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慧净

佚名 2023-06-05 21:09:59

慧净

【慧净】(578~?)唐代僧。真定(河北)人,俗姓房。十四岁出家,研习大智度论及其余经部。未久,从志念习学杂阿毗昙心论、大毗婆沙论等。博通经论,有辩才,能诗文。贞观二年(628),师参与译经,笔受大庄严论,并撰疏三十卷。由是名声大扬,房玄龄等称师为东方菩萨。贞观十年,于京师纪国寺开讲席,王公士夫云集。十三年,太宗集诸宦臣及三教学士于弘文殿,请师开讲法华经,时有道士蔡晃,好论独高,帝乃下令遣与抗论,师遂展无碍辩才,大挫道门之锐。佛法能盛于唐,慧净之功不可没。后任普光寺住持,常以妙音导示群生。十九年,玄奘从西域返唐,敕师参与译经,师以病未赴,时年六十八。其后,事迹不详。著有盂兰盆经疏、弥勒成佛经疏、杂心论疏、俱舍论疏、诗英华、金刚般若经注疏、仁王般若出要赞等十余种。[续高僧传卷三、佛祖统纪卷三十九]

慧净法师:念佛怎么念

慧净法师:念佛方法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善导大师

  称名乃是弥陀的本愿,所以祖师一谈到弥陀的本愿都说“称名念佛”,因为有这些教理、经证、祖传,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就不做其他的念佛,只做“称名念佛”。
  “称名念佛”当然是有相念佛,有声音、符号、文字;一般感觉好像其他的三种念佛境界比较高,称名念佛境界比较低,其实不是比较低,而是“极平常又最高深,极高深又最平常”,这一句名号使得上、中、下三根能普被、利钝能全收。
  如何成为一个念佛生活化的人呢?要以念佛为生命的重心,也就是念佛就是我的生命,我的生命就是念佛;使得生活就是念佛,念佛就是生活,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
  那要怎么养成这样的习惯呢?一句话十个字──“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
  一个真正一心归命南无阿弥陀佛的念佛人,他的心是很恳切的,他归命的心是怎样的呢?是全身心投靠在阿弥陀佛之上,他把他的身心、性命都归投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他的生命就是阿弥陀佛的生命,阿弥陀佛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念佛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念佛。他的人就是个念佛人,他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是一体的,是机法一体不离的,这样才是个念佛人。
  以我们来讲,我们“念念不舍”;以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摄取不舍”。就像一个即将沉没大海的人,忽然被救上了船,这时候他一定不可能离开这一条船,船也不会离开他一样。
  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一个人如果生死心迫切,罪恶观深的话,自然会依靠阿弥陀佛,对这句佛号会不念而自念。
  寂静的法喜是从教理上而来,也是从念佛上而来。
  “念念不舍”有“机相策励”与“法德不断”两种意义。
  从“法德不断”来讲,我们既然归顺弥陀的本愿,晓得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救度我们,我们都修不起、行不来,只有地狱这一条路;能够让我们离开地狱之火的燃烧,现生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成佛的法门,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所以,自自然然的不假勉强自己,就会常常去念佛,因为后退无路,即使有十八般武艺,在这里也无用武之地,前面仅有的一条路,就是念佛法门,所以不必犹豫、不必顾虑,自自然然就是念佛。就如同本来好像有很多钱,一检查起来这张是假钞,那张也是假钞,通通是假钞,就只有这一张才是真钞,那自自然然就会使用这张真钞──只有阿弥陀佛能够救我们,所以你自自然然就会去称念这句名号。生死心越恳切,念佛就会转趋殷重,这是“法德不断”。
  因为我们众生都是好逸恶劳,常会懈怠,有时间不大想要念佛,都会想来看看报纸杂志、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者是打打电话跟亲友闲聊,或者到哪里逛逛。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策励自己,如法然上人所说:“倦念佛者失无量宝,勇念佛者开无边悟。”这样想就会很惭愧地来鞭策自己:我一天有四个钟头,那么四个钟头能够念多少佛号?百分之八十就好,就来规定念那百分之八十的佛号;如果不规定自己,这四个钟头就会不知不觉地就晃过去了,这就是“机相策励”。
  “机相策励”是指自己对自己的鞭策,既然如此,那么鞭策自己到底是自力还是他力呢?仍然完全是他力。因为晓得念佛就必定往生,在念佛之外,你不是以其他的功行,或者是其他的善事来回向;即使做其他的善事,也不是用来回向的,是晓得念佛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是“正定之业”,是以那种心情去念,所以“机相策励”本身不是自力。
  念佛当中如果能够一句一句没有粗的杂念,就会体得安详、寂静的心境,这样,逐渐气质就会改变;如果念佛时妄想杂念还很多,可以依照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来念佛,三三四也好,五五也好,一口气念下去也好,这样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妄想杂念,可是比较细。尤其早晨刚睡醒时,心比较平和、稳定、寂静,可利用早晨的时间采十念记数静坐念佛,久而久之,就能体会到详和寂静之境。
  要怎么样让念佛而妄想杂念少呢?
  第一、“虔诚恭敬”。这句弥陀名号是活灵活现的,它不是白纸黑字,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所谓的名体一如,它跟阿弥陀佛的本体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像我们的身体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有头脑会思考、有手脚会行动,那阿弥陀佛他具足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他具足大慈悲、大智慧,这一些的功能在哪里?在这句名号里面。所以在这句名号中有阿弥陀佛的眼睛,有阿弥陀佛的耳朵,有阿弥陀佛的心肝,有阿弥陀佛的头脑,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智慧、神通、愿力,所以当我们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我们就用一种诚恳、恭敬、感恩的心来念。
  只要诚恳的话心就会比较专,像我们的孩子如果生重病,或者突然发生严重的车祸,我们去求神或者是求菩萨都会很虔诚,在那很虔诚当中根本不会想东想西,同理,我们今天也应是以这样的心情来念佛。
  阿弥陀佛他本身是佛,所以应该虔诚恭敬,阿弥陀佛他救了我们的生死轮回,我们本来在这三界的火宅,六道的苦海,头出头没,没有出离之缘,常常被地狱之火所燃烧,可说苦不堪言,今天被阿弥陀佛救度起来,所以我们念佛就会很虔诚恭敬,感恩戴德,所以虔诚就比较不会有妄想杂念。
  第二、“摄心谛听”。就是心专注,心专注的话,也比较不会有妄想杂念,就会比较集中。再来就是用耳朵听,不管你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心中默念,也都用耳朵听,也就是所谓的“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这样一个循环。因为专注在自己念佛的声音,自然旁边的声音,谁来谁去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自己的心有一个对象,而且是专注这个对象,这个叫做“摄心谛听”。
  第三、“十念记数”。十念记数就是不管我们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都是十念记数,十句为一个单位,就是我们念第一句,晓得第一句,念第二句,晓得第二句,念第三句,晓得第三句,一直到第十句,这样一句一句,清清楚楚,念到了第十句又回过头来从第一句记起,这叫十念记数。那一下子要十念清楚不容易,那也可以三、三、四,三句,三句,再四句,加起来就十句了,这个就是十念记数。十念记数听也在里面,摄心也在里面,无形中就虔诚恭敬。十念记数如果清清楚楚就比较少杂念,杂念还是有,比较没那么多、那么粗,因为如果杂念多、杂念粗,十念就记不清楚,就不晓得已经念到第几句了,所以不管我们是固定多少数目的念佛,或是固定多少时间的念佛,我们都用十念记数来念佛。
  称名到底是怎么称?要称到什么标准?其实就是“念念不舍”,时刻把“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挂在心中、挂在口中,把念佛融入日常生活,使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像善导大师所讲的:“行住坐卧念念不舍”,行住坐卧念念不舍就包括“时处诸缘”。
  念佛是不管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念的。有空的时候,来念佛会念佛,是属于专念,专心念佛不做其他事情。而虽做其他的事情,只要不是动脑筋的,也可一面念佛一面做事,这是散心念佛。所以,不是专念就是散念,不是散念就是专念。
  念佛有专的念,有散的念,专的念就是这个时候有个空挡,没有做其他事情,可以专心一意,可以念半个钟头,一个钟头,三个钟头,或者是念个五千、一万,这个是专的念佛;那散的念佛,是因为有在工作,眼耳有在面对声色,所以不是专,虽然不是专,可是不妨碍我们念佛,我们一方面工作,一方面动嘴巴也可以念佛。这样的话,行住坐卧,时处诸缘,二六时中没有不可以念佛的。所以阿弥陀佛跟我们,我们跟阿弥陀佛就恒常都结合在一起,因为弥陀忆念众生,众生忆念弥陀,弥陀跟众生,众生跟弥陀,一体不相离开。
  平常念佛,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主。在佛堂打坐,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走路的时候,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睡觉的时候,就只要念阿弥陀佛四字即可,或是病痛缠身,无法念六字佛号时,也只念阿弥陀佛四字,或是只念二字,一字皆可;如果到了临终之时,都没办法念出佛号时,只要知道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救度,这样也可以。因为念六字是阿弥陀佛本身,念四字也是阿弥陀佛本身。所以念六字也好,念四字也好,念二字也好,全都是阿弥陀佛本身,只不过六字是比较完整的。
  六字有特别的涵义,表示我们众生与阿弥陀佛是一体不二,佛凡一体,机法一体,而且也表示阿弥陀佛将功德回向给我们,我们则随顺阿弥陀佛的救度,彼此互动,相互呼应,若是念四字恐怕就没有这样的涵义。所以,平时就以念六字为主;但是,并不是非念六字不可,若在某个因缘下无法完整地称念六字名号时,就改念四字、二字、一字,这样全都可以。因为我们现在还健康,可以称念六字名号时,当然就以称念六字名号为主。
  虽然念四字比较简略,但有些人因为不明了以上说的道理,往往流于自力而不自知。比如有人念四字的时候,常常愈念愈快,他的目的是为了摄心,希望能克期取证,这往往兼含有自力之心。反之,如果他没有自力的成分,完完全全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他只不过是藉这样来降伏自心,这样也是可以的。
  所以,怎么样的称念都可以,端看他是否完全靠他力?是否有全靠阿弥陀佛?是否有依循第十八愿?这个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如果了解这个道理,有这个信心的时候,再怎么样的念佛都是正确的,而且平常就会以念六字名号为主。
  平常以称名念佛为主,睡觉时只要在心中默念佛号就可以;或者生病、体力较虚弱的时候,若无法张开嘴巴念,那就在心中思惟忆念;甚至临终的时候,嘴巴都僵硬了,只剩下意识,那就用意识去思惟忆念;或者是这个人从来都没有学佛念佛,到了临终善知识才去关怀,告诉他“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这个时候他嘴巴几乎都已经硬了,口业的功能没有了,只剩下意业,而且快断气了,他连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时间也没有,就只这么一刹那的系念,他就断气了,也照样往生。这就是经文所讲的“闻已思惟,系念不乱”。
  所以,称名念佛跟短暂的忆念,以及意业的默念,是有长短的关系。也就是说,包含平生、临终,这其实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的“乃至”。

慧净上人:以法为镜看——众生相

经典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以这面镜子来照照自己,我们到了镜子面前,就能看出我们干不干净、端不端整。面对佛法,以佛法来对照自己的三业行为,就能够显示出自己是善是恶,根器是高是低,是会修行还是不会修行,将来会到哪里去,接受什么果报。

? ? (1)昙鸾大师自白

昙鸾大师是一个老实修行的人,他以佛法的镜子来照自己,所得的结论是(在他的《赞阿弥陀佛偈》里面自白的一首偈):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途。

昙鸾大师说,他从无始以来就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轮回,所以说“我从无始循三界”。

“为虚妄轮所回转”:三界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本身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而我们居然不知道它是虚妄的,把虚妄当作真实,一直在轮回,永无休止,一直到今天。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途”:“一念一时”,也就是心心念念。心心念念都在造业。当然,业有善业跟恶业,可是昙鸾大师说他的业,足够被绑在六道里面,被堵在三恶道之中。

昙鸾大师自认为是一个造罪造业的凡夫,念念所造的不是善业,反而是能够让他停留在三恶道之业。

本来释迦牟尼佛说六道是苦海,六道的轮回像大海一样,广无边深无底。我们在六道里面,偶尔生而为人,在大海里面探出头来呼吸几口空气,之后又沉没下去了,所谓“头出头没”。我们众生都是在六道里面“头出头没”,连昙鸾大师都自认为他是在六道里面头出头没,而且往往都是滞留在三恶道比较多,更何况我们!

若无弥陀,永无出期:

若论昙鸾大师,在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都要向他的方向顶礼,尊称他为“鸾菩萨”;北魏皇帝,又尊称他为“神鸾”,这样的人,还自认为是罪恶众生,何况我们呢?

以此而言,我们可说是没有出离六道的能力和机缘,如果没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的第十八愿的话,我们就永远在六道中轮回,永无出期了。

(2)《净度菩萨经》论:众生相

众生起心动念都是怎样的行为呢?在《净度菩萨经》里说: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之所为,皆是三途业。

每个人在一天当中,念头有多少呢?有八亿四千,这个“八亿四千”不是具体数目,是一种表法,也就是无量无边、数不清的念头。这些念头,念念之所为,却不是能够让我们生而为人,或是上生天堂,更不是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反而都是在造三途业,都是在造地狱、饿鬼、畜生之业。这想起来是很恐惧的,我们心心念念居然结果是这样。

? ? 诚如《地藏经》所说: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也就是说,起心动念、身口意三业行为,都是业,都是罪。

又说: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这个世界最高的山是须弥山,而我们的罪业比须弥山还高;最深的是大海,而我们的罪业比大海还深。我们的罪业能够障碍我们超凡入圣,障碍我们脱离轮回。

像这样的众生,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愿的话,我们就永远只能在三界六道轮转了。

? (3)三界相状

这个“三界”,昙鸾大师如何来形容呢?

昙鸾大师说:

三界是虚假相、污染相、颠倒相、破坏相、轮转相、无穷相。

也就是说,三界众生,他的因、他的果都是虚假,不是真实的;都是污染,不是清净的;都是颠倒,不是正知正见的;都是破坏,念念都在无常转变,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一直在轮转,不是地狱,就是饿鬼,不是饿鬼,就是畜生,一直在轮转,无有穷尽。这样想起来是非常恐怖、非常可怕的。

又说:

三界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

? 三界就好像很广大的屋子,而这屋子却是没有一点点光明,是非常黑暗的,等于是说我们三界六道的凡夫都是迷而不悟的。

又说:

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永远睡在大梦当中,不晓得出离,所以轮转在三界里面。如果没有遇到佛法,或是遇到佛法而没遇到弥陀的救度,就永远在黑暗的三界里面,在大梦的六道里面,不能脱离了。

慧净上人:什么是真实功德和不实功德

我们净土宗的另一位祖师昙鸾大师,他主要的著作是《往生论注》,里面就有说到善事功德有二种,一种是真实的善事功德,一种是非真实的善事功德,那一段法语是在我们编的《往生论注要义》第29页: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

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

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

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是故名“不实功德”。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

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

是法不颠倒,不虚伪,

名为“真实功德”。

云何不颠倒?

依法性,顺二谛故;

云何不虚伪?

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简单解释就是: 不实的功德,也就是不是真正的善 ,昙鸾大师说一是从有漏心生,二是不顺法性。

什么叫作“从有漏心生”呢?什么叫“有漏”?有贪嗔痴,有无明,就是有漏。

我们凡夫谁没有贪嗔痴?谁没有无明?因此,我们所行的善、所累积的功德,所证悟的,如果没有降伏见惑,没有断除思惑,都是有漏的,都是不顺法性的。

“不顺法性”就是法性是不生不灭的,不假造作的,既然有漏、有贪嗔痴,一切修行都是有造作的,不是自然的法性,所以不顺法性。那么这一种现象,是什么现象呢?昙鸾大师说是“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的现象。也就是说,人间的人,天上的天人,过去世所累积的五戒十善或者是禅定,以及现在所得到的人间的人身,或者天界的天身。天界包括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无色界天境界最高,他的寿命八万四千大劫。不管他当初所累积的因,以及现在所获得的果,都是颠倒的,因为他不顺法性,都是虚伪的,因为他有漏,昙鸾大师说“是故名不实功德”,就不是真正的善。

真实的功德是什么呢?昙鸾大师说是从菩萨清净的智慧所生的,这就是指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建设的极乐世界,以及为我们所完成的弥陀名号。 昙鸾大师在这里说“依法性入清净相”,也就是说随顺不生不灭的、涅槃的、无为的法性,而进入绝对清净的境界。所以极乐世界也好, 阿弥陀佛本身也好,乃至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也好,这一切境界都不是颠倒、不是虚伪的,所以这一句名号的功德叫做“真实功德”,能够使十方众生往生极乐而入毕竟清净的境界。

从这两段法语可以看出,所谓的“善”,就是有漏的善以及无漏的善,有漏就是有为的善,就是有造作;无漏的就是无为的,无造作。有造作不顺法性,无造作就是随顺法性,它之所以不顺法性,因为有贪嗔痴;它之所以随顺法性,是因为没有贪嗔痴。 有为、有漏、有贪嗔痴,就是颠倒的、虚伪的、不实的功德、不实的善; 无为、无漏、无贪嗔痴、毕竟清净的,就是弥陀名号, 所以弥陀名号的本身,才是真正的善、真实的功德。 就法来讲,也就是救度众生的法体来讲,有一句名相叫做 “名号独运” ,就机来讲,也就是往生的法体,有一句名相叫做 “称名独达” ,所以念佛胜过所有的善,能够使念佛的众生,当生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刚刚讲一切众生所修的行,都是有漏的,因为他有烦恼。那只要念佛,愿生极乐世界,即使烦恼没有断除,当生已经获得涅槃分了。

慧净上人讲于净宗书院弥陀共修会第37课

慧净法师的谦己敬人

许多人心中渴仰着能当面拜见上人,但真正遇到上人,又几乎人人当面错过。因为我们的上人太谦虚了,太普通、太一般、太没有一般所谓大法师的架子了。
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上人,上人的第一句话是:「呵,见面不如闻名啦!」上人是我们最为景仰的善知识,我们是上人的弟子。上人当着我们的面做这样谦虚的表白,真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无言以对。
一次,莲友请上人讲经开示,直到要开讲了,上人才发现没穿大褂,便临时借了一件穿上。
即使是自己的剃度弟子,上人也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为某某法师,一律以法友、同参相待。
谁能想到,当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比丘专程来拜见上人向上人顶礼时,上人立即伏地回礼呢?这位我所认识的青年比丘,即使是向我顶礼,我也最多只是搀扶一下呀!亲眼目睹上人的顶礼,犹如重雷击中了我内心的骄慢,简直站立不住,惭愧得无地自容。
一般人欲向对方顶礼,总会先在心中衡量对方的年龄、身份、戒腊、名声、学问、道德、修持、化导等等,若确实胜过自己,才甘下屈;若认为彼此相当,即不肯自屈;若更以为胜过对方,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应该来向我顶礼。假如对方不礼,心中便不高兴,以为对方高慢。上人心中完全没有这一些,所以上人的所作所为往往有出乎常情的超越,令人瞠目结舌。 台湾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地域狭小,交通便利;岛内乘车,时间短,车上都非常干净。所以台湾游客来大陆,往往对行、住、游诸多方面感到不便而有微词。这很好理解,譬如城里生活惯了,乍到乡下,一定感到万事不如意。人之常情,贪图享受,能高不能低。
上人的心时刻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当中,纯净安和,顺法而行;如水入堤,不漫不支,直入大海;丝毫也不介意外在环境的变化。
一次在南京转车,五个小时的车程,无法买到卧铺,连座位票都没有;只好硬着头皮请上人和我一道去挤车。这是一趟廉价慢车,经济条件不好的打工族、农民多乘此车。一上车,更是头大,满车是人,满地是果皮垃圾,行李挤满过道。时当夏天,烟熏、汗臭,闷热难当,难受得让人想立即逃下来。我实在找不到一块自己觉得好一点的地方让上人站,深感愧疚,便偷偷看上人一眼。只见上人一直在念佛,面色怡悦,悠然自得。那样子好像在清净无人的佛堂,独自享受着念佛的法喜。
我心安了一点,边念佛边左顾右盼地看有没有谁要下站,以便找个位子让上人坐下。上人看出我的心思,缓缓地轻声说道:「不必了!」
又说:「我们学佛的人,都说要发菩提心,可是到这个时候,自己站累了,便东张西望地看有谁下车,以便自己好坐下去,菩提心就忘记了。」
上人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在这些常人注意不到的细微地方,上人有着敏锐的观察而严格要求自己,开悟后学。
这「火车上的菩提心」的公案,是上人为我上的生动的一课。末法浊恶众生,大话虽好说,小事尚难做;真修实践之士,必能时时警觉,知我一行也修不成而发惭愧,唯以念佛,得生极乐。 上人作事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整严而合于法度。字迹工工整整,秀美流畅;一切对象收放有序。
古人限于纸张金贵,印刷困难,往往排版很满,又无详细标点,现代人读起来颇费力。
上人所编著作,皆详细标点、分段,重要部分以黑体标出,或详加眉注、边注、科判、图表;并作序文,提纲勾要地梳理全着,点明宗义。一切务求尽善尽美。凡一切教理疏导、文字校对、版式设计工作,极费心力,皆上人一人完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1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