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茯苓12g 桂枝9g 白术 炙甘草各6g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病案】陈某,男,57岁,2001年8月2日入院。患者平素嗜酒且喜食肥甘,头目眩晕月余。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线颈椎摄片示:颈椎退行性变。西医诊断:脑动脉硬化,颈椎病,脑供血不全;中医诊断:眩晕。诊见:头晕目眩,胸闷不适,肋胁胀痛,间有呕吐清水痰涎,食少,倦怠多寐,小便不利,口渴不欲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证属痰浊中阻,风痰上扰。治宜温阳蠲饮,健脾利水,化痰熄风。方用苓桂术甘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茯苓15g,桂枝、法半夏、天麻各10g,白术9g,炙甘草3g。水煎服,每天1剂。服3剂后,眩晕症状改善,续服上方3剂,诸症悉除。 (摘自《新中医》)
【分析】本案西医诊断有“脑供血不全”,绝不能因此而认定患者有中医的血虚证。中医治病贵在辨证。患者嗜酒、食肥甘,极易酿湿生痰,并能伤及脾阳;而脾阳不足,健运失职,不能散精,水湿内停,也可聚湿成痰。脾主中州,为气机升降枢纽,痰湿内停,既阻浊阴下降,又碍清阳上升,故“间有呕吐清水痰涎”,“胸闷不适”,“口渴不欲饮”;脾虚失运,脾主四肢,故“食少”,“倦怠”;土虚木乘,肝气不舒,故“肋胁胀痛”;痰湿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蒙蔽清阳,故“头目眩晕”,“多寐”。由此可见,本案之病因为“平素嗜酒且喜食肥甘",病位在中焦脾胃,病机为痰湿中阻,脾阳不振,土虚木乘,风痰上扰。《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开泄腠理,通行水道,使表里阳气温升宣通,则痰湿得化。脾为湿痰生成之源,用茯苓、白术祛湿健脾助运,促水谷精微营贯周身,使旧湿去而新湿不致产生。另仿《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参考祛痰剂)组方之意,加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浊,天麻平肝熄风,并增苓桂术甘汤调中止眩之效,故“服3剂后,眩晕症状改善"。
——本段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相关文章:
苓桂术甘汤的组成,功效与作用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
理中汤: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
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干姜12白术12人参12甘草12
苓桂术甘汤: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作用。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桂枝9炙甘草6白术9茯苓12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1、苓桂术甘汤的功效:桂术甘汤对免疫功能低下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诱导免疫功能低下的现象,用苓桂术甘汤连续灌溉,这样才能明显提高机体所,导致免疫抑制机体细胞总数。苓桂术甘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与其促进TH细胞功能。
2、苓挂术甘汤对氯仿所致机体颤有明显保护作用,苓桂术甘汤对机体有很好的平衡作用,改善身体机能,同时,可以调节生活中的不适症状。
3、抗心肌缺氧缺血,心律失常及正性肌力作用,苓桂术甘汤能延长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苓桂术甘汤能促进家兔衰竭心脏的恢复。
4、苓桂术甘汤的服用方法:苓桂术甘汤是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成分组成的。生活中的服用方法是加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一般常用方法是用水煎服,这样能更便捷,更有药效。
5、苓桂术甘汤的食用禁忌:如果的邪化热,咳痰粘稠的人群不能服用苓桂术甘汤。不要食用过量,不然会产生不良反应。苓桂术甘汤对疾病有很好的控制,可以治疗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等现象,有效预防疾病的产生,保持身体健康。生活中要多锻炼身体,促进身体机能调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63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真武汤组成,主治,临床运用医案
下一篇: 白通汤加减治戴阳证,真寒假热症