是就能懂八字或姓名学 ,易经等
100分姓名配置那只是格局配置,不是符合所有八字喜用神,只要会点电脑常识,在网络上免费都能查到,免费要是都有好姓名 那天下大师全部都要喝西北风,都是给你参考,游戏评分
所谓起名不是求大富大贵配置 其实就是为了求个平安,所谓平安,有福之人,就是有天伦之乐,健康,长寿,钱不多够花就好,子孙满堂,以前人称五代同堂老人为有福之人,一个人要是没有子女 或父母,家室的人,再多钱财,也是一种遗憾!
再说以前康熙字典是没有五行字,是后面大师添加进去,每个字可能都有不同五行或含义,对错都是有两面性
,八字看六亲家庭成员,财锦,官位,疾病,等很多都是用十神分析
姓名中也是 不是用五行,也要用十神分析
五行相生不一定就好 ,五行相克不一定就是不好
一个人八字要是都是相生 没有相克,也是不好 克我者为官杀,我克者为财
,财为父亲或妻子 官杀为子女,也是连财和官杀,妻子和子女都没有会是好人生吗,是有福之人吗?世间万物都是要五行俱全,才能生生不息,姓名也是,只是五行俱全的【全家福】姓名配置才算是有福之人,
相克也不一定凶如
成龙 三才 金火金 相克 凶
每个大师看五行都是说凶
成[金]仄 辛酉 7画 天格8【金】辛酉
龙[火]仄 丁巳 16 人格23【火】丙午
地格17【金】庚申
看是三才 金火金 相克 其实【丙辛】
合化水 格局变成 水金相生 没有相克
字五行 火金相克 巳酉半合金 整个格局都是相合 男合主秀 改名后成龙大哥一帆风顺,
相生不一定就是好 林彪姓名
林8画 天格9【水】
彪11 人格19【水】壬子
地格12【木】乙卯
总格19【水】壬子
外格2【木】乙卯
三才 水水木 相生 吉
可惜整个姓名格局天干地支都是【子卯】相邢 水旺 姓名中没有土克之,身旺无制,胆大包天,以身试法,明知故犯,结果落个反革命下场
这就是事情两面性
【火】克【金】克【木】克【土】克【水】 看似相克
丙[火]辛[金]火金相克 【丙辛】合化水
庚[金]乙[木] 金木相克 【乙庚】合化金
壬[水]丁[火]水火相克 【丁壬】合化木
癸[水]戊[土]水土相克 【戊癸】合化木
李奕彤姓名测试打分 文化印象83 分。(主要参考成语、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格数理96 分。(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用字的意义:
奕:累,重迭;高大,美丽。(此字在人名库 *** 出现约:119,080次)
《说文解字》释云:大也。从大亦声。《诗》曰:“奕奕梁山。”
彤:象征红色,有希望,旭日东升。意为红色。(此字在人名库 *** 出现约:87,600次)
《说文解字》释云:丹饰也。从丹从彡。彡,其画也。
总评:
奕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彤此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奕搭配。
字义奕表示光明、美貌、奕赫;彤表示红色、彤云、彤彤,意义优美。
音律李、奕、彤的读音是lǐ、yì、tóng,声调为上声、去声、阳平,音律较好。
字型李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7画;奕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9画;彤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7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7-9-7,五格大吉。
意蕴暂无。
文化印象:成语释名、趣味解释、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语释名:
暂无。
趣味解释:
美貌 ? 红色
奕奕 ? 彤彤
光明 ? 红色
奕赫 ? 彤云
名言名句: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诗经《巧言》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诗经《静女》
名言名句
名人用字:
欧阳奕:(1912―1987),中国人民 *** 少将。 江西省安福县人。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王奕:中国古代(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代表作主要有:《西河》、《唐多令》、《南乡子》、《木兰花慢》等。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
盛彤笙:兽医学家。江西永新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传统解析:五行八字、属相、五格数理
五行、属相分析:
温馨提示:由于您没有指定详细的出生日期和时间,故此信息无法获取。因为五行八字需要提供详细的生日信息才能进行推算!
五行属相
>>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五格数理解析:
结构解析外格 8
(阴金) 1李 7奕 9彤 7天格 8
(阴金)人格 16
(阴土)地格 16
(阴土)总格 23 (阳火)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前的活动力。
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
外格又称变格,影响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数理不用重点去看。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后的命运。
天格8解析意志刚健的勤勉发展数。
地格16解析贵人相助兴家兴业的大吉数。
人格16解析贵人相助兴家兴业的大吉数。
外格8解析意志刚健的勤勉发展数。
总格23解析旭日东升的质实刚坚数。
三才解析
(天人地)成功运顺利发展,易达到目的,名利双收,境遇安泰,得长寿幸福。
基础运解析
(人地)性格稳重,易亲近也易离开,成功虽然较迟,但总体上是幸福的。
成功运解析
(人天)成功顺利,能平安顺利地达到目的。
人际关系
(人外)情温和而有勇气,忍耐力强,临大难亦不动声色,外表显得沉默,朴实,不惜生命。
上述分析仅供参考!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杨培培姓名测试,姓名打评分,姓名算命,姓名分析,在线三才五格五行吉凶剖象 杨杨71313木木yáng
培?培111111土土péi
培?培111111土土péi
名字打分:
名字杨培培评分:
文化印象85 分。(参考成语、诗词等因素)
五格数理92 分。(参了考周易数理吉凶)
美名总评:
培此字为美名腾推荐用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字义培表示教育、培育、栽培,意义优美。
音律杨、培、培的读音是yáng、péi、péi,声调为阳平、阳平、阳平,音律较好。
字型杨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培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1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3-11-11,五格大吉。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五格姓名测试怎么样 很好,好用,就是有的字没有笔画数,应该完善,相信会有许多人喜欢!
姓名测试五行八字和五格数理哪个准确 五格数理取名我认为是不严谨的,因为五格数理法是以前传下来的一种取名测算方法,这种方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现在的汉字变化太大,那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方法来测就会出现偏差,因为以前是根据“康熙字典”为准的。现在字形变了,笔画自然不一样,那五格也就不对了。所以还是五行八字要靠谱一些。
○刘昫
刘昫,涿州归义人也。昫为人美风仪,与其兄暄、弟皞,皆以好学知名燕、蓟之间。后为定州王处直观察推官。处直为子都所囚,昫兄暄亦为怨家所杀,昫乃避之沧州。唐庄宗即位,拜昫太常博士,以为翰林学士,明宗时,累迁兵部侍郎居职。明宗素重昫而爱其风韵,迁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昫诣中兴殿门谢,是日大祠不坐,?句入谢端明殿。昫自端明殿学士拜相,当时以此为荣。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初,废帝入,问三司使王玫:?帑廪之数几何??玫言:?其数百万。?及责以赏军而无十一,废帝大怒,罢玫,命昫兼判三司。昫性察,而嫉三司蠹敝尤甚,乃句计文簿,核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往时吏幸积年之负盖而不发,因以把持州县求贿赂,及昫一切蠲除,民间欢然以为德,而三司吏皆沮怨。先是,冯道与昫为姻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愚素恶道为人,凡事有稽失者,必指以诮昫曰:?此公亲家翁所为也!?昫性少容恕,而愚特刚介,遂相诋诟。相府史吏恶此两人刚直,因共扬言,其事闻,废帝并罢之,以昫为右仆射。是时,三司诸吏提印聚立月华门外,闻宣麻罢昫相,皆欢呼相贺曰:?自此我曹快活矣!?
昫在相位,不习典故。初,明宗崩,太常卿崔居俭以故事当为礼仪使,居俭辞以祖讳蠡。冯道改居俭秘书监,居俭怏怏失职。中书舍人李详为居俭诰词,有?闻名心惧?之语,昫辄易曰?有耻且格?。居俭诉曰:?名讳有令式,予何罪也??当时闻者皆传以为笑。及为仆射,入朝遇雨,移班廊下,御史台吏引仆射立中丞御史下,昫诘吏以故事,自宰相至台省皆不能知。是时,冯道罢相为司空。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事,不特置,及道为司空,问有司班次,亦皆不能知,由是不入朝堂,俟台官、两省入而后入,宰相出则随而出。至昫为仆射,自以由宰相罢,与道同,乃随道出入,有司不能弹正,而议者多窃笑之。
晋高祖时,张从宾反,杀皇子重乂于洛阳,乃以昫为东都留守,判盐铁。开运中,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判三司。契丹犯京师,昫以目疾罢为太保,是岁卒,年六十。
○卢文纪
卢文纪,字子持,其祖简求,为唐太原节度使,父嗣业,官至右补阙。文纪举进士,事梁为刑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唐明宗时,为御史中丞。初上事,百官台参,吏白诸道进奏官贺,文纪问:?当如何??吏对曰:?朝廷在长安时,进奏官见大夫、中丞如胥史。自唐衰,天子微弱,诸侯强盛,贡奉不至,朝廷姑息方镇,假借邸吏,大夫、中丞上事,进奏官至客次通名,劳以茶酒而不相见,相传以为故事。?文纪曰:?吾虽德薄,敢隳旧制??因遣吏谕之。进奏官奋臂喧然欲去,不得已入见,文纪据床端笏,台吏通名赞拜,既出,恚怒不自胜,诉于枢密使安重诲。重诲曰:?吾不知故事,可上诉于朝。?即相率诣阁门求见以壮诉。明宗问宰相赵凤:?进奏吏比外何官??凤曰:?州县发递知后之流也。?明宗怒曰:?乃吏卒尔,安得慢吾法官!?皆杖而遣之。文纪又请悉复中外官校考法,将相天子自书之,诏虽施行,而官卒不考。岁馀,迁工部尚书。
文纪素与宰相崔协有隙,协除工部郎中于邺,文纪以邺与其父名同音,大怒,邺赴省参上,文纪不见之,因请连假。已而邺奉使未行,文纪即出视事,邺因醉忿自经死,文纪坐贬石州司马。久之,为秘书监、太常卿。奉使于蜀,过凤翔。时废帝为凤翔节度使,文纪为人形貌魁伟、语音琅然,废帝奇之。后废帝入立,欲择宰相,问于左右,左右皆言:?文纪及姚顗有人望。?废帝因悉书清望官姓名内琉璃瓶中,夜焚香祝天,以箸挟之,首得文纪,欣然相之,乃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是时,天下多事,废帝数以责文纪。文纪因请罢五日起居,复唐故事,开延英,冀得从容奏议天下事。废帝以谓五日起居,明宗所以见群臣也,不可罢,而便殿论事,可以从容,何必延英。因诏宰相有事,不以时诣阁门请对。晋高祖起太原,废帝北征,过拜徽陵,休仗舍,顾文纪曰:?吾自凤翔识卿,不以常人为待,自卿为相,询于舆议,皆云可致太平,今日使吾至此,卿宜如何??文纪皇恐谢罪。废帝至河阳,文纪劝帝扼桥自守,不听。晋高祖入立,罢为吏部尚书,累迁太子太师,致仕。周太祖入立,即拜司空于家。卒,年七十六,赠司徒。
○马胤孙
马胤孙,字庆先,棣州商河人也。为人懦暗,少好学,学韩愈为文章。举进士,为唐潞王从珂河中观察支使。从珂为杨彦温所逐,罢居于京师里第,胤孙从而不去。从珂为京兆尹,徙镇凤翔,胤孙常从之,以为观察判官。潞王将举兵反,与将吏韩昭胤等谋议已定,召胤孙告之曰:?受命移镇,路出京师,何向为便??胤孙曰:?君命召,不俟驾。今大王为国宗属,而先帝新弃天下,临丧赴镇,臣子之忠也。?左右皆笑其愚,然从珂心独重之。废帝入立,以为户部郎中、翰林学士。久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胤孙不通世务,故事多壅塞。是时,冯道罢匡国军节度使,拜司空。司空自唐已来无特拜者,有司不知故事,朝廷议者纷然,或曰司空三公,宰相职也,当参与大政,而宰相卢文纪独以谓司空之职,祭祀扫除而已。胤孙皆不能决。时刘昫亦罢相为仆射,右散骑常侍孔昭序建言:?常侍班当在仆射前。?胤孙责御史台检例,台言:?故事无所见,据今南北班位,常侍在前。?胤孙即判台状施行,刘昫大怒。崔居俭扬言于朝曰:?孔昭序解语,是朝廷无解语人也!且仆射师长百寮,中丞、大夫就班修敬,而常侍在南宫六卿之下,况仆射乎?昭序痴儿,岂识事体??朝士闻居俭言,流议稍息。胤孙临事多不能决,当时号为?三不开?,谓其不开口以论议,不开印以行事,不开门以延士大夫也。晋兵起太原,废帝至河阳,是时势已危迫,胤孙自洛来朝行在,人皆冀其有所建言,胤孙献绫三百匹而已。晋高祖入立,罢归田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3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崔邠
下一篇: 崔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