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干,唐代高僧,又作封干,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七、八世纪,唐玄宗开元初前后在世。剪发齐眉,衣布袋,居天台山国清寺。昼则舂米供僧,夜则扃房吟咏,或骑虎巡廊唱道。人或借问,只对“随时”而已,更无他语。尝于京师为闾丘胤治疾。胤牧台州,乞丰干一言。丰干曰:“到任后谒文殊、普贤,在清国寺执受涤器,名寒山、拾得者是也”。胤往访之,二人笑曰:“丰干饶舌”。遂走出不见。更访丰干禅院所在,云:“在经藏后,无人住得,每有一虎,时来此吼”。胤开房而视,惟见虎迹。
丰干所作诗句,今惟存壁上诗二首。
拾得答道:“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的意思是:“即忍耐对方,谦让对方、任由对方发展、远离对方、耐心相迎对方、敬而远之对方,不理对方,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过几年在看对方的状况(此讲因果)。”
人生在世,不见得事事计较针尖对麦芽。因为事实上采用对抗式的心态及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面对问题,即忍让对方让其放任其随波逐流,而自己选择规避忍耐,当然见面还是要保持有一定的礼貌和起码的风度的,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涵养;
由此一来,对方过激的言行举止自然会受到一定的恶果,佛学讲因果就是这个道理。即善恶到头终有报。因此整句在阐述逆来顺受的人生哲理。
寒山拾得评述
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了面对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清朝雍正年间,寒山、拾得被追封为“和合二圣”,与丰干合称为“国清三隐”。寒山子,又名贫子,经常栖身在天台山始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因此被称为寒山子。
由于身居寒岩,饮食无着落,所以常到国清寺,向厨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饭吃。拾得的身世不详,据说他年幼时被人遗弃在赤城道侧,恰巧被正在经行的丰干禅师发现,带回国清寺中,因此名为拾得。拾得原来担任斋堂的行堂工作;
一日忽然兀自登座,与诸佛像对坐而食,口中嚷着:“憍陈如!你这声闻小果啊!”旁若无人地比划着筷子,呵呵大笑,因而被改派到厨房洗碗碟,正因为如此的因缘,他才有机会把剩下的菜肴装在竹筒里,给寒山来取用。
寒山来寺时,或在廊下踱步,或者对空谩骂,总是容貌枯悴,衣衫褴褛,头上经常戴着桦树皮作成的帽子,脚下则穿着木屐,然而在他的怪异言行之中,似乎蕴藏着许多佛理。有时候,其荒诞行径惹得寺僧不耐,拿杖棍逐赶其,其也不以为意,反而拍拍手,呵呵大笑而去。
1百舌之声 2薄唇轻言 3多嘴多舌 4丰干饶舌 5嗑牙料嘴
6口中雌黄 7急嘴急舌 8悬河泻水 9无从置喙 10别置一喙
1[百舌之声bǎi shé zhī shēng]比喻唠叨、多嘴。
2[薄唇轻言báo chún qīng yán] 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3[多嘴多舌duō zuǐ duō shé ] 很多嘴,很多舌头。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
4[丰干饶舌 fēng gàn ráo shé]丰干:唐代高僧,饶舌:多嘴,唠叨。丰干多嘴多舌。指不该说而说或不该管却管别人的事。比喻说的都是废话。
5[嗑牙料嘴 kē yá liào zuǐ] 多嘴多舌。
6[口中雌黄kǒu zhōng cí huáng] 他找到当时对老庄深有研究的郭象来探讨。郭象对老庄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让王衍无法插嘴。
7[急嘴急舌 jí zuǐ jí shé] 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8[悬河泻水]xuán hé xiè shuǐ] 论的义理随时更改,被人称为口中雌黄。
9[无从置喙wú cóng zhì huì] 没有话可说,没有可插嘴的。
10[别置一喙bié zhì yī huì]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2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冯宿
下一篇: 冯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